第42章 清理
字數:3329 加入書籤
太子固然仁德為善,可當今大明之局勢,無需仁德,需的是殺伐決斷,故皇上將監國之權賦予漢王。
北伐在即,安南戰亂未平,皇上重武輕文,太子之性格,難以壓製那些王侯武勳。
我抽出袖中密信,那是朱棣親筆寫給朱高煦的調兵手諭:楊大人是聰明人。陛下主戰,太子沉迷議和,漢王監國這半年,糧草充盈、軍備重整,這才是陛下真正想要的。
他忽而大笑,笑聲震得牢房鐵鏈嘩嘩作響:漢王妃,你可知我為何拒見所有說客?
他指向牆角處結滿蛛網的孫子兵法殘卷,因為真正的謀士,不會為權術折腰。但若有人能讓我看到北伐的希望,我楊榮這條命,便是送與丘將軍的祭禮!
楊某猜測,若所料不差,北鎮撫司之實權怕是掌握在漢王妃手中。張軏自擔任指揮使以來,諸多事務皆為漢王府操勞,周全於你。
你這位三兄,實在是盡心盡力為你籌謀。趙王被你巧妙設計,不得不交出北鎮撫司的印信,故而皇上將其直接賜予了你。
楊大人乃是聰明之人,我深信大人定能做出明智之抉擇。我將糕點置於其手中,轉身向昭獄外行去。楊榮於後喊道:張蓮,楊某便與你賭此一局。
北鎮撫司值房,張軏坐在案前整理著江南卷宗,見我踏門而入,他停下來手中動作:楊榮同意你的建議了?
我隨手拿起一卷宗翻閱:明日早朝,指揮使需盡力而為,丘福之事想必已知,北伐在即,務必將太子黨壓製,漢王方能穩固監國之位。
張軏端茶輕飲,證據確鑿,他們逃不掉,倒是陳瑛他那都察院也該發力了,僅憑錦衣衛這些卷宗,恐怕連坐不了他們…
無妨,勾結倭寇之事他們絕難脫身。劉瑾身為太子長史,其罪名之重,不亞於當年紀綱謀反,且涉案官員多為太子黨羽。
次日寅時,眾朝臣匯聚於午門,待鍾聲悠揚響起,五更時分,宮門豁然開啟。
百官魚貫而入,經由金水橋,於廣場整肅隊列,鳴鞭聲聲,眾人依次過橋,行至奉天門丹墀,按文左武右班次,相向而立,謂之“起居”。
奉天門上廊內正中設禦座,名為“金台”,台階兩側鍾鼓司樂隊齊備,殿陛門楯間列“大漢將軍”。
皆著全服鎧甲,禦道兩側及文武官員身後各有校尉執刀侍立。此時早朝於太和門處舉行,是謂“禦門聽政”。
早朝伊始,百官奏事,朱棣端坐金台之上,威儀凜然。其目光如炬,審視群臣。朱高煦與朱高熾分坐兩側,我立於殿內屏風之後,觀朝臣神色,朱棣對此亦予以默許。
眾卿可有事奏?朱棣漫不經心,端起茶杯輕抿一口。
然百官之中,卻有不少人暗自慌張。錦衣衛指揮使雖為正三品之職,平日裏鮮少上朝。
今日張軏卻破天荒地出現在朝堂之上,加之近日被押解至應天的官員絡繹不絕,眾人皆心知肚明,今日恐有大事發生。
果然,下一刻張軏出列,臣張軏,有江南貪墨案要奏!張軏將案卷擲於丹陛時,玉階上響起瓷器碎裂聲——方賓的身子抖如篩糠。
經漢王妃與錦衣衛核查,江南織造局,漕運,三年內貪墨銀兩共計七百八十七萬,其幕後主使乃太子府長史劉瑾和戶部侍左郎陳文昭!
刑部右侍郎徐清遠與倭寇交易!陳文昭私吞漕糧三百萬石,硫磺二十萬斤。戶部員外郎王鐸,涉案官員達八十六人!
張軏之聲朗朗,每句話都如重錘,撼於金鑾殿上。我垂眸而視,見太子朱高熾袖中的手微顫。張軏所提諸官之名,皆為太子黨羽,且多為太子所薦。
張指揮使可有實證?王直陰陽怪氣追問。
這是劉瑾,王鐸親筆寫的分贓賬冊,還有...張軏從袖中抽出半幅虎符,...江南水師副將私造的虎符殘片!
陳瑛緩步出列,啟稟陛下:都察院已查明,錦衣衛指揮使所奏之事屬實。陳文昭,多次與蘇州府沈、徐兩家暗中勾連。
蘇州府漕運調度使何廉更是擅用職權,私自將蘇州糧倉之糧調度出庫,致使漕糧皆落入十八芝倭船之手。
滿朝嘩然之際,朱高煦緩緩起身,跪於地上:父皇命兒臣監國,乃為肅清朝綱。劉瑾,陳文昭,王鐸等人私通倭寇,其心可誅!望陛下嚴懲!
話音剛落,朝堂之上,諸位大臣麵麵相覷,氣氛愈發緊張。朱高煦目光如炬,朗聲說道:兒臣已掌握確鑿證據,劉瑾與倭寇勾結已久,私相授受,販賣朝中機密,實為大逆不道。
陛下若不嚴懲,恐難以服眾,亦令忠良之士寒心。此言一出,滿朝文武嘩然,有人暗自點頭,有人則眉頭緊鎖。
朱棣端坐龍椅之上,麵沉如水,雙目緊盯著朱高煦,半晌方緩緩開口:老二,此事關係重大,不可妄言。你既說有證據,便呈上來。
朱高煦從袖中取出一卷文書,恭敬地呈上:父皇請過目,此乃兒臣王妃親自查訪所得,人證物證俱在。
朱棣接過文書,目光掠過案卷上的血漬,那是我昨夜讓錦衣衛快馬加鞭從揚州取來的真憑實據,朱棣仔細翻閱著,眉頭越皺越緊。
良久,他抬起頭,目光在朝堂上掃過,最終落在朱高熾身上。朱高熾麵色蒼白,身體微微顫抖,滿頭大汗的跪伏在地,皇上…兒臣…兒臣不知啊!
好啊,你竟說不知!朱棣猛地將茶盞慣在朱高熾身旁,朕讓你監國,你就是這樣監國的?
勾結倭寇,貪墨漕糧,江南百姓苦不堪言,你這個太子跟朕說不知?這些涉案官員很多可都是你這個太子舉薦的!連戶部都涉及其中。
百官齊齊跪伏於地,不敢發出半點聲息,此時的朱棣憤怒至極。
朱棣的手指在龍椅上輕扣:傳朕旨意,將劉瑾抄家淩遲,涉案官員一律問斬,誅九族!其餘關聯人等嚴加盤查,一旦核實錦衣衛即刻捉拿!朕倒要看看,還有何人膽敢勾結倭寇。
隨著錦衣衛踏入,一名名涉案官員被拖拽而去,他們或哭嚎著喊叫朱高煦誣陷,或連連求饒。
喜歡我靠同修闖江湖請大家收藏:()我靠同修闖江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