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義師勤王(二十七)

字數:6019   加入書籤

A+A-


    王樸這種軟腳蝦武將,在盧象升這種文官麵前,也是不堪一擊。
    王樸被嚇得當場跪下,長劍橫在他脖頸間,楊國柱大喊一聲:
    “都住手!王樸已降,眾將歸位!”
    這話一出,盧象升身邊的人都跟著大喊。
    而緊接著,營門口傳來響動,宣府五百兵馬將大門堵住,那些趁亂逃出去的壯丁和軍官,都被扔了回來。
    “跪下,跪下!”
    有軍官開始彈壓亂軍,原先作亂的那些士兵也都聚集起來,讓大同兵全都跪下。
    滿場士兵還不明就裏,但台上的軍官已經都明白了。
    巡查兵備是假,將大同鎮一鍋端才是真!
    但這個時候,想要鼓動士兵叛亂已經沒有可能了。
    其實,王樸叛亂的最佳時機,就在細作們集結殺向他的時候。
    但他膽子太小了,麵對數十人的衝鋒,他直接跑了,也就失去了翻盤的可能。
    盧象升讓親兵上來,將王樸和屬官都綁了。
    這個時候,外麵響起馬蹄聲,鄭紅綾綁著那幾個沒來的軍官過來了。
    這下子,就都到齊了。
    “督師,督師大人!您這是為何?這是何意呀?末將到底犯了哪條王法?您不能這樣呀!”
    王樸跪在地上喋喋不休,盧象升並不回答他,而是等著季聞道他們上來。
    季聞道先是去無人處換上錦衣衛袍服,然後拿著令牌上前,高聲宣布王樸罪責。
    “大同鎮總兵王樸,屬官二十六人,盜民糧以資外敵,販賊贓以飽私囊,罪行確鑿,十惡不赦。錦衣衛校尉奉聖上口諭,捉拿回京,不得有誤!”
    滿場皆驚慌,也有將校高呼冤枉的,季聞道一概不理,隻到盧象升麵前作揖。
    “謝過中丞大人鼎力相助。”
    “你該去謝陳子安。”盧象升笑道,“首功歸他。”
    “等回京報功,必不少您與陳子安。不過此時還請中丞再幫個忙,將王總兵府上清理一番。”
    “自該如此。”
    隊伍各自行動,搜捕漏網之魚,打亂重編士兵,解散無關丁壯,追繳贓款物資,忙活了十來天。
    最終,從王樸及其部將府中,共計搜出贓銀一百六十四萬兩,找到晉商走私倉庫數個,累計囤積糧草二百萬擔。
    另外,還有各類走私的鐵器、茶葉、私鹽等等,不計其數,可以說是收獲頗豐。
    盧象升召集三方商議物資的上報問題,決定將銀兩、糧草如實上報朝廷。其餘鐵器、茶葉、私鹽等,各家商議分配,用於獎勵士卒。
    大佬開口,自然無有不從。
    事情了結,季聞道匆匆回京複命,盧象升也要忙著整頓軍備,陳吉發懶得將分配的鐵料等物資搬回,幹脆寫信給蒙古人,讓他們搬走處置,完事後將等值馬匹交予晉中商會就好。
    陳吉發忙著的時候,未想到還有幾個熟人正惦記著他。
    李刀奴從馬上翻下,來到路邊茶攤前,徑直坐到了幾名壯漢跟前。
    “看清楚了,確實是那人。娘的,這下不好交代了。”
    為首的壯漢也皺起眉頭,這他娘算個什麽事?曾經打劫過的“客商”,卻是朝廷命官,如今還同自家督師有舊,怕不得整死他?
    這幫人正是崇禎七年在口外意圖打劫陳吉發的兵痞,為首者正是張北前千戶所李國棟,因為崇禎七年、九年東虜入寇時有功,剛剛升任千戶。
    “怕個甚,那文官不見得認得出咱們。”
    “你懂個屁,王總兵都被莫名幹掉了,真認出你來,還能讓你有機會說話?”
    李國棟也陷入沉思,這次雷霆出擊整治王樸,對於邊鎮許多官軍來說,都是極具震撼的事情。
    畢竟,由於長期疏於管理,邊軍官兵參與走私獲利,在很多人眼中已經是法不責眾的事情了。
    如今,王樸出事,雖然上麵也出了告示,說是既往不咎,以觀後效,但這些參與過走私的兵痞子們,都心裏沒底。
    “某家在山海關有些關係。”李國棟緩緩道,“總兵官吳襄用糧草在關外換馬,他手下有個跑張家口的副將算是熟識。你們若是願意,咱們去投奔他?”
    手下的親信都沉默了,唯獨李刀奴大力支持。
    “好,惹不起咱們躲得起。”
    有人小聲表達意見:
    “盧中丞到任後日子剛剛有些起色,這就要走了?”
    “萬一事發,又何談起色?”
    眾人議論紛紛,李國棟拍了拍手,示意安靜。
    “這件事不強求,你們賭不會有事的就自己留下,願意走的,跟某家投靠吳總兵。想清楚了報個名字,某家一起去辦調令。”
    下麵的人麵麵相覷,各有打算。
    像這樣的小團體、小山頭其實挺多。有的願意相信安民告示留下來繼續在宣府、大同當兵,有的手腳不幹淨,又不敢留下的,就跑到其他邊鎮,甚至還有直接往草原跑,去投靠大清的。
    盧象升接到奏報之後,處罰了幾個意圖叛逃大清的軍官,但對於那些叛逃到其他邊鎮的官軍,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好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終,通過裁汰老弱,大同鎮共得精銳二千六百。
    旬月,朝廷下旨,令曹文詔移駐大同。
    曹文詔本來就是大同人,又當過大同總兵,對情況比較熟悉。
    本來,他應該在崇禎七年八月死於流寇伏擊,但因為陳吉發通過盧象升的幕僚許德士遞話,提前防範,並未落入圈套。
    這次到了大同,他先去向盧象升和許德士道謝,承諾一定會全力配合整頓軍備,發展屯田,修複邊防措施等等。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陳吉發於十月返回大名,與從北京返回的蘇雲生、趙坤興匯合。
    簡單處理工作之後,他將蘇雲生和趙坤興留在大名府處理這邊的工作,自己則向知府高鳳翔告假,準備返回江夏。
    這個時間,天氣已經轉涼,大別山裏,賈二打理了兩個月的五十畝煙葉,也到了收割的時候。
    望著滿地青黃色的煙葉田,賈二心中充滿了幹勁,天沒亮就下田勞作,到星星出來才舍得回宿舍,整個白天,就喝幾口井水,就著玉米麵饃饃。
    忙了整整十天,累的腰都直不起來,總算將五十畝地的煙葉都收完了。
    隔壁田裏早他一年來的老農笑話他,說他白遭些罪,不如花幾錢銀子請幾個短工幫忙。
    可賈二是斷不會胡亂花錢的,他要攢著,往後花錢的地方,還多著呢。
    來了兩個月,賈二白天勞作,晚上還要上夜校。
    這夜校好似合作社的範圍裏都有,他們這些農民,就是跟著小羅學認字。
    通過夜校的學習,以及和其他農人的交流,他也漸漸知道了這裏生活的各種規則。
    就拿他想娶媳婦這件事來說,因為合作社範圍內,女孩子都能讀書、做工,而且還有額外補貼的緣故,有女孩的家庭都將女兒看的更寶貝些,彩禮自然要的也更高些。
    像他之前在家鄉那樣,隨隨便便三五兩銀子就能領個人進家門的情況是沒有的,這邊的姑娘眼光挑,嫁人得首先在縣裏有房子,月收入不能低於一兩五錢銀子,彩禮通常要十兩銀子往上。
    賈二認真盤算了下,英山縣一套房子需要二十兩,彩禮十兩,月收入不太清楚,但隔壁那個包稻田的老農,二十畝地一年兩季,去年總收入大約是三十五兩銀子,刨去種子、農具,還能剩個二十兩,每月的收入剛剛過了一兩五。
    若是他這五十畝煙葉地也是差不多的收益,那肯定能夠的。
    算起來,認認真真幹兩年,狠狠攢一筆銀子,娶媳婦應該是夠了。
    賈二懷著這樣的想法,每天都像是打了雞血,幹活、學習,充實的很,比當年給地主做佃農的時候,有精神多了。
    運輸是沒辦法免費的,他租了組裏的四輪馬車,把將近六千斤的煙葉一捆捆碼上車,小心翼翼的,就像是在抱他的媳婦。
    合作社有專門的收農產品的倉庫,在英山縣碼頭,就是賈二曾經下船的那個地方。
    這兩個月,他跟著小羅去過兩次,領種子、農具什麽的,既有自己的事情,也輪班幫別人做事。
    畢竟組裏的車隻有一台,誰去了縣裏,就順便幫別人帶些東西。
    賈二將馬車趕到倉庫,大車的煙草,排在長長的運送各種農作物的車隊後麵。
    這兩天是夏玉米和夏紅薯的收獲季節,附近許多農民在山上開墾小塊地皮種玉米和紅薯,這時候都拖下來售賣。
    這兩樣東西產量非常高,一畝地往往能產上千斤,合作社收購的價格大約是玉米三千斤一兩,紅薯五千斤一兩,大概也就是三畝地的產量就能有一兩銀子。
    但這兩樣東西可以間種,一年還能種兩季,所以,不怕累的話,一塊旱地種玉米、紅薯,總收入不比水稻田低。
    輪到賈二了,他心中有些沒底,因為兩個月來,好像他就知道自己種煙草,沒遇到過同行,也就不知道收購價格。
    小羅也不知道,說收購是商會的事情,他們農會隻管幫助農民聯產增收。
    有個少年拿著本子過來了,他不認識煙草,以為是賣菜的。
    賈二同他解釋,那少年跑到賬房叫來個管事模樣的青年。
    “您這個煙草屬於特殊作物,是有扶持補貼政策的。”那青年講了些賈二不懂的概念,不過,接下來的話,賈二就懂了,“按照每百斤三錢銀子收,您這一車,大概值十八兩銀子。”
    “多少?”賈二有點不敢相信。
    “十八兩銀子。您是要結現還是存在合作社的銀行?”
    “結……結現吧……”
    “行,那您把車停到卸貨區,跟我去結算。”
    喜歡明末爭雄請大家收藏:()明末爭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