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權臣禍國(九)
字數:5558 加入書籤
第323章 權臣禍國九)
晚上,江夏縣令汪元兆也到了陳吉發府上,一見麵,就先跪下了。
“子安救我!”
“哎呀呀,使不得使不得!汪兄快請起!”
汪元兆是個庸官、貪官,自來了江夏,就沒做啥正事,天天由著陳吉發腐蝕敗壞。
合作社每年花在他身上的銀子,得有三四千兩了。
不過,這筆錢是值得的,汪元兆對陳吉發在縣裏的舉動充耳不聞,尤其是在鏢會的發展上,甚至還會有意幫他掩飾。
因為兩人是同科,汪元兆又如此聽話,陳吉發便一直養著他。
鄧來鸞雖然覺得汪元兆不咋地,但也沒有幹涉他的打算。
袁繼鹹則不同,一朝天子一朝臣,他需要一個立威的契機,而且,他本人清廉,又是從禦史台下來的,有道德潔癖,上來第一刀,就想宰了汪元兆。
陳吉發將汪元兆迎到書房,先安頓他安穩坐下。
“汪兄莫要急躁,小弟已經托了關係在疏通。且,如今湖廣巡撫空缺,方大人尚未就任,就算袁大人有什麽想法,也不會急在此一時。”
陳吉發軟言相勸,汪元兆卻是惴惴不安。
“子安有沒有靠譜的關係?愚兄不求發達,但求無過爾。”
“您且放心回去,小弟這裏斷不會讓汪兄出事。”
汪元兆得了陳吉發的許諾,又再三拜謝,這才離去。
其實,陳吉發對此也沒有太多把握,不過,有一點沒說錯,方孔炤未赴任,江夏縣令也就換不得。
方孔炤從桐城出發,前往江夏,最簡單就是從安慶順江而上。
但方大人作為理學大家,與楊嗣昌並不是很來電,對熊文燦更是嗤之以鼻,因此以流寇肆虐為由,久不赴任。
直到三月中旬,熊文燦接到聖旨就任五省總理,方孔炤才從桐城出發。
而這個時候,因為陳吉發的運作,袁繼鹹已經加湖廣左參議,下步即將分巡淮陽道。
袁大人在武昌走馬觀花,陳吉發很高興。
通過政治運作,將他不喜歡的官員挪走,這是頭一回如此順暢。
要說,還是沾了謝升的光。
此人雖為溫體仁黨羽,但見錢眼開,私下裏,完全沒有節操。
隨著楊嗣昌的進京,陳吉發知道,溫體仁即將倒台,謝升也沒幾天可蹦躂了。
不過沒關係,能發揮餘熱的,都是好幹部。
方孔炤從桐城出發的時候,為了打通從桐城前往安慶的道路,招募了五千民壯與張獻忠作戰。
因為孫臨的斡旋,邢紅娘、譚青雲等人的部隊也下山幫忙,打了個很漂亮的勝仗。
曆史上,方孔炤本身也是如此做的,隻是因為張獻忠勢大,他在小規模勝利後遭遇了反撲,被困在了安慶府城,沒能再繼續往東。
而在陳吉發幹預過的時空,方孔炤到了安慶之後,就不再有流寇擋路,順利的上了船,於三月底抵達襄陽。
陳吉發在家給小公主陳芝芃過了兩周歲生日後,就啟程出發,前往襄陽,先看望了晉升守備的姚澤孝,然後去拜訪方孔炤。
方以智因為進京趕考,並未隨行,這讓陳吉發有些小失望。
不過沒關係,來日方長。
負責帶領民團護送他的孫臨騎著高頭大馬到碼頭迎接陳吉發,見了麵,先笑嘻嘻拱手:
“子安賢弟!別來無恙啊?”
“克鹹兄!托您的福,一切安好。聽聞你招安邢紅娘立了大功,如今沒混個軍職嗎?”
“嗐,泰山老大人和家兄不讓。不過愚兄也不是科舉的材料,比不得子安,去年鄉試又落榜了。就自募民團,隨泰山差遣,倒也不錯。”
“小弟看克鹹兄營地旗號駁雜,這些民團都是幫會人士嗎?”
“是極,其中不乏高手俠士。”
“看來克鹹兄也是江湖中人。”
“哈哈,不敢當。不過平日裏愛交朋友,大家願意賣孫某麵子。等泰山大人這邊擺順了,愚兄就帶大家回桐城去了。”
“襄陽如今成了陝寇進出湖廣、河南的重要通道,這地方其實很有軍功可掙。你不如挑選些忠心精幹的人手,不必多,有三五百足矣,就在此常駐。我幫你提供裝備,多打幾場立功。”
“家兄的意思還是讓愚兄在家服侍老人。”
“國家危難之際,大義和孝道,克鹹兄還是要辨一辨的。如今,流寇都打到了桐城,你還不從軍,等著別人破家滅門嗎?而且,你如今有了子嗣,方小姐主內伺候高堂,你當主外,報效國家。”
孫臨眼睛亮了起來,覺得陳吉發說的很有道理。本來他就想要出來從軍,隻是家兄孫晉在邊塞任職,一直害怕自己掛了家中無人照應,始終不準孫臨從軍。
但如今,正如陳吉發所說,人家都打到桐城了,還猶豫個啥?於是他狠狠點頭。
“子安一語點醒夢中人,愚兄這就去同家兄寫信!”
能說動這家夥,陳吉發也很欣慰。現在大明帝國內憂外患,到了最危急的時候,有更多開明士紳站出來,這個國家才能有更多希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方孔炤在府院接見了陳吉發,熱情客氣。
“此前,盧中丞守鄂,陳某為其幕僚,籌措各府縣糧草軍需。如今,方大人赴任,學生更當盡心盡力,為大軍供應物資。大人但有需求,盡管開口。”
“吾兒三番五次提起江夏陳子安才名,來此前,也拜讀過數篇大作,的確是耳目一新。老夫知你經營厲害,便不再推辭。不過,你也需小心,如今,關於你的傳言越來越多,樹大招風呀!”
陳吉發心中很是感動。
其實這個事情他也略有耳聞。
隨著他在京城活動頻繁,已經有勢力注意到了他的存在。
他本著別人不主動招惹就不去找麻煩的原則,能躲就躲,但若是真有人不開眼算計他,以自己現在的實力,也不會懼怕誰。
崇禎十年,農會、商會將以英山為中心發展大別山,以富池鎮為據點發展幕阜山,以崇仁縣為中心發展井岡山,其目的就是將鄂皖邊境的這三大山係作為自己的基本盤,若是真有一天提前同明廷鬧翻,他也有退路可以去。
“方大人放心,學生有分寸。行得正,做得直,那些人要耍陰謀詭計,也不怕的。”
“嗯,年輕人敢打敢拚是好事。克鹹,你且和子安多多親近。論起軍略,你可是遠不如他。”
孫臨被拿來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也不惱,笑嘻嘻道:“自然,子安腦子聰明,做啥都好。”
“哪裏哪裏,不敢不敢!”
三人哄笑,又談了些別的小事,總之,由於有此前支援桐城和招安邢紅娘的情誼在,襄陽之行輕鬆愉快,方孔炤每年將從陳吉發這裏獲得三萬兩銀子的物資,作為交換,姚澤孝的這個守備作為精銳兵馬直屬方孔炤,另外,授予合作社軍械生產的權力。
當然,武昌重工涉及到野戰炮,這個必須熊文燦批準。
熊大人從廣州帶了一千名洋人訓練的火槍兵隨行,由他的幕僚梁朝鍾和三個兒子陪同,慢悠悠的往湖廣走,三月底才到南京,四月初才到了安慶,聽取史可法的匯報,尤其是聽聞大別山邢紅娘的招安案例之後,大受鼓舞,親自進山見了邢紅娘。
譚青雲將這事情報告了陳吉發,後者立刻從江夏動身,與孫臨一起趕往安慶,求見熊文燦。
這個時候,熊文燦已經發布了曆史上著名的招撫檄文,承諾凡有放下武器接受招安的流寇,官府都將不予追究過往,撥付糧食、農具和種子,幫助他們在湖廣、江西開荒種地。
由於熊文燦曾經總督兩廣,招募過海龍王鄭芝龍的緣故,他的經濟條件比較好,做事不差錢,因此當第一批流寇投誠後,他很好的兌現了之前的承諾。
再加上他親自去溫泉城的舉動贏得了流寇的信任,很多本就疲累不堪的小股流寇就陸續到安慶來投降。
史可法本不願意接受這麽多流寇。
但現在,熊文燦既然決定了招安策略,那麽他隻能服從,並把之前陳吉發提出的,利用臨山荒地開墾屯田的想法進行了匯報,得到了準許。
等陳吉發趕到安慶的時候,這些政策也已經開始實施了。
而熊文燦本人並未在安慶城等著,他繼續往東,先去了廬山,拜訪得道高僧道獨大師。
此時,由於熊文燦就任五省總理的時間比曆史上早了三個多月,張獻忠、老回回、羅汝才等部還在六安、廬州一帶活動,因此安慶到桐城這段,官軍雲集,有許多旗號都是明清交替之際大名鼎鼎的武將。
比如說左良玉、劉良佐等人,還有個雖然名氣不大,但也是戰功赫赫的總兵牟文綬駐守桐城。
此外,陳吉發還在安慶看到了那一千廣州火槍兵,裏麵不乏昆侖奴和番鬼,還有兩個傳教士。
他們與其他駐軍格格不入,聽說熊文燦有意將他們送回廣州去。
陳吉發看著眼饞,卻沒有辦法。
畢竟自己現在不過七品推官,離能夠指揮軍隊的程度還遠得很。
由於文武殊途,結交武將是大忌,陳吉發隻是遠距離觀看了這些部隊的旗號營地,至於其他,自有情報係統去打探。
喜歡明末爭雄請大家收藏:()明末爭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