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權臣禍國(三十七)

字數:5699   加入書籤

A+A-


    崇禎皇帝左思右想,的確是沒有想起來何時看過。
    於是命人將之前的折子都翻出來,果然在一堆不重要的情報信息中,翻出一段話:“近日巡鹽膠州,疑所兵與鹽寇有染,待查。”
    看到這個,崇禎有些懵。
    他每日處理大量的文件,半個月前的情報,夾在大堆的軍報之中,的確很容易就漏掉了。
    更何況,這是杜憲與王之心的詭計,收到季聞道的報告,並賄賂的贓銀後,便將那封情報放在不重要的文件堆裏,所以當時崇禎看不見實屬正常。
    到這個時候,崇禎皇帝心中的懷疑已經消散大半。
    不過,他非常要麵子,不喜歡承認錯誤,見到這個信息之後,不動聲色,轉換了話題。
    “既已查證確鑿,那便將人犯關在詔獄,做好口供。後續的事情……”
    話音未落,門外有太監通傳,說是楊嗣昌和程國祥來了。
    崇禎皇帝心中有些不喜,但因為是楊嗣昌,所以耐著性子吩咐,讓兩人進來。
    兩人進了禦書房,程國祥先嗆聲開口道:“聖上,如今各地稅銀欠繳嚴重,聽聞膠州大案,繳獲贓銀頗豐,可否讓大理寺全權負責案件審理?!”
    崇禎皇帝眉頭緊鎖,楊嗣昌見狀,立刻上前。
    “聖上,膠州的事情,還是應該由兵部徹查才是。大理寺審理衛所的案子,實在不妥。”
    杜憲這個時候立在旁邊,默不作聲,王承恩看了他一眼,想起王之心的話,頓時心中了然。
    這幫人真是聖上肚子裏的蛔蟲!
    果然,兩人爭執起來,惹得皇帝勃然大怒,掀了桌上彈劾的折子,嗬斥道:“好大的膽子!錦衣衛辦妥的事情,你們翻來覆去,就是為了銀子?!”
    楊嗣昌是個機靈鬼,立刻意識到這件事被人當了槍使,立即閉口不言。
    但程國祥是個老頑固,腦子轉的不夠快,還梗著脖子想要爭取些銀子。
    “聖上,往日抄家的銀子總是要入一半到戶部的,如今膠州的事情……”
    “閉嘴!”崇禎狠狠拍了桌子,站起身來,指著杜憲問道:“你說,有多少銀子?”
    “共計八十萬兩,已經全部整理妥當。陛下要奴婢送去何處,便送去何處。”
    “程大人,是想讓這整理好的銀子再去大理寺滾一趟?”
    程國祥就算腦子轉的再慢,這時候也明白了皇帝的心思,立刻跪了下來,連呼不敢。
    “此事就這樣。下去吧。”
    楊嗣昌眯著眼看了杜憲一眼,轉身走了。
    杜憲不以為然,冷笑一聲。
    等眾人退下,崇禎皇帝坐在龍椅上深吸幾口氣,收拾心情。
    王承恩將散落在地的折子收起來,恭恭敬敬擺回原處。
    “承恩,你覺得,這幫文臣是不是可殺?”
    王承恩心中激靈,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小心翼翼道:“的確是不如奴婢們體貼。”
    “嗬,就你小子滑頭。這件事你盯著辦,八十萬兩銀子,一分都不能短缺,全部入內庫。至於如何支派,等朝議時再說。”
    “奴婢遵旨。”
    下朝後,楊嗣昌回了府邸,先將手下負責打探消息的人叫來。
    “去查查,程國祥這個老頑固是吃了什麽藥?今日為何突然想起這些銀子的事情。”
    那人聽到這個問題,卻並不意外,反而開口答道:“閣部,小人有所耳聞,今日上午有個南京的商人見了程大人。而且不止程大人,京中還有三家有清名的官員,都遞了帖子。”
    楊嗣昌捋著胡須,心中想著,果然如此。
    “那人何在?”
    “中午就離京了,像是專門傳遞消息的。正因為形跡可疑,所以小人記得。”
    “你去探查,這人是哪裏來的,為何人做事。若是找到了,先不忙聲張。哼,敢把本官當槍使,就等著本官給他好好上課。”
    楊嗣昌並不知道,那位被認為已經離京的南京商人,其實並沒有走。
    這人正是陳吉發的妹夫,張凱翼。此時,正在定國公徐允禎府上做客。
    見到定國公並不容易。
    徐允禎這個人,是個虛榮高傲之徒,沒什麽真才實學,但因為家世顯赫,對商戶很是看不起。
    張凱翼用了一萬兩白銀才得以與徐允禎見了一麵,提的條件,便是膠州王國祿的任命。
    衛所指揮使是正三品武官,歸五軍都督府管理。
    鼇山衛屬於海防險要,又有私鹽、海運等便利,是個不折不扣的肥缺。
    因此,向來叫價很高。
    張凱翼不想花了銀子還辦不成事情,於是托了南京王公貴族的關係,找到了定國公府上。
    國公爺今年四十多歲,因為常年缺少鍛煉,肥胖臃腫,看起來不像個武官,倒像個地主老財。
    見了張凱翼,也不客套,直接明碼要錢。
    “鼇山衛是個肥缺,五萬兩不二價,後續還得孝敬到位,每年不低於二萬兩。”
    “國公爺豪爽,隻是餘同安的銀子都被抄沒了,鼇山衛現在是個空殼子。能否寬限一二?今年先給三萬兩,往後每年都給三萬兩,如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徐允禎不想與這些鄉下商人多費口舌,便擺手道:“五萬兩不二價。你與公府管事去說。下次讓王國祿親自來。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可以在國公府亂吠的。”
    張凱翼心中憋屈,麵上隻能陪著笑。
    徐允禎說完這些便回後院休息,隻留個山羊胡子的中年管事接待。
    管事倒是和氣,笑盈盈將他迎到茶室,細細商談。
    “國公爺不知合作社的規模,在下是知道的。方才那番話您別往心裏去。”
    張凱翼多精明的人,立刻會意。
    “國公爺多尊貴的人?草民挨兩句訓不打緊。管事要如何合作?是要入股,還是要吃息?”
    管事一聽,覺得這小子上道,更和氣了。
    “實不相瞞,在下有個侄子,最近在找職司。若是陳大人不嫌,膠州鹽場是否能夠收留小侄?”
    “當然沒有問題。一成幹股,如何?”
    管事老臉笑成了菊花,熱情道:“好說好說。張公子請坐,咱們慢慢聊。”
    有了管事的幫忙,第二日,張凱翼就拿到了徐允禎簽發的介紹信,到五軍都督府辦理了文書,包括王國祿的指揮使,以及兩張千戶的空白任命書。
    張凱翼擔任其中一位千戶軍職,實際上是負責整個鼇山衛的後勤軍資,以及海貿運營。
    另外的空白千戶任命陳吉發計劃讓李六,也就是李平寇來做,主要任務就是監督、改造原有的鼇山衛軍隊。
    膠州的事情平息的時候,陳吉發正帶著人返回江夏,沿途拜訪了鬆江、蘇州、常州、南京、池州、蘄州等地士紳,於十一月初抵達富池口,從陸路走大冶、武昌回到江夏,與沿途各重要城市的合作社分社骨幹會麵,既是檢查工作,也是考察人員。
    這個時間點,崇禎十年底合作社換屆的事情已經全麵鋪開了,各分社都已經完成了初選。
    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裏,許多本地士紳看到了合作聯營能夠獲得的巨大利益,紛紛加入合作社;許多學堂學子通過實習完成了考核,也加入了合作社。
    因此,今年這次換屆的規模較之三年前大了數倍。
    新的合作社架構將議事機構與執行機構做了分割,設立常務委員會和執行委員會。
    常務委員會以後將執行委員考選、監察、重大政策研究製定等方麵工作,設置有秘書局、委工局、風議局、監察局、調查統計局五個直屬機構。
    常務委員會由合作社委員大會推選產生,包含委員長、副委員長和五個部門主官在內,共七個名額。
    執行委員會將專職負責各項具體工作的落實。
    主要設置有內務局、農業局、產經局、勞工局、文教局、財政局、社會工作局、科技局、交通局、治安局、護鏢局、聯絡局等十二個直屬機構。
    執行委員會由常委委員會審議提名後,經委員大會表決通過後生效,包含總執事和十二位機構主官在內,共十三個名額。
    這是代議製民主中的寡頭代議製,簡單的進行了立法權和行政權的分離,司法監察服從於立法,從現代管理製度的角度說很不完善,但立足於明末的實際情況,這種介於商會與社會組織之間的鬆散結構,已經是最適合目前形勢的製度了。
    陳吉發抵達江夏的時候,正趕上總社這邊投票選委員。
    那些但凡能為自己拉幾票的人,都不遺餘力的遊說身邊的股東們給自己投票,這其中,還包括了陳吉發的小娘榮氏。
    榮氏生了孩子之後本來安心在家伺候陳友富,順便打理醬菜廠,日子過得平平靜靜。
    但合作社開始換屆的時候,她便動了心思,遊說陳友富,幫她找陳吉民要了推薦的名額,要爭女會的委員位置。
    陳友富本不想幫忙,但架不住榮氏黏人撒嬌,最終厚著臉皮同陳吉民說了,不幾天就辦妥了手續入了初選,但拉票的事情要她自己去弄。
    榮氏便發動經銷商,在金口鎮上搞促銷活動,但凡能投她一票的大姨小媳婦,都能得到兩壇子醬菜。這下子那幫小門小戶的還如何選的過她?等陳吉發回來時,榮氏的大名 ,榮江舟,已經過了半數票。
    喜歡明末爭雄請大家收藏:()明末爭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