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 因遊戲仙猿露意 念劬勞孝女傷懷
字數:5375 加入書籤
這天,小山正和江氏閑聊,突然看到從海外帶回來的白猿,從江氏床底下叼出一個枕頭,在那兒玩耍。小山見狀,笑著對江氏說:“婆婆,這白猿可真調皮!剛才翻看婉如妹妹的字帖,現在又把舅舅的枕頭拿出來亂扔,怪不得古人說‘意馬心猿’,它果然一刻都不安分。不過這麽好的枕頭,怎麽放在床底下呢?”說著,小山從白猿手裏拿過枕頭,仔細一看,感覺像是自己家裏的東西。她掀開床幃,往床底一看,隻見地板上放著一個包裹。小山剛要伸手去拉,江氏趕忙攔住說:“那是我的舊被子,上麵髒得很,姑娘可別碰!”小山見江氏神色慌張,心裏越發疑惑,硬是把包裹拉了出來,仔細查看,發現竟然是父親的東西。小山正要向江氏追問,恰好林氏走了進來。林氏聽到這件事,看到丈夫的包裹,又瞧見江氏驚慌的樣子,頓時嚇得魂飛魄散,心裏明白恐怕是凶多吉少,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小峰不明所以,看到這情形,也跟著哭了起來。
小山強忍著眼淚,走到呂氏房間,把林之洋請了過來。她指著包裹,一邊哭一邊追問父親的下落。林之洋暗自叫苦:“他的包裹一開始放在櫃子裏,我們怕妹妹回家看見,特意藏在丈母床下。現在被發現了,這可怎麽辦?”他思索了好一會兒,知道實在瞞不下去了,隻好說道:“妹夫既沒生病,也沒遭災,他現在在山裏修行,調養心性呢,你們哭什麽呀?你們先別哭了,聽我講講事情的經過。”林氏聽了,勉強止住悲聲。林之洋就把“遇到風暴,船被吹到小蓬萊,妹夫上去遊玩,結果一去不回;我們天天去找,等了整整一個月,米吃完了,水也喝光了,一船人的性命都難保,隻好回來”,前前後後的事情說了一遍。小山和林氏聽了,哭得更厲害了。江氏再三勸解,可怎麽也勸不住。
小山哭著說:“舅舅和我父親是骨肉至親,當時尋找沒見到人,一回到家,就應該把這些情況告訴我們,我們也好去尋訪,怎麽能一直瞞著?要不是今天看到包裹,我們還被蒙在鼓裏。難道舅舅就任由父親永遠留在海外嗎?現在我心如刀割,舅舅要是不把我父親完好地帶回來,我這條命也不要了,就交給舅舅!”說完又哭個不停,林之洋無言以對。江氏隻好把她們母女勸到呂氏房間。呂氏因為身體虛弱,還沒下床,掙紮著坐起來,和林之洋一起再三勸解。可小山還是不停地說,非要舅舅還她父親。林之洋說:“甥女你要你父親,也得等你舅母病好了,我們再去海外幫你找。現在幹坐在家裏,我怎麽還你呢?”呂氏也說:“甥女向來最懂事,別再哭了。將來我們肯定還要去海外販貨,自然會幫你找到他。”
林之洋向婉如要來唐敖題的詩句,遞給小山說:“這是你父親在小蓬萊留下的詩,你看看舅舅有沒有騙你?”小山接過詩,拿到林氏麵前,母女倆細細讀了一遍。林之洋說:“他後兩句寫‘今朝才到源頭處,豈肯操舟複出遊’。看這意思,他顯然是看破紅塵,貪戀那裏的仙景,不管我們怎麽找,他都不出來。”小山說:“母親先別傷心。從這詩句來看,幸好父親在小蓬萊。現在我們隻能暫且忍耐,等舅母過了滿月,我跟著舅舅去海外找父親。”林氏說:“你從小沒坐過海船,也沒出過遠門,怎麽能去呢?依我看,你和弟弟在家跟著叔叔讀書,我和他們一起去。就算在外麵待個三年五載,也不耽誤你們讀書。將來你要是能考中才女,不光你自己榮耀,做父母的也臉上有光。你要是跟著舅舅去海外,海上行程很難確定時間,萬一耽誤了考試,多可惜呀!”
小山說:“現在父親遠在幾萬裏之外,生死未卜,我心裏隻想著尋親這一件事,哪還顧得上考試!要是讓母親一個人去,我怎麽能放心呢?還是母親和弟弟在家,我去比較合適。不然,就算母親找到父親,恐怕父親也不一定肯回來。”林氏問:“這話怎麽說?”小山說:“母親要是找到父親,父親因為看破紅塵,執意不肯回來,母親又能怎麽辦呢?要是我去尋親,父親要是不肯回來,我可以哭訴,可以跪地哀求,還能騙他說母親憂愁成病。我一是因為母親生病,二是因為父親遠在海外,所以不顧幾萬裏的路途,特地來尋親。父親聽了這些話,再看到我悲傷痛哭、跪地哀求,說不定會憐惜我的一片孝心,一時心軟就肯回來了。而且母親和我不一樣。我去的話,雖說拋頭露麵不太方便,但到底年紀還小,四處打聽、尋找也還容易。母親就不同了,您不是我們這樣的年輕女孩,怎麽能拋頭露麵,到處去尋訪呢?”林氏聽了,沉默了好一會兒。
林之洋說:“甥女雖然年紀小,但拋頭露麵也不太好。依我看,你們都別去,還是我去幫你找,這樣還省事些。”小山說:“話是這麽說,但舅舅要是找不回來,我怎麽能甘心呢?到時候恐怕還是得麻煩舅舅帶我去。與其將來麻煩,不如這次就一起去。隻要到了小蓬萊,找到父親,不管他回不回來,我也就沒有遺憾了。”林之洋拗不過,隻好說:“甥女這麽牽掛,一心要去,我們也不好阻攔,那就等你舅母滿月,我置辦些貨物,一起去吧。”於是大家商定八月初一日出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氏要給女兒準備行裝,就帶著女兒,告別了哥嫂,把丈夫的包裹也帶了回去。唐敏得知詳情,想到手足之情,心裏十分傷感。小山回來後,每天讓乳母把一些桌椅高低錯落地擺在院子裏,自己時不時跳到上麵,來回走動。這天林氏看到了,問道:“孩子,你這兩天是不是著魔了?怎麽老是跳上跳下,到處亂跑,這是為什麽呀?”小山說:“我聽說外麵山路難走,現在在家,如果不提前練習練習,將來去了小蓬萊,怎麽上山呢?”林氏說:“原來是這樣,你想得還挺周到。”不知不覺,就到了七月三十日。小山帶著乳母,拜別母親、叔嬸。林氏千叮嚀萬囑咐,無非是“找到父親,早點回來”之類的話,流著淚和女兒分別。唐敏把小山送到林家,把一千兩路費交代清楚,告別林之洋,又去教書了。後來本郡太守因為太後開設女科,仰慕唐敏的才名,聘請他去給自己女兒授課。
林之洋置辦了貨物,因為多九公為人老實可靠,還想請他一起去照應。可多九公在歧舌國得了一千兩銀子,生活還算過得去,而且之前在小蓬萊吃了靈芝後大瀉一場,精神十分疲憊。現在他在家專門傳藥方、舍藥,救濟世人,以此消遣時光,哪裏還肯再去海外。但經不住林之洋再三懇求,實在推脫不掉,隻好勉強答應。接著大家商量蘭音、若花怎麽安置。多九公說:“現在唐小姐要去海外,林兄你何不把蘭音小姐送到你妹妹那兒做伴呢?況且她是唐兄的義女,理應送過去。至於若花小姐,是你的義女,還是帶在船上,和侄女住在一起,日後回來,給她找個好人家,讓她有個好歸宿,也算是以德報德了。”林之洋連連點頭。
當天,林之洋把蘭音、若花接到家中。田鳳翾、秦小春也都過來,和小山等人見麵行禮。林之洋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一告訴大家,小山這才完全明白。眾人聚在一起交談,仿佛都有前世的緣分,彼此都十分親熱。大家按年齡排了順序,都以姊妹相稱。小山問若花為什麽會遠走他鄉,若花把自己被立為儲君後遭人迫害的事說了出來,說著說著,眼淚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小山說:“姐姐有著龍鳳般的資質,儲君的尊貴身份,卻突然遭遇這樣的禍患,這固然是時勢所迫,也是命運中有些波折,但這都不算什麽。我仔細觀察姐姐的言行舉止,真是胸懷寬廣,氣質不凡,將來一定會有非凡的奇遇。千萬不要因為眼前這點不如意就煩惱,損傷了自己的身體。日後姐姐就會知道我眼光沒錯。”若花說:“承蒙妹妹誇獎,你這是寬慰我罷了。我一定會自我排解,不辜負你的好意。”林之洋又把要送蘭音去給妹妹做伴的想法說了。小山十分高興,說:“我正發愁母親在家寂寞,現在有蘭音妹妹過去,不僅能幫我分擔許多事,還能讓母親少些牽掛,真是太好了!”於是她誠懇地托付蘭音在家照顧母親,等自己尋親回來再登門拜謝。蘭音說:“姐姐這是說的什麽話!我當初要不是寄父把我帶來醫治,早就性命不保了。這麽大的恩情,我怎敢忘記?如今姐姐去海外尋親,我理應在家侍奉寄母,哪裏用得著你托付!你此去一定要保重,我在家靜靜等候你的好消息,相信我們很快就能再見麵。”
小山說:“我早就聽說鳳翾、小春二位姐姐學識淵博,可惜才剛見麵,就要分別,不能好好聆聽你們的教誨,真是遺憾。”田鳳翾和秦小春連忙連說“不敢當”。田鳳翾問:“姐姐這次去,明年六月能回來嗎?”小山說:“路途遙遠,就算往返都順風,明秋也很難趕回來。將來隻能等著喝二位姐姐高中才女的喜酒啦。”秦小春說:“我們雖然也有參加考試的想法,無奈路途太遠,又沒人護送。之前和我舅舅商量,本來想著到時候要是姐姐也想去考試,我們姐妹可以跟著一起去。沒想到姐姐突然要去海外,我家舅舅又被林叔叔邀請去船上照應,看來我們這個想法隻能作罷了。”
林之洋說:“去年我和妹夫正月出發,今年六月才回來,整整走了五百四十天。這次和甥女去,就算沿途順風,各國都不停留,單單繞那座門戶山,也得繞好幾個月,明年六月怎麽能趕回來?前幾天我得知考才女的消息,還想著讓我家婉如跟著甥女一起去考考,要是能考中才女,也能給我祖上增光。哪知道甥女一定要我陪她去海外,看來我這封君做不成,紗帽也戴不上了。依我看,現在有這考試的盛事,也是千載難逢的。甥女你為什麽不先停一年,考過才女,再去尋親?要是考中才女,給你父母掙頂紗帽,掙副冠帶,那多好啊!”小山說:“我要是去參加考試,這才女也不一定能輪到我。就算有希望,考中之後,掙了紗帽回來,又讓誰戴呢?要是把父親丟在腦後,隻顧考試,就算考中才女,也免不了‘不孝’二字。既然不孝,那就算是衣冠禽獸,要這才女的名號又有什麽用呢?”說著,不知不覺流下淚來。若花在一旁暗暗點頭。蘭音說:“姐姐這話確實在理,自然應該以尋親為重。可是明天你們就要出發了,乳母又在這邊生活,那讓誰送我過去呢?”林之洋說:“現在我有事,隻好拜托我丈母娘送甥女你回去。好在往返不過四五十裏路,她夜裏就能趕回來,也不耽誤事。”當時就雇了一艘熟悉的船,托江氏帶著乳母,把蘭音送到林氏那裏,江氏半夜就趕回來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二天,田鳳翾、秦小春告辭回去。林之洋還是請丈母娘在家照應,然後和妻子女兒、小山、若花,從小船來到海邊,登上大船,立刻揚帆起航。走了三個多月,才繞過門戶山。林之洋擔心小山因為思念親人而生病,沿途隻要遇到名山,就叫小山到外麵看看。誰知道小山看了之後,反而增添了愁緒,常常落淚,林之洋很是不解。這天他和多九公閑聊說:“當年我妹夫來到海外,沿途隻要遇到名山,一入他眼,處處都是美景,總是讚不絕口。現在我甥女來到海外,我想借這些山景讓她開心,哪知道她看到這些景致,反倒更煩悶。這是為什麽呢?難道海外的景致和當年不一樣了嗎?”多九公說:“海外景致還是老樣子,隻是每個人所處的心境不同。當年唐兄一心遊玩,毫無牽掛,隻覺得逍遙自在,凡是聽到的、看到的,都像是快樂的境地。甚至遊玩的時候,還怕不能玩得盡興,常常戀戀不舍。如今唐小姐一心尋親,心中滿是牽掛,隻覺得愁緒滿懷,憂思不斷。所以聽到的、看到的,不是勾起在外的離思,就是觸動父親流落天涯的痛苦。就算有很多美景,到了她眼裏,也都變成了無盡的痛苦之境。古人說:‘沒有雲彩遮擋的月亮,是有眼睛的人樂於觀賞的,可卻是盜賊所忌諱的;花鳥供人賞玩,本是用來愉悅人的,可感懷時世、痛惜別離的人卻因此落淚驚心。’所以,有的人看到景色而生出情感,有的人因為情感而對景色有不同感受,這都是由心境決定的,絲毫勉強不得。”林之洋點頭說:“原來有這樣的道理,等我慢慢再去勸她。”
這天小山在船上悶坐,林之洋說:“之前在嶺南,我見甥女帶了書來,現在要是煩悶,為什麽不看看書呢?婉如、若花都閑著,你們一起講講學問也是好的。我們這次去,要是能常常遇到順風,將來回家,說不定還能趕上考試。我們趕路,不能老把路程放在心上。要是像甥女你這樣,今天也問,明天也問,天天盼著,隻怕一年的路程,感覺比十年還漫長呢!”小山說:“舅舅說得有道理,隻是書一到眼前,我就想打瞌睡。好在這幾天安靜坐著,倒覺得神清氣爽,舅舅放心。我雖然時常盼望,但知道路途遙遠,也不敢著急。隻要能找到父親回來,哪怕多走三年兩載,又有什麽關係呢?至於考試,考中才女,固然能給父母增光,但沒見到父親之前,我怎麽能考慮這些呢?況且明年六月就要報名參加考試,就算往返都順風,也趕不上了!”林之洋沒什麽辦法,隻能時常勸解小山。至於後麵會發生什麽,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