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蕭太傅之死

字數:4344   加入書籤

A+A-


    武陽帝顫抖著指向西麵宮牆,"記得嗎?三十五年前,就在那堵牆下,你替朕擋了刺客一刀。"
    蕭明月目光微動。
    那年他還是東宮伴讀,而眼前的帝王不過是不得寵的七皇子。
    那一刀留下的疤痕,至今還橫貫在他的後背。
    "老臣記得。"他輕聲道,"當時陛下說,他日若得大寶,必與臣共享江山。"
    燭火搖曳,映得皇帝眼中水光粼粼。他突然抓住蕭明月的手:
    "現在反悔還來得及。朕可以派暗衛送你出京,去嶺南..."
    "陛下!"蕭明月重重叩首。
    "老臣若走,太子殿下如何服眾?世家如何入彀?"
    他抬起頭,眼中是從未有過的銳利,
    "當年先帝為何突然駕崩?崔家為何能壟斷鹽鐵?陛下心裏比老臣清楚——這江山,容不得婦人之仁!"
    最後四個字如重錘砸在金磚上。武陽帝麵色驟變,突然抓起藥碗砸得粉碎!
    "滾!都給朕滾出去!"
    錢公公連滾帶爬退出殿外。
    蕭太傅卻端端正正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官帽上的翅羽在青磚上劃出兩道弧光。
    當他起身時,皇帝突然啞著嗓子問:"可有什麽未了的心願?"
    蕭明月在殿門口駐足,背影被月光拉得老長:"老臣的弟子...望陛下和太子照拂一二。"
    沉重的殿門緩緩關閉。武陽帝望著地上破碎的藥碗,突然發出一聲困獸般的嗚咽。
    武陽帝隻感覺自己兒子死了都沒有這麽難過。
    那個老家夥,為何就不能自私一些。
    他從枕下摸出個錦囊,倒出三粒猩紅藥丸——這是太醫令秘製的虎狼之藥,服之可續三日命,但大限至時必遭萬蟻噬心之苦。
    鎏金鶴形燭台跳動著幽藍燭火,武陽帝枯瘦如柴的手指捏著朱漆藥碗,將最後一粒猩紅藥丸吞入喉中。
    藥力在經脈中翻湧,讓他凹陷的雙頰泛起病態的潮紅,連聲音都透出幾分久違的威嚴:
    "傳旨。三日後大朝會,朕要親自審理結黨案!"
    隨著侍立的宦官匆匆退下,武陽帝強撐病體,命人取來禦用的明黃錦緞。
    案幾上,傳位詔書已由翰林學士工整謄寫完畢,墨跡未幹的"太子李璟燁"幾字在燭光下泛著冷光。
    皇帝顫抖著將傳國玉璽按入朱砂印泥,重重蓋下那枚象征皇權的盤龍印,殷紅的印記仿佛滴落在錦緞上的血痕。
    當太子李璟燁疾步踏入寢殿時,正見父親踉蹌著扶住龍榻。
    他慌忙上前攙扶,觸到父親冰涼的手腕時,心中猛地一緊——那脈搏如風中殘燭,忽明忽暗。
    "父皇萬金之軀,何必如此勞神..."
    話音未落,武陽帝已將一卷詔書塞進他掌心。
    "一份你收著,另一份已送往政事堂。"
    皇帝斜倚在龍枕上,渾濁的目光穿透層層帷幔,望向遙遠的天際,"燁兒,你可知朕為何選在此時傳詔?"
    李璟燁低頭凝視詔書,燙金的"奉天承運"四字刺得他眼眶發燙。
    他當然明白,父親此舉既是為震懾蠢蠢欲動的世家,更是在為自己鋪路。
    可當指尖撫過詔書末尾那道蒼勁的"禦筆親書",湧上心頭的不是即將繼位的欣喜。
    而是看著至親之人燃燒最後生命的劇痛。
    "兒臣明白,父皇是要為兒臣掃清朝堂..."
    "錯了。"
    武陽帝突然劇烈咳嗽起來,指縫間滲出點點血漬。
    "朕是要讓天下人明白,皇權更迭乃天命所歸。
    那些世家的眼睛,此刻想必都盯著這道詔書。"
    他忽地抓住太子的手腕,枯槁的掌心卻有著驚人的力道,
    "燁兒,你以為朕不知你暗中組建的暗衛營?不知你與蘇辰安的師兄弟情誼?"
    李璟燁渾身一震。
    這些年,他精心編織的情報網絡、與蘇辰安的隱秘來往,在父皇眼中竟如白紙般清晰。
    "那孩子..."武陽帝的目光變得柔和,"
    對方的才略,不在蕭太傅之下。
    "皇帝掙紮著坐起,將溫熱的詔書貼在兒子心口,"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蘇辰安若輔佐你,這江山..."
    "可是父皇!"李璟燁突然打斷,聲音帶著壓抑的哽咽。
    "兒臣寧願不要這江山,隻求您龍體安康!"
    殿內死寂如夜。
    良久,武陽帝緩緩抬手,撫摸著太子鬢角未褪的稚氣,蒼老的聲音裏帶著釋然與不舍:
    "傻孩子,江山總要有人守。朕這副殘軀,能為你鋪多遠的路,便鋪多遠..."
    他的指尖最終無力滑落,"去看看窗外,這萬裏山河,終究是要交到你手中了。"
    李璟燁轉身望向殿外,夜色如墨,唯有皇城角樓的燈火在雨中明明滅滅。
    三日後,午門鍾鼓齊鳴。
    蕭太傅戴著鐐銬跪在丹墀下,雪白的囚衣刺得文武百官睜不開眼。
    蘇辰安哪怕早就已經想過這一幕,可眼中卻依然刺痛的,猩紅。
    這樣的人,這樣好的一位師者,為了大成江山勞苦功高一輩子的大人。
    此刻竟然也淪為了皇權與世家之間博弈的犧牲品。
    這讓他的氣息都不免變得急促了起來。
    還是一旁的稍稍知情的張大人和姚大人,一左一右的死死站在蘇辰安的麵前。
    其實就連他們看到這一幕也是,沒忍住眼眶發紅。
    蕭太傅,為這大成江山所作所為,都可以算得上是鞠躬盡瘁。
    現在,麵對這一幕,誰人又能夠不動容。
    太子站在禦階上,指甲深深掐進掌心。
    當皇帝念出"賜鴆酒"三個字時,隴西金氏的家主嘴角揚起微不可察的弧度。
    沒人注意到,蕭明月飲下毒酒前,曾望向太和殿簷角——那裏懸著一隻褪色的紙鳶,在秋風裏輕輕搖晃。
    就像三十五年前,七皇子偷偷放飛的那隻一樣。
    而隨著,蕭明月,從容淡定的接過那一杯毒酒。
    所有人的腳步都齊齊上前了一步,想要製止,想要阻攔。
    不想看著這麽一位肱骨之臣,落得如此下場。
    可蕭太傅卻沒有給眾人任何的希望,隻是接過毒酒之後,大聲的喊出一句話後。
    就毅然決然,把手中的酒一飲而盡。
    喜歡蘇辰安的科舉之路請大家收藏:()蘇辰安的科舉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