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敦煌血月
字數:5105 加入書籤
莫高窟第十七窟的月光被血色浸透。
趙佶的斷劍在金剛塑像的降魔杵上擦出火星,劍身映出壁畫中倒彈琵琶的飛天。柔福腕間的鎏金鈴突然震顫,簷角銅鈴應聲而碎,驚起洞窟深處無數寒鴉。
"是《破陣樂》的調子。"趙佶以劍尖輕點壁畫,飛天的瓔珞竟隨音節明滅,"唐時張議潮收複河西..."他忽然頓住,斷劍刺入壁畫縫隙,"就是在此處接的聖旨!"
青磚轟然塌陷,露出幽深甬道。腥風撲麵而來的刹那,柔福的鴛鴦鉞已釘住三條赤鏈蛇。趙佶拂去石門上的積塵,瘦金體刻就的"還我河山"四字在月光下滲出血珠。
"嶽將軍的手書。"趙佶指尖撫過遒勁筆鋒,忽然旋身劈開襲來的箭矢,"哲別倒是會挑時辰。"
窟外黃沙漫卷,蒙古輕騎的彎刀映著血色月輪。哲別的響箭穿雲裂石,箭鏃竟綁著個滴血的包袱——裏麵是半張人皮繪製的《武穆遺書》!
"陛下可知這遺書缺頁..."哲別馬鞭指向敦煌城頭,"此刻正在西夏王陵燃燒?"
趙佶的焦尾琴突然自鳴,七弦齊震蕩開漫天箭雨。他踏著《瑞鶴圖》步法掠上窟頂,手中斷劍在月光下勾出北鬥七星:"當年嶽元帥在朱仙鎮..."劍鋒所指處,十八尊金剛塑像突然移位,"布的是二十八宿陣!"
子夜時分,莫高窟地宮。
三千柄嶽家槍排列成北鬥陣型,槍頭指著的青銅鼎中,幽藍火焰正灼燒著半卷《山河社稷圖》。柔福以鴛鴦鉞割破掌心,血珠滴入鼎中的瞬間,火焰突然凝成嶽飛虛影。
"末將等了這個甲子..."虛影手中的瀝泉槍點向趙佶眉心,"陛下可看清棋局了?"
趙佶胸前的玉璽缺角突然發燙,瘦金體疤痕滲出墨香。他揮劍割裂虛影,槍尖劃過處竟現出契丹狼紋:"原來蕭太後的移魂術..."斷劍突然刺向柔福後心,"早就種在柔福血脈裏!"
柔福踉蹌倒地,背上的《山河社稷圖》騰空展開。圖中潼關位置滲出黑血,漸漸凝成西夏文"青陽"二字。地宮突然震顫,三千柄長槍自動結陣,槍纓處的軍牌發出悲鳴。
"父皇快看!"柔福突然指向鼎中火焰。燃燒的《山河社稷圖》裏,汴京虹橋的位置浮現出個戴青銅麵具的身影——那人手中提著的,竟是二十年前失蹤的太子頭顱!
趙佶的焦尾琴弦盡斷,琴身裂開處掉出枚青銅鑰匙。他猛然想起四十年前在艮嶽密室,蔡京獻上的那尊詭異青銅鼎——鼎腹的饕餮紋,與眼前這尊分毫不差!
"原來如此!"趙佶將鑰匙插入鼎耳孔洞,"當年金兵破汴京..."機括轉動聲中,鼎腹裂開條縫隙,"要的不是金銀,是這尊"山河鼎"!"
黎明前的敦煌城外,哲別的重騎兵列成彎月陣。當第一縷陽光照在鳴沙山上時,蒙古軍的牛皮戰鼓突然同時炸裂——鼓皮裏飛出的不是碎片,而是數以萬計的青銅佛經!
"陛下好手段。"哲別揮刀斬碎撲麵而來的經卷,"竟能用莫高窟的《金剛經》做暗器。"他突然策馬前衝,"可惜這招"天花亂墜"..."彎刀劈向趙佶脖頸的刹那,"破綻在璿璣穴!"
趙佶以琴代盾,焦尾琴的冰弦纏住彎刀。柔福的鴛鴦鉞就在這時切入戰馬腹下,鉞刃上淬的西夏狼毒瞬間放倒十匹戰馬。蒙古軍陣出現缺口瞬間,敦煌城門突然洞開——衝出來的不是守軍,而是三百具身披宋軍鎧甲的青銅傀儡!
"是諸葛武侯的木牛流馬!"柔福鉞柄磕飛流矢,"但關節處接的是契丹狼牙鉚!"
趙佶突然長嘯,震碎周身箭雨。他躍上最高的青銅傀儡,斷劍刺入其天靈蓋的刹那,傀儡眼中射出幽藍火光。三百具青銅傀儡同時轉身,手中陌刀整齊劃一地劈向蒙古輕騎。
"陛下可知這些傀儡..."哲別在親衛掩護下後撤,"每具體內都藏著個童男精魄?"他甩出個青銅鈴鐺,"聽聽這哭聲像誰?"
鈴鐺落地的瞬間,趙佶如遭雷擊。那哭聲分明是四十年前早夭的鄆王趙楷!
殘陽如血時,趙佶的白發已染成赭色。他站在鳴沙山頂,腳下是堆積如山的青銅傀儡殘骸。柔福正在查驗傀儡關節處的銘文,忽然渾身劇震:"這些鉚釘...是皇城司的製式!"
遠處傳來駝鈴聲響,西夏使團的金頂駝車碾過沙丘。車簾掀開處,李青陽的青銅羅盤正指向趙佶:"陛下可找到山河鼎裏的秘密了?"她頸間掛著枚帶血的狼牙,"柔福殿下沒告訴您嗎?二十年前..."
趙佶的斷劍突然飛出,劍尖點在羅盤天池位置。李青陽袖中射出十二枚骨針,針尖淬著的竟是玉璽缺角的碎屑!
"你們西夏..."柔福的鴛鴦鉞架住骨針,"竟敢熔煉傳國玉璽!"
李青陽突然撕開衣襟,胸口赫然是幅以朱砂繪製的《混一疆理圖》。圖中興慶府的位置跳動著血光,漸漸凝成個"宋"字:"陛下請看,這天下氣運..."她指尖劃過自己咽喉,"馬上就要易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佶的焦尾琴突然自燃,火光中現出幅星圖。當火星濺到《混一疆理圖》時,柔福背上的刺青突然活了過來——那隻海東青竟飛出肌膚,叼走了燃燒的羊皮卷!
"原來《武穆遺書》的最後一頁..."趙佶望著遠去的海東青,"藏在柔福血脈裏!"
三更時分,莫高窟突然佛光普照。
趙佶的斷劍插在第十七窟中心,劍身映出八百羅漢齊齊轉身的奇景。柔福腕間的鎏金鈴無風自鳴,音波震落壁畫表層的宋畫,露出底層盛唐時的《降魔變相圖》。
"難怪西夏要燒王陵..."趙佶撫過壁畫中阿修羅王的三頭六臂,"這裏藏著李元昊最怕的東西。"他忽然以血為墨,在阿修羅額間寫下"受命於天"四字。
整麵牆壁突然滲出血珠,八百羅漢的眼珠轉向柔福。她背上的海東青刺青振翅欲飛,每根羽毛都化作金色梵文。
當地宮傳來青銅鼎的轟鳴時,趙佶終於看清佛光中的真相——
山河鼎內燃燒的並非《武穆遺書》,而是以人皮繪製的《契丹葬經》。經文中缺失的那頁,此刻正在柔福心口跳動!
"父皇...快走..."柔福突然嘔出帶冰碴的黑血,"青陽在飲馬河..."她撕開裂帛,背上的《山河社稷圖》竟與壁畫完美重合,"布下了七星鎖龍陣!"
趙佶的白發突然根根直立,瘦金體疤痕滲出金色血液。他揮劍斬斷佛光,焦尾琴的殘骸中升起柄通體漆黑的劍——劍身銘文正是四十年前他在艮嶽題寫的《祥龍石圖》跋文!
"原來如此!"趙佶執劍指天,"這柄"墨龍"才是真正的..."話音未落,整座莫高窟開始坍塌,"山河鼎的鑰匙!"
莫高窟的崩塌聲中,趙佶手中墨龍劍發出龍吟。劍鋒劃過墜落的巨石,竟在煙塵裏劈出一道寒光凜冽的通道。
柔福腕間鎏金鈴驟然炸裂,碎片如流星般射向窟頂千佛壁畫,八百羅漢的眼珠突然迸出血淚。
"走巽位!"趙佶扯住柔福後領,墨龍劍點破西南角的觀音像。佛像肚臍處機關轉動,露出條斜向地底的密道。身後坍塌的轟鳴裏,哲別的狼牙箭破空而至,箭鏃上綁著的火油袋瞬間引燃經卷。
地底寒氣撲麵,趙佶的僧袍結滿冰霜。墨龍劍身浮現出金色脈絡,竟與柔福心口的玉璽缺角產生共鳴。通道盡頭是座青銅祭壇,九尊人麵鼎環繞著口水晶棺——棺中女子雙手交疊,掌心的《推背圖》殘頁正在融化!
"這才是真正的山河鼎..."趙佶劍尖挑起棺中冰霧,"李元昊用十萬生魂..."冰霧凝成西夏文字時,柔福突然跪地抽搐,"煉成的鎮國神器!"
祭壇突然旋轉,九鼎中噴出幽藍火焰。趙佶的瘦金體疤痕滲出金血,在墨龍劍上寫就《瑞鶴圖》題跋。當最後一筆落下,劍鋒突然刺入柔福後心——卻不是傷口,而是一枚嵌在脊椎中的青銅密鑰!
"四十年前種下的鑰匙..."趙佶轉動密鑰,水晶棺應聲而裂,"該打開這局了。"
黎明前的鳴沙山巔,李青陽的青銅羅盤籠罩半壁天空。北鬥七星化作血色鎖鏈,將趙佶困在星圖中心。柔福背上的海東青刺青已飛出皮肉,正與哲別的海東青在空中撕咬。
"陛下可知這七星鎖龍陣..."李青陽割破手腕,血珠在羅盤上凝成黃河脈絡,"要的是帝王心頭血?"
趙佶的墨龍劍突然脫手,劍身倒插進星圖天樞位。他撕開僧袍,胸前的瘦金體疤痕竟是一幅微縮的《清明上河圖》!當第一滴金血落入陣眼,虹橋位置的商船突然揚起嶽家軍旗。
"狼煙為墨,山河為卷。"趙佶並指如筆,在空中寫就"還我河山"。四字化作金色箭雨,穿透三百蒙古輕騎的咽喉。哲別在親衛屍體後張弓搭箭,箭尖淬著的竟是玉璽碎屑!
柔福就在這時撲向星圖。她的身體穿過血色鎖鏈,心口玉璽缺角與墨龍劍完美契合。
當劍鋒刺入青銅羅盤,李青陽突然慘叫——她胸口的《混一疆理圖》正在燃燒,每一道山脈都滲出黑血。
"原來你才是真眼!"趙佶接住墜落的柔福,"蕭太後的移魂術..."他揮劍斬斷最後一根星鏈,"竟把契丹國運種在西夏公主身上!"
地動山搖間,莫高窟徹底坍塌。哲別帶著殘部遁入沙暴,李青陽則抱著燃燒的羅盤躍入深淵。
趙佶的白發在晨光中散開,每根發絲都映著段瘦金體讖語:
"佛鋒藏匣日,墨龍飲血時。"
喜歡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請大家收藏:()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