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地宮寒潭
字數:4385 加入書籤
三千鐵甲踏碎五台山的月色。
柔福帝姬皓腕輕抬,青銅虎符在掌心泛起幽光。趙佶望著鐵騎陣前飄揚的楊字大旗,忽然記起宣和二年那個雪夜——汴京城最大的勾欄裏,那位戴著青銅麵具的說書人,曾在《楊家將》終章用醒木敲出金戈鐵馬的餘韻。
"皇兄可識得此陣?"柔福指尖劃過虎符紋路,鎏金鈴鐺在夜風中發出詭異的顫音。三千鐵騎應聲變陣,九宮方位騰起蒼狼白鹿的虛影,正是當年楊業獨創的"九曜連珠陣"。
趙佶瞳孔微縮。龍泉劍感應到殺氣,劍鞘上的血紋竟如活物般遊走。他忽然嗅到鐵騎陣中飄來的血腥氣——那不是活人的氣息,而是混合著屍蠟與硫磺的腐臭。
"蒼龍擺尾!"
假柔福的青銅傀儡突然暴起。槍尖挑起的不是寒芒,而是漫天星鬥——北鬥七星光華大盛,竟與趙佶胸口的傀儡印產生共鳴。三千鐵騎同時發出非人的嘶吼,他們的瞳孔在月光下泛出詭異的幽綠。
"轟!"
十八羅漢堂武僧結成的降魔陣應聲而破。慧覺禪師以金剛杵拄地,口中噴出的鮮血在青磚上繪出曼荼羅圖案。趙佶突然明悟:這些鐵騎根本不是活人,而是用《青囊書》禁術煉製的屍兵!
地宮寒潭突然沸騰如煮。
真正的柔福帝姬素手輕揚,半枚虎符化作流光沒入潭底。青銅巨門轟然洞開,九具懸棺應聲浮出水麵。趙佶看得真切——每具棺槨都纏著七重鎏金鎖鏈,鏈環上刻滿梵文《楞嚴咒》。
"當年楊令公以九宮葬困敵,"柔福的裙裾在罡風中獵獵作響,"今日便用這九棺鎮魔陣,送皇兄二十年夢魘歸西!"
假柔福狂笑震落簷角冰淩。他撕開胸前皮肉,北鬥七星紋竟化作七條赤練蛇破體而出!趙佶揮劍斬斷蛇首,腥臭的黑血濺在《推背圖》上,羊皮卷頓時騰起三尺高的碧火。
"小心幻霧!"
柔福擲出虎符,青銅光芒所過之處,碧火中浮現出靖康之變的慘象:金兵鐵蹄踏碎宮闕,宗室女眷被套上羊皮索,像牲口般被驅趕北上。趙佶握劍的手突然顫抖——那些哭嚎的女子中,分明有鄭皇後破碎的鳳冠。
"此時不動,更待何時!"
柔福的嗬斥如晨鍾暮鼓。趙佶咬破舌尖,以血為墨在龍泉劍身書寫《心經》。劍鳴如龍吟,三千屍兵的動作突然遲滯——他們脖頸後的傀儡符,竟被劍氣激得片片剝落!
西夏一品堂的鬼麵羅漢終於露出獠牙。
三百骷髏佛珠同時炸裂,毒霧中走出個戴青銅儺麵的黑袍人。他手中的人骨念珠每轉動一顆,就有一名少林武僧七竅流血。趙佶認得這邪功——二十年前吐蕃國師鳩摩羅什,便是用這"阿鼻喚魂咒"血洗了終南山重陽宮。
"陛下可還記得這個?"
黑袍人掀開儺麵,露出張布滿屍斑的臉。趙佶如墜冰窟——這竟是三年前被他賜死的太尉童貫!更可怕的是,童貫額間嵌著枚玉璽碎片,正是傳國玉璽缺失的螭龍角。
柔福突然厲喝:"閉眼!"但為時已晚。童貫雙瞳化作血色漩渦,趙佶隻覺神魂要被抽離軀殼。千鈞一發之際,九具懸棺同時開啟,棺中射出九道金光,在空中交織成《推背圖》缺失的第四十三象!
"原來如此......"
趙佶福至心靈。他以劍為筆,蘸著心口金血,在虛空畫出《瑞鶴圖》最後一筆。當年他在汴京宮城所作的神來之筆,此刻竟化作三千鶴影,將毒霧中的冤魂盡數超度!
子時的更鼓驚醒了五台山的夜梟。
童貫的人骨念珠突然炸裂,七十二顆骷髏頭落地即化灰燼。柔福趁機擲出完整虎符,九具懸棺應聲合攏,將假柔福的青銅傀儡困在棺陣中心。趙佶劍指北鬥,龍泉劍氣貫穿七星傀儡印,假柔福發出最後一聲慘嚎,身體碎成七塊玄鐵令牌。
"這才是真正的九曜令......"
柔福拾起令牌,月光下可見每塊令牌都刻著西夏文字。趙佶忽然想起元佑黨人碑——那些被刻上奸佞之名的忠良,是否也如這些令牌般身不由己?
三千屍兵轟然倒地,腐肉中鑽出無數血紅色蠱蟲。慧覺禪師口誦往生咒,七十二盞長明燈重新亮起,將蠱蟲燒成灰燼。趙佶注意到,柔福的裙角在火光中映出龍紋——那是唯有天子才能使用的十二章紋!
"你到底是誰?"
龍泉劍架在柔福頸間,趙佶的帝王威儀在這一刻複蘇。柔福嫣然一笑,撕開人皮麵具,露出額間的火焰紋——那是楊門女將代代相傳的"赤焰印"!
"家祖楊業,家父楊文廣。"女子橫槍行禮,"楊門第四代嫡女楊驚鴻,見過道君皇帝。"
達摩洞的石壁滲出殷紅血珠。
趙佶撫摸著壁上爪痕,這是當年達摩麵壁九年留下的"禪武痕"。楊驚鴻將九曜令按在血珠上,石壁突然顯現出大宋疆域圖——山川河流皆以人血繪製,潼關位置插著柄折斷的狼牙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才是真正的龍脈圖。"楊驚鴻指尖劃過黃河脈絡,"金國占汴京,西夏控河西,大宋龍脈已被斬成九段。若要重續國運,需集齊九曜令,開啟陳橋兵變時封存的太祖秘藏。"
趙佶想起兒時在資善堂偷看的秘史:開寶九年,趙匡胤夜訪華山,與陳摶老祖對弈輸掉整座華山,卻換來一個錦囊。莫非那錦囊中藏著的,就是逆轉國運的契機?
洞外忽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慧覺禪師捧著破碎的青銅門環闖進來,門環上沾著漆黑的石油:"方丈塔地宮......十八銅人......活了!"
趙佶與楊驚鴻對視一眼,同時想起《青囊書》中最陰毒的記載——墨家失傳的"銅屍蠱"!當年秦始皇陵中的十二金人,據說就是用此術煉成的不死守衛。
子時的月光染白了方丈塔的飛簷。
十八尊銅人呈羅漢陣盤坐,每尊銅人胸口都嵌著枚玉璽碎片。趙佶數了數,正好是傳國玉璽缺失的十八星宿圖。楊驚鴻突然臉色煞白——這些銅人的麵容,竟與楊門祠堂供奉的十八位先祖一模一樣!
"好狠的誅心計。"
趙佶揮劍斬向銅人,金石相擊之聲震落梁上積塵。銅人眼中突然射出紅光,動作竟與少林七十二絕技如出一轍!楊驚鴻銀槍點地,使出家傳的"暴雨梨花槍",卻被銅人以金剛不壞體硬生生震退。
"攻玉枕穴!"
柔福的聲音從塔頂傳來。趙佶福至心靈,腳踏七星步,劍氣化作北鬥七星直取銅人後腦。銅人身形驟僵,胸前的玉璽碎片應聲而落。楊驚鴻趁機擲出九曜令,令牌與玉璽碎片相撞,竟在空中燃起幽藍火焰。
火焰中浮現出幅駭人景象:汴京皇城的艮嶽之下,赫然埋著九口青銅巨棺!每口棺槨都纏著浸滿黑狗血的鐵鏈,棺蓋上刻著金國文字——竟是完顏氏的血咒!
"原來龍脈斷絕的根源在此......"趙佶忽然大笑,笑中帶著帝王特有的森冷,"好個一石三鳥之計!
五更梆子響過第三遍時,西夏一品堂的殘部退至山腰。
趙佶站在舍利塔頂,看著手中拚合完整的虎符。楊驚鴻正在焚燒屍兵殘骸,火光在她鎧甲上投下搖曳的陰影。慧覺禪師帶著武僧超度亡魂,往生咒混著血腥氣飄上雲霄。
"接下來要去華山?"楊驚鴻擦拭著銀槍上的血漬。
趙佶望向東方泛白的天際。那裏是汴京的方向,是他親手締造又親手毀去的繁華夢。龍泉劍忽然發出悲鳴,劍身上的血紋組成個"囚"字——這是宇文虛中留下的最後警示。
"不,先去朱仙鎮。"趙佶撕下僧袍一角,露出心口尚未愈合的傀儡印,"嶽將軍的瀝泉槍,該重見天日了。"
晨光刺破雲層時,一隊商旅經過五台山腳。他們看到個戴鬥笠的老和尚,正用朱砂在青石上畫著奇怪的星圖。商隊首領湊近細看,突然嚇得跌坐在地——那根本不是星圖,而是用密文寫就的《滿江紅》!
喜歡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請大家收藏:()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