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雁門血刃
字數:2718 加入書籤
秋風卷著雁門關的砂礫,打在殘破的城垛上簌簌作響。趙佶望著關外綿延的狼煙,手中轉動的佛珠突然崩斷,檀木珠子滾落在青磚裂縫中——那裂縫裏滲出的暗紅色,是二十年前楊業殉國時浸透城牆的血。
"大師請看。"駐軍校尉捧來半截斷槍,槍杆上"楊"字被血汙浸得發黑,"今晨巡關時在箭樓發現的。"
趙佶指尖撫過槍杆裂口,鐵鏽簌簌而落,露出內裏暗藏的鎏金紋路——正是楊門獨有的"七星映月"機關。楊驚鴻突然搶過斷槍,素手擰動槍尾旋鈕,三寸長的槍尖應聲彈出,寒芒映出她發紅的眼眶:"這是三叔的暴雨梨花槍!"
關外忽起胡笳聲,十八麵狼頭大纛刺破晨霧。金國鐵浮屠特有的馬蹄鐵聲震得城牆微顫,趙佶按住腰間龍泉劍,看著為首金將手中提著的青銅鬼麵——那是西夏一品堂長老的信物!
子時的月光照在甕城箭孔上。
楊驚鴻伏在垛口,銀槍纏著浸過火油的麻布。關外金營篝火連天,隱約可見囚車中晃動的白發——正是失蹤三年的楊門老將楊懷玉。趙佶以劍為筆,在青磚上勾勒出金營布局圖:"東南角的鹿砦是新設的,寅時三刻換防必有間隙。"
"我去劫營。"楊驚鴻扯斷束發絲絛,"三叔當年教我破陣槍法......"
"且看這個。"趙佶劍尖挑起塊帶血的腰牌,牌上刻著平陽府軍械監的徽記,"金人營中藏著大宋製式神臂弩,此事不簡單。"
西北角突然傳來馬匹嘶鳴。兩人對視一眼,同時施展輕功掠向糧草營——二十輛運糧車底,暗格中整整齊齊碼著淬毒弩箭,箭簇上"宣和三年製"的字樣在月光下泛著幽光。
寅時的梆子聲裹在風沙裏。
楊驚鴻銀槍挑開第三重營帳時,終於見到囚車中的老人。楊懷玉琵琶骨上的鐵鉤已生滿綠鏽,見到侄女卻猛然睜眼:"快走!這是陷阱......"
帳外突然火把通明。金將完顏宗望掀簾而入,手中彎刀映著囚車鐵欄:"楊姑娘可知,令尊當年在陳家穀,是被哪支弩箭射穿護心鏡?"
楊驚鴻瞳孔驟縮。完顏宗望刀尖指向糧車暗格,那裏躺著具身披宋軍鎧甲的屍體——屍身右手缺失的尾指,正是楊懷玉三十年前被遼人斬斷的!
"好一招偷天換日。"趙佶的聲音自帳頂傳來,龍泉劍氣破開牛皮大帳,"用易容術偽造楊老將軍,這屍體的手倒是露了破綻。"
五更天的晨霧漫過關隘。
趙佶站在箭樓頂層,看著手中染血的密信。這是從假楊懷玉貼身暗袋搜出的,信紙竟是禦用的澄心堂箋!楊驚鴻銀槍拄地,槍尖挑著半塊虎符:"平陽軍械監的調令,蓋的卻是樞密院的印。"
"看這裏。"趙佶劍尖劃過信尾墨跡,""雁門事成,速焚密道",這"密道"二字用的是蔡京獨創的飛白體。"
關外忽起號角聲。三百黑衣死士呈錐形陣衝關,當先者手中令旗繡著"童"字——竟是童貫舊部!趙佶揮劍斬斷吊橋繩索,轉頭對楊驚鴻喝道:"去烽燧台!二十年前楊令公留下的後手......"
地宮甬道的長明燈突然爆出火星。
楊驚鴻按動烽燧台暗格,整座雁門關突然震動。九尊青銅火炮自城牆暗格伸出,炮身上的蟠龍紋正是太宗年間鑄造的樣式。趙佶以劍為杖,摸索著炮身銘文:"當年楊業以火炮阻遼軍三日,原來藏在此處。"
"小心!"
楊驚鴻突然撲倒趙佶,三支透骨釘擦著僧袍釘入炮管。陰影中走出個戴青銅儺麵的黑衣人,手中鏈錘掛著七顆骷髏:"道君皇帝可知,這九尊神威大將軍炮,早被換成了汴京煙花匠造的炮仗?"
趙佶劍指來人:"閣下既知澄心堂箋,必是宮中舊人。這雙官靴的雲紋,可是尚衣局獨有的針腳?"
正午的日光照在血跡斑斑的甕城。
趙佶看著被俘的黑衣人撕下人皮麵具,露出張布滿燙傷的臉——竟是宣和年間的禦前帶刀侍衛高俅!楊驚鴻銀槍抵住他咽喉:"童貫餘黨竟能滲透到雁門關?"
"豈止雁門。"高俅咳著血沫,"從平陽軍械監到川陝糧道,整個北地防務......"
話音戛然而止。七枚金錢鏢破空而來,精準切斷高俅的喉管。趙佶揮劍擊落最後三枚,看著鏢身刻著的"清風"二字瞳孔驟縮——這是明教光明左使範遙的獨門暗器!
殘陽如血時,潼關方向升起三道狼煙。
趙佶站在焚毀的糧車前,手中半枚虎符與楊驚鴻的合二為一。關外突然傳來地動山搖的巨響,二十年前楊業親手埋下的火龍出水終於發動,將金國鐵浮屠盡數吞入火海。
"該去華山了。"趙佶望著東南方雲霧繚繞的山影,"陳摶老祖留下的殘局,該到終盤之時。"
暮色中,一騎絕塵而去。雁門關殘破的城牆之上,不知誰用帶血的槍尖刻下新的《滿江紅》,最後一個"缺"字浸透夕陽,如未幹的血淚。
喜歡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請大家收藏:()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