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禪鋒鎖江
字數:2654 加入書籤
卯時的江霧裏浮著三百盞河燈,每盞都燃著血色菩提。趙佶赤足立於沉船殘骸,袈裟浸透的血水順著衣角滴入江心,在晨光中染出一片赤潮。完顏宗望的狼牙棒斷成三截,金國狼主的鐵浮屠戰甲布滿刀痕,露出裏麵層層疊疊的人皮符紙——正是當年掠走的汴京百姓戶籍。
"趙佶!你可知玉璽..."
"假的。"帝王袈裟卷住飄來的青銅鼎碎片,鼎腹內側的契丹文在陽光下顯形:"靖康恥,猶未雪"。他突然將碎片刺入狼主咽喉,"真玉璽在汴梁城頭,刻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韓世忠的斷刀突然飛回,刀柄纏著的鯊魚皮正是當年黃天蕩火攻時用過的引火物。老將軍接住刀,卻見刀身映出楊驚鴻的倒影——少年背後的山河脈絡正在迅速褪色。
"驚鴻!"韓世忠的斷刀劈開江麵,激起的浪花中浮現出當年黃天蕩的慘烈景象。楊再興的鐵槍、牛皋的雙鐧、嶽雲的銀錘,這些熟悉的兵器碎片在浪濤中若隱若現。
楊驚鴻踉蹌著扶住桅杆,指尖撫過背後正在消失的山河脈絡:"韓老將軍,這山河...是不是就要..."
"不會!"韓世忠突然撕開戰袍,露出心口的箭傷,"二十年前黃天蕩的火,今日該燒到黃龍府了!"他的斷刀突然發出龍吟,刀身映出嶽飛的戰甲虛影。
楊驚鴻的《北伐策》突然自燃,灰燼中飄出半幅《清明上河圖》。趙佶的金針淩空點出,在灰燼上重組虹橋段:"這是柔福帝姬的繡繃。"他突然撕開袈裟,露出裏麵的山河社稷圖,"金國樓船的錨鏈,正鎖在圖中"孫羊正店"的位置。"
韓世忠的斷刀劈開江麵,浪花中浮出三具鐵浮屠屍體。老將軍踢開胸甲,露出裏麵藏著的《紹興和議》副本——墨跡未幹的"臣構言"三字,在晨光中泛著刺目的紅光。
"趙構!"楊驚鴻的銀槍突然折斷,槍尖挑出的金牌拓片化作齏粉,"原來莫須有的罪名,從一開始就..."
趙佶的袈裟突然卷住飄來的青銅鼎,鼎身二十八宿紋路與山河社稷圖產生共鳴。他的金針破空點出,在鼎腹內側顯露出嶽飛的《滿江紅》字跡:"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驚鴻,你看。"趙佶將鼎身轉向少年,"這是用黃河泥沙、汴梁城磚、還有..."他的聲音突然哽咽,"柔福帝姬的鳳冠熔鑄的。"
趙佶的袈裟突然展開如雲,內襯《千字文》在江風中獵獵作響。他雙掌拍向江麵,七十二枚金針破空而起,將三百盞河燈釘成北鬥陣型。當最後一盞燈芯暗下去時,沉江二十年的歲幣銅錢破水升空,在晨光中拚成"直搗黃龍"。
"此式名為血菩提。"帝王赤腳踏上銅錢陣,"用柔福的鳳冠流蘇為引,以三百忠魂為燈芯。"他突然轉身,湛盧劍從江底騰空而起,"狼主可知,金國樓船的錨鏈,正是用徽欽二帝的龍筋所鑄?"
完顏宗望的瞳孔驟然收縮。他的狼牙棒突然發出龍吟,棒頭裂開露出半截斷槍——正是當年楊再興陷小商河時折斷的鐵槍。
"楊再興!"楊驚鴻的銀槍突然發出共鳴,槍杆蟠龍紋與斷槍殘片嚴絲合縫。少年背後的山河脈絡突然迸發出金光,與趙佶袈裟上的《山河社稷圖》產生共振。
"狼主,你可知何為禪鋒?"趙佶的袈裟突然化作漫天蝶影,"禪是放下屠刀,鋒是立地成佛。"他的金針突然刺入狼主眉心,"但在成佛之前,先讓你看看真正的汴梁!"
韓世忠的斷刀與楊驚鴻的銀槍突然合璧,刀身嵌入槍杆的刹那,嶽飛的戰甲虛影淩空顯現。老將軍跪地長嘯,嘯聲震落三重鐵甲:"元帥,末將今日替你雪恥!"
趙佶的袈裟卷住狼主脖頸,金針在布麵遊走如筆,竟將"紹興和議"改寫成北伐檄文。他突然鬆開手,將狼主推下船骸:"去告訴完顏構,真正的玉璽在汴梁城頭,真正的龍筋在黃河浪裏!"
朝陽刺破雲層時,金國樓船隻剩桅杆。三百陣亡將士的木牌在江麵漂浮,每塊都係著金針紅繩——正是柔福帝姬鳳冠上的流蘇。趙佶赤足踏浪而行,袈裟浸透的血水在身後匯成燕雲十六州的山河脈絡。
"陛下,該啟程了。"韓世忠的斷刀突然飛回,刀柄纏著的鯊魚皮突然化作星火,"老臣已為您備好渡江的船。"
趙佶轉身望向北方,江風掀起袈裟露出裏麵的山河社稷圖:"世忠,你可知朕為何削發為僧?"他的指尖撫過圖中汴梁城,"因為佛祖說,眾生皆可度,除了趙構。"
楊驚鴻突然跪在帝王麵前,背後的山河脈絡已完全融入皮膚:"請陛下允許末將先行一步,為北伐掃清障礙。"
趙佶的金針突然釘在少年肩頭,在僧袍上繡出"精忠報國"四字:"去吧,帶著禪鋒,帶著嶽飛的遺誌。"他突然將山河社稷圖拋入江中,"此去汴梁,要讓金國狼主知道,我大宋的山河,是用禪鋒守著的!"
江麵上飄著三百盞河燈,每盞都燃著血色菩提。趙佶的袈裟突然化作漫天蝶影,七十二枚金針破空而起,將"直搗黃龍"四字釘在汴京城頭。帝王赤足踏浪而行,背影漸漸融入暮色,仿佛在訴說那個關於守護與傳承的永恒故事。
喜歡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請大家收藏:()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