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滿剌加經略使司

字數:3287   加入書籤

A+A-


    鄭宏站在馬六甲城頭,望著這座剛剛被明軍攻克的港口城市。荷蘭人的旗幟已被撤下,取而代之的是大明的日月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城內的硝煙尚未散盡,但秩序已然恢複。馬來人、華人、印度人紛紛走上街頭,好奇而敬畏地望著這支來自東方的強大軍隊。
    鄭宏轉身對身旁的副將陳海峰道:"立即派人快馬加鞭,將捷報送往北洋水師大都督鄭大人處,同時飛鴿傳書至北京,向陛下報捷!"
    "是!提督!"陳海峰抱拳領命,迅速安排信使。
    十日後,北洋水師大都督鄭成功在福州收到了鄭宏的捷報。他展開密信,眼中閃過欣慰之色。
    "好!不愧是我鄭家兒郎!"鄭成功拍案而起,立即召集幕僚,親筆撰寫奏章,詳細匯報馬六甲之戰的經過,並附上鄭宏的建議——設立"滿剌加經略使司",以穩固大明在南海的統治。
    又過半月,北京紫禁城,乾清宮。
    永昌帝展開鄭成功的奏章,細細閱讀。片刻後,他龍顏大悅,對身旁的內閣首輔道:"鄭宏此戰大捷,奪回滿剌加,實乃我大明之幸!"
    內閣首輔朱慈烺恭敬道:"陛下,滿剌加乃南洋咽喉,鄭宏此舉,可保我大明海疆百年無憂。"
    永昌帝點頭,沉吟片刻,道:"傳旨,命太子朱錦繁率禮部、兵部官員南下滿剌加犒師,並設立滿剌加經略使司,由皇四子王錦華出任經略使,總理滿剌加軍民兩政!"
    "另,"永昌帝繼續道,"滿剌加乃鄭和當年下西洋時的重要據點,朕欲在滿剌加建鄭和廟,以紀念三寶太監揚威海外之功!"
    內閣首輔朱慈娘躬身道:"陛下聖明!"
    滿剌加馬六甲)蘇丹王國,始建於1400年左右,由拜裏米蘇拉paraesara)建立。建國之初,滿剌加便向大明稱臣納貢,成為大明的藩屬國。永樂年間,鄭和七下西洋,多次駐蹕滿剌加,使其迅速崛起為東南亞最重要的貿易中轉站,國富民強。
    然而,隨著大明海禁政策的實施和國力的衰退,滿剌加逐漸失去了大明的庇護。1511年,葡萄牙人攻占滿剌加,蘇丹馬哈茂德·沙流亡至柔佛,建立柔佛蘇丹國。葡萄牙人統治滿剌加長達一百三十年,期間滿剌加人飽受壓迫。
    1641年,荷蘭東印度公司voc)聯合柔佛蘇丹國,以"恢複滿剌加蘇丹國"的名義從葡萄牙手中奪取滿剌加。然而,荷蘭人並未兌現諾言,反而將滿剌加變成其殖民體係中的軍事要塞和貿易據點,繼續剝削當地百姓。
    如今,時隔近兩百年,大明的旗幟再次飄揚在滿剌加上空。
    在等待朝廷派遣官員接收的這段時間裏,鄭宏並未閑著。他深知,要穩固統治,必須贏得民心。因此,他迅速頒布了一係列新政:
    1. 廢除荷蘭苛政:
    鄭宏下令廢除荷蘭人強加的人頭稅、貿易稅等苛捐雜稅,僅保留合理的關稅和商業稅,減輕百姓負擔。
    2. 恢複馬來人權利:
    荷蘭統治時期,馬來人社會地位低下,許多傳統權利被剝奪。鄭宏宣布恢複馬來酋長pengu)的地方治理權,允許馬來人按照傳統習俗管理自己的村落。
    3. 保護華人利益:
    滿剌加的華人社群尤其是峇峇娘惹)在荷蘭統治下備受歧視。鄭宏下令保障華人的財產權和商業自由,並任命華人甲必丹kapitan cina)管理華人內部事務。
    4. 宗教寬容政策:
    鄭宏宣布,滿剌加各族群可自由信仰自己的宗教——伊斯蘭教、佛教、道教、印度教、天主教等均受保護。同時,他下令修繕被荷蘭人破壞的清真寺和華人廟宇。
    5. 重建貿易體係:
    鄭宏開放滿剌加港口,歡迎各國商船前來貿易,僅征收合理關稅。這一政策迅速吸引了來自阿拉伯、印度、暹羅、爪哇等地的商人,滿剌加的商貿活動開始複蘇。
    6. 整編降軍:
    對於投降的荷蘭士兵和雇傭兵,鄭宏允許他們選擇加入明軍或遣返回國。部分荷蘭炮手和工程師因技術精湛被留用,協助明軍鞏固城防。
    這些政策迅速穩定了滿剌加的局勢,各族群對明軍的抵觸情緒大大降低。尤其是馬來人,他們早已厭倦荷蘭人的壓迫,對明軍的到來甚至抱有期待。
    三個月後,太子王錦繁率領的犒師船隊抵達滿剌加。隨行的還有皇四子王錦華,以及大批文官、工匠、禮部官員。
    鄭宏率明軍將領在港口列隊迎接。太子王錦繁身著明黃龍袍,在侍衛的簇擁下走下舷梯。鄭宏單膝跪地,高聲道:"臣鄭宏,恭迎太子殿下!"
    太子微笑上前,親手扶起鄭宏:"鄭愛卿平身!此戰大捷,揚我國威,父皇甚慰!"
    隨後,太子在滿剌加城內舉行了盛大的犒師儀式。明軍將士每人賞銀二十兩,軍官加倍。陣亡將士家屬獲撫恤金百兩,並由朝廷贍養。
    次日,太子代表永昌帝宣布設立"滿剌加經略使司",由皇四子王錦華出任首任經略使,統管滿剌加軍民兩政。王錦華雖年輕,但精通政務,曾在福建、廣東曆練,對南洋事務頗有見解。
    與此同時,太子親自選址,在滿剌加城內興建"鄭和廟"。這座廟宇規模宏大,正中供奉鄭和塑像,兩側陳列鄭和下西洋的航海圖、寶船模型以及當年滿剌加蘇丹贈予大明的禮物。廟成之日,太子親自主持祭典,馬來酋長、華人領袖、印度商人均受邀觀禮。
    鄭和廟的建立,不僅是對曆史的紀念,更是向南洋諸國宣示——大明回來了!
    在朝廷官員接手滿剌加政務後,鄭宏將城防移交王錦華,隨後率艦隊駐紮馬六甲城,準備下一步行動——攻打荷蘭人在錫蘭的據點科倫坡。
    滿剌加,這座曆經滄桑的港口城市,終於迎來了新的時代。在大明的統治下,它將成為東西方貿易的樞紐,南海霸權的象征,以及——鄭和精神的延續。
    喜歡王淩在明末請大家收藏:()王淩在明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