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泰晤士河
字數:5016 加入書籤
泰晤士河畔的格林尼治皇家船塢,晨霧中傳來蒸汽機的轟鳴聲。伊麗莎白一世站在新落成的海軍指揮塔上,俯瞰著河麵上整齊排列的鐵甲艦隊。五年過去,英格蘭已今非昔比。
"陛下,"皇家榮耀號"已經完成最後調試。"弗朗西斯·德雷克單膝跪地,銀灰色的胡須上沾著晨露,"她將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戰艦。"
伊麗莎白微微頷首,紅發在晨風中飄揚。她已五十五歲,眼角的細紋掩不住眼中的銳利。"德雷克,你知道我們為什麽要建造這支艦隊嗎?"
德雷克起身,順著女王的目光望向東方:"為了英格蘭的生存空間。"
"不錯。"伊麗莎白的手指輕輕敲擊欄杆,"荷蘭人壟斷了東印度貿易,西班牙人控製著美洲,而我們..."她突然轉身,長裙劃出一道淩厲的弧線,"英格蘭需要更大的舞台。"
遠處,一艘通體漆黑的巨艦正噴吐著濃煙。那是英格蘭造船廠依照大明技術改良的"皇家榮耀號",裝備三十六門後膛裝填炮,蒸汽輪機驅動,航速可達十二節。
威廉·塞西爾拄著拐杖登上塔樓,這位老臣雖已滿頭白發,眼神卻依然精明。"陛下,大明欽差徐靜姝已抵達南安普頓港。"
伊麗莎白嘴角浮現一絲笑意:"來得正好。準備迎接儀式,我要讓這位教皇親眼見證英格蘭的崛起。"
倫敦塔的白廳內,徐靜姝一襲深藍色官服,腰間懸著永昌帝賜予的玉佩。五年過去,她眼角也添了細紋,但那雙眼睛依然如古井般深不可測。
"教皇陛下,"伊麗莎白張開雙臂,"歡迎再次來到英格蘭。"
徐靜姝行了個標準的拱手禮:"女王陛下風采更勝往昔。"她的目光掃過廳內陳設,注意到牆上新掛的印度洋海圖,上麵密密麻麻標注著航線與據點。
宴會過後,伊麗莎白邀請徐靜姝參觀皇家科學院。寬敞的展廳內陳列著蒸汽機模型、紡織機械和新型煉鋼爐。
"自上次教皇陛下訪英後,我們建立了二十座這樣的學院。"伊麗莎白驕傲地介紹,"現在英格蘭的鋼鐵產量是法國的三倍。"
徐靜姝輕輕撫摸一台精密的鍾表裝置:"陛下勵精圖治,令人欽佩。不過..."她轉向伊麗莎白,"如此龐大的工業產能,需要相應的市場與原料吧?"
伊麗莎白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笑道:"教皇陛下明察。這正是我想與您商議的事。"她示意侍從退下,壓低聲音,"荷蘭東印度公司上月又扣押了三艘英國商船,理由是"違反貿易特許權"。"
"所以陛下準備..."
"不是準備,是已經決定了。"伊麗莎白從袖中取出一份密函,"英格蘭海軍將在下月開赴印度洋,與荷蘭艦隊決戰。我希望大明能作為見證。"
徐靜姝接過密函,沒有立即打開:"陛下可知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海上霸權的更迭。"伊麗莎白的紅唇抿成一條直線,"英格蘭不能再被束縛在這個小島上。"
當晚,徐靜姝下榻的威斯敏斯特宮別院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德雷克身著便裝,從側門悄然進入。
"聖座,"他行了個禮,"女王命我向您展示一些東西。"
馬車穿過倫敦夜色,來到泰晤士河下遊一處隱蔽的船塢。月光下,五艘與"皇家榮耀號"同級的鐵甲艦靜靜停泊,工人們正在做最後的舾裝。
"這是..."徐靜姝瞳孔微縮。
"英格蘭第一蒸汽艦隊。"德雷克難掩自豪,"全艦裝甲厚度達120毫米,主炮射程五千米,航速比荷蘭最快的戰艦快三節。"他指向最外側那艘,""雷霆號"上還裝備了您上次帶來的火箭發射器。"
徐靜姝沉默片刻:"德雷克閣下,你認為英格蘭能戰勝荷蘭海軍?"
德雷克咧嘴一笑,露出缺了一顆的牙齒:"不是能不能,而是必須勝。英格蘭已經押上了全部賭注。"
回到住所,徐靜姝展開伊麗莎白給的密函。裏麵詳細記載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南亞的暴行:屠殺土著、壟斷香料貿易、強迫種植...最後附著一份精心準備的宣戰聲明。
"好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徐靜姝輕笑,將密函投入燭火。
次日清晨,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了她。侍從慌張報告:"聖座,荷蘭使節在倫敦遇刺!"
威斯敏斯特宮亂作一團。伊麗莎白麵色鐵青地聽著匯報:荷蘭東印度公司特使範·德·維爾德昨夜在旅館被刺,凶手留下了一枚西班牙金幣。
"拙劣的嫁禍。"徐靜姝心中暗道,卻不動聲色地觀察著英格蘭大臣們的反應。
塞西爾顫聲道:"陛下,這必定是西班牙人的陰謀,想挑起我們與荷蘭的戰爭!"
伊麗莎白"憤怒"地拍案而起:"西班牙人欺人太甚!立即召見荷蘭駐英代表,英格蘭要表明立場!"
這場鬧劇在徐靜姝眼中如同透明。但她什麽也沒說,隻是靜靜看著伊麗莎白表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三天後,英格蘭議會以壓倒性票數通過對荷蘭的戰爭法案。倫敦街頭,報童高喊著"荷蘭暴行為榮譽而戰"的口號,民眾群情激憤。
泰晤士河上,艦隊開始集結。徐靜姝受邀登上"皇家榮耀號"觀摩演習。隨著旗語揮動,六艘鐵甲艦排成楔形陣列,主炮齊射。遠處標靶木船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化為碎片。
"如何?"伊麗莎白難掩得意。
徐靜姝望著河麵上尚未散去的硝煙:"火力凶猛,但印度洋風浪比泰晤士河大十倍。貴國水手能適應嗎?"
德雷克接過話頭:"我們已在北海進行了三個月適應性訓練。而且..."他壓低聲音,"我們得到了季風期的洋流圖。"
徐靜姝目光一凝——那分明是大明海軍專用的航海圖。
啟程前夜,伊麗莎白單獨約見徐靜姝。
"教皇陛下,"女王親手斟了一杯雪莉酒,"我希望您能隨艦隊一同前往印度。"
徐靜姝搖晃著酒杯:"陛下需要一個大明見證人?"
"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仲裁者。"伊麗莎白糾正道,"戰後東南亞秩序需要重建,英格蘭尊重大明在該地區的利益。"
"包括馬六甲?"
"包括馬六甲。"伊麗莎白爽快答應,"我們隻要荷蘭人在印度的據點。"
徐靜姝放下酒杯:"我會派兩名觀察員隨行。但大明保持中立。"
伊麗莎白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但仍優雅地行禮:"足夠了。感謝您的理解。"
1785年6月12日,英格蘭遠征艦隊從樸茨茅斯啟航。二十艘蒸汽鐵甲艦、三十五艘改裝帆船組成龐大編隊,載著八千名海軍陸戰隊員,浩浩蕩蕩駛向直布羅陀。
徐靜姝站在"永昌號"甲板上,望著逐漸遠去的英格蘭海岸線。她的副官低聲問:"聖座,我們真的不幹預嗎?"
"讓他們鬥。"徐靜姝淡淡道,"歐洲人內耗越厲害,對大明的威脅就越小。"她轉身走向船艙,"不過告訴馬六甲守將,加強戒備。"
與此同時,"皇家榮耀號"的艦長室內,德雷克正與參謀們研究作戰計劃。
"根據情報,荷蘭東印度艦隊主力在錫蘭休整。"參謀長指著海圖,"他們擁有十五艘戰列艦和三十艘護衛艦,但都是傳統帆船。"
德雷克咧嘴一笑:"順風時我們繞到他們上風口,逆風時直接衝過去。鐵甲艦不需要考慮風向!"
眾人哄笑。但航海長憂心忡忡:"閣下,季風期印度洋的風浪..."
"所以才要這個時候出擊。"德雷克敲了敲桌子,"荷蘭人絕對想不到我們會選擇最惡劣的季節開戰!"
艦隊繞過好望角時,遭遇了罕見的風暴。三艘補給船沉沒,"雷霆號"的煙囪被巨浪拍歪。但鐵甲艦隊挺了過來,證明了其優越的抗風浪能力。
1785年9月3日,了望手發現了科倫坡港的燈塔。德雷克下令全艦隊進入戰備狀態。就在這時,偵察船帶回驚人消息:荷蘭艦隊不在科倫坡,而是全部集結在孟買!
"見鬼!"德雷克一拳砸在海圖上,"誰走漏了風聲?"
參謀長緊張地翻看情報:"不可能啊,出發前我們..."
"現在怎麽辦?"航海長問,"繼續按原計劃進攻科倫坡,還是..."
德雷克眼中閃過狠厲:"全速北上!荷蘭人既然想決戰,那就如他們所願!"
當夜,徐靜姝收到信鴿傳書。她展開密信,眉頭漸漸舒展:"有意思..."
副官湊近:"聖座?"
"荷蘭人從大明買了十二門岸防炮,就裝在孟買港。"徐靜姝輕笑,"看來有人比英格蘭更早布局。
喜歡王淩在明末請大家收藏:()王淩在明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