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荷蘭成大明屬國

字數:5416   加入書籤

A+A-


    光武帝繼續北上,光武七年六月,帝國艦隊穿過英吉利海峽與多佛爾海峽到達阿姆斯特丹外海。
    荷蘭大議長康拉德·範德林選擇了投降。
    打也打不過,不如投降大明。
    他倒幹脆。
    阿姆斯特丹港,康拉德·範德林率領議會官員,貴族還有在家的各領地總督恭恭敬敬的站在港口迎接大明帝國的皇帝光武帝。
    光武帝對範德林的表現很滿意。
    議會大廳,光武帝坐在臨時擺放的王座上,對全世界宣布:
    荷蘭從光武七年六月十六日以後成為大明帝國的屬國。
    荷蘭國的日常事務由帝國派來的瑞寧郡王王錦普管理,由康拉德·範德林協助。
    瑞寧郡王是光武帝同父異母弟弟,其母是太皇太妃張嫣。
    張嫣已於光武六年去世,享年七十五歲。
    王錦普今年三十一歲,跟著帝國艦隊東征西戰,是帝國海軍驍將之一。
    阿姆斯特丹郊外,一座原本屬於某位顯赫荷蘭貴族的豪華莊園,被光武帝欽定為臨時行宮。荷蘭人高效率地將其改造,融入了鮮明的東方元素:朱紅的廊柱、琉璃的瓦當、威嚴的石獅點綴在修剪整齊的歐式園林間,象征著大明帝國在這片新歸附土地上的無上權威。
    光武七年七月初七,織女節。
    這座中西合璧的行宮張燈結彩,前所未有的盛大慶典在此舉行。歐洲諸國的皇帝、國王、選帝侯、大公、首相們,帶著複雜的心情和精心準備的禮物,雲集於此。英王查理二世、法王路易十四、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葡萄牙國王佩德羅二世、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以及意大利諸邦的代表們……歐洲的權力核心,在明帝國艦炮的“禮遇”下,匯聚一堂。
    宴會廳內,燈火輝煌,絲竹管弦演奏著經過改編的宮廷雅樂,珍饈美味流水般呈上,既有東方的山珍海味,亦有西方的精致佳肴。觥籌交錯間,表麵一片和樂融融,但空氣中彌漫著微妙的不安與試探。每一位歐洲君主都在掂量著這位年輕東方帝王的真實意圖,以及自己國家未來的命運。
    《明帝國與歐洲諸國和平發展條約》:定海神針
    慶典的高潮,並非歌舞,而是嚴肅的條約簽署儀式。
    在光武帝威嚴目光的注視下,一份名為《明帝國與歐洲諸國和平發展條約》後世史稱《阿姆斯特丹和約》)的文件被鄭重宣讀並展開。
    條約的核心內容清晰而震撼:
    1. 和平共處原則: 明帝國與簽約歐洲諸國承諾彼此尊重主權與領土完整,不以武力或威脅使用武力解決爭端。
    2. 共同富裕理念: 各方倡導開放貿易,促進經濟交流,共同繁榮。
    3. 不幹涉內政與“不以大欺小”: 明帝國明確承諾,尊重歐洲諸國現有政治格局及內政自主權,不以自身強大力量欺淩任何歐洲國家無論大小)。簽約諸國亦應遵循此原則處理彼此關係。
    4. 羅馬教皇地位神聖不可侵犯: 條約特別強調,大明帝國皇帝及簽約各國君主共同確認並保障羅馬教皇徐靜姝的崇高地位與人身安全。任何對教皇陛下的褻瀆、侵犯或威脅行為,都將被視為對大明帝國核心利益的嚴重挑釁,帝國將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包括武力)予以回應的權力。徐靜姝教皇代表教廷,其權威與教廷財產受帝國及簽約國共同保護。
    這份條約如同一顆巨大的定心丸,瞬間驅散了籠罩在歐洲君主們心頭的陰霾。尤其是“不以大欺小”的明確承諾,讓那些實力較弱、擔心被帝國吞並的小國代表幾乎熱淚盈眶。原來這位橫掃千軍的東方帝王,所求並非領土擴張,而是確立一種由其主導的、相對穩定的國際秩序!短暫的寂靜後,大廳內爆發出由衷的歡呼:
    “吾皇陛下)聖明!和平萬歲!繁榮萬歲!”
    教皇徐靜姝身著莊重的教廷禮服,在聖座侍衛的簇擁下,發表了簡短而有力的講話。她感謝光武帝及諸國君主對教廷地位的確認與保護,呼籲各方遵循條約精神,以和平與仁愛之心治理國家,並承諾教廷將繼續作為信仰的燈塔和道德的指引。她的發言,為這份由強權主導的條約,增添了一層神聖的光環。
    歸程與新任務
    盛大的慶典落幕,歐洲諸國君主帶著各自的心思與承諾陸續離開。
    光武帝在行宮停留數日,對荷蘭的後續治理做了更細致的部署。他深知,一萬海軍含陸戰隊)要威懾整個歐洲略顯單薄。他告訴王錦普,待艦隊護送他安全返回大明後,將立刻從國內調派兩萬精銳陸軍,經好望角航線增援荷蘭。
    光武七年七月下旬,龐大的帝國艦隊再次起錨,護送著光武帝的禦舟,踏上了歸國的漫漫航程。龍旗招展,艦炮鳴響,向歐洲宣告著帝王的離去,也昭示著帝國力量的延伸並未停止——王錦普和留守的力量,就是帝國意誌在歐洲的化身。
    瑞寧郡王的第一個任務:跨越時空的“鋤奸”
    光武帝的禦舟消失在北海的盡頭,瑞寧郡王王錦普的目光變得銳利而冰冷。他手中緊握著一份由帝國情報係統受永昌帝淩衝直接遙控)傳遞過來的絕密卷宗。卷宗上記載的不是軍國大事,而是一個幾百年後才會出生的人——庫哈斯,以及他那令永昌帝震怒的“辱華”行徑。
    “後世之辱,前世之因。孽種之源,必當根除。”王錦普低聲念著卷宗扉頁上永昌帝親筆朱批的十六字諭令。他完全理解兄長太上皇)那種被冒犯的衝天之怒。一個受帝國恩惠巨額設計費)的番邦匠人,竟敢以如此齷齪的靈感來源褻瀆帝國!這在永昌帝眼中,與當年八國聯軍侵華之辱無異,甚至更甚——這是對帝國文化尊嚴的刻意踐踏!
    情報顯示,庫哈斯罪惡的種子,就埋藏在他二十一代之前的祖先——那個在加納奴隸海岸種植園裏作威作福的二管家庫拉西,以及庫拉西的父親、奴隸主兼奴隸販子範德希斯身上!正是範德希斯家族肮髒的血脈和罄竹難書的罪行尤其是對女奴的係統性強暴與販賣),才結出了庫哈斯這顆惡果。
    “王錦煥!”王錦普沉聲喚道。
    “臣弟在!”嘉平郡王王錦煥大步上前,他年輕氣盛,對兄長的命令向來執行得雷厲風行。
    “命你率‘定遠’、‘鎮海’兩艘鐵甲快艦,即刻啟程,前往加納奴隸海岸,坐標……”王錦普將情報中標注的範德希斯種植園位置精確告知。“將種植園主範德希斯及其直係血親、管家庫拉西及其直係血親,兩戶上下,無論男女老幼,盡數逮捕!莊園內所有奴隸,無論是否與範德希斯有血緣,也一並拘押帶回!記住,是‘盡數’、‘一並’!不得走脫一人!違令者,軍法從事!”
    “遵王命!”王錦煥眼中閃過一絲厲色,領命而去。兩艘裝備著最新式速射炮和機關槍的鐵甲艦,如同離弦之箭,劈開海浪,殺氣騰騰地駛向遙遠的西非。
    加納海岸:雷霆降臨
    加納奴隸海岸,範德希斯的種植園依舊在酷暑中運轉。監工的皮鞭聲、奴隸的呻吟聲混雜在一起。範德希斯正愜意地躺在陰涼的露台上,享受著女奴的服侍,盤算著下一批“貨物”能賣多少金幣。庫拉西則在前院嗬斥著幾個幹活慢了的奴隸。
    突然,地平線上出現了兩艘從未見過的、噴吐著黑煙的鋼鐵巨艦!它們無視淺灘,放下小艇,全副武裝、殺氣騰騰的明軍士兵如同神兵天降般登陸,迅速控製了港口和莊園出入口。
    莊園的守衛在黑洞洞的槍口和雪亮的刺刀麵前,連象征性的抵抗都沒能組織起來,就繳械投降。
    王錦煥帶著一隊精銳士兵,如入無人之境,直撲莊園核心。他麵無表情地宣讀了瑞寧郡王的手令當然是經過潤色的官方版本),罪名隻有一個:“褻瀆明帝國太上皇,罪在不赦!”
    範德希斯和庫拉西徹底懵了!他們跪在地上,看著眼前這些如狼似虎的東方士兵,腦子裏一片空白。
    “褻瀆太上皇?我們連太上皇長什麽樣都不知道啊!我們一直本分經營……”範德希斯試圖辯解,聲音因恐懼而變調。
    庫拉西更是嚇得渾身篩糠,語無倫次。
    “閉嘴!爾等罪孽深重,自有天譴!拿下!”王錦煥根本不給任何解釋的機會。士兵們如狼似虎地撲上,將範德希斯一家一個妻子、十個小妾、十幾個成年或未成年的子女)、庫拉西一家三個妻子、七個子女)像捆粽子一樣牢牢捆縛。莊園裏一百八十多名驚恐萬狀的奴隸,也被驅趕著集中起來,用繩索串連。
    整個過程迅雷不及掩耳。昔日作威作福的奴隸主家族,連同他們視為財產的奴隸,在帝國艦炮的威懾下,毫無反抗之力地成了階下囚。
    阿姆斯特丹:荒誕的審判與沉默的結局
    當這支奇怪的“俘虜”隊伍被押解回阿姆斯特丹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荷蘭官員和民眾看著這群膚色各異、身份混雜的囚犯,議論紛紛,不明所以。
    荷蘭法庭在瑞寧郡王的強大壓力下,迅速開庭。審判過程簡短得近乎荒誕。法官照著明方提供的文書,當庭宣判:範德希斯、庫拉西及其所有被捕的直係血親,犯有“褻瀆明帝國太上皇”之重罪盡管文書上並未詳述具體褻瀆行為),證據確鑿至於證據是什麽,無人知曉也無人敢問),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其全部財產,包括種植園及奴隸,盡數抄沒,歸大明帝國所有。
    至於那一百八十多名奴隸,判決書則輕描淡寫地宣布:作為涉案財產,收歸帝國處置。
    範德希斯和庫拉西直到被推上斷頭台為了“入鄉隨俗”,行刑采用了荷蘭的方式),眼神裏依然充滿了極致的恐懼、茫然和巨大的冤屈。他們至死都想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如何“褻瀆”了那位遠在天邊的東方太上皇。他們褲襠裏那點事,和遠在幾百年後的子孫那點“靈感”,成了他們全家滅門的唯一理由。
    行刑之日,阿姆斯特丹的廣場上鴉雀無聲。荷蘭人看著那些被砍下的頭顱,心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寒意。他們徹底明白了一個道理:明帝國的意誌,就是最高的法律。任何被帝國認定為“褻瀆”的行為——無論發生在何時何地,無論看起來多麽匪夷所思——都將招致最殘酷、最徹底的報複。
    王錦普平靜地看完了行刑報告,將卷宗合上。他完成了兄長太上皇)交代的第一個任務,用最極端的方式,將未來的一絲汙穢,扼殺在了它肮髒的源頭。荷蘭的統治,在血腥的餘味中,踏入了新的篇章。帝國的鐵腕,已經讓整個歐洲大陸,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