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長安風雲漸次起,遷都大典待時開

字數:3685   加入書籤

A+A-


    列位看官,上回書說到楊再興一行終於抵達了長安,在龐統率軍開道下,這才得以從圍觀的百姓中驅車前往未央宮。楊再興與龐統一路暢聊,抵達未央宮後,便接到了劉禪的召見。之後,楊再興於白虎殿應下劉禪之命,將護送甄宓母子與大喬前往江東,而後再赴揚州水域作戰。此事看似平常安排,實則暗藏玄機。隨著時間推移,半月之期將至,各方人員齊聚長安,為遷都大典做準備,而蜀漢朝廷內外的局勢也在這一係列事件中逐漸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眾人散去後,楊再興默默領著甄宓母子出了未央宮,向著城東那處劉禪特意安排的府邸緩緩而行。一路上,楊再興仿若陷入了沉思的淵藪sou,第三聲,淵藪指深廣的湖泊等水域),眼神有些空洞,神情顯得心不在焉。甄宓心思細膩,見夫君這般模樣,隻當他是為朝議之事憂心忡忡,便沒有出聲打擾,隻是靜靜地坐在馬車中,偶爾透過簾子的縫隙,望向外麵的街市。
    待抵達府邸,楊再興才如夢初醒般回過神來。他率先下馬,而後小心翼翼地將馬車中的甄宓攙扶下來,又一把將繼祖抱下了車。
    這一家三口步入府中,楊再興本打算叫隨行的下人好好打掃一番,再去添置些生活必需用品,可眼前的景象卻讓他愣住了。隻見府中物件一應俱全,且被歸置得井井有條,各處都擦拭得一塵不染,顯然是劉禪早就命人精心準備好了這一切。
    楊再興安排好甄宓母子與下人們的住處後,便獨自徑直走向了書房。他坐在書房內,眉頭緊鎖,沉思良久,心中愈發覺得劉禪在朝議時的安排有些不對勁。
    他將整件事如抽絲剝繭般細細串聯起來後,這才發現了其中症結,心中不由得大驚道:“不好,莫不是阿鬥知道了太後與我之事?可此事極為隱秘,阿鬥又是從何得知?難道是太後將此事告知了他?”
    想到此處,楊再興的後背不禁冒出一層冷汗。如今木已成舟,若是再反悔,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況且若真如自己所想,那阿鬥必然不會輕易答應自己的推辭。
    楊再興苦思冥想,試圖找出應對之策,可一時之間,腦海中猶如一團亂麻,根本拿不出一個好的辦法來。心煩意亂之下,他猛地站起身來,快步走出書房,往後院的練武場走去。
    後院,楊再興手持長槍,在練武場中盡情揮舞起來,好似要將心中的煩悶與憂慮都通過這杆槍宣泄出去。他的槍法時而剛猛淩厲,如蛟龍出海;時而靈動多變,似靈蛇穿梭。一招一式間,盡顯其高超武藝,可那緊皺的眉頭卻始終未曾舒展開來。
    楊再興就這樣練了整整一下午的槍,直至晚膳時分,繼祖蹦蹦跳跳地跑來請他,楊再興這才收槍,輕輕地牽起繼祖的小手,一同去往前廳用膳。
    席間,楊再興將劉禪安排甄宓母子前往江東定居一事告知了娘倆,並柔聲詢問起他們的意願。繼祖本就處於天真爛漫、貪玩好動的年紀,之前久在蜀中,此番遷都好不容易有機會出來見見世麵,自然是興奮得難以自已。如今又聽聞半月之後要去江東,還能坐船時,更是開心得手舞足蹈,大聲說道:“父親,繼祖心向江東久矣,念及乘船泛波之景,意趣盎然,望能成行!”
    楊再興聞之,抬手輕撫愛子,眼中隱有嘉許之色,暗自思忖:這孩子自師從董尚書以來,進益顯著,言辭間竟也頗具文雅之風,實是難得啊。
    而甄宓則微微低頭,顯然是思考得更多一些。片刻後,她抬起頭,臉上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輕聲寬慰道:“夫君原來是為此事煩惱啊。依我看,陛下的建議也有幾分道理。繼祖年紀尚小,初來長安,難免會有些不適應。江東氣候比長安更為宜人,而且遠離前線戰事,正好給我與繼祖一個適應的過渡期。我母子倆去了江東,夫君也能少些牽掛,安心在外征戰。待大漢剿滅曹魏,一統中原,夫君再來將我母子二人接回便是。”
    楊再興聽後,心中仍是有些猶豫。甄宓以為楊再興與她母子倆剛團聚不久,如今卻又要分離,心中不舍,便再次開口安慰道:“夫君不必過於擔憂,這隻是暫時的分別。我會在江東照顧好繼祖,靜待與夫君團聚的一天。”
    在甄宓的柔聲安慰下,楊再興心中寬慰了不少,暗暗想道:“既然避無可避,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吧。大不了此番去了江東,盡量避開太後,待安頓好宓兒母子,就即刻領軍與甘寧會合便是了。”
    與此同時,皇宮中的劉禪在與一眾嬪妃、皇子和公主團聚後,一同舉辦了一場家宴。席間,眾人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劉禪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用完晚膳後,劉禪便獨自一人來到了禦書房。他揮退一眾奴婢,神色變得有些玩味起來,提起筆,將楊再興即將護送甄宓母子與大喬前往江東一事詳細地告知了母後孫尚香。寫完信後,他用火漆仔細地將信封密封好,隨後叫來心腹宦官,神色嚴肅地吩咐道:“務必將此信安全送往江東,途中萬不可出了差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半月的時光轉瞬即逝,百官們攜家帶口,陸陸續續地趕到了長安,在劉禪提前規劃好的一塊文武百官住宅區安頓了下來。與此同時,一些自願隨行遷徙而來的商賈和百姓,也在城中落了戶。這些人的到來,猶如新鮮的血液注入了長安這座古老的城市,不僅充實了長安的人口,而且還為長安的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長安城漸漸恢複了昔日的繁華與榮光,大街小巷再度熱鬧起來,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吆喝聲、談笑聲交織在一起,仿佛奏響了一曲生機勃勃的樂章。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百官們便齊聚一堂,第一次在長安未央宮中舉行了朝議。劉禪身著龍袍,端坐在皇位之上,眼神威嚴地掃視著白虎殿內分列兩邊的一眾文武大臣。看著眼前這濟濟一堂的景象,劉禪的心中頓時豪情萬丈,仿佛看到了蜀漢輝煌的未來在向他招手。
    關羽、張飛、楊再興、趙雲、龐統等一眾老臣站在殿中,望著這熟悉而又陌生的未央宮,心中亦是感慨萬千。關羽雙眼微微泛紅,陷入了回憶的旋渦之中,喃喃自語道:“大哥,你可看到了?今日吾等終於完成了你之夙願,還於舊都長安。你要是能多撐幾年,親眼看到這一幕,該多好啊!”
    身後的張飛顯然聽到了關羽的話語,他趕忙走上前,神色關切地寬慰道:“二哥,這大喜的日子,切莫悲傷。大哥泉下有知,見到今日這般光景,心中定然欣慰不已。”說著,張飛微微側過身,趁關羽不注意,悄悄地抬起手,抹了抹眼角那即將溢出的淚水。
    關羽聽聞,緩緩轉身,雙手重重地搭在張飛的肩上,用力捏了捏,剛欲開口說些振奮人心的話語,可抬眼間卻瞧見張飛那略顯窘迫的模樣,不禁“撲哧”一聲笑了出來,大聲說道:“三弟,你……哈哈哈……你怎有臉皮說我,你還不是與我一般模樣,哈哈哈!”
    張飛被關羽這一笑,鬧了個大紅臉,他一把推開關羽,佯裝生氣地用手指著關羽,放聲大笑道:“哈哈哈……一般模樣,一般模樣啊!哈哈哈……”
    劉禪見眾人這般情形,嘴角微微上揚,待眾人收拾好情緒,他緩緩站起身來,神色莊重地當眾宣布了遷都大典一事,並有條不紊地吩咐眾位大臣各司其職,務必準備好一應事務,確保大典順利舉行。
    退朝後,眾人紛紛散去,各自忙碌起來,為即將到來的遷都大典緊鑼密鼓地籌備著。有忙著安排禮儀流程的,有負責檢查場地布置的,也有在核對參與人員名單的,整個長安城內都彌漫著一股忙碌而又莊重的氣息。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正是:長安風雲漸次起,遷都大典待時開。蜀漢前程多變換,且看眾人展雄才。
    喜歡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請大家收藏:()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