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7章 屍易無限(92)

字數:15059   加入書籤

A+A-


    與此同時,周明遠帶著中馬警方衝進工廠,迅速控製住局麵。孫強想逃跑,卻被吳賢攔住。兩人扭打在一起,吳賢憑借著靈活的身手,很快將孫強製服。
    警方在倉庫裏找到了那批唐代唐三彩,一共二十多件,有馬、駱駝、仕女俑,每一件都造型精美,色彩鮮豔,是唐代唐三彩中的精品。看著這些珍貴的文物,吳賢感慨道:“還好我們及時趕到,否則這些國寶又要流失海外了。”
    接下來的幾天,吳賢和周明遠、蘇湄協助中馬警方,對“暗影會”在吉隆坡的殘餘勢力進行了徹底清查,抓獲了多名走私文物的罪犯,繳獲了大量被盜掘的文物。
    在將唐三彩運回中國之前,吉隆坡博物館舉辦了一場臨時展覽,讓當地民眾有機會欣賞到這些珍貴的中國文物。展覽期間,不少華人前來參觀,看到這些曆經千年的國寶,紛紛感慨:“這些都是我們中國的文化遺產,終於要回家了。”
    吳賢站在展廳裏,看著前來參觀的人們,心中忽然有了一個想法。他找到周明遠和蘇湄,說:“我們是不是可以聯合東南亞各國的博物館,舉辦一場‘流失海外中國文物回歸展’,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文物的曆史價值,也讓更多人關注文物保護事業?”
    周明遠和蘇湄立刻表示讚同。周明遠說:“我會向國內文物局匯報這個想法,爭取他們的支持。蘇湄,你可以聯係東南亞各國的博物館,看看他們是否願意參與。”
    蘇湄點頭:“沒問題,我在東南亞文物界有不少朋友,我會盡快和他們溝通。”
    幾天後,國內文物局回複,全力支持舉辦“流失海外中國文物回歸展”,並承諾提供一批近年來追回的流失文物參展。東南亞各國的博物館也紛紛表示願意參與,泰國國家博物館、越南胡誌明市博物館、馬來西亞吉隆坡博物館等都提出要展出自己館藏的中國文物。
    吳賢和周明遠、蘇湄開始忙著籌備展覽。他們從各國博物館挑選參展文物,編寫文物介紹,設計展覽布局,忙得不亦樂乎。在籌備過程中,他們還收到了一個好消息——柬埔寨文物部門決定將之前在洞裏薩湖窖藏中發現的明代瓷器,以及吳哥窟附近出土的唐代鎏金銅鍾,也送到展覽上展出。
    “流失海外中國文物回歸展”在曼穀國家博物館開幕當天,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展廳裏,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到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從唐代的唐三彩,到宋代的官窯瓷器,再到明代的永樂青銅佛像,一件件珍貴的文物整齊排列,向人們展示著中國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
    吳賢作為展覽的策劃人之一,在開幕式上發表了講話:“這些文物,是中國曆史的見證,是中華文明的載體。它們曾因為各種原因流失海外,曆經劫難,如今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或者在海外得到了妥善的保護。舉辦這次展覽,不僅是為了讓更多人欣賞到這些珍貴的文物,更是為了呼籲更多人關注文物保護事業,共同守護人類的文化遺產。”
    他的講話贏得了全場的熱烈掌聲。開幕式結束後,不少觀眾圍著他,詢問文物背後的故事。吳賢耐心地為他們講解,從文物的曆史背景,到文物的發現和回歸過程,每一個故事都讓觀眾們聽得入迷。
    展覽期間,吳賢還收到了父親發來的視頻。視頻裏,父親站在國內的一座博物館裏,身後是剛追回的宋代官窯瓷器:“孩子,你做得很好。看到這些國寶能夠回家,我很欣慰。你一定要繼續努力,讓更多的流失文物回到祖國的懷抱。”
    吳賢看著視頻裏的父親,眼眶濕潤了。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不僅是為了完成父親的期望,更是為了守護中華文明的根脈。
    就在展覽如火如荼進行時,周明遠收到了一條重要線索:“暗影會”的最後一個據點在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負責人是“暗影會”的二把手林浩,他手裏藏著一批極為珍貴的元代青花瓷,準備通過黑市賣給歐洲的古董商。
    吳賢、周明遠和蘇湄立刻結束在曼穀的工作,前往雅加達。抵達後,他們通過印度尼西亞文物部門的協助,很快查到了林浩的藏身之處——雅加達市中心的一棟高檔公寓。
    “林浩非常狡猾,而且身邊有不少保鏢,我們不能貿然行動。”周明遠看著公寓的照片,“我們得先確認元代青花瓷的位置,然後再製定抓捕計劃。”
    蘇湄提議:“我可以偽裝成古董商,聯係林浩,假意購買元代青花瓷,趁機打探情況。”吳賢擔心地說:“這樣太危險了,林浩肯定會對你產生懷疑。”蘇湄笑著說:“放心,我有辦法。我之前在東南亞古董界認識不少人,可以通過他們介紹,讓林浩相信我。”
    幾天後,蘇湄通過一個古董商的介紹,聯係上了林浩。林浩果然很警惕,提出要在一家隱蔽的茶館見麵。吳賢和周明遠則提前在茶館周圍布控,做好了隨時支援蘇湄的準備。
    蘇湄按照約定,來到茶館。林浩已經在那裏等候,他上下打量著蘇湄,疑惑地問:“你真的有實力買下那批元代青花瓷?”蘇湄拿出一張銀行卡:“這裏麵有一千萬美金,先做定金。隻要貨沒問題,剩下的兩千萬美金馬上到賬。”
    林浩接過銀行卡,確認裏麵有錢後,才放鬆了警惕:“好,明天上午,我帶你去看貨。”蘇湄假裝興奮地說:“太好了,我已經等不及想看看那些寶貝了。”
    離開茶館後,蘇湄立刻和吳賢、周明遠匯合,將情況告訴了他們。周明遠說:“明天我們就跟著林浩,找到元代青花瓷的藏身處,然後實施抓捕。”
    第二天上午,林浩帶著蘇湄來到雅加達郊外的一個倉庫。吳賢和周明遠則駕駛著一輛不起眼的轎車,遠遠地跟在後麵。來到倉庫後,林浩打開倉庫的大門,裏麵果然堆放著十幾個木箱。他打開其中一個木箱,露出裏麵的元代青花瓷——這些青花瓷胎質細膩,釉色濃豔,上麵的青花圖案栩栩如生,是元代青花瓷中的極品。
    蘇湄假裝仔細查看,趁機在木箱上安裝了定位器,然後對林浩說:“這批貨確實不錯,我現在就給你轉剩下的兩千萬美金。”林浩笑著說:“好,夠爽快。”
    就在林浩拿出手機,準備接收轉賬時,倉庫的大門突然被撞開,吳賢和周明遠帶著印尼警方衝了進來。林浩臉色大變,想拿出藏在身上的槍,卻被吳賢一腳踢飛。警方迅速控製住林浩和他的保鏢,成功繳獲了所有的元代青花瓷。
    林浩被按在地上,不甘心地大喊:“你們贏了,但你們別想徹底消滅‘暗影會’!”吳賢看著他,堅定地說:“不管‘暗影會’還有多少殘餘勢力,我們都會一直追查下去。隻要還有一件流失的國寶沒有回家,我們就不會停下腳步。”
    在印尼警方的協助下,這批元代青花瓷被暫時存放在雅加達國家博物館。吳賢和周明遠、蘇湄站在博物館的展廳裏,看著這些珍貴的文物,心中滿是欣慰。
    “現在,‘暗影會’的主要據點都被我們摧毀了,大部分流失的國寶也都被追回了。”周明遠感慨地說,“這離不開我們的努力,更離不開各國文物部門和警方的支持。”
    蘇湄笑著說:“是啊,文物保護從來不是一個國家的事,而是全人類的事。隻有各國攜手合作,才能更好地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
    吳賢摸了摸胸前的玉佩,“守正護寶”四個字仿佛在發光。他知道,雖然“暗影會”的主要勢力已經被摧毀,但文物保護的道路還很長,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挑戰。但他相信,隻要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文物保護的行列中來,隻要各國繼續攜手合作,就一定能守護好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讓中華文明的光芒永遠閃耀。
    就在這時,吳賢的手機響了,是國內文物局打來的。電話裏,文物局的負責人興奮地說:“吳賢,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們通過國際合作,成功從歐洲追回了一批清代的圓明園文物,想請你回來參與文物的鑒定和修複工作。”
    吳賢的心中湧起一陣激動:“好,我馬上回去!”掛了電話,他對周明遠和蘇湄說:“國內有新的任務,我得回去了。不過,我還會回來的,還有很多流失在東南亞的國寶,等著我們去追回。”
    周明遠和蘇湄點了點頭:“我們等你回來。不管你去哪裏,我們都會一直支持你。”
    吳賢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回國的航班。飛機起飛時,他看著窗外的雅加達,心中充滿了不舍。但他知道,回國參與圓明園文物的鑒定和修複工作,是一項更重要的任務。他會帶著在這裏的收獲和經驗,繼續在文物保護的道路上前行,為守護國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飛機穿過雲層時,吳賢指尖仍殘留著雅加達倉庫裏元代青花瓷的釉色觸感。國內文物局的電話像一粒石子,在他心裏激起層層漣漪——圓明園文物,那些一百多年前被掠奪的國寶,終於要踏上歸途。他翻開手機裏存著的圓明園獸首照片,忽然想起小時候父親給他講的故事:“每一件流失的文物,都是文明的遊子,我們的使命,就是接它們回家。”
    抵達北京後,吳賢直奔國內文物局。周明遠早已在門口等候,身邊還站著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國內著名的文物修複專家張教授。“吳賢,這位是張教授,這次圓明園文物的修複工作,由他牽頭,你協助他。”周明遠介紹道。張教授握住吳賢的手,眼神堅定:“聽說你在東南亞追回了不少國寶,經驗豐富,這次有你幫忙,我很放心。”
    三人來到文物局的庫房,裏麵整齊擺放著剛從歐洲追回的圓明園文物:一對清代乾隆年間的鎏金銅獅、一套掐絲琺琅纏枝蓮紋茶具、還有幾件青花山水紋瓷瓶。吳賢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件瓷瓶,指尖拂過瓶身上細微的裂痕——這些裂痕,是文物在海外漂泊百年留下的傷痕。“這些文物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損壞,需要進行精細的修複。”張教授歎了口氣,“尤其是那對鎏金銅獅,表麵的鎏金脫落嚴重,內部還有鏽蝕,修複難度很大。”
    接下來的日子,吳賢跟著張教授投入到文物修複工作中。每天,他們都泡在修複室裏,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文物的損壞情況,製定修複方案。修複鎏金銅獅時,吳賢和張教授先用電解還原法去除銅獅內部的鏽蝕,再用傳統的鎏金工藝,一點點為銅獅補上脫落的鎏金。這個過程需要極大的耐心,稍有不慎,就會對文物造成二次損壞。
    “鎏金工藝講究‘金薄如紙,火溫如心’,”張教授一邊演示,一邊對吳賢說,“當年的工匠們用這種工藝,為圓明園打造了無數精美的器物,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重現當年的工藝,讓銅獅恢複往日的光彩。”吳賢認真地學習著,手指因為長時間握著工具而酸痛,但每當看到銅獅的鎏金一點點恢複,他就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大部分文物都修複完成。當那對鎏金銅獅被安放在文物局的展廳裏時,陽光透過玻璃照在銅獅身上,鎏金閃耀著溫暖的光芒,仿佛百年的時光從未在它們身上留下痕跡。吳賢看著銅獅,心中滿是欣慰:“它們終於恢複了本來的樣子。”
    就在這時,文物局局長走進展廳,臉色凝重地對三人說:“有個壞消息,我們收到情報,‘暗影會’的殘餘勢力在歐洲還有個秘密據點,他們手裏藏著一件極為珍貴的圓明園文物——清代乾隆年間的‘青花纏枝蓮紋六方瓶’,準備賣給中東的古董商。”
    吳賢心裏一沉:“‘暗影會’還沒徹底消滅?”局長點頭:“根據我們掌握的線索,這個據點的負責人是‘暗影會’的核心成員之一,外號‘老鬼’,非常狡猾,之前多次逃脫警方的追捕。這次,我們必須想辦法將他抓獲,追回青花六方瓶。”
    張教授看著吳賢:“你剛從海外回來,休息還沒幾天,又要辛苦你了。”吳賢搖了搖頭:“保護國寶,沒有休息可言。隻要能追回青花六方瓶,再辛苦也值得。”
    幾天後,吳賢和周明遠踏上了前往歐洲的航班。根據情報,“老鬼”藏在法國巴黎的一個古董市場附近。抵達巴黎後,他們聯係上了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在大使館的協助下,開始暗中調查“老鬼”的行蹤。
    巴黎的古董市場熱鬧非凡,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古董商和收藏家在這裏交易。吳賢和周明遠偽裝成古董商人,在市場裏打探消息。幾天後,他們終於通過一個當地的古董商,聯係上了“老鬼”的中間人。
    中間人是個留著卷發的中年男人,在一家隱蔽的咖啡館裏和他們見麵。“你們真的想買‘青花纏枝蓮紋六方瓶’?”中間人警惕地問。吳賢拿出一張銀行卡,放在桌子上:“這裏是一千萬歐元,隻要貨是真的,錢不是問題。”
    中間人拿起銀行卡,仔細查看了一番,才說:“老鬼說了,想拿貨,必須先交三百萬歐元定金,然後在三天後的晚上,到巴黎郊外的一個倉庫交易。”吳賢和周明遠對視一眼,點頭同意:“沒問題,定金我們明天就給你。”
    離開咖啡館後,周明遠立刻聯係法國警方,告知他們交易的時間和地點,請求協助抓捕。法國警方表示會全力配合,在倉庫周圍布控,等待“老鬼”出現。
    三天後的晚上,吳賢和周明遠按照約定,帶著三百萬歐元定金,來到巴黎郊外的倉庫。倉庫裏漆黑一片,隻有一盞昏暗的燈泡掛在天花板上。“老鬼”還沒到,吳賢趁機在倉庫裏安裝了微型攝像頭和監聽設備,以便記錄交易過程,作為日後指證“老鬼”的證據。
    沒過多久,倉庫的大門被推開,一個穿著黑色風衣的男人走了進來,手裏提著一個木箱——正是“老鬼”。“錢帶來了嗎?”“老鬼”的聲音沙啞,帶著一絲警惕。吳賢將裝著定金的箱子推過去:“錢在這裏,先讓我們看看貨。”
    “老鬼”打開木箱,裏麵是一個半米高的青花纏枝蓮紋六方瓶。瓶身修長,青花發色濃豔,纏枝蓮紋繁複而精美,正是圓明園流失的那件國寶。吳賢假裝仔細查看,確認是真品後,對“老鬼”說:“貨是真的,剩下的七百萬歐元,我們會在交易完成後轉給你。”
    “老鬼”剛想說話,倉庫外突然傳來警笛聲。他臉色一變,猛地拔出槍,指著吳賢和周明遠:“你們敢耍我!”吳賢趁機撲過去,打掉“老鬼”手裏的槍,周明遠則拿出手銬,將“老鬼”製服。
    法國警方衝了進來,將“老鬼”押走。吳賢小心翼翼地抱起青花六方瓶,心中滿是激動:“終於把你追回來了。”周明遠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了,又一件國寶回家了。”
    青花六方瓶被暫時存放在法國盧浮宮的臨時展廳裏,等待辦理相關手續後運回中國。在盧浮宮的展廳裏,吳賢看著青花六方瓶,忽然想起了在東南亞追回的那些文物——從柬埔寨的唐代鎏金銅鍾,到越南的宋代官窯瓷器,再到馬來西亞的唐代唐三彩,每一件文物都曆經劫難,最終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這些文物,就像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孩子,現在終於要回家了。”吳賢感慨地說。周明遠點頭:“是啊,不過還有很多流失的文物沒有追回,我們的任務還沒有完成。”
    就在這時,吳賢的手機響了,是蘇湄打來的。“吳賢,告訴你一個好消息。”蘇湄的聲音很興奮,“我在泰國曼穀的一個古董店裏,發現了一件明代的永樂青花梅瓶,聽店主說,這件梅瓶是從中國走私過來的,我懷疑是‘暗影會’之前沒來得及轉運的文物。”
    吳賢心裏一喜:“你確定是永樂青花梅瓶?”蘇湄說:“我已經拍了照片,發給你了,你看看。”吳賢打開手機,看到照片裏的青花梅瓶——瓶身圓潤,青花發色濃豔,梅紋刻畫細膩,確實是明代永樂年間的珍品。“太好了,你先穩住店主,我和周明遠馬上回去。”
    掛了電話,吳賢和周明遠立刻啟程返回曼穀。抵達曼穀後,他們直奔蘇湄所說的古董店。古董店的店主是個中年男人,看到吳賢和周明遠進來,眼神有些慌亂。“我們想買你店裏的那件永樂青花梅瓶。”吳賢開門見山地說。
    店主猶豫了一下,才從裏屋拿出青花梅瓶:“這件梅瓶是我花大價錢收來的,你們要是想買,得付兩百萬美金。”吳賢假裝猶豫:“兩百萬美金太多了,能不能便宜點?”店主搖頭:“這是珍品,一分錢都不能少。”
    就在這時,蘇湄帶著泰國警方走了進來。店主臉色大變,想把梅瓶藏起來,卻被警方攔住。“你涉嫌走私中國文物,我們現在要依法扣押這件梅瓶,並帶你回去接受調查。”泰國警方負責人說。店主無奈,隻好交出梅瓶,被警方帶走。
    吳賢拿起青花梅瓶,仔細查看,確認是真品後,鬆了口氣:“又一件國寶被追回了。”蘇湄笑著說:“看來‘暗影會’的殘餘勢力還在偷偷活動,我們以後還得加強巡查。”
    接下來的日子,吳賢和周明遠、蘇湄在東南亞各國開展了一次大規模的文物清查行動。他們聯合當地警方和文物部門,對各地的古董店、倉庫進行排查,先後追回了十多件流失的中國文物,包括明代的宣德青花盤、清代的康熙五彩瓷碗等。
    在清查行動中,他們還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暗影會”的殘餘勢力正在策劃一起大規模的文物走私活動,準備將一批從中國盜掘的新石器時代彩陶,通過海上走私到南美洲。吳賢立刻將情況上報給國內文物局,請求協助。
    國內文物局迅速聯係南美洲各國的文物部門和警方,製定了聯合抓捕計劃。吳賢和周明遠、蘇湄則跟隨泰國警方,登上了一艘偽裝成貨船的走私船,潛伏在船上,等待時機實施抓捕。
    走私船在海上航行的第三天,終於抵達了南美洲的一個秘密港口。當走私團夥準備將彩陶卸下船時,吳賢和周明遠、蘇湄突然行動,與埋伏在港口的南美洲警方一起,將走私團夥全部抓獲,成功繳獲了所有的新石器時代彩陶。
    看著這些距今已有數千年曆史的彩陶,吳賢心中滿是感慨:“這些彩陶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文明的見證,要是落到走私團夥手裏,後果不堪設想。”周明遠點頭:“還好我們及時趕到,保住了這些珍貴的文物。”
    在將彩陶運回中國之前,南美洲各國的博物館聯合舉辦了一場“中國新石器時代彩陶展”,讓當地民眾有機會欣賞到中國早期文明的瑰寶。展覽期間,不少南美洲的考古學家和曆史學家前來參觀,對中國新石器時代的文明成就讚不絕口。
    吳賢作為展覽的嘉賓,在開幕式上發表了講話:“這些彩陶,不僅是中國的文化遺產,也是全人類的文化財富。它們見證了中國早期文明的發展,也為研究人類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證據。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能增進南美洲各國人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促進兩國文化的交流與合作。”
    他的講話贏得了全場的熱烈掌聲。開幕式結束後,一位南美洲的考古學家走到吳賢身邊,握著他的手說:“感謝你為保護人類文化遺產所做的努力。這些彩陶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早期文明的輝煌,也讓我們意識到,保護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
    吳賢笑著說:“這是我應該做的。未來,我希望能與南美洲的考古學家和文物保護工作者開展更多的合作,共同守護人類的文化遺產。”
    展覽結束後,吳賢和周明遠、蘇湄帶著新石器時代彩陶,踏上了回國的旅程。飛機上,吳賢看著窗外的雲海,心中滿是欣慰。這一年多來,他從柬埔寨到越南,從馬來西亞到印度尼西亞,再到歐洲和南美洲,追回了一件又一件流失的國寶,每一件文物的回歸,都讓他更加堅定了保護文物的決心。
    “接下來,我們還要追查‘暗影會’的最後一批殘餘勢力。”周明遠拿出一份資料,“根據我們掌握的線索,‘暗影會’還有少量成員藏在非洲的肯尼亞,他們手裏可能還藏著一些從中國盜掘的文物。”
    吳賢點頭:“不管他們藏在哪裏,我們都要把他們找出來,把文物追回來。”蘇湄看著兩人,笑著說:“算我一個,我還沒去過非洲呢,正好去看看。”
    三人相視一笑,心中充滿了期待。他們知道,文物保護的道路還很長,還會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們,但隻要他們攜手合作,堅守初心,就一定能讓更多的流失文物回到祖國的懷抱,讓中華文明的光芒永遠閃耀在世界的舞台上。
    北京的秋風吹過機場大廳,吳賢抱著新石器時代彩陶的手微微收緊,彩陶表麵的繩紋觸感清晰,仿佛還帶著數千年泥土的溫度。周明遠拿著肯尼亞的資料快步跟上,指尖在地圖上劃出一道弧線:“‘暗影會’殘餘在肯尼亞的據點疑似藏在蒙巴薩港附近,那裏是東非重要的貨運樞紐,走私渠道複雜,我們得提前和當地警方、文物部門對接。”
    蘇湄正用手機查閱蒙巴薩港的曆史資料,抬頭時眼裏閃著光:“蒙巴薩港早在鄭和下西洋時期就和中國有貿易往來,說不定這次還能發現當年的文物痕跡。”吳賢點頭,將彩陶小心交給文物局工作人員,轉身看向兩人:“先回局裏整理線索,明天就出發。”
    回到文物局,三人對著資料徹夜分析。根據情報,“暗影會”在肯尼亞的負責人是個叫“老k”的男人,曾在國內從事文物修複工作,後來因走私被通緝,潛逃至非洲後利用專業知識偽造文物、倒賣贓物。這次他們盯上的,是一批疑似明代鄭和船隊遺留的青花瓷片,據說這些瓷片來自肯尼亞馬林迪遺址,被“老k”的團夥非法挖掘後,準備拚接修複成完整瓷器高價出售。
    “馬林迪遺址是東非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那些瓷片對研究明代中非交流至關重要,絕不能讓它們落入黑市。”吳賢指著資料裏的遺址照片,照片上的土黃色遺址旁散落著零星的藍色碎片,正是青花瓷的殘片。周明遠立刻聯係中國駐肯尼亞大使館,請求協助對接肯尼亞國家博物館和警方。
    次日清晨,三人登上前往內羅畢的航班。抵達後,肯尼亞國家博物館的考古學家卡魯瑪早已在機場等候,他握著吳賢的手,語氣急切:“馬林迪遺址近期遭到多次非法挖掘,我們雖然加強了巡邏,但走私團夥很狡猾,總是能避開我們。”
    驅車前往蒙巴薩港的路上,卡魯瑪向他們介紹:“‘老k’在當地偽裝成古董商,開了一家名為‘東非瑰寶’的店鋪,表麵售賣非洲傳統手工藝品,暗地裏卻做著文物走私的勾當。我們懷疑,他已經將部分瓷片運到了店鋪的地下倉庫。”
    抵達蒙巴薩港後,四人先對“東非瑰寶”店鋪進行暗中觀察。店鋪位於港口附近的一條商業街,門口掛著木雕麵具,櫥窗裏擺放著馬賽族的首飾,看起來和普通古董店並無二致。吳賢注意到,店鋪每天下午都會有一輛貨車停靠在後門,裝卸貨物時窗簾緊閉,形跡可疑。
    “我們得混進去看看。”蘇湄提議,“我可以偽裝成想買非洲文物的遊客,吸引老板的注意力,你們趁機查看倉庫的位置。”吳賢和周明遠點頭同意,卡魯瑪則聯係當地警方,安排警力在店鋪外圍待命。
    下午,蘇湄穿著休閑裝走進店鋪,老板是個留著絡腮胡的中年男人,正是“老k”。“請問有馬賽族的老銀飾嗎?”蘇湄笑著問。“老k”上下打量她一番,熱情地介紹:“當然有,裏麵請。”蘇湄跟著他走進內堂,一邊挑選銀飾,一邊悄悄觀察周圍環境,注意到內堂盡頭有一扇上鎖的鐵門,門後隱約傳來瓷器碰撞的聲音。
    與此同時,吳賢和周明遠偽裝成搬運工,推著空推車來到店鋪後門。後門的守衛正低頭玩手機,吳賢趁機將微型攝像頭貼在貨車底部,然後對守衛說:“我們是來給隔壁店鋪送貨的,走錯門了。”守衛不耐煩地揮手讓他們離開。
    回到臨時住處,四人查看攝像頭傳回的畫麵。畫麵裏,貨車開進一處偏僻的倉庫,“老k”的手下將一個個木箱搬下車,打開木箱時,裏麵露出的青花瓷片清晰可見。“這些瓷片果然在這裏!”卡魯瑪激動地說,“明天他們很可能會將瓷片運走,我們必須在他們動手前行動。”
    次日清晨,“老k”的貨車果然從店鋪後門駛出,朝著港口方向開去。吳賢和周明遠駕車跟在後麵,卡魯瑪則帶著當地警方提前趕往港口設伏。貨車在港口的一個集裝箱碼頭停下,“老k”和手下將木箱搬進一個編號為“k38”的集裝箱。
    “行動!”卡魯瑪一聲令下,警方立刻衝了上去。“老k”見狀,想跳上貨車逃跑,卻被吳賢撲倒在地。經過一番搏鬥,“老k”和他的手下全部被抓獲。警方打開集裝箱,裏麵整齊堆放著二十多個木箱,每個木箱裏都裝著青花瓷片,還有幾件已經拚接好的青花瓷碗,碗底刻著“大明宣德年製”的字樣。
    “這些瓷片太珍貴了!”卡魯瑪小心翼翼地拿起一片瓷片,“它們能證明明代鄭和船隊曾抵達東非,是中非文化交流的重要證據。”吳賢點頭:“我們會將這些瓷片帶回中國,邀請專家進行修複,修複完成後,希望能在肯尼亞國家博物館舉辦展覽,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曆史。”“老k”被押走時,不甘心地說:“你們贏了,但總會有人想發財,文物走私永遠不會停止。”吳賢看著他,堅定地說:“隻要我們還在,就會一直追查下去,絕不會讓你們破壞人類的文化遺產。”
    接下來的幾天,吳賢和周明遠協助肯尼亞警方,對“老k”的店鋪和倉庫進行徹底清查,又繳獲了一批從其他遺址非法挖掘的文物,包括宋代的青瓷片、元代的釉裏紅瓷片等。卡魯瑪握著吳賢的手,感激地說:“太感謝你們了,這些文物對我們來說也非常重要,它們見證了東非與中國的悠久友誼。”
    在將青花瓷片運回中國之前,肯尼亞國家博物館舉辦了一場“中非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特展”,展出了這次追回的青花瓷片,以及博物館館藏的其他中國文物。展覽開幕當天,當地民眾和遊客紛紛前來參觀,不少人在青花瓷片前駐足,聽講解員講述鄭和下西洋的故事。
    吳賢作為展覽的嘉賓,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這些青花瓷片,不僅是中國的文化遺產,也是肯尼亞的文化遺產,更是中非友誼的見證。它們跨越千年,從中國來到東非,如今又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保護,這充分說明,文化遺產保護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
    展覽結束後,吳賢和周明遠、蘇湄帶著青花瓷片啟程回國。飛機上,蘇湄看著窗外的雲海,笑著說:“從亞洲到歐洲,再到非洲,我們這一路追回了不少國寶,接下來是不是該去美洲看看了?”周明遠拿出一份資料,笑著說:“你還真說對了,國內文物局收到線索,‘暗影會’還有個別成員藏在墨西哥,手裏可能藏著一批清代的外銷瓷。”
    吳賢接過資料,翻看裏麵的照片。照片上的外銷瓷色彩鮮豔,畫著中西合璧的圖案,正是清代廣州十三行出口到美洲的瓷器。“清代外銷瓷是研究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的重要實物,絕不能讓它們流失。”吳賢堅定地說,“我們先回國內處理青花瓷片的修複工作,然後立刻前往墨西哥。”
    回到北京後,吳賢將青花瓷片交給文物修複專家團隊,然後投入到修複方案的製定中。這些瓷片破損嚴重,需要先進行清洗、拚接,再用特殊的材料填補缺口,最後進行上色修複。吳賢和專家們每天都泡在修複室裏,仔細研究每一片瓷片的紋路和釉色,確保修複後的瓷器能最大程度還原原貌。
    經過兩個月的努力,大部分青花瓷片都修複完成。當一件完整的明代宣德青花碗擺在文物局的展廳裏時,所有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太完美了!”張教授激動地說,“這些修複後的瓷器,就像從未破損過一樣,它們終於能向世人展示明代青花瓷的魅力了。”
    就在這時,周明遠拿著墨西哥的最新情報走進來:“‘暗影會’在墨西哥的成員叫李偉,他在墨西哥城開了一家古董店,最近正在聯係買家,準備出售一批清代外銷瓷。我們得盡快出發,不能讓他得逞。”
    吳賢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周明遠、蘇湄一起準備前往墨西哥。出發前,張教授握著吳賢的手,叮囑道:“一定要注意安全,保護好那些外銷瓷,它們對研究清代的對外貿易太重要了。”吳賢點頭:“您放心,我們一定會把它們安全帶回來。”
    抵達墨西哥城後,三人在當地華人社團的幫助下,很快找到了李偉的古董店。這家古董店位於墨西哥城的老城區,門口掛著“東方瑰寶”的招牌,櫥窗裏擺放著不少中國文物,包括清代的青花瓷、明代的紫砂壺等。
    “我們得先確認外銷瓷的位置。”吳賢說,“蘇湄,你還是偽裝成買家,進去打探情況;我和周明遠在外圍觀察,聯係當地警方。”蘇湄點頭,整理了一下衣服,走進古董店。
    李偉看到蘇湄進來,熱情地打招呼:“請問您對什麽文物感興趣?”蘇湄笑著說:“我聽說您這裏有清代的外銷瓷,想看看。”李偉眼睛一亮,低聲說:“您果然是懂行的人,裏麵請,外銷瓷在裏麵的倉庫裏。”
    蘇湄跟著李偉走進倉庫,裏麵堆放著不少木箱,李偉打開其中一個木箱,裏麵整齊擺放著十幾件清代外銷瓷,有盤、碗、瓶,每一件都畫著精美的圖案,有的畫著中國傳統的花鳥,有的畫著西方的人物,展現了中西文化的融合。蘇湄趁機用藏在袖口的微型攝像頭拍下這些外銷瓷,然後對李偉說:“這些瓷器很不錯,我需要和合夥人商量一下,明天給您答複。”
    離開古董店後,蘇湄立刻和吳賢、周明遠匯合,將拍到的照片交給他們。周明遠看著照片,激動地說:“就是這些外銷瓷!我們必須盡快聯係當地警方,實施抓捕。”
    次日,三人帶著當地警方來到李偉的古董店。李偉看到警方,臉色大變,想將外銷瓷藏起來,卻被警方當場抓獲。警方在倉庫裏繳獲了所有的清代外銷瓷,還有一批從國內盜掘的新石器時代玉器。
    李偉被押走時,沮喪地說:“我以為在墨西哥沒人會管,沒想到你們還是找來了。”吳賢看著他,說:“無論你藏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隻要你走私文物,破壞文化遺產,我們就一定會找到你,將你繩之以法。”
    在墨西哥文物部門的協助下,這批清代外銷瓷被暫時存放在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吳賢和周明遠、蘇湄站在博物館的展廳裏,看著這些色彩鮮豔的外銷瓷,心中滿是欣慰。“這些外銷瓷見證了清代中國與美洲的貿易往來,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實物證據。”蘇湄感慨地說,“能將它們保護下來,太有意義了。”
    周明遠點頭:“接下來,我們要將這些外銷瓷運回中國,然後舉辦一場‘清代外銷瓷展’,讓更多人了解清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
    在將外銷瓷運回中國之前,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舉辦了一場“中墨海上絲綢之路文物展”,展出了這次追回的清代外銷瓷,以及博物館館藏的墨西哥本土文物。展覽期間,不少墨西哥民眾前來參觀,對中國清代的瓷器工藝讚不絕口。
    吳賢在展覽的研討會上,向參會的專家學者介紹了清代外銷瓷的曆史背景和文化價值:“清代外銷瓷不僅是商品,更是文化交流的載體。它們將中國的工藝技術和文化理念傳播到美洲,同時也吸收了美洲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研究這些外銷瓷,能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中墨兩國的曆史聯係。”
    研討會結束後,一位墨西哥考古學家對吳賢說:“感謝你們為保護這些文物所做的努力。這些外銷瓷讓我們看到了中墨兩國悠久的文化交流曆史,希望未來我們能在文物保護和考古研究方麵開展更多的合作。”吳賢笑著說:“我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合作,共同守護人類的文化遺產。”
    展覽結束後,吳賢和周明遠、蘇湄帶著清代外銷瓷踏上回國的旅程。飛機上,吳賢看著窗外的天空,心中滿是感慨。這兩年多來,他們的足跡遍布亞洲、歐洲、非洲、美洲,追回了一件又一件流失的國寶,每一次的成功,都讓他更加堅定了保護文物的決心。
    “‘暗影會’的主要勢力已經被我們摧毀了,但肯定還有零星的走私分子在活動。”周明遠說,“我們不能掉以輕心,還要繼續加強對流失文物的追查。”蘇湄點頭:“是啊,文物保護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我們一直堅持下去。”
    吳賢摸了摸胸前的玉佩,“守正護寶”四個字仿佛在發光。他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會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們,但隻要他們攜手合作,堅守初心,就一定能讓更多的流失文物回到祖國的懷抱,讓中華文明的光芒永遠閃耀在世界的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