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劉昆平有時恨不得打腫自己的臉,撕了自己那張臭嘴
字數:3941 加入書籤
劉昆平現在很膨脹,而且已經接近到極致,在他看來他已經是妥妥的人生贏家。在沒有投入一分錢的情況下,把“空手道”玩的爐火純青,實為空手套白狼的典範。他現在,正在泛舟湖上的小區,是黔省省會的一個大型高檔的小區,現在他所在的這個湖叫安湖,而這個小區被稱為安湖裏。這是個地標性的天然湖泊,而整個安湖裏,是圍繞著這個天然湖泊建成的。占地麵積很廣,環境很優美,主要以別墅,聯排別墅,洋房組成,這裏小區的業主,絕大多數都是川省黔省兩個省會城市的有錢人,當然還有蓉城的老板們……整個小區,就如同這些富豪的後花園一般。小區主打的就是一個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侈有內涵……
和他一起泛舟的,是房開公司派來的監事張放。張放是一個30多歲的年輕人,是閩省人,屬於這個集團公司的中層,而他們所處的這個集團,相當的厲害,注冊資金有幾個億,總部位於香港,以房地產開發為主融合能源,投資,貿易等鏈條產業為一體形成了多元化的產業體係;而這個集團旗下有好多的子公司,業務範圍涵蓋房地產開發公司,地產營銷公司,商業運營,不動產管理,汽車新能源,網絡科技,金融投資,裝飾公司,進出口貿易還有礦業能源等,而張放,屬於這個集團公司房地產板塊,旗下的四個地產公司的其中之一,而劉昆平,也是正是抱住了這家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大腿,一路浮雲直上……
劉昆平在本省省會的那個萬家和物業公司,其實也是這個集團公司板塊下的,這家房開公司的一個分支,但是當時房開公司的老總,覺得劉昆平有能力,也懂物業管理,就讓他擔任了總經理,並且以技術入股,成為了股東,甚至還將劉昆平任命成了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並將公司開發的大型樓盤,交由劉昆平來進行物業管理……
那個時候的劉昆平,有種如墜夢中的恍惚,平白撿了一個公司,撿了一個大項目——這是做夢也不敢夢的。但是,實實際際的,他成了這家公司的股東,法人和總經理;所以那個時候的劉昆平,還是表現出恭良謙讓,每天就像那個房地產老總的跟屁蟲和小弟一樣……當這個萬家和物業公司漸漸的運營了一兩年後,劉昆平有了更高的理想與目標,他同時又注冊了三家物業公司,他的愛人,他,範建萍分別為這三家物業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總經理;依托著萬家和物業和萬家河背後這個大型的集團,倒也拿了一些項目,分別分給了他新注冊的這三家公司運營。那為什麽不用這個萬家和,而用他新注冊的三家公司呢?因為這個萬家和物業,由集團投資占50的股份,也就是說,劉昆平雖然是法人,總經理,但是,他並不是最大的股東,也不是唯一的最終受益人……
而這次,這家房地產開發公司又在黔省開發了這個安湖裏小區後,原本物業管理是應該由公司旗下的萬家和去承接的,但是劉昆平已經尾大不掉,或者說猶如附骨之蛆,怎麽可能情願接受集團公司的控製呢?所以,他自己注冊了一個家家和物業公司,由他和範建萍為股東,他占股97,範建萍占股3,並由劉昆平擔任法人。公司在安湖裏小區當地注冊成功後,劉昆平搖動著他那三寸不爛之舌,不停的遊說這個房地產開發公司的老總,並且也承諾和答應了一些條件;因為這家房地產開發公司,在集團內屬於重點產業中的重點地產公司,所以對於前期物業的選擇,還是有一定權限的;於是那個老總,便與劉昆平注冊的這家,名為家家和物業公司,簽署了為期三年的前期物業合同;但是有些條款相當苛刻,比如空置房物業費,沒有開辦費,沒有臨時施工用水用電的能耗補貼等,而且房地產公司將公司的中層張放,以家家和物業公司監事的身份,進入家家和擔任高管,以此來保障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利益。
而對於劉昆平和張放來說,在黔省的安湖裏小區,兩人雖為物業公司的高管和實控人,也有同一個身份,那就是——外地人。除了幾個管理是從房地產公司下派和劉昆平帶來的以外,所有的中層和基層員工都為黔省安湖裏小區附近的本地人,迥異的生活習慣和獨特的文化氛圍,使得兩個人,對前景看好的同時,對當下的管理也有些小小的憂慮……
張放接受的是大集團那種模式的管理,而劉昆平純屬是“腳踩西瓜皮,走到哪溜到哪……”,他並不像張放,對大型企業的管理有著係統和全麵的認知和感受;說實話,這種大型的高檔小區,劉昆平其實是聞所未聞……而且,兩個人共同麵對的,是無論從習慣和理念上,都與自己格格不入的本地人及本地的氛圍,而他們要致力打造的,“實現安湖裏會所級管家服務”,那個不隻能停留在售樓的宣傳上,那是要落到實處的,因為整個安湖裏小區,是由臨湖獨棟別墅,墅級的洋房,聯排別墅及高層組成,而且這個小區的特色為低密住區,也就是說,除了別墅,洋房,高層等諸多形態的住房外,還有安湖,安湖山,綠化廣場,公園,泳池等,如何能做到帶領本地團隊,實現售樓宣傳資料中提到的——24小時管家式服務,為每一位業主量身定製全天候三百六十度專屬服務,劉昆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個在經濟欠發達省份,修建的高檔住宅小區,吸引了大量本地的打工人,本身這個省,就是勞務輸出大省,這裏的人吃苦耐勞,也很團結,大家對那邊的人的印象是——亂世打仗,盛世打工。這句話,從另一個方麵,也能體現那個地方的民風……而劉昆平積習已久的小氣,摳門兒,不講誠信,在這幫勤勞勇敢,又很團結的打工人群體中,完全吃不開……劉昆平在這邊,屬於自己沒有什麽雄厚的家底,但強行坐到了這張桌子上,因為自己要獨立於集團之外,完全掌握這邊的前期物業,所以,也失去了集團的資金支持——這也算是有得有失吧!而這邊的本地打工人,最反感的就是不誠信的老板,出門打工就是為了養家糊口,最終還是薪資待遇,也就是,要落在錢上……在家家和物業公司成立並開始運行後,本地打工人的這些特質,從另一個方麵,直接或間接的迫使劉昆平改變了多年改不掉的,說空話,講大話,畫大餅的壞習慣……
以前曾經有一個小品風靡一時,小品的名字大概叫做《吹牛也要上稅》說的就是一個滿嘴跑火車的人,遇到了實在人,他的每一句空話,大話,都被這個實在人,要求兌現……而同樣膨脹之後的劉昆平,說空話大話,畫大餅的這些習慣,也如同小品中的內容一樣,在他付出很多代價,為自己的空話大話買單後,才慢慢糾正過來……而自己本身沒有經濟實力的劉昆平,又因為自己要體現獨立性,導致失去了集團的資金支持,所以,他自然而然的,要給這邊補血,而首當其衝的“奶牛”,就是遠在千裏之外的樂萬家……
劉昆平現在,在安湖裏小區所麵對的,最直接的壓力,就是高昂的管理成本,及遠高於本地工資水平的人員工資。因為,他為了體現要他的獨立性,不想他的利潤被集團盤剝,所以,在簽署這個前期物業服務合同之時,答應了甲方很多比較苛刻的條件;另外,他被以往的,那種簽前期物業合同時,就要預收一年的物業費,裝修押金,裝修垃圾清運費,裝修電梯使用費等各種費用的模式所影響,所以,對於甲方無需支付空置房物業費這一條款,並無異議,但是他忽略了,這是一個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修建的高檔的小區。售樓率和入住率如果達不到一定的比例,那麽他是掙不到錢的,甚至每個月的公共能耗費,就像一個無底的黑洞,將他的利潤吞噬殆盡……而且,這種高檔小區,在房屋售出前,就已經由集團旗下的裝飾裝修公司,進行了精裝修,幾乎可以達到拎包入住……所以裝修押金等費用的收取,成了無稽之談……如果說,劉昆平家底雄厚,或者是有集團的資金支持,那麽以上的問題,那都不是問題,因為時間會解決一切——隨著售樓率和入住率的提高,那超高的物業費,完全可以彌補前期的損失,可對於他這種精致利己的投機者來說,他是不會從家裏拿出一分錢來補貼和投資的,他能做到的,就是“拆了東牆補西牆”,以樂萬家為“奶牛”,將樂萬家所有的利潤,除去保障樂萬家的人員工資外,留些許資金運營,剩下的,全部都投入了安湖裏……
即使如此,劉昆平經常為了維持自己大老板的形象,為了打造自己睿智寬容大度的人設,經常打腫臉充胖子。要給這個人補助;要給這個人加班費;要給那個人提工資……而他的每一句空話,大話,都要被這些勤勞勇敢的,誠實的人,要求兌現……包括和他一起泛舟湖上的張放,本身張放在集團內是有工資和補貼的,在以監事的身份來到家家和後,家家和物業也給張放開著一份工資,在劉昆平數次的空話大話及畫大餅之後,張放在家家和物業這邊的工資,從每月1萬漲到了現在的兩萬……
而造成這種場麵的劉昆平,每每清醒之後,心中懊惱不已,有時恨不得打腫自己的臉,撕了自己那張臭嘴……但是在麵對張放後,立刻又換成了豪氣雲天的形象。所以,今天他在接到龔瑞紅電話後,得知秦素素辭職離開了樂萬家,他的心中並沒有惋惜,而是第一時間想到“誒?走了一個管理……這下,人力成本又拉低了……每個月,又能幫我省下一筆,多掙一份……”
喜歡關於物業的二三事請大家收藏:()關於物業的二三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