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金殿揚名 實學鋒芒
字數:3581 加入書籤
輪到格物院,出列的卻是趙青川。他深吸一口氣,壓下緊張,向禦座躬身一禮,然後轉向眾人,聲音清越:
“陛下,諸位大人。學生以為,漕運梗阻,首要在於河道淤塞與閘壩失修。格物院曾研究水流之力,可設計一種名為‘絞吸式挖泥船’之器械模型,利用螺旋葉片與水力,高效清除淤泥。至於閘壩,當以水泥葉明已初步試驗出類似材料)與條石重構關鍵節點,其強度遠超現有灰泥……”
他接著談到邊關城防:“現有城牆,直麵衝車攻擊易損。學生等計算過,若於城牆外側增設菱形凸角棱堡雛形),可有效分散衝擊力,並使守軍射擊無死角。此外,可大量儲備格物院改良之猛火油櫃,以其噴射之火油,附著力強,難以撲滅,可阻敵攀城……”
最後說到水患:“預防水患,首重堤壩。現有夯土堤壩遇大水易潰。”
“學生等設想,可用竹篾編織巨籠,內填石塊,形成‘竹石籠’,層層壘疊於堤岸關鍵處,其韌性、透水性皆優於純石堤。同時,需建立雨量、水位監測之製,於上遊設立觀測點,以信號火箭傳遞警訊,爭取撤離時間……”
趙青川侃侃而談,沒有華麗辭藻,每一策都圍繞著具體的技術、材料、器械展開,輔以清晰的數據和原理說明,雖略顯青澀,卻邏輯嚴密,務實可行。他甚至還拿出了簡易的“絞吸船”葉輪模型和“竹石籠”小樣進行展示。
一番陳述下來,方才那些還在欣賞國子監監生華麗辭章的官員們,漸漸安靜下來,臉上露出驚異和思索的神色。
就連那幾位來自藩屬國的使臣,此刻也都在交頭接耳地竊竊私語著,他們的臉上明顯流露出對格物院所提出的這些新奇而又具體的方法的濃厚興趣。
反觀國子監祭酒,他的臉色卻有些陰沉難看,而他麾下的那些監生們更是一個個麵麵相覷,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要知道,這些監生們向來擅長高談闊論,可他們何曾像今天這樣,如此細致入微地去思考過挖泥船葉輪的形狀、棱堡的角度以及火油的配方呢?
在經過一番低聲商議之後,首輔終於站出來宣布了第一場比試的結果:格物院稍稍占據了上風,原因就在於他們的策論更加具備實際操作的細節。
聽到這個結果,國子監的監生們臉上都有些掛不住了,他們的臉色變得愈發難看起來。
然而,比試並未就此結束,緊接著,首輔便高聲宣布道:“第二場,數算推演!”隨著他的話音落下,題目也隨即展現在眾人麵前——計算一個不規則形狀糧倉的容積,以及在給定的條件下,一支運糧隊需要多少車輛、民夫,以及完成這項任務需要耗費多少時間。
這完全是格物院的強項。墨恒與另一名精於算學的學員上前,利用格物院推廣的新式算法和標準測量工具,迅速將不規則糧倉分割成數個規則體分別計算,然後求和。對於運糧問題,更是考慮了道路狀況、車輛載重、民夫消耗等變量,建立簡易模型,很快給出了精確到小數點的答案。
而國子監監生們,還在用籌算艱難地進行整數運算,對於不規則體積和複雜變量,更是束手無策,最終隻能給出一個模糊的估算。高下立判!
第二場,格物院完勝。國子監陣營一片沉寂,監生們臉上火辣辣的。
“第三場,器械巧思與臨機應對!”首輔聲音凝重。這最後一場,既是展示,也是壓力測試。
國子監這邊,一名監生上前,吟誦了一篇歌功頌德的駢文,文采斐然,引得一些文官喝彩。隨後,他們又展示了精心準備的禮儀流程,舉止規範,無可挑剔。
輪到格物院。墨恒親自上場,他帶來的不是文章,而是一個結構複雜的“水利驅動自動鼓風爐”的木質動態模型。當他將水倒入特定裝置,水流帶動齒輪、連杆,最終讓爐膛的皮囊自動鼓風時,精巧的機械結構和實用的設計理念,讓所有人為之驚歎,連工部的官員都瞪大了眼睛。
然而,就在展示即將成功結束時,錢侍郎突然出列,厲聲詰問:“墨恒!你格物院口口聲聲‘利國利民’,然此等精巧之物,耗費幾何?若推廣民間,豈非勞民傷財?與那隋煬帝龍舟何異?!”
這是一個極其尖銳且惡毒的問題,直接將格物院的發明與亡國之君的奢靡聯係起來。
場麵瞬間一靜,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墨恒身上。這位年輕的工匠之子,麵對朝廷重臣的咄咄逼問,臉上閃過一絲慌亂,但很快鎮定下來。他想起了葉明平日的教導和無數次模擬問答。
他深吸一口氣,不卑不亢地躬身回答:“回大人,此模型僅為驗證原理,所用皆尋常木料。若實際建造,其核心在於水力利用與傳動結構,主體可用磚石、竹木,成本遠低於常年雇傭大量人力鼓風之耗費。學生算過,若用於官營鐵坊,一年所省工費,便可抵建造之資。其利在長遠,在增效,何來勞民傷財?至於前朝舊事,學生不敢妄議,隻知格物院一切所為,皆以陛下旨意、朝廷法度、民生實利為準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番話,有理有據,既解釋了成本問題,又巧妙避開了曆史陷阱,更重申了格物院的立場。語氣沉穩,邏輯清晰。
皇帝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就連一些原本對格物院有偏見的官員,也不禁微微頷首。這年輕人的應對,可比許多朝臣都要得體。
錢侍郎被駁得啞口無言,臉色鐵青地退回班列。
三場比試,塵埃落定。結果不言而喻。格物院在實務、數算、巧思及臨機應對上,全麵碾壓了隻會空談經義、缺乏實操能力的國子監監生。
首輔與諸位重臣商議後,向皇帝稟報結果。皇帝目光掃過全場,緩緩開口,聲音傳遍廣場:
“今日之比試,朕心甚慰。國子監文章禮儀,乃國之體麵,不可偏廢。然格物院之實學,於國計民生,更為切要!漕運、邊防、水利、軍械,乃至日常所用,皆需此等務實之才!墨恒、趙青川等人,才思敏捷,學以致用,當賞!”
他當場下旨,重賞格物院有功學員,並明確表示,今後科舉取士,當加重實務策問之分量,並考慮特設“明算”、“工巧”等科,廣納實學人才!
這道旨意,如同一聲驚雷,在金殿上空炸響!它正式宣告了“實學”地位的提升,為無數像墨恒、趙青川這樣的年輕人,打開了一條憑借技藝和實幹晉身的通道!
格物院的學員們激動得難以自持,許多人眼眶泛紅。他們知道,他們贏了!不僅僅是為自己,更是為格物院,為這條嶄新的道路,贏下了一場至關重要的勝利!
葉明看著這群沐浴在榮耀與希望中的年輕人,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雛鷹已初展翅,其鳴雖清,已動九霄。金殿揚名,隻是一個開始。實學的鋒芒,今日之後,將再難被忽視。
而格物院與舊勢力之間,那圍繞人才與話語權的爭奪,也必將進入一個全新的、更加激烈的階段。
喜歡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請大家收藏:()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