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賞功礪劍 暗湧再起

字數:3105   加入書籤

A+A-


    金殿比試的結果,如同一陣迅猛的秋風,瞬間席卷了整個京城。
    格物院學員力壓國子監監生,陛下親口嘉獎,並下旨提升實學地位,考慮特設新科!
    這消息帶來的震撼,遠比任何一次技術突破或軍功封賞都要劇烈,因為它動搖了千百年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固有認知。
    格物院門前,一改往日的相對冷清,變得門庭若市。
    前來道賀的、打探消息的、甚至是想方設法要將子弟塞入院中的人絡繹不絕。
    墨恒、趙青川等九名首屆學員的名字,也隨著說書人的段子和士林間的議論,傳遍了街頭巷尾,成了寒門子弟和匠戶之子的新偶像。
    皇帝的賞賜很快下來,不僅有金銀絹帛,更有實質性的恩榮。
    墨恒、趙青川被特賜“格物博士”出身,雖非正經科舉功名,卻也有了官身品階,可入流外銓選。
    其餘七名學員亦各有封賞,並準許其留在格物院繼續深造或任職。這對於他們及其家族而言,無疑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葉明看著院內歡欣鼓舞、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們,心中欣慰,卻並未被勝利衝昏頭腦。
    他在全院大會上,既肯定了大家的努力與成績,也嚴肅地提醒道:
    “金殿揚名,隻是開始,絕非終點。陛下擢升實學,是機遇,更是責任!以往我等或許還可偏安一隅,埋頭研究,但從今往後,格物院必將被置於更多目光之下,一言一行,皆需謹慎。榮耀背後,是更重的擔子,更多的覬覦,以及……更凶險的暗箭!”
    他的話如同一盆冷水,讓興奮的學員們迅速冷靜下來。他們想起了比試時錢侍郎那惡毒的詰問,想起了國子監監生們不甘的眼神。
    “接下來,格物院需做三件事。”
    葉明條理清晰地下達指令,“其一,鞏固成果。陛下既有意特設新科,我等當全力協助朝廷,擬定‘明算’、‘工巧’等科的考試大綱與標準,將此番比試所展現的實學理念,真正製度化!”
    “其二,深化研發。信號火箭、改進弩、複合竹材等不可鬆懈,需持續優化。同時,要開辟新的方向。陛下提及漕運、水利,我等當在這些關乎國計民生的領域,拿出更多切實可行的成果。”
    “其三,也是重中之重,培養人才!”葉明目光掃過墨恒、趙青川等人,“你等既已嶄露頭角,便需承擔起傳幫帶之責。第二屆‘算學科’與‘格物預科’的招生籌備要立刻啟動,標準隻能更高,篩選更需嚴格。我要的,是能繼承格物精神,並能將其發揚光大的真正英才!”
    葉明的遠見和沉穩,感染了所有人。院內剛剛升起的浮躁之氣被迅速壓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為深沉、更具使命感的氛圍。
    墨恒、趙青川等人開始協助葉明整理教學資料,參與新科考綱的討論,並帶著更成熟的心態,指導著師弟們的學習。
    然而,正如葉明所料,格物院的崛起,絕不會一帆風順。
    朝堂之上,雖然皇帝強力支持,但以錢侍郎為首的一批守舊派官員,並未就此罷休。他們無法再公然否定實學的價值,便轉而從其他方麵尋找攻擊的突破口。
    幾日後的常朝,議題本是總結北境戰事及論功行賞。
    當葉秋等邊關將領的封賞議定後,錢侍郎再次出列,這一次,他的矛頭指向了格物院的“耗費”。
    “陛下,”錢侍郎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格物院近年來,研製軍械,推廣雜器,固然有其功績。然其所耗內帑、調用物料、征用匠戶,數目巨大,長此以往,恐非國庫所能承受。且其院內自成體係,賬目雖經核查,然其中細節,外人難明。臣恐……恐其尾大不掉,滋生弊病啊!”
    他這次學乖了,不再直接攻擊格物院無用,而是抓住“成本”和“監管”做文章,暗示格物院可能成為新的貪腐溫床,消耗國帑而無底洞。
    立刻有幾位禦史附和,要求朝廷加強對格物院的審計,甚至有人提出,應將格物院的經費納入戶部統一預算,削減其“不必要”的開支,以防其“靡費”。
    這無疑是想從財政上扼住格物院的咽喉。一旦經費被戶部卡死,格物院許多需要持續投入的長期研究項目將難以為繼。
    太子李君澤當即出言反駁:“錢侍郎此言差矣!格物院所耗,皆有明細,且其產出,信號火箭助邊軍大捷,複合竹材、新式軍械皆已裝備部隊,其價值豈是銀錢所能衡量?若論節省,邊軍因格物院之物而減少的傷亡、提升的戰力,又值幾何?此乃一本萬利之投入!”
    葉明也出列,從容奏道:“陛下,格物院所有賬目,皆可隨時接受三司乃至天下人查驗。至於經費,臣以為,非常之功,需非常之投入。”
    “若事事循舊例,斤斤計較於眼前錙銖,則新技術、新裝備無從談起,強國之路亦將受阻。格物院願與戶部協商,建立更完善的預算與報賬流程,但懇請陛下,莫因噎廢食,斷了這強軍富民之源頭活水!”
    雙方在朝堂上再次展開激烈辯論。守舊派咬定“規製”、“成本”,太子與葉明則堅持“實效”、“長遠”。
    皇帝高坐龍椅,靜靜聽著雙方的爭論,心中自有計較。他深知格物院的價值,也明白守舊派的擔憂不無道理。平衡,是他作為帝王必須掌握的技藝。
    “好了。”皇帝終於開口,聲音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格物院之功,朕親眼所見,不容抹殺。其經費,仍由內帑專項撥付,太子負責監管。然,錢愛卿所慮,亦是為國考量。葉卿。”
    “臣在。”
    “格物院日後所有超過五千兩銀子的單項支出,需提前報東宮與戶部備案。年度用度,需做出詳細預算,報朕禦覽。”
    喜歡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請大家收藏:()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