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格物的教育體係

字數:3033   加入書籤

A+A-


    靖王黨羽的雷霆一擊被葉明以事實與膽識硬生生頂了回去,皇帝當庭嚴懲劉文正,無疑給所有暗中覬覦、心懷不滿者敲響了警鍾。
    朝堂之上,針對葉明和格物院的明槍暫時收斂,但葉明深知,這不過是暴風雨來臨前的短暫平靜。
    對手絕不會善罷甘休,下一次的發難,必將更加致命。
    真正的堡壘,絕非僅靠一時的口舌之利或聖心眷顧所能築就。
    葉明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格物院乃至整個“實學”體係的未來,必須建立在更加堅實、更難以撼動的根基之上。
    這根基,便是人才,是製度,是深入人心、惠及四方的實際成果。
    他的應對策略,並非急於推出更多驚世駭俗的新發明,而是轉向更深沉、更係統的布局。
    首先,他全力推動“格物院教育體係”的規範化與擴張。在皇帝的支持下,他正式奏請設立“格物大學堂”,下分“算學科”、“格物科”、“匠造科”、“海事科”四大學院,明確學製、課程與考核標準。
    成績優異者,不僅可授予“格物學士”名銜,更能通過“特科”直接進入工部、軍器局、海事院乃至地方官府擔任技術官員。
    這相當於在傳統的科舉取士體係之外,正式建立起了一條平行的、以實學為核心的晉升通道,其意義非同小可。
    此舉再次引來了守舊文官的激烈反對,但葉明此次準備得更加充分。他不僅拿出了格物院學員在北境、在治水、在海運中的實際功績作為例證,更聯合了太子一係以及部分務實派官員,形成了強大的輿論聲勢。
    最終,皇帝力排眾議,準予設立。消息傳出,天下震動,無數寒門子弟、匠戶後人乃至部分思想開明的士紳子弟,都將目光投向了這座即將成立的“格物大學堂”。
    其次,葉明開始著手將格物院的技術成果,係統性地向地方推廣,尤其是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領域。
    他授意“格物商社”與各地官府合作,建立“農技指導站”,推廣改良農具、優選糧種和科學的田間管理方法;設立“百工傳習所”,傳授改良的紡織、印染、陶瓷、造紙等技藝,並引入格物院製定的基礎質量標準;
    甚至在條件成熟的州縣,嚐試引入小型水利設施,如改良水車、風力提水機等,以提升地方抗災和生產能力。
    這些舉措看似瑣碎,不如火器、海運那般耀眼,卻如同涓涓細流,潤物無聲。
    它們讓“格物”二字,從高高在上的朝堂和神秘的工坊,真正走進了田間地頭、市井街巷,讓成千上萬的普通百姓切身感受到了技術革新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
    格物院的聲望,不再僅僅依賴於葉明個人的光環和少數尖端產品,開始真正在民間紮下根來。
    與此同時,葉明對格物院內部的管理也愈發嚴格和精細。他進一步完善了研發、生產、質檢、財務等各個環節的規章製度,引入了更嚴格的保密和審計措施。
    對於核心人才,如墨恒、趙青川等人,他不僅給予充分的信任和發揮空間,更在生活待遇、社會地位上予以保障,使其能心無旁騖地投身研究。
    他還定期親自為優秀學員授課,不僅傳授知識,更注重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家國情懷和麵對壓力時的堅韌品性。
    這一係列舉措推行下來,格物院本身仿佛完成了一次內在的蛻變。它不再僅僅是一個研發機構,更逐漸成長為一個集教育、科研、生產、推廣於一體的龐大體係,一個擁有自身造血能力和深厚社會根基的獨特存在。
    這一日,葉明在格物大學堂暫借格物院部分房舍授課)的臨時講堂內,為第一批經過嚴格選拔、即將正式入學的三百名新生講授“開學第一課”。
    台下坐著的有衣衫樸素的寒門之子,有眼神靈動的匠戶後人,也有幾位衣著體麵、目光中帶著好奇與審視的官宦子弟。
    “你們今日坐在這裏,並非隻為尋求一條晉身之階。”葉明的聲音在寬敞的講堂內回蕩。
    “格物之學,其終極目的,在於‘探索未知,造福蒼生’!小可改良一器,便利一家;大可鑄劍衛國,安邦定民!你們手中所握的算籌、所繪的圖紙、所探求的物理,將來都可能化為抵禦外侮的堅盾,化為滋潤田畝的甘霖,化為照亮暗夜的火炬!”
    他目光掃過一張張年輕而充滿朝氣的麵孔,語氣鏗鏘:“前路注定不會平坦,會有質疑,會有阻撓,甚至會有危險。但我希望你們記住,你們選擇的,是一條實幹之路,一條強國之路!你們的背後,是格物院,是千千萬萬渴望改變的黎民百姓,更是這個亟待煥發新生的古老帝國!”
    一番話,說得台下學子心潮澎湃,眼中閃爍著理想的光芒。
    就在葉明致力於夯實根基的同時,他並未放鬆對外的警惕。冷鋒統領的皇城司暗衛,加強了對靖王及其黨羽、以及北狄細作的監控。
    而從北境葉秋和西陲暗線傳回的消息顯示,靖王在朝堂受挫後,似乎加緊了與北方某些部落的私下聯係,並且在其封地內,也出現了招募奇人異士、秘密興建大型工坊的跡象。
    “山雨欲來風滿樓啊。”葉明看著手中密報,眼神銳利。他知道,靖王絕不會坐視格物院體係日益壯大,下一次的交鋒,或許將不再局限於朝堂的唇槍舌劍。
    但他心中並無畏懼。如今的格物院,已非昔日吳下阿蒙。它擁有了自己培養的人才梯隊,建立了初步的製度體係,更在民間積累了一定的聲望。這遍布天下的星星之火,已然匯聚成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無論對手來自何方,無論他們將使出何種手段,葉明都已做好了準備。
    喜歡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請大家收藏:()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