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章 瑣務纏身

字數:3416   加入書籤

A+A-


    新軍演武大獲成功,皇帝金口玉言準予擴編,格物院上下與有榮焉,幹勁空前高漲。
    然而,隨之而來的並非一馬平川,而是更加繁重瑣碎的事務和來自各方更加隱蔽的掣肘。
    葉明如今身兼工部右侍郎、格物院院判、海事院督辦乃至新軍編練的實際策劃者數職,每日裏從睜開眼到深夜,幾乎不得片刻清閑。
    工部衙署、格物院、京郊大營、甚至偶爾還要去海事院轉轉,行程排得滿滿當當。
    這日晌午,葉明剛在工部與幾位老郎中敲定了新式官道橋梁的加固方案運用了格物院的力學計算),連口水都沒顧上喝,便又騎馬趕回了格物院。
    院門口,石柱正焦急地張望著,見他回來,連忙迎上前。
    “三少爺,您可算回來了!兵部武庫司派來個主事,帶著一堆文書,說是要核驗咱們新軍被服的用料和工價,挑三揀四的,墨恒先生正陪著,臉色難看得緊!”石柱一邊幫著牽馬,一邊快速稟報。
    葉明眉頭微皺,整理了一下有些褶皺的官袍:“走,去看看。”
    會議室內,氣氛確實不算融洽。一位留著山羊胡的兵部主事正拿著一件新式棉襖,用手指撚著布料,挑剔道:“墨恒先生,不是本官苛刻,你這棉絮填充得是否過於厚實了?尋常軍襖,可沒這般用料。還有這染色,為何非要統一這深藍色?多用染料,豈非靡費?”
    墨恒強壓著怒氣,解釋道:“王主事,北境苦寒,非厚實不足以禦寒。至於顏色,統一著裝,利於辨識指揮,戰場上減少誤傷,此乃院判定下的章程。所用染料皆是格物院新製,成本可控,賬目清晰……”
    葉明推門而入,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淡笑:“王主事大駕光臨,有失遠迎。”
    那王主事見葉明回來,氣焰收斂了幾分,起身拱手:“葉侍郎。”
    “王主事的疑慮,葉某聽到了。”葉明拿起那件棉襖,掂了掂。
    “北境冬日,嗬氣成冰,王主事若不信,可親自去體驗一番,便知此襖是否厚實。至於顏色與染料,新軍新氣象,自有新規矩。若兵部覺得賬目不清,葉某歡迎隨時派員核查,格物院上下,定當配合。”
    他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隻是,新軍擴編在即,被服供應耽擱不得,還望王主事體諒,盡快用印放行。”
    王主事被葉明軟中帶硬地頂了回來,臉上有些掛不住,但又不敢真的得罪這位聖眷正隆的紅人,隻得訕訕道:“葉侍郎言重了,下官也是職責所在,例行核查罷了。既然賬目清晰,章程合理,下官這就回去稟明上官,盡快辦理。”
    送走了王主事,墨恒鬆了口氣,忍不住抱怨:“院判,這些人分明是故意刁難!咱們事事按規矩來,他們卻總能找出由頭拖延!”
    葉明拍了拍他的肩膀,寬慰道:“意料之中。他們不敢明著反對,便在這些細枝末節上做文章,無非是想拖慢我們的腳步,顯示他們的存在。不必動氣,我們按部就班,把事做紮實,他們挑不出大錯,自然無可奈何。火銃的驗收那邊,怕是也會遇到類似情況,你要有心理準備。”
    墨恒重重點頭:“我明白,院判放心,質檢這塊,我親自盯著,絕不讓次品流出!”
    處理完這樁麻煩,已是午後。葉明回到自己在格物院的書房,案頭上又堆起了新的文書——海事院送來的新海船龍骨選材報告,趙青川呈報的新兵選拔心理測試初稿,還有各地農技站請求增撥改良農具的申請……他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對跟進來的石柱道:“弄碗麵來吧,簡單點就行。”
    石柱應聲而去,很快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肉絲麵,上麵還臥了個荷包蛋。“三少爺,您總這麽湊合可不行,夫人前幾日還派人來問,說您許久未歸家了。”
    提到家,葉明眼神柔和了一瞬。自投身格物院和這一攤子軍國大事以來,他回葉國公府的時間屈指可數。母親李婉清公主雖深明大義,支持兒子事業,但牽掛之心從未稍減。
    他剛拿起筷子,門外傳來通報,說是府裏派人送東西來了。來的是母親身邊的管事嬤嬤,提著一個精致的食盒。
    “少爺,夫人惦記您,親自下廚做了您愛吃的幾樣小菜,讓老奴務必趁熱送來。”
    嬤嬤笑著打開食盒,裏麵是色香味俱全的胭脂鵝脯、清燉蟹粉獅子頭,還有一碟脆嫩的拌時蔬,都是葉明幼時喜歡的口味。
    “母親費心了。”葉明心中暖流湧過,“母親近日身體可好?”
    “夫人安好,就是時常念叨您。小姐也總是問起三哥何時回家,說她新學了一支舞,要跳給您看呢。”嬤嬤絮叨著家中的瑣事,語氣裏滿是關切。
    送走嬤嬤,葉明看著桌上母親親手做的菜肴,再對比那碗簡單的肉絲麵,不由啞然失笑。
    他讓石柱將麵撤下,慢慢品嚐起家的味道。每一口,都仿佛能驅散些許公務帶來的疲憊。
    正吃著,趙青川又拿著一封信走了進來:“院判,北境葉將軍的信,八百裏加急。”
    葉明精神一振,立刻接過拆開。信是大哥葉秋親筆,字跡遒勁,帶著沙場氣息。信中除了例行匯報新軍編練進度已初步完成隊列、火銃基礎操作及簡單陣型變換),還提到了一個細節。
    首批換裝新式棉襖的士卒,在最近一次夜間值守中,無一人凍傷,士氣高昂。
    信末,葉秋筆鋒一轉,提及西線近來有小股西羌遊騎越境騷擾,雖未造成大損失,但其行跡詭秘,似在試探,他已加強戒備,並提醒葉明在京中亦需小心。
    “西羌……靖王……”葉明放下信,目光微凝。大哥的提醒與冷鋒的密報相互印證,山雨欲來的氣息愈發濃重。
    他快速扒完飯菜,對趙青川道:“青川,回複大哥,新軍操練按計劃進行,務必夯實基礎。西線異動,請他密切留意,若有變故,及時通報。另外,將新式棉襖在北境的效果,整理成簡報,我要在下次樞密院會議上拿出來說道說道,堵一堵那些說我們靡費之人的嘴。”
    “是,院判!”
    夜幕再次降臨,格物院的書房燈火長明。葉明埋首於案牘之間,既要推敲新軍擴編的每一個細節,又要關注海事院的進展,還要提防來自朝堂內外的明槍暗箭。
    這便是他如今的生活,在宏圖大業與瑣碎政務間穿梭,在家國天下與骨肉親情中權衡。
    喜歡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請大家收藏:()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