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又升官了

字數:4365   加入書籤

A+A-


    張平安寫完信,便吩咐了驛站的人盡快送出去。
    是真是假,就等阜縣那邊的回信了。
    出於謹慎,張平安並沒有立即給老家送信說起這事兒,免得大家空歡喜一場,又勾起了傷心往事,徒增傷悲。
    尤其是二姐的公公婆婆都已經上歲數了,也怕兩位老人家受不了情緒上的大起大落。
    懷著激動又忐忑的心情,一直到六月中旬,張平安才收到林俊輝的回信。
    大信封裏麵還夾著另一封信。
    張平安看了看落款,一封是林俊輝寫的,另一封則是劉水生,心裏一下子便有了七八成把握。
    連忙展開了林俊輝的回信看起來,先了解情況。
    信上寫了,確定此人的確是劉水生,如假包換!
    這次信上將情況說得更詳細。
    張平安這才知道,原來水生現在是吳家大房的贅婿,在膠州那邊還有三個孩子,兩兒一女,其中小兒子和小女兒是雙胞胎。
    現在他主要是幫吳家大房掌管著海運貿易,涉及鹽、鐵、藥材等重要領域。
    雖然贅婿地位很低,外人心裏多數看不起,但在吳家還算是有些實權的人物。
    林俊輝和劉水生說了自己和張平安的關係,以及張家如今的情況。
    劉水生聽後也十分震驚。
    畢竟茫茫人海,怎能有如此巧合的事情?!
    他甚至都沒敢奢望這輩子還能有和家人再見的一天。
    隻希望大家都能在這片土地上各自安好就好。
    吳家現在主要是為反賊白巢在做事,和外族也有些牽連。
    是北地為數不多的,在這個亂世時還能過得不錯的商賈人家。
    經過林俊輝的遊說,劉水生現在的態度已經有些鬆動,答應考慮棄暗從明、歸順朝廷的事。
    所以林俊輝讓張平安不用擔心,他那邊會安排好劉水生的。
    等事情風頭過去,如果劉水生願意來澤縣投奔張平安的話,他也可以安排人護送。
    張平安看完瞬間放鬆不少,甚至不自覺間熱淚盈眶。
    看完後,他又打開水生寫的那封信,字跡還是自己記憶中的樣子,不過落筆更重了!
    信上隻寥寥幾句,主要是讓張平安不要擔心他,也拜托他暫時不要跟家裏人說他的情況。
    張平安一看就知道,水生這是還不信任林俊輝呢!
    無論如何,起碼現在有了水生的下落了。
    片刻後,捋清楚了思緒,張平安又給兩人分別回信。
    保住水生不難,難的是他現在已經成了親,有了妻兒,妻兒那邊還有一大幫子人。
    兩邊所處的利益角度不同,肯定讓人為難。
    現在他們都已經不是曾經的他們了,有了更多的顧慮和考量,所以他都能理解。
    隻希望他的信能最大程度幫上水生。
    還沒有等到阜縣那邊的再次回信,澤縣這邊便慢慢迎來了豐收季。
    首先是安南稻,田地裏成片的金黃稻穗在太陽下閃閃發光,像金子似的。
    散發著豐收的喜悅!
    澤縣上下軍民一起,隻不到五天的時間便收割完畢,收了將近三十萬斤糧食。
    剩餘的就是脫粒和晾曬了,脫完粒的稻草也要仔細捆綁起來,一捆捆摞好,堆成稻草垛。
    這些都是牛和馬的重要糧草。
    這麽多糧食,晾曬比收割更麻煩。
    要不是現在處境安穩,有騎兵營的人騰出手來,幫忙用碾子滾稻場,光晾曬就是個大問題。
    收完安南稻,緊接著就是各種豆子,也是高產作物。
    為了犒勞大家,張平安把養了幾個月的豬都殺了五頭。
    有了油水,吃蘿卜白菘都是香的。
    大家幹勁兒更足!
    老禿摸著肚子,看著倉庫裏堆的像小山似的糧食,笑眯眯的感慨道:“家中有糧,心中不慌,還是種田好啊!”
    “這算什麽,等下個月收了番薯,我怕這現在的糧倉都堆不下了!”張平安笑道。
    “嘿嘿,糧食咱們可不嫌多”,阮三摸著頭插話道。
    秋收一直持續了十幾日。
    待糧食落庫後,便到了百姓們最期盼的分糧的時候。
    這事兒張平安和老禿商量過,首先按級別分,甲乙丙丁四等,打分是甲等的,分到的糧食略有富餘,乙等的則將將糊口,丙等的就要掂量著吃了,稍不注意可能就餓肚子了,丁等最次,分的糧食每日煮稀飯摻野菜吃都夠嗆養活自己。
    其次,中間表現突出的,會額外獎勵糧食和肉,衙門這邊也不幹涉百姓們怎麽支配這些糧食。
    之前都是吃大鍋飯,分了糧食,各家就要自己開火了。
    鐵鍋是不可能有的,每家每戶能到衙門這邊領一個陶罐。
    兩邊摞兩塊土磚墊起來,就是個簡易灶台了。
    除了陶罐,鹽和油也都少不了,衙門按人頭按月供給。
    現在還達不到能自由買賣的時候。
    按如今的發展趨勢,張平安估摸最多三年,肯定能開市。
    就在此時,朝廷突然對北地各人下達了新的任命。
    張平安仔細看了看手裏的文書,發現他那一批來北地的人大部分都升官了。
    他更是連升三級,一躍成為從五品知州。
    統轄澤縣附近的八座城池。
    不過奇怪的一點卻是,他不需要去淮安上任,暫時留在澤縣就可。
    不光是他,其他人也是一樣,升官了,卻暫時不用挪窩。
    也不知唱的哪一出。
    老禿則升任成了六品兵馬都監。
    劉三郎和阮三等人也升官了,從九品升到八品。
    眾人除了俸祿上有些變化以外,其他的變化不大。
    張平安著重看了跟自己關係密切一些的人,比如林俊輝,還是原職級。
    據說自從他去了阜縣以後,近海各處的海盜被剿滅的七七八八,安生了不少。
    還繳獲了不少賊贓上報朝廷。
    如果論功行賞的話,怎麽也不會隻還是七品。
    張平安不由得又想到了老禿之前說的那番話。
    親疏遠近的關係遠比能力好用,在官場上對於升官至關重要。
    如果既有關係也有能力,那就更好了,大概率青雲直上。
    也不知水生的事如今處理的怎樣了,送去的信收不到回應,著實讓人擔憂!
    喜歡穿越之農家獨苗苗的科舉之路請大家收藏:()穿越之農家獨苗苗的科舉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