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是好事!

字數:7795   加入書籤

A+A-


    「用意……」
    當四個人各自行了禮,剛剛直起身子來的時候。
    便聽到麵前這個神情之中帶著些慵懶和漫不經心的小皇帝, 問出了這話。
    一時都不由下意識緊張起來。
    尤其是之前從來都沒有見過朱允熥這個皇帝的夏原吉和林承軒,更是無比惶恐乃至不知所措
    這特麽哪兒能輕易揣測?
    好在本就在朝為官的鬱新和古樸二人在「麵見聖上」這件事情上多少都有些經驗,解了這個圍。
    鬱新直接用了個萬金油回答:“陛下天意高遠,自是微臣等凡俗之人無法觸及的。”
    古樸也接著道:“微臣愚鈍,隻知道陛下有什麽事聽吩咐,微臣等便替陛下認認真真辦好便是。”
    畢竟他們倆多少還是有些擔心秋後算賬的事兒,不管有用沒用,這時候先說點好話疊個甲再說。
    而見兩位官老爺都這麽說。
    夏原吉和林承軒二人交換了一個忐忑的眼神,想著自己總不能比官老爺還懂吧?
    所以直接低調跟票:“學生/草民愚鈍。”
    對於鬱新和古樸二人所說的,這些耳朵都快聽得起繭子的好話,朱允熥早膩了,當下打了個嗬欠,心裏甚至覺得有點好笑:「要真這麽聽話,前前些時候乾清宮門口就不會烏央烏央跪那麽一大片了。」
    想到這裏。
    他頓時起了幾分惡趣味。
    看向鬱新和古樸眉梢微挑,道:“哦?隻知道聽朕的意思辦事?那你們之前怎麽不這麽幹?一個個還都要死要活的?”
    死諫那檔子事兒,追究他當然是不打算追究的。
    不過順手嚇嚇人。
    倒是也不是不行。
    聽到朱允熥這沒什麽太多情緒的聲音,鬱新和古樸心髒都頓時漏跳了一拍,整個人身體都僵在原處,暗道不妙:「完了!真算賬來了!」
    不過下一刻。
    二人便聽見麵前這位少帝那年輕俊朗的笑聲:“哈哈哈哈哈!不用慌,朕沒打算找你們倆算舊賬。不過逗逗你們罷了,緊張什麽?”
    “找你們來也是為的別的事兒。”
    “好事兒。”
    朱允熥朗聲笑了笑過後,便單刀直入地和他們打直球了。
    接下來要聊的,是大明的國民經濟,是要開始著手教他們,為大明皇朝構建出健康的、係統的經濟體係與貨幣體係。
    要是這幾個釣出來的牛馬一直這麽緊張兮兮的,動不動怕這怕那,那聊起來可就真不方便了。
    所以朱允熥才故意這麽嚇他們一下。
    既是突然想到的惡趣味,但更多的還是方便進入正題。
    而聽到朱允熥這話,給自己捏了一把汗的鬱新和古樸二人一顆心這才放下來許多,暗暗長舒了一口氣。
    臉上既有些放鬆,又帶著苦笑。
    心中隻道,這位少帝的心思,誰也不知道他下一刻能拐到什麽奇奇怪怪的犄角旮旯裏去。
    不過如此下來。
    無論是鬱新和古樸,還是一旁的夏原吉和林承軒,倒是的確都放鬆下來不少,至少臉上少了許多拘謹。
    見幾人神色緩和。
    朱允熥也伸出手用指腹在旁邊們的幾案上敲了敲,道:“今年開年的兩個彩頭,也就你們四個人答得像點樣子,其他人的答案,狗屁不通。”
    顯然,朱允熥從上午到下午看了那麽多廢話的怨氣,還沒有全然褪去,順嘴又吐槽了一句。
    幾人順著朱允熥骨節分明的手看向幾案上。
    赫然便看到上麵攤開擺放了四份答卷,而這四份答卷的旁邊,則是兩摞堆得厚厚的紙。
    而朱允熥把話挑得這麽明朗。
    四人心中自然不會再有什麽其他誤會,當下神色各異地瞪大了眼睛看著那幾份被朱允熥挑出來的答卷,心頭也不約而同地湧起一陣狂喜……
    「之前的期待,竟真不是我在異想天開!!?陛下真的看到了我的答案和見解!?」鬱新頓時有種大悲到大喜的起落感,原本心裏那團火,也再次燃了起來。
    一瞬間,他就想到這意味著很多:
    意味著陛下之前關於大明寶鈔以及開乾朝新幣鑄造的決策,並不是什麽突發奇想!
    意味著陛下看懂了自己的答案!
    意味著自己往後的前程……
    這些事情,自然不止是鬱新想到了,古樸,乃至沒有任何官身的夏原吉,也都想到了這裏。
    他們四人的答案既然能被朱允熥看中並且挑出來,自然也就說明其中必定有可取之處,而這份「可取之處」,作為給出答案的本人,他們是最明白的。
    不過之前他們在提交這份答案的時候。
    其實誰也沒敢太寄希望於朱允熥這個「荒唐任性」的小皇帝就真能看得上,或者說看得明白。
    所以此刻,幾個人幾乎都有差不多的想法:
    「既然陛下看懂了我的答案,並單獨挑了出來,便表示陛下是認同的,往後我便更有機會向陛下提出我的見解,以我的學識和能力,輔助陛下……治理大明!」
    「且不說陛下在其他的事情上如何荒唐、任性、固執己見,至少在這件事情上,他……是講道理的!」
    當朱允熥宣布自己挑出了他們的答案之時,他們便已經開始躍躍欲試了。
    且不說民間工匠出身的林承軒。
    至少已經是官身的鬱新和古樸,以及一心考取功名為國朝盡力的夏原吉,肯定都是想用自己這份「可取之處」、「獨有的見解」來影響當朝皇帝、影響一些國朝決策。
    同時也為自己做出一番成績和政績。
    想到這些,幾人均是目光灼灼地盯著幾案上那幾份答案,眼睛裏充斥著激動、興奮、渴望、期盼……等等諸多情緒。
    而正當幾人心中激動。
    甚至一心想著日後自己能得到當朝陛下的重用乃至寵信,想著日後要大展宏圖的時候。
    卻又一盆冷水迎頭澆下。
    “不過嘛,你們這幾份答案,看是勉強能看看的,隻是終究還停留在了淺顯的皮毛層麵。”
    “更深層次的東西……”
    “罷了,你們能靠自己想得到這麽多,也已經算是難得,朕也不必要求那麽高。”
    這道溫潤之中帶著漫不經心的吐槽聲音,自然便是靠在軟榻上的小皇帝所說。
    他們都聽得出,這位少帝的語氣裏,是真情實感地帶著些失望在吐槽他們的回答,隨後,吐槽雖戛然而止,可他的語氣和說法,也好像隻是無奈地接受了「他們的答案都太淺顯,不夠深刻」的這件事情。
    當然,事實上也是如此。
    在接觸過後世那一套係統的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內容的朱允熥看來,這些答案當然顯得極其幼稚。
    畢竟他們答得再好。
    無非也就是看到了一些市場現象,然後和朱允熥這次的兩個考題聯係在了一起而已。
    至於這些現象背後的具體原因。
    所謂的市場、國民生產總值、生產率、供求關係……等等一係列,把一個看似無序的整體國民情況、經濟消費情況進行規律化、公式化的總結,以及對於諸多變量對整個國家經濟會產生的影響……
    他們當然不可能想得那麽全麵。
    朱允熥也知道。
    經濟學這東西。
    和物理、化學、數學、生物……等等其他學科一樣,也同樣是經過一代代人不斷觀察、總結出來的,才有後世朱允熥看到的那些成熟的理論成果。
    而朱允熥也不是那麽無良的老板,明知下麵的牛馬們必然具有時代的局限性的情況下,還要求他們懂那麽多。
    所以吐槽了兩句。
    也就無奈接受了這樣的情況。
    而被朱允熥這麽一吐槽。
    幾人臉上那激動、興奮的神情都不由略略一滯,同時也將目光從答卷上訕訕收回。
    除了作為普通工匠、心裏沒有想太多的的林承軒之外。
    其他三人的目光都看著朱允熥有些閃爍,甚至還有一絲若隱若現的……不服氣。
    「淺顯?皮毛?深度不夠……?」
    「不是……這小祖宗這話說得……至少關於大明寶鈔/開乾朝新幣這方麵的事情,絕大多數人,壓根連想都想不到這個層麵上來呢!怎麽在他那兒,就變成淺顯和皮毛了?」
    「深度……我自認為自己的答案上已經寫得清晰明了、有理有據了,也把事兒剖析得十分合理,深度……要不您來整一個深度給我看看?」
    「果然……在陛下這邊兒,事情就別想那麽簡單順利。」
    「陛下這……別是又開始從另一個清奇的角度帶著我們整幺蛾子吧?」
    「……」
    不服氣,對於朱允熥這赤裸裸絲毫不留情麵的「貶損」,他們當然都是不服氣的。
    畢竟人最普遍的一個特點:就是囿於自己的固有認知。
    他們身在這個時代,沒聽過所謂的經濟學,當然認為自己呈遞上來的觀點和答案就是很新穎的,也很實用、符合實際的,被朱允熥說的這麽一文不值,不服氣才是人之常情。
    這也在朱允熥自己的預料之中。
    下麵的人雖然迫於自己這個皇帝的威壓和權勢,不敢在麵上表露出什麽來,他也感知到了這種情緒。
    朱允熥對此也沒什麽好怪罪的。
    反而嘴角噙起饒有興趣的淡笑,雲淡風輕地把他們這份不服氣點到了明麵上來:
    “雖然你們沒說,不過朕還是看到了,你們心裏的不忿。”
    “朕把你們這答案說得一文不值,你們卻是不認的。”
    “是也不是?”
    被朱允熥點破了自己心裏這一番心思, 鬱新、古樸、夏原吉三人心髒都不由齊齊漏跳了一下,臉上肉眼可見地出現了一絲驚慌之色。
    你可以對旁的任何人不服氣。
    可是對當朝皇帝不服氣——活膩了吧?
    好在三人都算是沉得住氣的人,當下強讓自己保持鎮定,而後齊齊否認:
    “微臣/學生不敢!”
    “陛下乃是天子,天下誰也不能對陛下您不服氣!”
    “正是!陛下屬實言重了,微臣著實沒有這個意思!”
    “……”
    在他們的認知裏,這種情況,你就是死了都得說成活的。
    見此情形。
    朱允熥有些無奈地輕嗤一笑。
    也不去評價他們這所謂的「不敢」是否是真的,而是自顧自地將桌子上屬於他們四人的答案都拿了起來。
    他隨意掃了一眼,而後總結道:“這四份答卷之中,針對朕提出的「通貨膨脹」,亦或者說,針對朕一個月前訓斥了傅友文這個戶部尚書提出的,增印大明寶鈔這件事情,除了林承軒之外了,鬱新、古樸、夏原吉,你們三人對此都算是有些見解。”
    作為唯一一個沒有答對的人,林承軒立刻誠惶誠恐地認錯道:“草民……是草民愚鈍了。”
    朱允熥不以為意地擺了擺手:“本就隻是人人都可以回答個彩頭而已,即便答錯了,朕也沒有怪罪的理由。”
    說完便再次看向答對的三人。
    接著道:“你們雖答對了,可你們三人的答案之中說的,無非就是「寶鈔發多了,會導致民間的交易物品漲價」、「因為交易物品的漲價,百姓手裏的錢變得不那麽值錢」、「未來大明國朝可能會因此而導致動亂」……等等這麽些說法。”
    當朱允熥言簡意賅地把他們的一些觀點總結出來之後。
    預先、古樸、夏原吉三人眼中都露出一絲欣賞的表情。
    應聲讚道:“陛下聖明!”
    能夠把最重點的從他們的答案之中摘出來,至少說明麵前這位陛下的確眼明!
    不過他們卻看到,麵前的少年對於他們這份稱讚,好似沒有聽到一般,完全不以為意。
    反而是問出了一堆讓他們有些傻眼的問題:
    “為什麽大明寶鈔發多了,物品價就會上漲?”
    “這其中的深層原因是什麽?”
    “當初朕的皇爺爺弄出「大明寶鈔」這麽個東西,雖說後麵存在過分依賴、濫發的問題,可在寶鈔出現的前期,卻也的確產生了正麵的影響,大宗商品的交易變得便捷而簡單,因此促進大明商業繁榮……既然這寶鈔有好也有不好,朕的處理手段,難道隻一味地停發寶鈔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