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秘辛

字數:5911   加入書籤

A+A-


    楊植沒有放棄,把文徵明、唐伯虎請來吃飯,直截了當地說:“我還想見王相公,能不能再帶我去?”
    文徵明不明所以,你楊植多大的臉?搞七撚三!不禁發出靈魂三問:“你有功名嗎?你有聲望嗎?你學富五車嗎?”
    唐伯虎也補刀:“去過一次王相公家裏,給了你很大的錯覺!以你的身份,見一個縣令都見不到的!”
    真是一個現實的世界,跟前世看過的穿越到大明的小說完全不一樣!
    文徵明見楊植苦瓜臉,勸道:“別以為偶然寫了一首詩就幻想一步登天,還是回家去好好讀書,考個秀才。你都沒有穿長衫的資格,跟我們在一起,別人還以為你是我們的奴仆!”
    楊植發狠說:“我中個進士給你看!”
    文徵明拍拍楊植的肩膀說:“後生仔,考八股文可不象寫詩!你還是腳踏實地,不要懸空八隻腳!考秀才還可以看人情,考舉人和進士,非得要有我與伯虎這般水平不可!”
    楊植無奈隻能乘船去常州府,先去江右會館會找塗惟,才知道塗惟已經回南昌了,於是又在常州府武進縣逛了一圈,可惜正德年間常州府人才不濟,沒有遇到什麽名人。會元之才且武藝高強的唐順之才十一歲,沒法跟他先攀個交情。
    好在這個年頭適合慢生活,這一趟出門,對大明的經濟中心有了一個感性認識。
    正德年間,大明的兵事還可以維持,哪怕是江南也保留著開國時的武德,不少豪族士紳召集族人練鄉兵。寧王抱著有棗沒棗打一竿的心思向江南士紳許下諾言,指望自己叛亂時江南士紳能興兵東西夾擊打下南京,至少造成南北朝的局麵。
    楊植溜達溜達回到南京向南京兵部尚書喬宇複命。
    喬宇還是在書房會見了楊植,很不高興,問道:“你怎的如此怠慢,去了許久,現在都快到年底了。”
    楊植大呼冤枉,說道:“大老爺們身居高位,視我們底層辦事人員如螻蟻,哪裏知道路途遙遠,風餐露宿的艱難!我每日殫精竭思,把每個細節想透,力求不出紕漏,今日才敢複命!”
    喬宇見多了叫苦連天的下屬,麵無表情地說:“那你有什麽收獲?”
    楊植口沫飛濺:“我這一路走來,如履薄冰。
    寧王派人說服江南士紳,是我及時發現寧王說客,巧妙說動王相公!”
    “停停停,”喬尚書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說什麽?王守溪王相公嗎?”
    楊植把偵察江西商會、寫詩、測字等過程繪聲繪色一說,喬尚書如聽評書,話本小說也不敢這麽寫。
    “諒你也編不出來。”因為楊植所述實在離奇,喬尚書相信了他的說法。“江南局勢你怎麽看?”
    “如果寧王東下,隻要南京的門戶安慶府能守住,江南的備倭鄉兵可以備用。江南士紳是誰贏幫誰。
    一旦安慶府守不住,江南的士紳就難說了,倒向寧王也未嚐不可能。”
    喬尚書十分驚訝,自古以來就是皇帝與士大夫共天下,從來根本沒有人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士大夫,何況楊植身份低微。
    “你能叫我一聲本兵,我很高興,但是你剛才說話的語氣,本兵不喜歡。”喬尚書說道。“你上下尊卑觀念淡薄,必是大明禍害。”
    楊植連忙說:“本兵大人,請聽我狡辯,啊不,我可以解釋。我有誌於學,已立下鴻願,明年開始,秀才舉人進士打通關,到時候我也階級躍升,躋身士大夫行列!”看看喬尚書臉色緩和,楊植又道:“這次的功勞能不能先記上,不用急著升我官職,等我考上進士一並計算?”
    喬尚書也是無語。羅欽順這個書呆子一生忠厚純良,循規蹈矩,也不知道為啥鬼迷心竅,晚節不保竟然想收這種浮浪少年為弟子?楊植明明更適合王陽明的心學。
    喬尚書無力地揮揮手,讓楊植退下。楊植退後幾步轉身欲走,突然說:“喬大人,寧王如果想攻破安慶、南京,定在城內安排細作裏應外合,新年開始可得加緊盤查,一旦被細作抽空打開城門,悔之晚矣!”
    喬宇凝神想了一下,問道:“你有什麽辦法?要不我跟徐國公說一聲,把你從中都調往南京?”
    南京錦衣衛指揮使一向由勳貴擔任,這一屆是開國元勳魏國公徐達的後人。南京錦衣衛有四十二衛所,中都錦衣衛也在其中。喬宇參讚機務,是南直隸最高級別的官員,並且直接手握南直隸的軍事權,要調一個小總旗隻是派人知會徐國公一句話的事。
    楊植苦著臉說:“我一個外來戶,人生地不熟,位卑職輕,反不如本地錦衣衛偵緝便利。
    何況能戰方能守。野戰不利,死守就變成了守死,錦衣衛抓幾個在城內雞鳴狗盜之徒又有何益?本兵大人不如在安慶府埋伏精銳,多造戰艦才是正經。”
    喬宇驚訝地說:“王晉溪亦有此意!”想想楊植明年二月要開始縣試,便不為難,叫楊植過幾日啟程回鳳陽,帶封書信給河漕總督叢蘭,叢蘭已經把總督駐所從淮安府南移到揚州府儀真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楊植離開南京兵部衙門,想去旁邊的吏部竄訪,看望自己未來的老師羅欽順。羅欽順聽到門口吏員傳話,不禁心塞:翰林是什麽出身,你心裏沒點數嗎?
    羅老師對吏員說:“叫那個小子滾,沒有考上秀才前,不要來見我。”
    楊植又一次仰天長嘯:莫欺少年窮!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一定要利用你!
    船兒兜兜轉轉,又來到揚州府。楊植先視察一圈琉璃經銷點的情況,並與揚州經銷商交流下江南的心得,指示他們要抓緊春節行情,爭取把銷售額在目前的基數上提高十倍。
    眼看江北、江南、海貿的布局點已經形成規模,鳳陽琉璃的銷售蒸蒸日上,楊植感歎地對趙大張二說:“做生意也要靠拳腳棍棒!沒想到我這個金牌銷售,竟然是這樣把市場打出來的!”
    總督、巡撫這類的官員在大明官僚體係裏屬於流官、獨官、臨時官,隻是因為當初太祖高皇帝沒有在各省設省長,大明的巡撫才日漸固定,權勢加重,巡撫才從臨時巡察變成事實上的地方行政、軍事、監察一把手。
    但是總督這種跨省管轄的職位,位高權重,朝廷從來不會讓一個總督在該位置上長久任職。叢蘭已經卸任河漕總督,掛著右都禦史頭銜,專任鳳陽等處的江北巡撫。
    山東人就是實在,叢蘭借用儀真縣郊區的一個小廟為巡撫駐所,外表看著十分寒酸。
    叢蘭壽命已經六十三了,實屬高齡,但按大明的官場潛規則,除非是自己上疏乞骸骨,否則就能把官一直做下去。他咳嗽著在書房接見了楊植,先看喬宇的書信,對楊植說:“你做的很好。喬本兵有沒有給你敘功升級?”
    楊植哼一聲:“沒有!我一個七品總旗哪敢指望升八品九品,不把我降到一品就謝天謝地啦!”
    叢蘭惡狠狠地瞪楊植一眼:“你幹嘛陰陽我?”
    楊植見叢蘭心情大好,好奇地問:“叢軍門,為什麽大家都知道寧王要反,但是寧王還是要反?”
    叢蘭嗬嗬一笑:“本不想說這事,不過你無足輕重,跟你聊聊也無妨。
    當年太宗文皇帝從寧王朱權借兵靖難,答應朱權事成之後中分天下。太宗登基後卻食言而肥,寧藩世代怨恨,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將寧藩從邊塞改封到南昌,就是在誘惑寧藩起兵造反。隻要從南昌起兵沿長江而下,數日即可到達南京,占據東南半壁江山。
    自從將寧藩改封南昌後,曆朝天子一直在等寧藩反叛。此代寧王招兵買馬積草屯糧,賄賂官員,叛亂之心昭然若揭,朝廷上下莫不心知肚明。
    寧藩晚反不如早反,總好過整日提心吊膽。”
    楊植恍然大悟,說道:“太宗用的是鄭伯克段之計。
    寧王會不會反,就是所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罷!今日終於落下,大家都是如釋重負。”
    叢蘭疑惑地問:“達摩雲雲,所出何典?”
    楊植嘿嘿一笑,說:“在鬆江府時,從西洋海客處聽來的番邦故事。”
    對於大明的官員來說,海外番邦屬國根本不值一提。叢蘭嗯嗯一聲沒有再問,說:“你在南京吏部辯經的事,我也有所耳聞。據說你想拜羅整庵為師?”
    一個身居高位的官員主動問起自己的情況,說明有戲!楊植引誘著說道:“我與羅翰林意氣相投罷了!這就回鄉去潛心攻讀,過了小三關才能拜羅翰林為師。”
    一個童生要通過縣試、府試、道試也叫院試,叫小三關,才能獲得進入縣學或府學的資格,成為生員,俗稱秀才。
    叢蘭點點頭,沒有說話。
    大家都是成年人,心照不宣,楊植知道妥了。
    自己過縣試府試都沒有問題,想過院試頗有難度。眾所周知,科場上,考生的運氣占了很大的權重。
    提學禦史從官職設置來說,比巡撫級別低,理論上是巡撫的下級,但提學禦史與巡撫同是流官,同樣都是都察院所派,兩者職責不同,按大明官僚體製,並無上下級關係。
    大明的官職都是一言堂的。提學禦史根本不用對巡撫負責,也不用對都察院負責,他是代天提學,隻對皇帝負責。
    現在的江北提學是張鼇山,是江西吉安府安福縣人,正德六年的進士,賣個麵子給弘治三年的進士叢蘭還是可以的。
    羅欽順和張鼇山同是江西吉安府老鄉,科場輩份僅次於叢蘭,卻想都沒有想過為楊植打個招呼,真是不通人情世故!
    自己約的老師,含淚也要拜完!
    楊植繞開這個話題,主動問起叢大恩人的身體:“秋冬季節天氣多變,叢軍門多注意寒暑調節。”
    叢蘭神色黯淡,說道:“我這一生的功績,主要靠軍功升上來的。從弘治十五年就在邊關打轉。正德七年春,流寇逼近鳳陽,我正值壯年,還能躬擐甲胄,身先士卒,奔走邀擊。唉,一晃就七年過去,身體速朽下來!”
    楊植知道叢蘭的壽命剩不了幾年,安慰道:“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軍門不要太操勞了。”
    叢蘭擺擺手說:“你回鄉後,要心無旁騖,專研八股製藝,爭取六關都過。我看你很喜歡做實事,不是羅整庵那種清華之人,這點像我。”
    楊植很佩服這些願意做“濁流”事務的老黃牛,他從叢蘭的身上看到自己前世父親的影子。於是對叢蘭說道:“叢軍門放心,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我想辦法把羅翰林拉到跟濁世紅塵中,用我豐富的混社會經驗汙染他!”
    叢蘭哈哈大笑,笑得咳嗽起來。
    搞定秀才的事,楊植心上的石頭落地。一路船隻輕快,終於和夏師爺一起,趕在春節前一個月回到鳳陽。
    喜歡我在錦衣衛跟大儒辯經請大家收藏:()我在錦衣衛跟大儒辯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