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麻衣
字數:5184 加入書籤
當部落中製作陶器的工作暫告一段落,老人又將目光投向了那片熟悉的苧麻地。他深知,苧麻這種神奇的植物,對於部落的諸多技藝傳承與生活改善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於是,他再次召集智人們,開啟了新一輪的苧麻收集之旅。
在前往苧麻地的途中,老人一邊走一邊向智人們講述著苧麻的特性與用途。他比劃著說,苧麻的纖維堅韌而細長,就像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天然絲線,可以用來編織各種實用的物品,如衣物、繩索等,這些物品能夠幫助大家抵禦寒冷、搬運重物,是部落生存與發展的重要物資。智人們似懂非懂地聽著,眼神中卻充滿了對即將到來的采集工作的期待。
來到苧麻地,隻見那一片綠油油的苧麻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向人們展示著它的生機與活力。老人率先走進麻地,他仔細地觀察著每一株苧麻的生長狀況,挑選著那些莖杆粗壯、纖維發育良好的植株。他彎下腰,用石刀在苧麻根部上方合適的位置輕輕割下,動作熟練而利落,盡量減少對苧麻植株的損傷,以便其能夠在後續繼續生長,為部落持續提供資源。
智人們見狀,紛紛效仿老人的動作。他們在麻地裏穿梭忙碌著,有的智人割得過高或過低,但在老人的耐心指導下,他們逐漸掌握了技巧。一隻年輕的智人不小心被草野劃傷了手臂,老人趕忙走過去,從旁邊的草叢中采下一片草藥,嚼碎後敷在猿人的傷口上,並用樹葉包紮好。他告訴猿人們在采集過程中要小心謹慎,避免受傷,以後還會教你們認識草藥以及應用,像我剛剛摘得那種就是治割傷的草藥你們自己看看記住了,以後如果有傷用嘴嚼出汁液敷在傷口上包紮起來。
隨著采集工作的進行,大家手中的苧麻越來越多。老人教智人們將割下的苧麻整理成小捆,用藤條捆綁起來,以便於搬運。在捆綁的時候,要注意將苧麻莖杆對齊,使每一束都緊實而規整。智人們認真地學習著,互相幫助,有的負責整理苧麻,有的負責捆綁,分工合作,效率逐漸提高。
在采集過程中,老人還不忘向智人們傳授一些關於苧麻生長周期與環境的知識。他指著周圍的土地和水源,告訴智人們苧麻喜歡生長在陽光充足、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地方。了解這些知識後,智人們可以在日後更好地保護和培育苧麻地,確保苧麻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當夕陽的餘暉灑在苧麻地上時,老人和智人們滿載而歸。他們背著一捆捆苧麻,沿著小路回到山穀。
在山穀的一片空地上,老人與智人們圍坐在一起,開始處理剛剛采集回來的苧麻。準備剝麻皮。
老人拿起一束苧麻,向智人們示範如何剝下麻皮。隻見他用粗糙卻靈巧的雙手,在苧麻莖杆靠近根部的地方輕輕折了一下,然後順著莖杆快速向上一拉,一條長長的麻皮就被完整地剝離了下來,露出裏麵潔白的莖芯。“就像這樣,動作要輕要快,不然麻皮容易斷。”老人邊做邊耐心地講解著。智人們眼睛緊緊盯著老人的動作,紛紛躍躍欲試。他們學著老人的樣子,在手中的苧麻上嚐試剝皮。有的智人因為用力過猛,麻皮被扯得七零八落;有的則過於小心翼翼,半天也剝不下一條完整的麻皮。但在老人的鼓勵與指導下,他們逐漸掌握了技巧,空地上響起了一片“嘶嘶”的撥麻皮聲。
當所有的麻皮都被剝下後,便進入了浸泡環節。老人帶領智人們來到部落附近的一條清澈溪流邊。他們在溪邊挖了幾個淺淺的坑,將麻皮整齊地放入坑中,然後用石塊壓住,防止麻皮漂浮起來。接著,老人用葫蘆瓢從溪流中舀水,緩緩倒入坑中,直到麻皮完全被水浸沒。“這浸泡啊,能讓麻皮變得更軟,纖維也能更好地分離出來。”老人一邊澆水一邊解釋道。
在浸泡的過程中,麻皮開始慢慢發生變化。原本幹燥堅硬的麻皮逐漸吸收水分,變得柔軟而富有彈性。清澈的水也漸漸變成了淡黃色,那是麻皮中的雜質被浸泡出來的緣故。老人不時地用手翻動著麻皮,確保每一部分都能充分浸泡。他告訴智人們,浸泡的時間要恰到好處,時間太短,麻皮不夠軟,纖維難以分離;時間太長,麻皮又會腐爛變質。
智人們圍在坑邊,好奇地看著麻皮在水中的變化。他們有的伸手觸摸浸泡中的麻皮,感受著那與之前截然不同的質感;有的則在一旁模仿老人翻動麻皮的動作,雖然動作還略顯笨拙,但那份認真卻讓人動容。
隨著時間的推移,麻皮浸泡完成。老人將麻皮從水中撈出,此時的麻皮已經褪去了最初的青澀與堅硬,變得柔順而易於加工。接下來,它們將經過進一步的處理。
在山穀的那片寧靜的角落,陽光灑落在一堆浸泡好的麻皮上,老人與智人們圍聚於此,開始進行刮麻這一精細工序,旨在從麻皮中精準分離出可用的纖維。
老人穩穩地坐在一塊平整的大石塊上,身旁放置著一把特製的刮麻刀。這刀由一塊鐵片一半打出一個圓把一半打成u型,u型的兩個頂端開刃,然後拇指上套一小節竹子,用竹節壓在u型槽裏,雖看似簡陋,卻在老人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他拿起一條浸泡得恰到好處的麻皮,將其一端搭在石塊的邊緣,麻皮的主體部分自然垂落在石塊旁。隨後,老人拇指的竹節緊壓刮麻刀,使刀刃與麻皮呈合適的u型的角度用另外的手一拉。隻見他的動作沉穩而有節奏,從麻皮的一端緩緩向另一端推進,每刮一下,麻皮上的外皮與雜質便被削落些許,露出裏麵更為潔白、細密的纖維。“這刮麻啊,力度得均勻,角度也不能偏差,這樣才能把麻皮刮得幹淨,取出好纖維。”老人一邊刮著,一邊向專注觀看的智人們講解其中的要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猿人們目不轉睛地盯著老人的每一個動作,眼神裏充滿了好奇與學習的渴望。他們依照老人的樣子,各自找了石塊坐下,拿起刮麻刀嚐試起來。一隻年輕的智人初次刮麻,由於用力過猛,差點將麻皮割斷,臉上露出懊惱的神情。老人見狀,笑著走過去,手把手地糾正他的動作,說道:“莫急,剛開始都這樣,慢慢找感覺。”在老人的悉心指導下,年輕智人逐漸掌握了技巧,刮出的麻纖維也越來越均勻。
隨著刮麻工作的持續進行,地上堆積起了一小堆刮好的麻纖維。這些纖維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柔和的光澤,仿佛在訴說著即將變身成為精美麻製品的潛力。老人拿起一把剛刮好的麻纖維,輕輕拉扯,展示其韌性與強度,向猿人們示意這就是他們努力的成果。
在刮麻過程中,老人還不時地檢查麻皮是否刮淨。他會將刮過的麻皮翻來覆去地查看,若發現仍有殘留的外皮或雜質,便會再次拿起刮麻刀仔細清理。他告訴智人們,隻有將麻皮刮得足夠幹淨,才能保證後續製作出的麻製品質量上乘、經久耐用。
經過一段時間的忙碌,所有的麻皮都被成功刮製成了純淨的麻纖維。這些麻纖維將進入下一道工序——晾曬。
在山穀的晾曬場上,老人和智人們將刮好的麻纖維仔細地搬運過來,準備進行晾曬工序。這是讓麻纖維從濕潤柔軟走向幹爽強韌的重要一步,決定著它們能否更好地用於後續的編織製作。
老人指揮智人們在晾曬場的空地上豎起了一排排簡易的木架,這些木架由粗細適中的樹枝捆綁而成,高度和間隔都經過了巧妙的設計,以便能讓麻纖維得到充分的通風和陽光照射。隨後,他們將一團團麻纖維輕輕解開,均勻地鋪展在木架上。老人的動作輕柔而嫻熟,他把麻纖維拉成薄薄的一層,確保每一根纖維都能最大程度地接觸到陽光和空氣。“這樣鋪開晾曬,麻纖維才能幹得快,而且不會發黴變質。”老人邊鋪邊向智人們解釋道。
智人們學著老人的樣子,認真地擺弄著手中的麻纖維。有的智人一開始鋪得太厚,老人便走過去,親手示範如何將其攤薄,耐心地說:“要像這樣,薄薄的一層,就像雲朵一樣輕盈。”在老人的指導下,智人們逐漸掌握了技巧,晾曬場上的麻纖維很快就像一片片白色的幕布,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陽光灑在麻纖維上,它們開始慢慢釋放出水分,原本濕潤的纖維逐漸變得幹爽。隨著時間的推移,麻纖維的顏色也變得更加潔白,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自然的光澤。微風吹過,麻纖維輕輕晃動,仿佛在享受著這溫暖的陽光浴,它們相互摩擦,發出輕微的“沙沙”聲,像是在演奏一首輕柔的樂曲。
在晾曬過程中,老人不時地在晾曬場中穿梭巡視。他用手觸摸麻纖維,感受其幹燥的程度,同時檢查是否有被風吹亂或者局部未曬幹的情況。如果發現有麻纖維纏繞在一起,他會小心地解開,重新鋪平。他告訴猿人們,晾曬的時間和程度都要恰到好處,不能太幹導致纖維變脆,也不能太濕影響後續加工。
智人們在一旁靜靜地看著老人忙碌,他們也逐漸明白了晾曬工序的重要性。有的智人會模仿老人去觸摸麻纖維,感受其變化;有的則會在晾曬場周圍守護,防止家禽或者其他動物破壞晾曬中的麻纖維。
經過一整天的晾曬,麻纖維終於達到了理想的幹燥程度。它們變得輕盈、蓬鬆且強韌,仿佛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老人拿起一把幹燥的麻纖維,輕輕一嗅,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這些經過晾曬的麻纖維將被收集起來
當晾曬好的麻纖維被收集起來,老人與猿人們迎來了“破紗”這一關鍵工序,旨在將成束的麻纖維進一步分解為更細的紗縷,以滿足部落對於麻製品不同精細程度的需求。
老人坐在編織工坊的中央,身前放置著一堆幹燥的麻纖維。他先從麻纖維堆中選取了一束較為粗厚的麻絲,雙手輕輕握住兩端,將其拉直並繃緊。隨後,老人從一旁拿起一根細長的骨針,這骨針是用動物骨骼精心磨製而成,頂端尖銳,是破紗的得力工具。他把骨針小心翼翼地插入麻纖維束的一端,然後沿著麻絲的走向,緩緩地將骨針向前推進,利用骨針的尖端將麻纖維束逐漸分離成更細的分支。“看,就像這樣,用骨針慢慢分開麻絲,動作要輕,莫要扯斷了纖維。”老人一邊操作,一邊向圍坐在四周的智人們細致地講解著步驟與要點。
智人們全神貫注地看著老人手中的動作,眼睛裏閃爍著好奇與專注的光芒。他們紛紛拿起自己麵前的麻纖維束,學著老人的模樣,嚐試用骨針進行破紗。一隻年幼的智人剛開始時顯得有些手忙腳亂,骨針在麻纖維中亂戳,不僅沒有成功破紗,反而差點把麻絲絞成一團。老人見狀,微笑著走過去,輕輕握住幼猿的小手,耐心地引導著他如何正確地持針、用力以及控製方向。在老人的悉心指導下,幼人逐漸找到了感覺,手中的麻纖維束開始慢慢被分解成更細的紗縷,臉上也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隨著破紗工作的持續進行,工坊裏充滿了輕微的“嘶嘶”聲,那是骨針在麻纖維間穿梭分離的聲音。老人不時地抬起頭來,觀察智人們的操作情況,一旦發現有人遇到困難或者手法有誤,他便會及時給予幫助與糾正。他反複強調,破紗過程中要保持耐心和專注,每一根麻纖維都十分珍貴,隻有精細地拆解,才能得到高質量的紗縷,用於編織出更加精美耐用的麻製品。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本粗厚的麻纖維束逐漸被轉化為一縷縷纖細均勻的麻紗。這些麻紗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柔和的光澤,仿佛流淌的銀色絲線,充滿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喜歡哎!天道推著你發展請大家收藏:()哎!天道推著你發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