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四十七)

字數:6577   加入書籤

A+A-


    話說有一天,咱們這位好奇寶寶小弟子,眨巴著大眼睛,一臉懵懂地問師父:“師父啊,我這心裏頭有個大大的疑惑,想向您老人家請教。您說這太陽病要是拖上個六七天,外麵的症狀還在那兒掛著,脈呢,又微又沉,按常理說,該結胸了吧?可人家偏偏不結胸,反而發狂了,這是唱的哪一出啊?這方子該怎麽開呢?”
    張仲景仙師一聽,捋了捋長髯,笑眯眯地說:“嘿,你這小家夥,問題還真不少。來來來,聽我細細道來。這太陽病啊,要是拖上個六七天,外麵的風寒還沒散去,脈象呢,變得微弱又深沉,這時候如果肚子不痛得跟要爆炸似的結胸的症狀),反而人開始發狂了,那你就得注意了,這是熱邪跑到下焦去搗亂了。這時候,摸摸患者的小肚子,硬邦邦的,脹得跟個小鼓似的,但奇怪的是,小便還挺順暢。這時候啊,下點血,病就好了。為啥呢?因為太陽經的風寒邪氣,它不走尋常路,帶著一股子瘀熱,直接鑽到下焦去了。這時候,咱們得請出大名鼎鼎的抵當湯來對付它!”
    小弟子一聽,眼睛一亮:“抵當湯?聽起來好厲害的樣子!師父,快說說,這方子怎麽配?”
    張仲景仙師慢悠悠地拿出一張紙,開始寫方子:“抵當湯啊,其實就四味藥,聽著簡單,用起來那可是威力無窮。水蛭三十個,記住哦,得熬過;虻蟲也是三十個,翅膀腳都得去掉,也得熬;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大黃三兩,得用酒洗一洗。這四味藥,加水五升,煮到剩下三升,把藥渣一撈,溫溫地喝下去,要是不見效,那就再來一劑。”
    小弟子一邊聽一邊記,眉頭微皺:“師父,這古代的一兩是多少啊?還有,這些藥材都是幹啥的?能不能詳細說說?”
    張仲景仙師哈哈一笑:“別急,我這就給你一一揭秘。咱們現在啊,為了方便,把古代的一兩大約算作5克。好了,先說這水蛭吧,它可是個吸血高手,在水裏頭遊啊遊,專門找那些軟弱的生物下手。但用到咱們中醫裏頭,它就成了活血化瘀的能手,能把那些藏在身體角落裏頭的瘀血給吸出來,讓血脈重新暢通無阻。不過啊,得熬一熬,去掉它的那股子腥味,不然喝起來可就得皺眉頭了。”
    “再說這虻蟲,它也是吸血的,不過比起水蛭來,它可是個小個子。但它吸血的本事可不含糊,翅膀一扇,腳一蹬,就能找到目標。在咱們中醫裏頭,它也是活血化瘀的好手,能幫咱們把身體裏的瘀血給清理掉。同樣,也得熬一熬,去掉那股子怪味。”
    “桃仁呢,這東西可厲害了,它可是桃樹的精華所在。你看那桃花開得那麽燦爛,就知道這桃仁裏頭藏著多少生機了。它不僅能活血化瘀,還能潤腸通便,讓身體裏的垃圾順暢地排出去。去皮尖,是為了讓它更純淨,藥效更好。”
    “最後說這大黃,這東西可是個猛將,一用上,腸道就像被鬆了綁,那些積滯的垃圾就嘩嘩地往外排。用酒洗一洗,是為了讓它更溫和,不那麽傷正氣。這四味藥啊,一合起來,那就是活血化瘀、清熱瀉火的絕配,專門對付那些躲在身體角落裏頭的瘀血和熱邪。”
    小弟子聽得目瞪口呆:“師父,這方子聽起來也太神奇了吧?那喝了之後,會有什麽感覺呢?”
    張仲景仙師笑了笑:“這方子啊,可不是鬧著玩的。一喝下去,那瘀血和熱邪就像是遇到了克星,開始四處逃竄。你可能會覺得肚子裏咕嚕咕嚕的,那是氣血在流動,瘀血在融化。要是瘀血多的話,還可能會排出一些黑色的血塊,那都是身體裏的垃圾。不過啊,別擔心,這是好事,是身體在自我修複呢。”
    小弟子點了點頭:“原來如此,那師父,這方子有沒有什麽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張仲景仙師捋了捋長髯:“當然有。首先啊,這方子比較猛,所以身體虛弱的人得慎用。其次呢,孕婦絕對不能用,不然動了胎氣可就麻煩了。還有啊,喝藥期間,飲食得清淡,別吃那些油膩辛辣的東西,不然會影響藥效。最後啊,喝藥之後,要是覺得不舒服,或者症狀沒減輕,反而加重了,那就得趕緊來找我,咱們得調整方子。”
    小弟子聽得連連點頭:“師父,您真是厲害,這方子都能想得出來。那要是遇到這種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的情況,是不是隻要用了抵當湯,就一定能好呢?”
    張仲景仙師搖了搖頭:“話可不能這麽說。醫學啊,從來就沒有絕對的。雖然抵當湯對於這種情況有很好的療效,但也得看患者的體質、病情的輕重、喝藥的時間等等因素。所以啊,咱們學醫的人,得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有一天,咱們這位好奇寶寶小弟子,眨巴著大眼睛,一臉懵懂地跑來問:“師父啊,我琢磨了好久,就是想不通,如果一個人得了太陽病,全身發黃,脈沉得像石頭,肚子還硬邦邦的,這該怎麽治啊?有沒有啥神奇藥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仲景仙師一聽,哈哈一笑,捋了捋長胡子,說:“哎呀,你這小家夥,問題還真不少呢!來來來,聽我細細道來。”
    “這太陽病啊,要是身上發黃,脈沉得跟秤砣似的,小肚子還硬得能當鼓敲,這時候咱們得先瞅瞅他上廁所的情況。要是小便不暢,那就是身體裏沒淤血;可要是小便嘩嘩的,跟開了閘似的,而人還跟瘋子一樣煩躁不安,嘿,那就是淤血作祟,準沒錯!這時候,咱們就得請出大名鼎鼎的抵當湯來擺平它!”
    小弟子一聽,眼睛立馬亮了,仿佛看到了救星:“抵當湯?聽起來好厲害的樣子!快說說,這方子怎麽配,又有啥玄機?”
    仙師微微一笑,開始娓娓道來:“這抵當湯啊,可是個狠角色,裏麵有四位大將呢!首先登場的是水蛭大人,三十位哦,不過它們得提前經過一番煎熬,去掉那股子腥味;緊接著,是虻蟲將軍,也是三十位,同樣得去掉翅膀腳丫子,烤得香噴噴的;再來,就是桃仁小分隊,二十顆,記得要把皮和尖兒去了,不然吃起來可費勁了;最後,是咱們的大黃壯士,三兩,得用酒洗個澡,這樣藥性才能更猛烈!”
    “換算成咱們現代的計量單位啊,一兩大約是5克,所以大黃就是15克啦。其他藥材呢,咱們就按照古法,不斤斤計較那麽精確了,畢竟大自然的饋贈,每一份都有它的獨特之處嘛!”
    小弟子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師父,那這些藥材到底有啥神通廣大的本事啊?”
    仙師搖了搖頭,故作神秘地說:“別急,聽我慢慢吹……啊不,慢慢講!這水蛭啊,那可是水中的吸血鬼,吸淤血可是一把好手,能把身體裏的頑固血瘀吸得幹幹淨淨;虻蟲呢,別看它小,飛起來嗡嗡響,但它可是破血的高手,專門對付那些躲在身體角落裏的淤血;桃仁,別看它平時文文靜靜的,其實它可是活血化瘀的小能手,還能潤腸通便,讓身體內部暢通無阻;至於大黃嘛,那可是將軍級別的藥材,清熱瀉火,攻下積滯,一通百通,啥淤堵都不在話下!”
    “這四員大將組合在一起,那簡直就是無敵艦隊啊!煎成一碗湯,喝下去,保管那些淤血嚇得屁滾尿流,逃得無影無蹤!”
    小弟子聽得哈哈大笑,連連點頭:“師父,您這比喻真是太逗了!那煎藥的過程呢,有啥講究沒?”
    仙師抿了一口茶,繼續講述:“煎藥啊,也是個技術活。把這四位大將放進五升水裏,用小火慢燉,就像燉肉一樣,燉到隻剩三升湯水,然後把藥渣子過濾掉,剩下的就是精華啦!記住,要溫服,別燙著也別涼了,不然藥效可就不靈光了。如果一次沒搞定,那就再來一次,直到淤血被徹底打敗為止!”
    小弟子聽得入迷,眼睛裏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師父,這抵當湯聽起來簡直就是淤血克星啊!那臨床上遇到這樣的病人,是不是一用一個準?”
    仙師笑了笑,摸了摸小弟子的頭:“小家夥,醫術這東西,可不是萬能的鑰匙。雖然抵當湯對於淤血證確實效果顯著,但也得看具體情況。中醫講究的是辨證施治,每個人的體質、病情都不一樣,用藥自然也要因人而異。所以啊,學醫的路上,你還得慢慢摸索,積累經驗,切不可急功近利哦!”
    不過話說回來,這抵當湯雖然神奇,但也不是隨便就能用的哦。在現實生活中,如果遇到類似的症狀,切記要先找專業的大夫診斷,切不可自行其是,以免藥不對症,反而傷了身體。畢竟,咱們的身體可是革命的本錢,得好好愛護才是!
    說到這裏,突然想插個題外話。在古代,這些藥材的采集、炮製可都是一門大學問。比如水蛭和虻蟲,它們生活在野外,采集起來可不容易,而且還得經過特殊的處理才能入藥。想想看,咱們現代人的生活可真是方便多了,各種藥材都能輕鬆買到,而且質量還有保障。這背後,可是無數醫藥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啊!
    言歸正傳,咱們繼續聊聊這抵當湯。其實啊,這方子不僅僅能治療太陽病裏的淤血證,對於其他一些淤血引起的疾病,比如痛經、閉經、產後腹痛等,也有一定的療效。當然啦,具體怎麽用,還得看大夫的判斷和處方。
    有一天,有個小弟子,一臉愁容地跑來問:“師父啊,我最近傷寒了,身上熱得跟火爐似的,而且肚子下麵那塊地方,就是少腹吧,脹得跟個小山丘一樣,這可咋整啊?”
    嘿,這弟子一問,咱們這位張仲景仙師可就來了精神,這可是他擅長的領域啊!
    張仲景仙師捋了捋長須,笑眯眯地說:“小夥子,你這是傷寒有熱,少腹滿啊。按常理呢,這種情況應該是小便不利才對,但你呢,反而小便挺順暢的,這就說明啊,你體內有淤血了,得趕緊把它排出去,不然可就得難受了。”
    弟子一聽,急了:“師父,那咋辦啊?有啥好辦法沒?”
    張仲景仙師哈哈一笑:“別急,別急,我這有個好方子,叫做抵當丸,保證藥到病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好家夥,這抵當丸聽起來還挺霸氣的,咱們來看看它到底是何方神聖吧!
    抵當丸這個方劑啊,簡單又實用,就四味藥材:水蛭、虻蟲、桃仁和大黃。這四味藥材啊,那可不是吃素的,個個都是中醫裏的“狠角色”!
    首先來說說水蛭吧。水蛭啊,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就是那種吸人血的軟體動物。不過呢,在中醫眼裏,它可是個寶貝!水蛭能破血逐瘀,特別擅長對付那些頑固的淤血。想象一下,那些淤血就像是身體裏的“釘子戶”,賴著不走,而水蛭就像是專業的拆遷隊,能把這些“釘子戶”一一拔掉。不過呢,這水蛭得經過炮製才能用,也就是得把它熬一下,去掉一些不好的東西,留下精華部分。
    接下來是虻蟲。虻蟲啊,也是一種吸血的昆蟲,不過它可比水蛭小多了。在中醫裏,虻蟲也是用來破血逐瘀的。它和水蛭就像是中醫裏的“黃金搭檔”,一起合作,能把淤血問題搞定得服服帖帖的。同樣地,這虻蟲也得去翅足、熬一下才能用。
    然後是桃仁。桃仁啊,就是桃子裏麵的那個仁兒。大家可別小看這桃仁,它可是個“多麵手”。桃仁能活血祛瘀、潤腸通便,還能止咳平喘。在抵當丸裏,它主要起到活血祛瘀的作用。想象一下,那些淤血就像是身體裏的“淤泥”,而桃仁就像是專業的清潔工,能把這些“淤泥”一一清除幹淨。
    最後是大黃。大黃啊,這可是個老熟人了,在很多方劑裏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大黃能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在抵當丸裏,它主要起到瀉下攻積和逐瘀通經的作用。想象一下,那些淤血就像是身體裏的“垃圾”,而大黃就像是專業的垃圾清運車,能把這些“垃圾”一一運走。
    好了,咱們知道了這四味藥材的作用,接下來就得說說怎麽製配這個抵當丸了。
    首先啊,得把這四味藥材都準備好,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在古時候呢,這個比例是用個數來衡量的,比如水蛭二十個、虻蟲二十個、桃仁二十五個、大黃三兩。不過呢,咱們現在為了方便計算呢,可以把這個比例換算成克數。按照古代一兩換算成現代5克的標準呢,這四味藥材的比例就變成了:水蛭100克因為二十個水蛭大約重100克吧,這個得根據實際情況來定哈)、虻蟲100克同理)、桃仁125克因為二十五個桃仁大約重125克吧)、大黃15克三兩就是15克啦)。
    然後啊,得把這四味藥材都搗碎成粉末狀。這個過程啊,得用點力氣哈,不然藥材搗不碎的話呢,藥效可就發揮不出來了。
    搗碎之後呢,得把這些粉末分成四份兒。每份兒就是一個抵當丸啦!不過呢,這個抵當丸啊,可不是直接吞下去的哈。得用水煮一下才能吃。
    具體怎麽煮呢?很簡單啦!取一份兒抵當丸呢,放到水裏去煮。這個水啊,得用一升也就是現在的1000毫升左右吧)。然後呢,用小火慢慢地煮啊煮啊,煮到水隻剩下七合也就是現在的700毫升左右吧)的時候呢,就可以關火啦!這個時候啊,這個抵當丸的湯藥啊,就已經煮好了啦!
    然後啊,就可以把這個湯藥喝下去了。喝下去之後呢,就等著藥效發揮啦!一般來說呢,喝完這個湯藥之後呢,過個一段時間晬時就是一天一夜啦,不過這裏不用那麽長時間哈),就會感覺到肚子裏麵咕嚕咕嚕地響啦!然後呢,就會有一股“暖流”從肚子裏麵湧出來啦!這個時候啊,就說明淤血已經開始被排出去了啦!
    如果呢,喝完這個湯藥之後呢,還沒有什麽感覺的話呢,那就再喝一份兒啦!不過呢,這個也得根據實際情況來定哈!可不能一股腦兒地喝下去哈!不然的話呢,可能會拉肚子的哦!
    喜歡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請大家收藏:()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