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內宦幹政引憂患
字數:5540 加入書籤
賈瑀神色憂慮,緩緩說道:“林伯父,此次人事調動實在有悖於過往慣例,其中緣由令人費解。”
林之煥抬起頭,眼中滿是深沉的憂慮,緩緩言道:“此事的確透著諸多蹊蹺之處。陛下此番出人意料的安排,恐怕蘊含著不為人知的深意。”
李鴻漢眉頭緊鎖,麵色凝重,急切地道:“原本官員的選定,要麽經由內閣鄭重舉薦,要麽經過廷推這般嚴謹的程序,陛下乾綱獨斷的情形雖說也曾有過,可這次竟未與內閣事先通氣。林大人,您身為內閣首輔,必須得拿出個穩妥的主意才是。”
林之煥無奈地搖搖頭,深深長歎一口氣:“不可肆意妄加揣測聖意,然而這其中的關鍵關節,我們不得不靜下心來深入思考。此次新上任的幾位大人,不知能否勝任其本職,這才是當下最為關鍵和令人憂心的所在。”
賈瑀輕輕歎了口氣,臉上愁雲密布:“林伯父所言極是,隻是如今這般錯綜複雜的局麵,我們著實顯得頗為被動,難以施展拳腳。”
林之煥沉思片刻,神色凝重地說道:“眼下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隻盼他們能夠不辜負陛下的殷切重托。切不可操之過急,以免無端引發陛下的猜疑。”
李鴻漢緊接著說道:“林大人,我們是否應當在暗中仔細觀察一番?倘若真有不妥當之處,也好及時采取應對之策。”
林之煥微微頷首,目光堅定:“不可明目張膽地行事,務必謹慎小心。但也不能毫無作為,畢竟這直接關係到朝廷政務能否得以順利運轉。”
賈瑀連忙附和道:“林伯父放心,我等定會盡心盡力,全心全意協助大人妥善處理好此事。”
三人又低聲商議了好一會兒,這才各自散去。
兩天後,賈瑀帶著妻子林黛玉和孩子賈茗來到林之煥府上探訪。
林夫人一見到他們,臉上立刻洋溢起親切而熱情的笑容,趕忙招呼道:“快進來,快進來,一路上可把你們累壞了?”
賈瑀笑著拱手說道:“有勞伯母掛念,一切安好,並未感到疲憊。”
林黛玉抱著孩子,微微欠身行禮,聲音輕柔溫婉:“見過伯母。”
眾人走進廳內,丫鬟們手腳麻利地迅速端上精致的茶點。林之煥看著賈茗,眼中滿是喜愛之色,慈愛地說道:“這孩子長得愈發精神可愛了。”
賈瑀笑道:“還不是仰仗您的福澤庇佑。”
大家閑聊著家常,氣氛融洽和睦,充滿了溫馨。
林夫人拉著林黛玉的手,輕聲關切地問道:“最近身子可還好?”
林黛玉溫婉地答道:“多謝夫人關心,還算康健,並無不適。”
正說著,賈茗突然哭鬧起來,林黛玉輕輕哄著,卻毫無效果。林夫人見狀,連忙說道:“怕是餓了,我讓人去準備些奶食。”
不一會兒,奶食端了上來,賈茗止住了哭聲,乖乖吃了起來。
眾人看著孩子,不禁都笑了起來,廳內充滿了歡樂的氛圍。
林之煥和賈瑀則移步至書房,屋內彌漫著淡淡的墨香,溫暖的陽光透過窗欞灑落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
賈瑀提及前日的人事安排,憂心忡忡地說道:“伯父,我從宮中得來確切消息,前日的人事安排竟是皇上同司禮監商議決定的。”
林之煥眉頭緊皺,在書桌前來回焦急地踱步,沉聲道:“此事非同小可,萬萬輕視不得。司禮監那幫人插手人事任免之事,恐怕會攪亂朝局,使局勢變得更加混亂複雜。我雖不如之前的首輔淩國昌、葉高那般位高權重、權勢滔天,但也決不容忍內侍肆意幹涉朝政,此乃取亂之道,會給國家帶來無窮的禍患。”
賈瑀一臉焦慮,神色緊張:“伯父,如今這幾位新上任的官員,不知其背後究竟有何強大的勢力在暗中支持。”
林之煥停下腳步,目光深邃而憂慮:“暫且先不動聲色地觀察一番,切不可輕舉妄動。但也需未雨綢繆,做好充分的應對之策,以防萬一出現意外情況。”
賈瑀點點頭,語氣堅定:“小侄明白,隻是這司禮監向來善於揣摩聖意,此番大動作,想必是有所圖謀,居心叵測。”
林之煥歎口氣,憂心忡忡:“宮廷之中,權謀爭鬥從未停歇,各種陰謀詭計層出不窮。我們需小心謹慎,如履薄冰,莫要被卷入其中,難以自拔。”
賈瑀握緊拳頭,目光中充滿憤怒:“伯父,那我們難道就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肆意妄為,胡作非為?”
林之煥沉思片刻,神色凝重:“自然不能,隻是需等待合適的時機,尋得他們的破綻和把柄,方可一舉反擊,將他們徹底擊敗。”
賈瑀眉頭緊蹙,憂心忡忡地說道:“伯父,本朝不同於前代,已然廢除了丞相之製。如今我們內閣看似擁有宰相之實,可實際上名不正言不順。真正的權柄全然掌控在皇上手中。倘若皇上勤政愛民,那倒也罷了,可如今皇上隻顧著修道煉丹,司禮監的這些內宦,甚至那所謂的三通真人,都對皇上產生了極大的不良影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之煥麵色凝重,長歎一聲道:“瑀兒,此等大逆不道的言語切不可隨意在外吐露,稍有不慎,便會招來殺身之禍,甚至會禍及滿門。”
賈瑀拱手道:“伯父,小侄知曉其中利害關係,隻是心中煩悶不堪,不吐不快,如鯁在喉。”
林之煥來回踱步,沉思片刻後說道:“如今局勢艱難險阻,我們唯有謹慎行事,盡量周旋,以保朝廷安穩,維護國家的太平。”
賈瑀點頭應道:“小侄明白,隻是這內宦幹政,奸人蠱惑聖上,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林之煥目光堅定,語氣堅決:“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自亂陣腳,需尋得妥善之法,力挽狂瀾,扭轉局麵。”
賈瑀說道:“史書之上所記載的前代寺人幹政的惡果比比皆是,令人觸目驚心。本朝自太宗起始,便逐步讓內官參與海關鹽稅之事,武宗之時,因爭儲之事內官予以支持,內官進而開始涉足軍政,不但有了內官監軍,就連禦馬監都掌控了四勇營。現今司禮監竟然開始插手大員的任命,簡直是無法無天。”
林之煥麵色沉重,語氣嚴肅而低沉:“此事切不可聲張,若被有心之人聽去,你我皆有滅頂之災,大禍臨頭。然國之根本不可動搖,吾等身為臣子,當以社稷為重,以國家的利益為首要考量。”
賈瑀憤憤不平,義憤填膺:“伯父,難道就任由這股歪風邪氣肆意滋長?吾等食君之祿,當為君分憂,若不挺身而出,日後必成大患,悔之晚矣。”
林之煥微微搖頭,長歎一聲:“吾又何嚐不知,隻是如今局勢錯綜複雜,牽一發而動全身。司禮監背後是皇上撐腰,貿然行動,隻怕會適得其反,事與願違。”
賈瑀緊握拳頭,目光堅定而決絕:“那難道要坐以待斃?吾等總得想個法子,尋個時機,揭露他們的陰謀詭計,將他們的罪行公之於眾。”
林之煥沉默片刻,緩緩說道:“莫急莫急,先暗中收集確鑿的證據,仔細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和動向。待時機成熟,再作精心打算。”
賈瑀眉頭緊鎖,沉思良久:“也罷,暫且依伯父所言。但吾心中總有不安,唯恐他們在這段時間內又做出什麽危害朝綱之事,給國家帶來更大的災難。”
林之煥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遠處的天空,憂心忡忡:“吾等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但願上蒼保佑我朝,渡過此劫,迎來轉機。”
賈瑀下定決心,鏗鏘有力地說道:“我輩讀書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吾等定當竭盡全力,拯救國家於危難之中。” 他的目光中燃燒著堅定的火焰,神情剛毅,仿佛要用這股決心衝破眼前的重重迷霧。
林之煥望著賈瑀,眼中閃過一絲欣慰與讚許,“瑀兒有此壯誌,實乃國家之幸。隻是前路艱險,布滿荊棘,切不可僅憑一腔熱血行事,還需深思熟慮,謀定而後動。”
賈瑀拱手,神色鄭重,“伯父放心,侄兒定當謹言慎行,謀定而後動。但這為國為民的初心,永不會改,縱有千難萬險,也絕不退縮。”
林之煥微微頷首,“如此甚好。吾等需時刻保持警醒,洞察局勢的細微變化,以待有利時機。”
賈瑀目光炯炯,“侄兒明白,縱有千難萬險,侄兒也無所畏懼,定當勇往直前。”
林之煥說道:“我隨後與馬東真等人交流交流,大家雖然政見不同,但都是儒門弟子,當明白婦寺幹政的弊病。” 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決心。
賈瑀點點頭,應道:“伯父此舉甚妥,眾人齊心,或能尋得應對之法,共渡難關。”
林之煥輕撫胡須,目光深邃,“但願他們能以大局為重,摒棄前嫌,共商良策,為國家的前途命運出謀劃策。”
賈瑀麵色凝重,“若他們能同心協力,想必能對當前局勢有所助益,扭轉乾坤。”
林之煥長歎一聲,“如今隻能寄望於此了。婦寺幹政,禍亂朝綱,若不加以製止,國將不國,百姓將深陷水深火熱之中。”
賈瑀握緊拳頭,“伯父,侄兒願與您一同努力,定要還朝堂一片清明,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林之煥拍拍賈瑀的肩膀,“好孩子,有你這番心意,吾心甚慰。”
林之煥緩緩踱步,沉思片刻後說道:“隻是不知他們對此事究竟作何想法,又是否願意真心相助,攜手應對危機。”
賈瑀說道:“伯父無需太過擔憂,馬大人他們飽讀詩書,深知其中利害,想必不會坐視不管,定會以國家為重。”
林之煥微微頷首,眼中卻仍有疑慮:“但願如此吧。此事關乎國之根本,萬不可掉以輕心,稍有疏忽,便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賈瑀一臉堅定:“伯父放心,即便他們不願出力,侄兒也定當追隨伯父,拚盡全力阻止這婦寺幹政之亂象,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林之煥看著賈瑀,眼中滿是欣慰:“有你這番決心,老夫也更有底氣了。隻是行事還需謹慎,切不可魯莽衝動,以免打草驚蛇,功虧一簣。”
賈瑀拱手道:“侄兒明白,定會聽從伯父教誨,小心行事。”
喜歡紅樓之萬人之上請大家收藏:()紅樓之萬人之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