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夜不能寐

字數:5631   加入書籤

A+A-


    第一節:會考前夕的波折
    京師繁華依舊,街頭巷尾人來人往,販夫走卒的叫賣聲此起彼伏。然而,在這一片熱鬧之下,張誌誠和李文遠的親戚們卻陷入了巨大的焦慮之中。
    會考,對於每一個心懷仕途夢想的學子來說,都是命運的轉折點。而張誌誠和李文遠,這兩位在族中備受期待的年輕才俊,卻在會考前夕,因一場與歌妓相關的風波,陷入了困境。消息傳來,親戚們圍坐在一處幽靜的宅院裏,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擰出水來。
    “這可怎麽辦才好?誌誠和文遠都是要參加會考的,這要是鬧大了,可怎麽辦?”張家族中一位年逾五十的長輩,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滿臉的愁容,手中的茶盞早已沒了熱氣,卻被他無意識地緊握著。
    “是啊,這會考對他們來說太重要了,千萬不能因為這事給耽誤了。”李文遠的一位遠房表叔附和道,他在一旁來回踱步,神色焦急。
    “咱們得趕緊想辦法,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前程受損。”張誌誠的堂兄,一個平日裏就頗有主見的漢子,站起身來,雙手背在身後,語氣堅定。
    一時間,眾人紛紛議論起來,聲音嘈雜卻又透著一股無力感。但很快,他們便達成了共識——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這件事情平息下去。於是,親戚們開始四處奔走,他們動用了所有能想到的人脈,花重金去打點上下關係。
    他們先是找到了城中一位頗有名望的富商,此人在京師人脈廣泛,與不少達官顯貴都有往來。親戚們帶著厚重的禮金來到富商宅邸,言辭懇切地說明來意。富商收下禮金後,答應幫忙在一些官員之間斡旋,替張誌誠和李文遠說好話。
    然而,他們心裏清楚,僅靠富商的幫忙還遠遠不夠。為了尋求更大的助力,他們決定去拜訪太子少保。太子少保,在朝中位高權重,若能得到他的關照,此事便有了八成的把握。
    一行人帶著精心準備的貴重禮物,來到了太子少保的府邸。府邸門前,石獅威嚴,朱門緊閉,彰顯著主人的尊貴身份。一位親戚上前叩門,不多時,門開了,管家模樣的人走了出來,神色倨傲。親戚們忙遞上拜帖和禮物,表明來意。管家打量了他們一番,轉身進去通報。
    許久之後,管家才再次出來,將他們引入府中。在寬敞的正廳裏,太子少保端坐在主位上,神色淡然地看著眼前這些不速之客。
    “太子少保,這次的事實在是對不住,還請您多多關照,幫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張誌誠的堂兄帶著懇求的語氣說道,一邊說,一邊向身後使了個眼色,親戚們連忙將帶來的禮物呈上前去。
    太子少保看著眼前這些價值不菲的禮物,心中也有些動搖。畢竟,這些禮物不僅貴重,而且張誌誠和李文遠的親戚們在京師也算是有一定地位的人,得罪他們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嗯,這事兒我得好好想想,看能不能幫你們一把。”太子少保沉吟道,目光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
    親戚們見狀,又在旁邊不斷地說好話,言辭間滿是對太子少保的恭維和感激。經過一番軟磨硬泡,太子少保終於點了點頭,答應幫忙。
    接下來的幾天,親戚們仿佛上了發條的機器,一刻也沒有停歇。他們四處托關係、送禮,幾乎踏遍了京師的每一個角落。而張誌誠和李文遠,在得知親戚們為自己奔波後,心中滿是愧疚。
    “真是沒想到,會因為這事給親戚們帶來這麽大的麻煩。”張誌誠懊悔地說道,他坐在房間裏,眼神黯淡,看著窗外的天空,滿心自責。
    “是啊,都怪我們一時衝動,沒想到後果這麽嚴重。”李文遠也跟著歎了口氣,他在房間裏不停地踱步,心中五味雜陳。他們回想起事情發生的那天,隻因幾句口角,便與歌妓所在的青樓發生了衝突,原本以為隻是小事,卻沒想到會演變成如今這般局麵。
    終於,經過親戚們的不懈努力,事情有了轉機。那些原本要追究此事的人,在收到豐厚的打點後,紛紛改變了態度,表示願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這次多虧了各位親戚的幫助,我們才能平安度過難關。”張誌誠感激地對親戚們說,眼中滿是真誠的謝意。
    “是啊,我們一定會好好準備會考,不辜負大家的期望。”李文遠也堅定地說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堅毅,仿佛在向眾人表明自己的決心。
    親戚們聽了他們的話,心中也稍感欣慰。雖然這次的事情讓大家都疲憊不堪,但好在最後還是花錢擺平了,沒有對張誌誠和李文遠的前程造成太大的影響。他們看著眼前這兩位年輕人,心中默默祈禱,希望他們能在會考中取得好成績,踏上仕途,光宗耀祖。而京師的繁華依舊,這場小小的風波,也漸漸被人們遺忘在歲月的長河之中,等待著下一次的風雲變幻。
    第二節:獄中敘情
    陰暗潮濕的牢房裏,幾束微弱的光線從狹小的天窗透進來,在滿是塵土的地麵上投射出斑駁的光影。張誌誠和李文遠身著囚服,麵容略顯憔悴,卻仍強打精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陣輕柔的腳步聲傳來,一名身姿綽約的歌妓出現在牢房前。她有著白皙如玉的麵龐,眉眼間透著靈動與溫婉,舉手投足皆有女兒家的韻味,任誰看了都隻覺是個嬌俏女子,全然想不到其真實性別。
    歌妓朱唇輕啟,聲音宛如黃鶯出穀:“張公子、李公子,這次多虧了你們的幫助,我才能擺脫困境。”說著,眼中泛起盈盈淚光,滿是感激。
    張誌誠嘴角上揚,露出溫和的笑容,回應道:“你我之間,何必如此見外。能幫到你,也是我們的榮幸。”他的目光中,既有對歌妓境遇的同情,也有著對她才情與善良的欣賞。
    “是啊,大家都是朋友,互相幫助是應該的。”李文遠連忙點頭附和,臉上帶著真誠的笑意,在這冰冷的牢房中,他的笑容仿佛帶來了一絲溫暖。
    歌妓靜靜地看著他們兩人,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在這複雜的塵世中摸爬滾打,見過太多虛情假意,深知這樣真摯的友情是多麽難能可貴。
    “不過,你這次為了我們的事情四處奔走,也太辛苦了。”張誌誠微微皺眉,眼中滿是關切,看著歌妓略顯疲憊的麵容,心中不禁泛起一絲心疼。
    歌妓輕輕擺了擺手,臉上帶著淡然的微笑,如春日暖陽般溫暖人心:“沒關係,為了報答你們的幫助,這點辛苦算不了什麽。”在他看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無法與兩位公子的恩情相提並論。
    “你雖然看似柔弱,但內心卻如此堅強,真是讓人佩服。”李文遠由衷地讚歎道,眼中閃爍著欽佩的光芒。他想起歌妓在困境中不屈的模樣,心中滿是敬意。
    歌妓微微低頭,雙頰泛起一抹紅暈,眼中閃過一絲羞澀:“過獎了,我隻是盡力而為罷了。”他的聲音輕柔,如同微風拂過湖麵,泛起層層漣漪。
    張誌誠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問道:“對了,你在這京師的社交圈子很廣,不知道能不能幫忙打聽到一些關於會考的最新消息?”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期待,又有些忐忑,畢竟會考關乎著他和李文遠的前程,也承載著親戚們的期望。
    歌妓抬起頭,眼神中閃過一絲堅定,仿佛下定了決心:“你們放心,我已經動用了我所有的關係,一定會盡力幫你們打聽到消息的。”為了報答這份恩情,她願意竭盡全力,哪怕前路充滿艱難險阻。
    “那就拜托你了,我們都不想辜負親戚們的期望。”李文遠的聲音中充滿了期待,他緊緊握住拳頭,仿佛這樣就能抓住一絲希望。
    歌妓堅定地點了點頭,心中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幫他們度過這次難關。盡管自己身份特殊,在這男尊女卑的社會中舉步維艱,但他深知友情的珍貴心中想著:“自己雖為男兒身卻有一顆女兒心,安能辨我是雌雄。願意為此付出一切努力。”在這昏暗的牢房裏,這份情誼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他們前行的道路。
    第三節:弦音寄夢
    夜幕低垂,華燈初上,大明王朝,京師的煙花柳巷被一片熱鬧喧囂所籠罩。畫舫如織,燈火搖曳,映照著一河波光粼粼。柳若仙斜倚在雕花窗欞旁,手中輕輕把玩著那隻精致的翡翠鐲子。這鐲子,是他從官家戲班帶出的唯一物件,多年來一直貼身佩戴,如今,它成了柳若仙對往昔歲月的唯一念想。
    他身著一襲月白色繡著金線牡丹的羅裙,腰間束著同色係的絲帶,愈發襯出那纖細的腰肢。舉手投足間,盡顯嫵媚,不知情的人,絕難想到他本是男兒身,卻有著一顆細膩的女兒心。街上喧鬧聲此起彼伏,小販的叫賣聲、行人的談笑聲、遊船上傳來的絲竹聲,交織成一曲市井繁華的樂章。可這一切,仿佛都與柳若仙隔了一層。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落寞與思索,靜靜地望著窗外的熱鬧,卻又像是置身事外。
    這時,一陣熟悉的腳步聲傳來,隨後,門被輕輕推開。一位常來的客走了進來,臉上帶著和煦的笑容,說道:“若仙,這幾日怎都沒見你彈琴,可是那琴出了什麽毛病?”柳若仙聞聲,轉過身來,微微一笑,起身襝衽一禮,輕聲說道:“張公子,您來了。昨日去那當鋪,見著一把胡笳,想著能彈出些新曲子,便多瞧了幾眼,倒把時辰給忘了。”說罷,他蓮步輕移,走向那張擺在屋子中央的古琴,輕輕拂去上麵的灰塵,而後優雅地坐下,纖長的手指在琴弦上劃過,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
    張公子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端起桌上的茶盞,輕抿一口,又道:“你這手藝,在這京師也算得上數一數二的了,怎麽還總想著換新玩意兒?”柳若仙一邊調著琴弦,一邊緩緩說道:“張公子有所不知,我自小在官家戲班裏學藝,那些個規矩多得讓人喘不過氣來。每日從早到晚,就是練琴、學曲、守規矩,雖說習得一身技藝,可心裏卻總覺得缺了些什麽。後來流落至此,離開了那束縛人的地方,便總想著能彈出些不一樣的曲子,也不枉費我這雙彈琴的手。”他說著,眼神中閃過一絲堅定,仿佛在回憶過去那些被規矩束縛的日子,又像是在憧憬未來那個能自由彈奏心曲的可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公子聽了,微微點頭,感慨道:“也是,這規矩有時候,確實能把人框住。你能有這般想法,倒是難得。不過,這胡笳與古琴,音色、技法都大不相同,你真能琢磨出個所以然來?”柳若仙抬起頭,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說道:“張公子,樂器雖有不同,但音律之道,本就相通。我既學過古琴,再去鑽研胡笳,或許能將兩者之長融合起來,彈出別具一格的曲子。”說著,他的手指在琴弦上輕輕一撥,一段悠揚的旋律流淌而出,帶著幾分古琴的空靈,又有一絲胡笳的豪邁。
    張公子聽得入神,待一曲終了,不禁拍手稱讚:“妙哉,妙哉!若仙,你這琴藝,果真是愈發精湛了。聽你這曲子,倒讓我想起了塞外的風光,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別有一番風味。”柳若仙淺淺一笑,說道:“多謝張公子誇讚。我不過是隨心而彈,能得公子欣賞,也是我的榮幸。”說著,他又輕輕撥動琴弦,奏起了另一首曲子,曲調婉轉,如泣如訴,仿佛在訴說著他自己的故事。
    在這喧鬧的煙花柳巷之中,柳若仙的琴聲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張公子的心間。兩人就這樣,一個彈琴,一個聆聽,沉浸在這美妙的音律之中,忘卻了外界的紛擾。而柳若仙心中,對於未來的音樂之路,也愈發堅定。他知道,這條探索的道路或許充滿艱辛,但為了能彈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曲子,他願意一往無前。
    喜歡守護靈的聖杯是我請大家收藏:()守護靈的聖杯是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