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離別前
字數:6420 加入書籤
朱予煥剛進了仁壽宮,便聞到了一股藥味兒,她嗅了嗅,這才對一旁引路的女官道:“怎麽也不讓人將藥拿到別的地方去煎,把仁壽宮染得像個藥罐子。”
女官趕忙答道:“是老娘娘說不要興師動眾,仁壽宮中的人自己煎藥便是。”
近來張太皇太後身體不好,幾乎沒有閑暇經手政務,隻是讓朱祁鎮有疑問的時候去找朱予煥商量,若是實在不好處置,再送到她這裏。
可見張太皇太後的心氣顯然也沒有先前那樣足了。
胡善祥要處理宮務,無暇親自為張太皇太後侍疾,隻能努力抽出空閑來探望一二,多虧了朱瞻基那些未曾被殉葬的妃嬪們輪流照顧侍奉,張太皇太後的榻前也不至於太過冷清。
至於孫太後,則是在忙著籌備朱含嘉出嫁的事情,原因無他,張太皇太後的身體還不知道有沒有康複的機會,若是老人家一不小心去世了,婚嫁的事情必然要推遲。在有朱予煥和朱友桐兩朵“奇葩”的情況下,加之孫太後還有自己的需求,當然不可能讓女兒的婚事因此耽擱,所以正想盡辦法讓朱祁鎮催促禮部盡快為常德長公主和駙馬完婚。
今日侍奉的是何惠妃,見朱予煥來了,起身走到朱予煥身邊,小聲道:“老娘娘歇下有一會兒了,公主剛從宮外回來,不如先去偏殿坐坐,喝杯熱茶。”
朱予煥隻搖搖頭,道:“不必了,我在這裏站著等奶奶醒來。到底我是晚輩,又是替我娘來侍疾、替陛下照看奶奶的,怎麽能自顧自地去休息呢?”
何惠妃不得不感慨朱予煥的用心,總是麵麵俱到,讓人挑不出一絲錯處。
更不用說此時此刻的孫太後還在忙著嫁女兒,便更顯得朱予煥的孝順有加、難能可貴。
朱予煥早就看出何惠妃的那點小心思,大概是在心中將她和孫太後暗中比較,便寬慰道:“何娘娘也守了許久了,接下來就交給我吧,吳娘娘還念叨著讓你回去看看小鈺的功課呢。”
何惠妃聽她提起吳妙素、朱祁鈺母子二人,便也沒什麽心思繼續呆下去,有些猶豫地開口道:“那太皇太後這邊……”
朱予煥笑道:“何娘娘放心,有我在呢。”
待到何惠妃帶著身邊的宮人離開,朱予煥這才走到張太皇太後的床榻邊,見她睡得正熟,便讓人將殿內擺上佛手瓜果等,將原本的藥味兒散出去,又低聲吩咐韓桂蘭將小廚房特製的蜜餞拿來。
安排妥當,朱予煥才拿著一卷書守在床邊,翻看幾頁便查看張太皇太後的情況,時不時還要問一句藥煎得怎麽樣了。
這樣的場景,放在任何人的眼中,都要感慨一句孝順。
朱予煥當然不隻是為了在張太皇太後麵前表露自己的孝順,更是要趁著張太皇太後心理最為脆弱的時候達成自己的目的。
約摸著過了一個時辰,張太皇太後這才悠悠轉醒,見朱予煥倚著床沿、坐在腳踏上,手中還拿著一卷書,不免失笑,有些嘶啞著開口道:“這麽大的人了,怎麽還沒個正形?”
朱予煥趕忙起身,笑嘻嘻地說道:“不管多大,總還是奶奶的孫女。若非陛下和郕王還要上課,桐桐又幫著母親分擔宮務,我們幾個定然都要圍在奶奶身邊。”
聽她這麽說,張太皇太後心中不免有些黯然,但還是故作無事,道:“你啊,伶牙俐齒,還和小時候一模一樣。”
朱予煥隻笑著說道:“奶奶就不要念叨我了,先將藥趁熱喝了吧。”
宮人送來煎好的湯藥,朱予煥小心翼翼地吹涼,一勺一勺喂到張太皇太後唇邊,待到她全部用完,這才將手中的藥碗湯匙交給身旁的宮女。
朱予煥見她眉頭愈發深刻的川字皺紋,寬慰道:“奶奶放心吧,您一向尊崇佛理,叔父、姑母福澤深厚,必定能夠往生極樂。”
張太皇太後聞言隻是輕輕歎了一口氣,道:“是嗎……”
當初逼迫郭貴妃殉葬的事情,隻有張太皇太後和朱予煥知道,她也就隻能在朱予煥麵前流露出幾分無法確定。
張太皇太後生下三子一女,如今在世的,竟然隻剩下了襄王朱瞻墡一人。
“前些日子衛王府來報,說是衛王妃有孕……”張太皇太後麵露惆悵之色,道:“瞻墉走的時候連個子嗣都沒有留下……”
朱予煥牽起她那隻依舊保養得當、隻帶著幾分薄繭的手,輕輕地拍了拍,道:“奶奶無愧於江山社稷,祖宗自然會保佑奶奶的,奶奶又何必難為自己?”
張太皇太後看向朱予煥,始終沒有再說什麽。
這些時候她病得厲害不說,膝前也頗有些冷清,孫輩之中隻有朱予煥、朱友桐交替著前來照看,朱祁鎮和朱祁鈺都忙於課業,偶爾才有空閑前來探望,但往往課業繁忙,沒什麽時間承歡膝下。
人一旦無事可做,便難免胡思亂想,更不用說張太皇太後本就心有不安。
兒女也好、孫輩也好,竟然都凋零至此,讓她怎能不“難為”自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胸口情緒翻湧,張太皇太後咳嗽了幾聲,道:“近些時候也就隻能見見你和桐桐……”
朱予煥幫著朱祁鎮解釋道:“陛下政務繁忙、課業紛雜,實在是抽不出時間前來探望,但常讓王公公過來問詢奶奶的病情,也時常問我奶奶近況如何。”
聽她這麽說,張太皇太後沉默片刻,開口問道:“王振常來?他一個司禮監秉筆太監,不幫著皇帝處理政務,打探我的病情做什麽?”
朱予煥隻露出幾分無奈的笑意,像是在替朱祁鎮說話:“自從被奶奶教訓過後,王公公一向很是殷勤,不敢胡鬧,詢問奶奶的身體也是為了向陛下交差罷了。”
張太皇太後冷笑一聲,道:“陛下也就算了,王振恐怕是沒安好心,難道真當我看不出他麵服心不服?”
當初張太皇太後將王振叫到麵前訓斥了一頓,讓內閣的大臣們都親眼看到了王振的“窘迫”,王振怎麽可能不記恨張太皇太後?
隻是張太皇太後一路為朱祁鎮保駕護航,又是親近的祖孫關係,王振自然不會想不開從中作梗,也就隻能心中暗暗記仇。
如今張太皇太後身體不適,王振隻怕是比誰都盼著張太皇太後死。
朱予煥當然明白這一點,也知道張太皇太後同樣也看不慣王振,“但王振此人並非沒有可取之處,至少對陛下忠心耿耿。”
提及這一點,張太皇太後隻是沉默不語。
“奶奶重視內閣大臣的閱曆,重用三楊,也是不想如今的太平因為變動而被打破。”朱予煥望著張太皇太後透露出幾分滄桑的眼睛,接著說道:“可這世上絕沒有一成不變的道理,三位楊先生的城府也極深,其下官員未嚐沒有勾連的可能,陛下引講傳經筵的曹鼐、馬愉入內閣,無非是希望這些新人能夠從三楊手中分出權力,給那些被陛下一手提拔上來的官員……更何況,若不是知道了這一點,勉仁先生為何要走?”
張太皇太後聽她說得如此透徹,便知道朱予煥已經猜出了朱祁鎮的小心思,道:“他如此信任宦官,將來是要闖禍的。”
朱予煥心底笑了一聲,麵上仍舊沉靜,開導張太皇太後道:“曾爺爺、爺爺和爹爹都信重宦官,但又有哪個宦官能捅破天?無非是未曾觸及到陛下的逆鱗罷了。可一旦事情做的多了,錯處也隻會隨之增加,想要處置,自有大把大把的機會。”
皇帝能夠重用宦官,正是因為這些人為無根浮萍,隻能依附皇權,朝生暮死的蜉蝣而已。
“皇帝太年輕了……”張太皇太後幽幽地歎了一口氣,道:“先帝、仁宗、太宗,哪一個不是曆練多年才登上帝位的?皇帝生在錦繡堆裏,不用經曆那些困苦,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便好在培養了他的君王氣度,不會遜色太多,但也難免讓他有驕縱自滿之心,總要有人壓著他一些才好。”
朱予煥聽著她的話,卻隻是垂眸不語。
她早有預料,今日張太皇太後所說的話,和那日楊溥所說的話大概率沒什麽分別。
張太皇太後見她如此,道:“你去將我的衣服拿來。”
朱予煥有些意外,勸阻道:“奶奶身體虛弱,還是不要輕易走動……”
要是一不小心出個意外算誰的?
張太皇太後的態度卻十分強硬,自顧自地起身更衣。
朱予煥無法,隻能亦步亦趨地跟在張太皇太後身後,以防這位年事已高的老人一不小心出個意外。
她也不得不感慨,到底是一家人,張太皇太後倔強的模樣也時常出現在朱祁鎮身上,讓她偶爾有想要暴打某人的衝動。
張太皇太後簡單披好衣裳,這才搭著朱予煥的手,踉踉蹌蹌地走到書架邊上,從其中一個抽屜中拿出一個盒子,遞到朱予煥的手邊。
朱予煥看著張太皇太後手中的盒子,還是道:“奶奶為什麽又要將這個東西給我?”
“這是你爹爹留給你的東西,你好好拿著。”張太皇太後停頓片刻,接著說道:“先帝遺詔,比什麽都有分量。更何況於你而言,這是你爹留給你的最後一樣東西,隻怕你當初交給我的時候,心裏也十分舍不得。”
她說完,不動聲色地打量著朱予煥的神情,想要判斷朱予煥到底是否察覺出其中的蹊蹺。
朱予煥抬手伸向木盒,指尖輕輕拂過聖旨,最後還是將盒子推向張太皇太後,開口道:“若是因為這道旨意影響家中和睦,我情願不要。”
張太皇太後沒有想到她竟然會是這樣的答案,不由一怔。
她想過許多朱予煥可能會說出口的話,也許是惶恐於聖旨的歸還,也許是欣喜地接過這份“禮物”,總而言之,不該是剛才這樣……
畢竟朱予煥在她身邊待過一段時間,祖孫從小到大相處也已經二十年,張太皇太後自認為對這個孫女的聰明伶俐十分了解,知道她如今的一言一行,都是再三斟酌過的。
張太皇太後心中百感交集,道:“皇帝並不知道這件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無論如何,張太皇太後從心底裏仍舊不希望兒子膝下的子女們鬧到四分五裂、涉及生死的局麵,加上先前朱予煥向她剖白內心想法,張太皇太後自然不會把朱予煥的“命門”送到朱祁鎮手中。
朱予煥訝異地開口問道:“奶奶怎麽……”
在聽到張太皇太後的答案時,朱予煥幾乎要呼吸一滯,知道張太皇太後對朱瞻基的行為早就了如指掌,但卻並未知會朱祁鎮,算是無形之中幫了自己一把。
即便朱祁鎮知道這道聖旨的存在,甚至是拿在他的手中,朱予煥也有自己的法子應對,但如今的局麵對於朱予煥來說算是最佳結果,她心中幾乎無法抑製地喜悅。
張太皇太後聽到她的答案,已經鬆了一口氣,如今見她麵露詫異,隻是解釋道:“當日有我在,你何須為這些事情勞心費力?”
朱予煥隻是望著她,道:“奶奶不過是小病一場,不能說這樣灰心喪氣的話。”
張太皇太後輕輕搖頭,道:“我自己的身體,我難道不知道輕重嗎?”她看向朱予煥,道:“皇帝年紀還是太小,貿然親政隻怕會闖禍,各地藩王又無人能夠擔當大任……我和皇帝都信得過你這個家中長姐。”
她的言外之意便是不會召襄王回京,畢竟上一個叔叔入京見侄子的是朱棣,即便張太皇太後相信自己的兒子絕對不會對大位有覬覦之心,
但眾口鑠金,有朱棣“珠玉在前”,誰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更不用說一向圓滑機警的朱瞻墡了,隻怕寧可在襄陽的街上裝瘋賣傻、丟盡顏麵,也絕對不會頂這種風險來蹚渾水。
相較之下,朱予煥的公主身份決定了她此生都隻能為皇家獻出一切。
喜歡穿成堡宗他姐,一不小心拯救大明請大家收藏:()穿成堡宗他姐,一不小心拯救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