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出發中東

字數:8245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早上的報紙上,登載了戈輝在酒會上描繪的藍圖,無數蒙在鼓裏的民眾,喜不自勝,仿佛看到了自己越來越好的生活,他們從心底裏感謝戈輝總督。他們來到這裏,過上目前來說尚可的生活,過上了比以前好的生活,全是因為戈輝總督。
    喬治走了,還帶走了一千名戰俘,這是戈輝投桃報李的禮物。等他回到英國,一定會被當成英雄接待。
    當戈輝向拔錨起航的喬治王儲座艦輕輕揮手時,兩輛龍旗榮耀轎車先後停在了錦港火車站廣場前的臨時停車區。
    劉允文、譚延凱等五人從兩輛龍旗車裏下來,快速走向購票處,直接出示證件,買到了20兩的豪華商務包間票。可以坐六人的小包間,寬敞私密舒服,自從有了又快又穩的火車,他們就再也不能忍受顛簸的朝錦公路了,除非朝錦高速開通。
    這次平壤之行,可以說非常的成功,倭方更是高規格的接待了他們。
    劉允文、譚延凱等五人,在平壤與倭國朝鮮駐屯軍司令官長穀川好道大將、倭國朝鮮統監伊藤博文等倭方代表,溝通了三天,快速的簽定了《大清國北方特區與倭國朝鮮邊境自由貿易區協定》。
    戈輝當初強調的條件,他們寸步不讓。隻要有利於賺錢,倭方的條件隻要不過分,他們基本上不會反對,所以雙方談判基本沒有障礙。大部分時間都在確定規則,事件處理辦法等。
    事實上,倭方也是為了賺錢,他們與歐美的貿易非常順暢,但是距離太遠了,運輸成本過高,關鍵是倭國的產品在歐美地區沒有優勢,所以與清國的貿易成了他們的重中之重。
    特別是最近兩年,倭國與北京朝廷管理區的貿易額一直在增加,與北方特區的海上貿易也增長顯著。於是就考慮增加陸上交易口岸,進一步提高交易量。不提高不行,倭國快被債務壓垮了。
    所以,這次的談判,與其說北方特區一方故意放水,不如說雙方都在放水,都在為賺錢,賺大錢開綠燈。
    最後,邊境自由貿易區定在了丹東對岸倭方一側,劉允文強調,在倭方一側可以,但是必須在鴨綠江邊上,必須在禁衛軍的大炮射程之內。
    這是劉允文和譚延凱明說的,根本不顧及倭方代表的心情。
    倭方為了賺錢,直接認下了,反正他們又沒打算開戰,射程之內又何妨,難道你們還能無緣無故的開炮嗎?
    接下來雙方還要共建鋼鐵大橋,光靠浮橋和渡輪可滿足不了交易量。
    江岸的永久碼頭也要盡快修起來,輪渡需要碼頭。
    坐在豪華商務座席的小包間裏,劉允文提醒在座的幾位,可以讓家族的人速來丹東這邊,立即買地建設倉儲基地,或是物流公司。以後倉儲和物流將是自由貿易區細水長流的賺錢大頭。四千多萬人口的國家,算上朝鮮半島人口,怎麽也超過五千萬了,比北方特區人口還要多很多,購買力應該比朝廷那邊強大,怎麽說人家之前還是列強之一呢。
    對他們來說,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賺錢機會。人多了,酒店飯店、餐飲娛樂的需求也就隨之而來。隻要你有錢,錢生錢的機會實在是太多了。
    五個人都是心思活泛的人,接下來該幹什麽能幹什麽,很快就心裏有數了。
    下火車後,劉允文和譚延凱立即鑽進龍旗車,告訴司機:“不回商務局,去特區長官府。”
    “孫長官病了,在禁衛軍總醫院。”司機說完,馬上又解釋道:“傳言說,昨天下午突然就病了,直接住進了禁衛軍總醫院。今天上午,我還送咱們的令狐副局長去探望孫長官了,停車場停了很多龍旗榮耀。”龍旗榮耀基本上隻賣政府機構,能配龍旗車的,職位都不低。)
    “那就去外事局吧!去向總督大人匯報。”孫允文說道。
    “總督大人應該在錦州港區,今天英國訪問團回國,都登報了。”司機說著,隨手遞出一份今天報紙。
    “那就先回商務局吧!”劉允文最後說道:“反正晚一兩天也沒事。”
    朝陽新城區的朝陽大道上,集中了特區政府絕大部分的核心部門。比如18號的特區長官府,以及18號正對麵的17號是特區內務部,位於十字街角緊把邊的1號是特區儲備銀行,8號的特區財政局,還有緊把另一邊的在十字街角的40號外事局大廈。
    龍旗星途商務車直接駛入朝陽大道11號特區商務局大院。
    從商務局大樓出出進進的人,看到劉允文都會立即停下腳步,問候,然後讓路。
    劉允文看到迎上來的秘書國和此次出差沒帶秘書),立即吩咐道:“通知各部門,半小時後,會議室開會,請程副局長和令狐副局長先來我辦公室。”
    劉允文不知道,他的商務副局長令狐聰已經另有身份了。
    三天前,孫再芝任命令狐聰為“北方特區波斯灣海外領地民事商務全權代表”。今天上午令狐聰去醫院探望孫再芝,主要目的是辭行。
    此時錦西大廈的招待酒會上,令狐聰高舉酒杯:“首先預祝我們中東之行順風順水。那塊平方公裏的沙漠,是北方特區的海外領地,想做中東的生意,想賺阿臘波人的錢,那裏就是機會。那裏不但不限製經營項目,還永久免關稅。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賺多少錢,那是你們自己的本事。我是北方特區波斯灣海外領地民事商務全權代表,出什麽問題都可以找我,我保大家安全。內部矛盾我解決不了,但是隻要和外國人有關,我保你們不會吃虧。”
    令狐聰的話,立即得到幾百人的回應,因為此時的令狐聰代表特區政府。
    令狐聰舉起酒杯,向各個方向示意:“幹杯!發中東財!”
    眾人向令狐聰舉杯,一起回應著“幹杯!發中東財!”然後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還是在鐵西大廈,六樓的一間大會議室裏,禁衛10、11師,上尉及以上軍官全部到場,主席台上隻坐著兩個人——戈輝、寧遠。
    寧遠把駐軍中東的核心原則,以及注意事項,全部強調了一遍。
    戈輝隻強調一句:“不論對手是誰,先下手為強,幹了再說。”
    如果說寧總長的“核心原則”和“注意事項”是套在他們頭上的籠頭,那戈輝那句“先下手為強,幹了再說。”相當於直接給他們鬆綁,可操作的餘地就太多了。
    寧遠扭頭看向戈輝,一臉詫異,戈輝馬上補充:“我的意思是,特殊情況下,比如衝突不可避免,那就要果斷出手,先下手為強,幹了再說。但是平日裏,核心原則和注意事項,還是要遵守的,畢竟我們不是去拉仇恨的。還有……”
    戈輝的話還沒說完,蘭方舟走進會議室,在戈輝耳邊低語:“咣序到了,已經住進了錦州港務局招待所,讓人傳話,說要見你。”
    “光緒帝來了,我去見一下,剩下的會你開。”說完,走下主席台,走出會議室。
    咣序是受戈輝的邀請來參加新艦入役儀式的,他本人也想看看,戈輝買的新艦是什麽樣子的。今天來到錦州港區,先去碼頭上看了軍艦,像一座大山橫在眼前。他也看過朝廷的軍艦,沒見過這麽大的。不禁感慨,朝廷什麽時候也能有這麽大的軍艦呢?
    半小時後,戈輝出現在咣序麵前,立正敬禮:“臣,戈輝,請陛下指示。”
    “坐吧!指示就算了。”光緒早就不指望戈輝給他跪下磕頭了。
    等戈輝落座,光緒直接問:“你能不能扛得住?朝廷裏的明白人,都不看好你購艦的事兒。”
    “我不需要他們看好,北方特區努力發展,也不是給他們看的。”戈輝無所謂道:“能扛多久,能走多遠,是我的事,他們就別操心了,更不需要他們指指點點。”
    “你覺得你能扛多久?”光緒問道。
    “一直扛下去,至少十年內問題不大。”戈輝說道:“十年後,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開玩笑,king胖子上位後的北棒,扛了十幾年了,不依然穩如泰山嗎?更何況戈輝的條件,比北棒要好太多太多。戈輝隻是攤子鋪的太大,花錢太狠,沒其它問題。
    “那艘艦,我看了,很大,朝廷從來沒有那麽大的軍艦。”光緒問道:“你花了多少銀圓?”
    “四艘艦,一共花了400萬英鎊,換成銀圓是4000萬銀圓。”戈輝說道。
    4000萬銀圓?咣序聽後,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差不多是朝廷一年財政收入的五分之一。難怪朝中的明白人都不看好戈輝呢,換了自己也不看好。
    “為什麽?”咣序問道,他很不理解,以他對了戈輝的了解,戈輝應該是步步為贏的人,不是一時衝動的人。
    “20世紀第一個十年非常重要,百年工業革命的積累,加上電氣革命的助推,人類文明的科技之花,正在這個十年裏,集中綻放,我決不能錯過。”戈輝堅定地說道:“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因為買艦,日子可能會過得苦一些,但我相信特區民眾會理解我。”
    “但你正在建設的還是太多了,再加上購艦……”光緒一時間不知道用什麽詞形容了。
    戈輝重重點頭,這一點他承認:“是的,但是我哪個都不想落下,很多時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運氣不錯,北方特區每時每刻都在創造財富,隻要能一直持續下去,扛十年,肯定沒問題。況且,這十年裏,我又不是什麽也做。”
    既然戈輝這麽說了,光緒也就不再追問了,於是他換了一個話題:“中東那邊,準備的怎麽樣了。”
    “兩個師的駐軍已經登上商船,a城那邊的安保公司和警察也做好了準備。”戈輝說道:“朝廷呢?對中東沒有想法嗎?”
    “很多人在觀望,很多聰明人想先看看,再決定要不要去。”光緒說道。
    “可以理解他們的想法,但是機會之所以是機會,是因為不會一直有。很多時候,一旦錯過了,就永遠錯過了。”戈輝淡淡地說道。
    “你把一片沙漠當機會,你說沙漠下麵有石油。”光緒說道:“你看朝廷裏的那些人,有哪個會采油,他們撐死了會挖煤,讓他們采石油,高看他們了。”
    “石油?石油是軍方的,誰也別碰,誰碰誰死。”戈輝強調道:“不論是誰,想發中東財,隻能想石油以外的辦法,石油隻能由大淩河石油公司開采。”
    “那還剩下什麽機會了?據說那裏寸草不生,隻長駱駝刺和椰棗,難道讓他們去收購椰棗回來賣?歐美列強看上那裏,也是因為石油。”光緒說道:“那是真的從零開始,從零到一就難如登天,你讓那些聰明人怎麽看得上。”
    “北方特區這邊有576人參加了中東考察,海外領地的所有機會,他們優先,有些行業,甚至不允許與他們競爭。”戈輝說道:“一無所有時他們不來,大勢已經成時,要他們有何用。”
    “看來你很有信心啊!想好了怎麽從零變成一。”光緒道。
    戈輝點頭:“衣食住行都做了充分的準備,短期內不會出問題,中長期的準備工作,隨後跟上,我們是要長期待下去的。”
    光緒扶額,無奈道:“又是一大筆投資,很想看看你是怎麽挪騰出銀圓來的。”
    “那陛下就慢慢看,不會讓陛下失望的。”戈輝說道。
    “朕有時候很佩服你,你總能變出銀圓來。”光緒說道:“有多條鐵路都在向朝廷要錢,但朕就變不出錢來。”
    關於朝廷的鐵路,戈輝實在不想多談,修建鐵路本是仁政,但在大清成了“猛於虎”的苛政。比方說500多萬兩的總資本中,商股才100萬兩,其餘的都是米捐、鹽捐、租捐、房捐等。被地方既得利益集團盤踞的各省鐵路公司,其實已經成了暗無天日的黑箱。
    “怎麽不說了?”光緒淡淡一笑,試探道:“怕朕向你要銀圓?”光緒也是真沒辦法,朝廷的窟窿實在太多了,而朝廷來錢之道實在太少了。
    “陛下,鐵路就別修了,除了京張鐵路以外,別的就停了吧!”戈輝說道。
    “停了?別修了?你怎麽不停?”光緒直接三連問,然後道:“還用我複述一下你這裏都有哪些鐵路工地嗎?而且還是更費銀圓的超級鐵路,還都是複線。”
    “不一樣,我修鐵路,是特區政府掏錢,純官辦。”戈輝說道:“朝廷現在修的很多鐵路,都是公私合營,商股很少,官股全從百姓身上搜刮。因為鐵路,賣妻鬻子、頃家蕩產者不知凡幾,農民視鐵路,不以為利己之商業,而以為害人之苛政。”
    “有這種事?”光緒驚怒,起身問道:“你從哪裏聽來的?”
    “粘杆處不匯報這些嗎?”戈輝問完,說道:“多了我不想說,我隻想說,當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普通百姓活不下去的時候,很容易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陛下應該極力避免這樣的事情,否則的江山危矣。”這樣的話,也就戈輝敢說,光緒聽了還不一定生氣。
    轟——光緒的手掌重重地拍在真皮沙發的扶手上,雖然是軟的,但他的手依然痛的發抖,可見氣到了什麽程度。
    戈輝像沒事一樣,靠在沙發上,右手的三根手指輕輕地搓著。
    緩了好一會兒,光緒問道:“難道鐵路就不修了?朝廷需要鐵路,全部收歸官辦呢?”
    “官辦需要銀圓,朝廷的銀圓夠花嗎?”戈輝幽幽一問,然後又道:“還有那些鐵路伴生的既得利益集團,他們可以借著收歸官辦的機會,搖身一變成了朝廷鐵路的股東,繼續喝朝廷的血。在這一過程中,他們漂白了自己的所得,還把鐵路建設過程中的虧空交給朝廷兜底。”戈輝最後輕飄飄一問:“陛下能忍?”戈輝說話的尾音稍稍上挑就是問,如果是平的就不是,全憑光緒自己理解。
    光緒陷入了沉思之中,戈輝說的這些,他從來沒有聽過,他也不知道應該如何解決。
    “以前沒有鐵路的時候,日子還不是一樣過。”戈輝繼續道:“再說,那些人花著陛下的錢,肥了自己銀袋子,還把惡名留給了陛下。”戈輝又是輕飄飄一問:“陛下能忍?”
    “難道真要全停了?”光緒還是不甘心,朝錦超級鐵路有多賺錢,他是知道的,朝中的大臣們不隻一次拿朝錦鐵路舉例子,那是北邊的銀圓壓鑄機,大談修建鐵路的必要性。
    “從1896年到1906年,鐵路總公司存續了10年,截至1907年,通車總裏程3539裏不是公裏),也夠用了。所以除了京張鐵路以外,其餘的全停了,不建了,損失也認了。”戈輝給出一刀切的辦法:“隻要能減輕百姓負擔,任何方法都值得嚐試,百姓沒有理智,一旦被蠱惑,被刻意引導情緒,後果很危險。”
    曆史上,清廷1911年推出鐵路國有政策,實行幹路國有,支線商辦。北方特區也一樣,55寸標準軌官辦,32寸窄軌商辦。)
    光緒無力地靠在沙上,他不想再談這個事情了,越想越頭疼,於是主動換個話題:“聽說遠征軍明天出發。”
    “明天錦西港出發,怎麽!陛下要去送行嗎?”戈輝說道。
    “可以,北方禁衛軍也是大清的軍隊,朕作為帝國皇帝,送一送遠征將士有何不可。”光緒直接答應了。
    7月31日上午,錦西港區德國公海艦隊第一分艦隊,滿旗滿燈禮炮轟鳴。因為不光北方特區總督來了,咣序也來,不管背後怎麽瞧不起,但是表麵上的禮節一個都不能少。
    提爾皮茨和萊茵哈特舍兒還見了咣序,還和咣序簡單交流了幾句。
    這是提爾皮茨第二次見到咣序,第一次是在戈輝的婚禮上。每次見到光緒帝,提爾皮茨心中都會感慨,光緒帝有眼無珠,錯過了戈輝這個大能人。這次他又從戈輝手裏拿到了好東西,劍齒虎係統移動載具,黑豹1型坦克,以及接近完全版的幼豹坦克設計方案。對,還有最最重要的,關於海軍的,被帽風帽硬芯穿甲彈的構想。如果不是光緒有眼無珠,這些東西,應該屬於那個龐大的清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