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良心是不存在的

字數:3861   加入書籤

A+A-


    覃波上課的時候又搞事了。
    第二天上午,心理課的課堂上,覃波把年輕的女老師給說得下不來台。
    事情要從上個禮拜開始提起。
    為了幫助學生緩解壓力,加強心理建設,省科大臨時增設了心理健康課程,簡稱心理課。
    並且將其定為了必修課。
    覃波這個家夥,翹課是出了名的。
    他的大學上課指南就是:選修課必翹,必修課選翹。
    心理課這種東西,在他看來就是扯淡。
    本來他是打算直接翹的。
    可是昨天晚上,輔導員特意打了招呼,說今天的心理課,是學校新實施的德育措施,所有人都要配合,不準翹課,
    到時候他會親自來檢查。
    覃波雖然不大把科任老師放在眼裏,但是輔導員的麵子還是要給的,所以就老老實實地來了。
    剛開始的時候,一切正常。
    老師在講台上滔滔不絕,下麵的學生願意聽就聽,不願意聽就開小差。
    就和普通的課一樣。
    可到了提問環節的時候,變故出生了。
    老師向在座的同學提了一個問題:什麽是良心?
    她點了好幾個同學來做回答。
    有同學說:良心是指個人內心的是非感,也是對自己行為意圖的好壞認知,更是對社會、對世界的一種正向反饋。
    有同學說: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個人自律的突出體現,是社會關係和道德關係的反映。
    有同學說:良心是良知,是人權的倫理基礎,是衡量事物最終標準的尺度。
    ……
    畢竟都是大學生,或多或少都有些文化,這些同學說得都挺好。
    可相比倒數第二位同學的發言,他們說得未免有些空洞。
    該同學是這麽說的:我認為良心就是我內心裏一個三角形的東西。我沒有做壞事,它就安靜地待在那裏,一動不動。如果我做了壞事,它就轉動起來,每個角都能把我刺痛。如果我一直做壞事,那三個角都會被磨平,那時候我就感覺不到痛了,良心也隨之消失不見。
    這段話收到了老師,以及全班絕大多數同學的熱烈掌聲。
    之所以說是絕大多數,而不是全部。
    是因為覃波聽完,一臉的不屑。
    不僅不屑,還“切”了好幾聲。
    大學課堂嘛,講究一個自由發言,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
    老師發現覃波的“與眾不同”後,以為他有更好的見解,就走到他旁邊,問道:“這位同學,請問你覺得良心是什麽?
    如果時間能夠倒流的話,這位老師肯定不會問覃波這個問題。
    可惜,時間不能倒流,而她也確實問了。
    覃波從位子上站起來後,第一句話就讓在場的人都吃了一驚。
    他開口說道:“我認為良心這個東西是不存在的。”
    老師問:“何出此言?”
    覃波往後甩了下頭發,回道:“因為從生物學和解剖學上來說,從來沒有人找到過良心這個生物組織。也就是說,它並沒有實體,所以它不存在。”
    老師笑著說道:“這位同學,你的話老師不是很認可。因為沒有實體的東西有很多,比如無線電,比如超聲波,比如火焰……還比如你的喜怒哀樂,你不能說這些東西都不存在吧?”
    覃波清了清喉嚨,說道:“我承認這些東西是存在的,但這跟良心是否存在並沒有必然聯係。”
    “老師你剛才說的,像無線電、超聲波、火焰……這些物理學上的東西,都是可以觀測到的,所以它們存在。”
    “人的喜怒哀樂,也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比如說喜,你會笑。哀,你會哭。所以它們也存在。”
    “可是良心呢,既觀測不到,也感受不到。”
    老師繼續說道:“我認為良心是可以感受到的,比如你去菜市場買菜,一斤肉五塊錢。你給了五塊錢給老板,老板給了你一斤肉。你沒有給假錢,老板也沒有缺斤少兩。在這個交易過程中,你們都感受到了彼此的良心。”
    覃波搖頭道:“老師你這話是在混淆概念。我沒有給老板假錢,是因為花假錢犯法。而老板沒有缺斤少兩,是因為缺斤少兩會被加倍處罰。”
    “這個交易能順利達成的原因,靠得是法律法規的約束,跟良心沒關係。”
    “如果明天國家出台一部法律,說花假錢不犯法,自己用鉛筆畫一張人民幣就可以去買東西,那我肯定不給真錢。”
    “同樣,如果國家明天出台另一部法律,說缺斤少兩不犯法。那我相信,所有的老板都不會足斤足兩。”
    他這些話說完,班上的同學都“哈哈”笑了起來。
    老師也一下起了辯論的興趣。
    她想了想,說道:“剛才我舉的例子,純粹是交易上的,裏麵不涉及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懷,確實有些不妥。”
    “我換一個例子,比如醫生給病人看病,能治好的前提下,他多開兩板藥或者少開兩板藥,都是合法合規的。這種情況下,他出於對病人的同情少開了兩板藥,這種行為不是證明了良心存在嗎?”
    覃波擺了擺手:“此言差矣,醫生少開藥給病人省錢,不是良心,而是職業道德。職業道德的本質,還是一種契約精神。”
    “打個比方說,他是醫生,我是老師。他給我的孩子看病時少開點藥,他幫了我。那我給他孩子上課的時候就負責一點,我也幫了他。”
    “這裏麵不是良心在驅動,而是社會契約在約束。這個契約就是:他遵守他的職業道德,我遵守我的職業道德,我們都能得到一個好的結果。”
    “我們捫心自問,假如醫生看病的時候故意多開藥,那麽老師知道以後,還會好好地給他兒子上課嗎?”
    “反過來,如果老師不好好給醫生的兒子上課,醫生知道後,會好好給老師的兒子看病嗎?”
    “我想大概率是不會的……所以說,這裏麵跟良心其實沒什麽關係。”
    老師沉默了。
    她明明感覺到覃波的話有毛病,可一時間就是找不出來毛病到底在哪裏?
    喜歡重生後,我繼承了世界五百強請大家收藏:()重生後,我繼承了世界五百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