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引薦
字數:5159 加入書籤
黃昏時分,暮色漸沉,安廣郡西南的都統大營燈火通明,旌旗獵獵,號角聲猶如暮鴉般響徹雲霄。武陽立於一座高坡,身後百餘名人馬靜立不動,寒風中卻如鐵雕般筆挺。他微眯雙眼望向遠處營地的高牆,心中思緒如風翻湧。
“主公。”趙甲低聲走上前來,“楊棟已入營通稟,若無意外,明日便可引薦。”
武陽點頭,神色冷靜:“成敗在此一舉。”
三日前,他們抵達安廣郡邊界之時,便秘密聯絡了謝必安麾下一位上大夫——楊棟。此人乃是乾元舊朝進士出身,雖非名門之後,卻精通謀略,官至上大夫,參與軍政參議,為謝必安倚重之人。
此番打通關節,武陽傾盡積蓄,獻上價值一萬兩的金銀珠寶,還配以精巧玉器、東海鮫綃、南疆異果,極盡華麗。楊棟初見之時,頗為遲疑,然而眼見這些財寶與武陽舉止談吐,又聽聞其先在楚烈國有征戰功績,便起了投之為用之心。
次日清晨,謝必安大帳內已聚滿幕僚、將領。
謝必安乃一代梟雄,出身行伍,年過四旬,眼中精光如電,聲如洪鍾。此刻他立於主位,拂袖而立,麵色陰沉地盯著麵前的一幅地圖,拳頭緊握,似在強壓怒火。
“傅恒、潘峰兩賊,狼子野心,昔年同朝為官,今竟割據稱王!”他咬牙低吼,目光掃視眾人,“如今我掌安廣郡,兵馬十五萬,卻遲遲未能掃平大潘,豈非貽笑天下?”
眾將聞言,紛紛低頭不語。
“尹震、王明已滅,吾本意與大潘劃江而治,然那潘峰不識時務,一再挑釁我邊防——三日前,竟派人掠我鹽運,斬我大統領!”謝必安怒氣騰騰,猛然一掌拍在案上,聲震帳頂,“此仇,不報不足以立威!”
一名將領拱手出列:“末將願引三千兵,襲其要道!”
謝必安搖頭:“不夠!傅恒非庸手,若兵不足,徒增傷亡。”
“那便五千!”另一人也起身附和。
“七千!”又有將領出聲。
“廢話!”謝必安驟然厲喝,“我問的是:誰,可破傅恒?”
一語問出,大帳內頓時寂靜,眾人你望我、我望你,卻無人再應聲。
傅恒乃潘峰左膀右臂,驍勇非凡。傳聞他曾在中漢郡以三千破敵萬人,殺得屍橫遍野,聲威遠播。如今他大潘北線,守禦如鐵,若無奇謀,硬攻無異於以卵擊石。
謝必安見無人應聲,麵色更加難看。
就在此時,一人從文臣席後徐步而出,正是楊棟。
“主公勿怒。”楊棟拱手,聲音平緩,“楊某有一策,可解燃眉。”
謝必安眯起眼睛,冷聲道:“你有何策?但說無妨。”
楊棟微微一笑:“非策,而是人。某願引薦一人,雖非我安廣軍中將領,但才略膽識,實不遜於曆代名將。”
“哦?”謝必安眉毛一挑,“何人?”
“此人姓武名陽,出身蜀中武家,原為武安縣令之子。後潘峰、傅恒起兵叛亂在武安殺掉了武陽的家人和武安的老百姓,然後武陽未來避亂而流亡,如今自組人馬百餘,戰力驚人,軍法嚴明,手段果決,曾經在寒鴉關素有威名。”
謝必安眼神一閃,盯著楊棟:“寒鴉關之戰……可是那楚烈國川的全國風雨的寒鴉關戰役?”
“正是。”楊棟微微點頭。
“可我聽聞那人已戰死?”謝必安皺眉。
“此乃掩人耳目。”楊棟含笑,“實則他以假屍脫身,逃過搜捕,如今特來投奔。”
謝必安沉吟片刻,隨後轉身看向地圖,輕聲喃喃:“武陽……若果真如你所說,可堪重任。”
楊棟拱手:“主公若有疑慮,何不親見其人?”
謝必安揮手:“召來!”
武陽大步踏入大帳之中,帳內沉靜了一瞬,隨即眾人目光齊刷刷地投來,或驚訝,或打量,或不屑。
隻見他身著青甲,步履堅定,年不過十九,眉宇間卻帶著一股與年紀不符的沉穩與鋒銳。大帳正中央,謝必安身披金甲,半倚主位,眼神如鷹隼般銳利。他身後是數名重臣謀士、猛將驍勇,氣氛壓迫。
“參見謝大帥。”武陽站定,大禮不失,從容施禮。
謝必安未語,身側一名須發斑白的上卿大夫率先低聲道:“這便是……楊大夫所薦之人?”
楊棟立於側旁,緩緩點頭:“正是武陽。”
謝必安眯了眯眼,開口帶著幾分玩味:“年紀不大,倒有幾分膽魄。你可知本帥今日召將,是為議討大潘之事?”
“末將已聽楊大夫轉述。”武陽抬眼,語聲沉穩,不卑不亢,“正因如此,末將願請兵北上,自擒傅恒。”
此言一出,帳中一陣輕哂。
“好大的口氣!”一名身形魁梧的將軍站出,鼻中冷哼,“老夫從軍三十載,也不敢言輕取傅恒,你一個毛都未長齊的乳臭小兒,竟敢如此放言?”
“郭將軍莫急。”謝必安擺手止住他,眼中卻仍盯著武陽,“你想要多少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精兵三千。”武陽答得幹脆。
“隻要三千?”謝必安挑眉,語氣裏摻雜著不信。
“是。”武陽拱手,斬釘截鐵,“隻需三千,末將便敢保一月之內,破巴鎮,斬傅恒,獻其首於大帥座前。”
“哈哈哈哈!”帳中忽然傳出一陣大笑,是那郭將軍領頭,“此子瘋了不成?傅恒之營據險而守,兵馬兩萬有餘,鎮中有糧有械,更有黑虎營死士。三千破之?簡直是癡人說夢!”
武陽麵不改色,轉頭平靜答道:“傅恒之所以未敗,隻因敵人懼其聲威而不敢先動。末將有仇於身,誌在必斬,不畏此名。且他久居其地,懈怠鬆散,未設防我輩之奇兵。以三千奇兵破其慵懶之陣,正是上策。”
謝必安目光微凝,緩緩坐直:“你說與傅恒有仇,此仇從何而來?”
武陽眸光幽深,聲音低沉:“三年前,傅恒潘峰率叛軍兵臨武安,屠我鄉邑,殺我父親,辱我族姓。我父死於城頭,百姓葬於烈火。此仇,此恨,刻骨銘心。末將今日所請,不為功名,不為封賞,隻為那一刀,斬其首級,償我家仇。”
帳中霎時靜默。
謝必安未言,反倒是旁邊那位年邁謀士輕歎了一聲:“怪不得這少年眼神沉穩,氣息凝重,竟是亡家之人。如此怨仇,若得其人,未嚐不是一枚利刃。”
謝必安沉吟片刻,忽然問道:“若我借你兵,失敗之後呢?”
“若月餘之內傅恒不死,巴鎮不破,末將自盡以謝大帥信任。”
“好。”謝必安一拍案幾,朗聲道,“既如此,本帥便信你一回。來人,令第五營三千赤甲軍,自今夜起歸武陽節製,三日後出發北上。”
“諾!”
郭將軍等人神情複雜,有人仍覺不值,也有人暗自頷首。
謝必安卻笑得豪爽:“世人都說我謝必安眼高於頂,不喜後輩,但我謝某最敬的,便是那敢於許諾、敢負生死之人。你若真取傅恒首級,我謝必安,當大擺慶功宴,親自為你斟酒!”
“若得捷報,末將飲謝大帥之酒;若無回音,便是血灑沙場之魂。”武陽說罷,長揖而退,身姿挺拔如鬆。
數個時辰後,夜色沉沉。
武陽歸營,將謝必安所撥三千赤甲軍安置於原來赤軍營地之側。趙甲、錢乙、孫丙、李丁、謝戊、嚴林等人早已在營中等候。
“如何?”趙甲迎上來,壓低聲音問道。
武陽略一頷首:“三千人,已到手。”
“這般順利?”謝戊詫異道,“謝必安竟信你這般輕言?”
武陽淡淡一笑:“他雖狂傲,卻並非無謀之人。我賭他欲勝之心甚於謹慎之心。”
嚴林皺眉道:“三千精兵雖足,但傅恒之軍已成係統,駐防嚴密,僅憑這點人手,恐難一擊而破。”
武陽目光微寒:“不隻是這三千。”
眾人一愣。
“我們自己不是還有一百人馬嗎?。”武陽緩緩說道,“再者,傅恒傲慢,已數月無戰,今聞我小軍北上,必不設防,反以為我為謝必安之棋,可一探虛實而已。”
趙甲眼神漸亮:“你是要詐敵?”
“正是。”武陽點頭,“傅恒聞我而輕敵,我便讓他悔不當初。”
眾人相視一笑,營帳之中,火光映出一張張充滿戰意的麵容。
夜風獵獵,旌旗無聲飄動。
而在北方數百裏外的巴鎮,傅恒正在金帳之中,豪飲三碗烈酒,嘴角揚起冷笑,似乎正為某種自以為穩固的局勢得意,卻不知,一場驚天風暴,正在悄然成形。
喜歡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請大家收藏:()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