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天下震動
字數:4662 加入書籤
玄秦大將軍樊天,率十八萬鐵騎踏破川州、覆滅大潘的消息,如同深冬最凜冽的寒風,裹挾著血腥與鐵鏽的氣息,以驚人的速度席卷了整個天下。這已非簡單的戰報,而是一聲震徹寰宇的驚雷,一道撕裂舊有格局的霹靂!
從晉蒼國巍峨的都城龍庭,到楚烈國煙雨迷蒙的郢都,再到魏陽國雄踞北方的安邑,乃至那些夾縫中求存的蕞爾小邦……所有的王庭廟堂之上,都掀起了滔天巨浪。朝臣們爭相傳遞著加急的邸報,君王們深夜被驚醒,對著巨大的輿圖徹夜難眠。商旅斷絕,驛道奔忙的盡是神色倉惶的信使。
“玄秦……樊天……十八萬鐵騎……川州城破……大潘覆滅……”
“潘峰……那個擁兵數十萬、一度氣焰熏天的梟雄……就這麽完了?”
“中漢郡!那可是控扼南北的咽喉!竟被玄秦如此輕易地吞下了?”
“下一個……會是誰?”
震驚、恐懼、猜疑、警惕……種種情緒如同瘟疫般蔓延。玄秦,這個曾經偏居西北、被中原諸國視為匈奴邊陲的國度,以其雷霆萬鈞之勢,用大潘的屍骸和川州的廢墟,向整個天下宣告一頭蟄伏已久的猛虎,已然亮出了足以撕裂山河的獠牙!一個新的、足以撼動晉蒼、楚烈、魏陽三大霸主地位的龐然大物,正從北境的寒風中昂然崛起!
巴鎮,靖亂軍帥府。
巨大的羊皮地圖前,氣氛凝重得如同冰封。燭火跳躍,將武陽和諸葛長明兩人的身影長長地投射在牆壁上,如同兩座沉默的山嶽。那份來自北境、沾染著血腥氣息的加急軍報,此刻正靜靜地攤開在案幾之上,每一個字都像燒紅的烙鐵,灼燒著他們的神經。
武陽的手指無意識地在地圖上“中漢郡”的位置用力摩挲著,仿佛要擦去那刺眼的玄秦標記。他抬起頭,目光如炬,看向身側的諸葛長明。無需言語,眼神中已包含了千鈞重擔的疑問玄秦的刀鋒,下一步會指向何方?靖亂軍,該如何應對這頭北方的巨獸?
諸葛長明羽扇輕搖,但眉宇間那份智珠在握的從容已被前所未有的凝重所取代。他的目光在地圖上“古涪郡”與“西州”之間反複逡巡,如同最精密的儀器在計算著最致命的軌跡。
“主公,” 諸葛長明的聲音低沉而清晰,帶著一種洞悉危機的穿透力,“玄秦吞下中漢郡,如同猛虎踞於臥榻之側!樊天此人,用兵如神,深諳‘趁你病,要你命’之道。大潘覆滅,其兵鋒正銳,豈會滿足於區區一郡之地?其野心……必在鯨吞整個劉蜀,乃至窺伺中原地區!”
他羽扇重重地點在古涪郡的“梓州”和西州的位置上“我軍如今占據古涪、鄭南、巴鎮、西州四地,控扼劉蜀腹心及南方門戶。此乃玄秦南下必經之路,亦是我軍生死存亡之咽喉!樊天若動,其目標必在此二地之一!”
諸葛長明的眼神銳利如鷹隼,剖析著兩種可能“其一,若樊天銳氣正盛,意圖一鼓作氣,打通南下之捷徑,則其兵鋒必直指古涪郡梓州!梓州扼守通往劉蜀南部富庶之地及西州側翼之要衝,拿下梓州,便可居高臨下,將我軍南北切割,再圖西州,易如反掌!此乃‘圖一往無前’之攻勢!”
“其二,” 他羽扇移向西州,“若樊天慮及我軍新勝,根基漸穩,或憂後方尚未徹底消化中漢,則其可能選擇更為穩妥之策——先攻西州!西州乃我新複之都,城池雖堅,然民心初附,百廢待興。且西州若失,我軍則失一重要根基與象征,士氣必遭重創。此乃‘圖穩’之選,步步為營,斷我臂膀!”
“無論其選擇哪一路,” 諸葛長明的聲音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緊迫感,“古涪郡梓州與西州,皆已危如累卵!必須即刻加固城防,囤積糧草軍械,廣布斥候,深挖壕塹,布設陷阱!同時,需精選良將,統重兵駐守!此二地,不容有失!一旦一處被突破,則全局崩壞!”
武陽深吸一口氣,胸中激蕩著巨大的壓力,但諸葛長明條分縷析的判斷,如同在迷霧中點亮了明燈。他猛地一拳砸在地圖邊緣,眼神中燃起決然的火焰“先生所言,振聾發聵!玄秦之患,迫在眉睫!靖亂軍七萬將士,當如臂使指,拱衛要害!”
他霍然轉身,聲音如同金鐵交鳴,帶著統帥的威嚴,響徹帥府“傳令!全軍整備,依軍師之策,即刻布防!”
一道道將令,如同疾風驟雨般從巴鎮帥府發出“命衛鍾將軍!統率本部精銳三萬!即日開拔,進駐古涪郡梓州!全權負責梓州及古涪北境防務!趙甲、錢乙、孫丙、李丁、謝戊五將為副,悉聽衛將軍調遣!務必依托梓州天險,深溝高壘,廣布疑兵,多設烽燧!糧草軍械,優先供給!務必使梓州,成為樊天南下不可逾越之鐵壁!”
“命嚴林將軍!統率牙門三將(趙玄清、李仲庸、孫景曜)、錢勇及本部精兵兩萬!進駐西州!西州乃我根基重鎮,不容有失!嚴將軍需整飭城防,安撫民心,肅清殘敵,囤積滾木礌石火油!牙門三將,各司其職,分守要衝!錢勇將軍負責城外遊弋策應!務必使西州固若金湯,成為插在玄秦南下之路上的鋼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其餘兩萬餘將士,分駐鄭南、巴鎮及新附各城!由各城守將統領,加固城防,操練士卒,囤積糧秣,廣布斥候!確保後方穩固,道路通暢,隨時準備策應梓州、西州!”
命令下達,帥府內外瞬間進入一種高速運轉的臨戰狀態。傳令官攜帶著蓋有武陽大印的令箭飛馳而出;各營將領緊急集合,點驗兵員,調撥物資;沉重的城門開啟,一隊隊盔明甲亮、士氣高昂的靖亂軍將士,在各自將領的率領下,如同黑色的鐵流,分別朝著梓州和西州的方向,浩蕩開拔!旌旗獵獵,刀槍如林,沉重的腳步聲踏在大地上,發出令人心潮澎湃的轟鳴。
武陽站在帥府高台之上,望著城外那逐漸遠去的、承載著靖亂軍未來希望的鋼鐵洪流,胸中豪情激蕩,但更深處,是對即將到來的血火風暴的凝重。七萬將士,已是靖亂軍傾盡所有凝聚的力量。他們將要麵對的,是剛剛踏平川州、凶威正盛的玄秦鐵騎,是那個用兵如神的屠夫樊天!
“主公,” 諸葛長明的聲音在身旁響起,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深意,“兩處要隘,皆已布下重兵良將。然,欲抗強虜,非僅憑堅城利刃。民心所向,眾誌成城,方為根本。”
武陽轉身,看向諸葛長明“先生之意是?”
“主公可還記得武安縣?” 諸葛長明目光深邃,望向南方,“那裏,是潘峰暴行起始之地,是主公心中最深之痛,亦是……無數流離失所百姓心中永遠之殤。如今西州已複,潘峰雖遁,然武安縣及周邊,想必依舊滿目瘡痍,民生凋敝。”
他頓了頓,聲音帶著一種撫慰的力量“主公若此時能以靖亂軍之首、劉蜀百姓之望的身份,輕車簡從,親赴武安。祭奠亡魂,撫恤遺孤,助其重建家園……此乃收攏離散人心,彰顯仁德,凝聚劉蜀共禦外侮之誌的絕佳時機!其意義,不下於十萬雄兵!”
武陽渾身一震!武安縣……那個被血與火徹底吞噬的名字,那個無數個午夜夢回讓他痛徹心扉的地方!諸葛長明的話,如同一道閃電,劈開了他心中積鬱的仇恨迷霧,照亮了一條更為深遠的路——靖亂,不僅要驅逐國賊,更要撫平創傷,重鑄希望!
他眼中瞬間泛起複雜的光芒,有深沉的痛楚,有堅定的決心,更有一種被點醒的明悟。他用力地點點頭,聲音低沉而有力“先生……此言如醍醐灌頂!武陽……明白了!”
他猛地轉身,對著侍立一旁的親衛統領“傳令!點齊天武騎八百精銳!備快馬!輕裝簡從,隻帶三日幹糧!唐承安!”
“末將在!” 一直沉默侍立在側、精悍如豹的天武騎將軍唐承安跨步出列。
“命你隨行!負責沿途護衛與情報!” 武陽下令,“諸葛先生隨我同行!一個時辰後,出發!”
“末將(屬下)遵命!” 唐承安與諸葛長明肅然應命。
一個時辰後,巴鎮南門。
沒有盛大的儀仗,沒有喧囂的鼓樂。八百名天武騎精銳,人人雙馬,玄甲輕裝,背負強弓勁弩,腰懸戰刀,如同八百柄收斂了鋒芒卻隨時可出鞘飲血的利刃,肅立在寒風中,鴉雀無聲。隻有戰馬偶爾噴出的鼻息,在冰冷的空氣中凝成白霧。
武陽已褪下象征統帥威嚴的明光鎧,換上了一身洗得發白的青布勁裝,外罩一件半舊的玄色大氅。他最後望了一眼北方那被陰雲籠罩的天空,那裏是玄秦鐵騎虎視眈眈的方向。然後,他翻身上馬,動作幹脆利落。
“出發!” 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一個天武騎將士耳中。
蹄聲如雷,八百鐵騎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風,卷起漫天煙塵,衝出巴鎮南門,朝著武安縣的方向,絕塵而去!諸葛長明與唐承安緊隨武陽左右。
此去武安,非為征戰,而是為了告慰那些在潘峰屠刀下無辜逝去的亡魂,為了在滿目瘡痍的土地上,重新種下名為“希望”的種子。馬蹄踏過焦土,武陽的目光穿透南方的煙塵,仿佛看到了那個被血色浸透的小城。仇恨可以點燃戰火,而唯有悲憫與重建,才能鑄就抵禦一切風暴的、名為“人心”的永恒長城。北境的寒鋒已然迫近,而南方的故土,正等待著它的守護者,去撫平傷痕,重聚力量。
喜歡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