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大王點帥

字數:9007   加入書籤

A+A-


    畫麵從風雪肆虐的西北邊關寒鴉關,瞬間切換至千裏之外,楚烈國的心髒——郢都王宮。
    楚烈國郢都,王宮議政大殿。
    殿內金磚鋪地,蟠龍柱擎天,肅穆莊嚴。
    冬日清冷的晨光透過高大的雕花窗欞,在地麵投下長長的光斑,卻驅不散彌漫在空氣裏的凝重。
    滿朝文武,依品階肅立兩側,鴉雀無聲,連呼吸都刻意放輕,所有人的目光都如同被無形的絲線牽引,牢牢係在王階之上,那尊玄黑龍紋王座上的身影——楚烈王。
    楚烈王正值盛年,麵容如刀削斧鑿般剛毅,眼神銳利如盤旋於九天的鷹隼,即便隻是端坐,那股不怒自威的磅礴霸氣也如同實質般籠罩著整個大殿,令人心生凜然,不敢直視。
    在他右側下方,距離王座僅三步之遙,設有一張紫檀木雕祥雲瑞獸的大椅。
    椅上端坐一人,須發已染霜華,麵容與楚烈王有五六分相似,神態卻更為雍容平和,眼神深邃如古井,正是楚烈王的親叔父,隻比楚烈王年長三歲,卻地位超然、曆經三朝風浪的長信君——熊錫。
    他無需站立,僅憑此座,便昭示其王族定海神針般的尊崇。
    大殿之內,無形的裂痕清晰地將文武百官割裂為兩大壁壘。
    左側,以二公子熊亮為首。
    熊亮身著蟒袍,玉帶束腰,麵容俊雅,嘴角習慣性地噙著一絲溫潤笑意,眼神卻精光內斂,沉穩如山嶽,深不可測。
    他身後簇擁的官員,文臣氣度儒雅,武將沉穩幹練,皆目光沉凝,氣場內聚。
    右側,則是三公子熊炎。
    熊炎同樣蟒袍加身,身形魁梧挺拔,眉宇間一股天生的桀驁銳氣噴薄欲出,目光如炬,毫不掩飾其勃勃野心與侵略性。
    他身後的支持者,多是戰功彪炳的勳貴或性格剛烈的強硬派,眼神淩厲,氣勢外放,如同出鞘的利刃。
    殿內落針可聞,唯有炭盆中銀霜炭燃燒發出的細微劈啪聲。
    楚烈王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如同沉厚的鍾罄之音,清晰地穿透寂靜,敲在每個人的心鼓上,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力。
    “今召諸卿,唯議一事——伐魏陽!”
    他目光如電,掃視全場,
    “劉蜀柱國上將軍武陽,已率靖亂軍入我境,不日將抵隨郡。然,此乃傾國之戰!滅魏主力,必為我大楚雄師!此戰關乎社稷存續,國運興衰,不容半分差池!當務之急,便是定下這執掌帥印、揮師東征的伐魏大元帥人選!諸卿,可有賢才舉薦?暢所欲言。”
    楚烈王話音方落,如同點燃了引信。
    右側陣營中,三公子熊炎猛地一步踏出,甲胄鏗鏘!
    他聲音洪亮,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和迫人的氣勢,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父王!兒臣舉薦宗親熊昊!”
    他手臂一揮,指向身後一位同樣身著將袍、麵容英武、眼神銳利的青年將領,
    “熊昊乃叔祖楚烈王三叔)嫡孫,血脈尊貴!其勇武冠絕宗室,熟讀兵書韜略,更兼年富力強,銳氣衝霄!近年來坐鎮南境,剿平十三寨巨寇,練兵有方,屢立奇功,深得軍心擁戴!由其掛帥,必能如利劍出鞘,揚我大楚赫赫軍威,直搗魏陽都城,生擒魏王!”
    熊炎話語鏗鏘,擲地有聲。
    他話音剛落,身後一派官員如同得到了衝鋒的號令,紛紛搶步出列,聲浪迭起:。
    “王上!三公子慧眼如炬!熊昊將軍少年英雄,有萬夫不當之勇!南疆平叛,五千精兵破敵兩萬,殺得叛軍聞風喪膽,足證其勇略無雙!”
    一位虯髯武將聲如洪鍾。
    “正是!熊昊將軍深諳兵法,治軍嚴明,更兼對王上、對宗室赤膽忠心!實乃大元帥之不二人選!”
    一位文官緊隨其後,言辭懇切。
    “請王上明鑒!熊昊將軍掛帥,定能旗開得勝,馬到功成!”
    附和之聲在右側陣營此起彼伏,聲勢浩大,仿佛已成定局。
    楚烈王端坐王座,麵容沉靜如水,手指無意識地、極有節奏地輕輕敲擊著龍椅冰冷的鎏金螭首扶手,發出細微的“嗒、嗒”聲。
    他目光深邃,緩緩掃過慷慨陳詞的熊炎及其黨羽,看不出絲毫情緒波動,仿佛在欣賞一場表演。
    待右側聲浪稍歇,大殿左側,二公子熊亮才不疾不徐地出列。
    他步履沉穩,身姿挺拔,臉上帶著一貫的溫潤笑意,向王座深施一禮,動作行雲流水,盡顯從容氣度。
    熊亮的聲音不高,卻溫潤清晰,帶著一種奇異的穿透力,瞬間壓下了殿內的餘音。
    “父王,”
    熊亮抬眼,目光平和卻堅定。
    “兒臣亦舉薦一人——上將軍封知安!”
    他微微側身,示意身後一位麵容沉毅、鬢角微霜的中年將領。
    “封將軍戎馬半生,乃我大楚國之幹臣!大小百餘戰,戰功彪炳史冊!其最令人心折者,莫過於三年前平陽之戰!”
    熊亮的聲音微微拔高,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激昂,
    “彼時,晉蒼名將公孫桀率十萬百戰精銳悍然入侵!封將軍臨危受命,僅率三萬新募之卒,於平陽城外布下奇陣!示敵以弱,誘敵深入,再施以雷霆反擊!鏖戰七日,終將公孫桀十萬大軍殺得潰不成軍,狼狽逃回晉蒼!此役,非但保全我大楚疆土,更令晉蒼至今不敢東顧!足見封將軍運籌帷幄之能,臨陣決斷之明,用兵已臻化境!”
    熊亮話語條理分明,將封知安的赫赫戰功娓娓道來,極具說服力。
    他話音一落,左側官員也立刻群起響應。
    “王上!二公子所言字字珠璣!封知安將軍國之柱石,平陽一戰堪稱兵家經典,足以載入史冊!”
    一位老成持重的文臣顫巍巍出列,激動地說道。
    “封將軍用兵如神,深諳韜略,更兼老成持重,經驗宏富!伐魏乃硬仗、惡仗,非封將軍此等帥才不能穩操勝券!”
    一位將領聲音鏗鏘。
    “請王上明斷!封將軍威望素著,三軍信服,統領伐魏大軍,必能不負王命!”
    左側聲浪同樣高漲,與右側分庭抗禮。
    大殿內,無形的硝煙彌漫。
    兩派官員唇槍舌劍,各為其主,將熊昊的勇武銳氣與封知安的沉穩老練反複強調,爭論不休。
    熊炎目光灼灼,帶著誌在必得的鋒芒;熊亮則氣定神閑,嘴角噙著若有若無的笑意。
    兩人目光在空中短暫碰撞,皆能感受到對方眼中那份毫不退讓的決心。
    楚烈王靜靜地聽著,臉上依舊古井無波。
    他時而對某位官員的發言微微頷首,仿佛對雙方推薦的人選都表示認可。
    待兩派爭執的聲音在無形的壓力下漸漸低弱下去,他才緩緩抬起右手,掌心向下,輕輕一壓。
    一股無形的威勢彌漫開來,大殿內瞬間恢複了令人窒息的寂靜。
    “嗯…”
    楚烈王沉吟一聲,打破了沉寂。
    他的目光仿佛在“熊昊”與“封知安”兩個名字上停留了片刻,緩緩開口,聲音帶著帝王的威嚴與一絲難以言喻的沉重。
    “熊昊,宗室後起之秀,勇武果決,銳氣勃發,確為可造之才。封知安,國之宿將,功勳卓著,老成謀國,乃柱石之臣。皆是寡人之股肱,大楚之棟梁。”
    他先是高度肯定了兩人,隨即話鋒陡然一轉,語氣變得無比凝重,如同千鈞重錘砸下。
    “然!此次討伐魏陽,非比尋常!此乃傾舉國之力,行滅國之戰!關乎我大楚百年基業,千秋國運!隻許勝,不許敗!此等重任,帥印執掌之人,需慎之又慎!非大智大勇、德高望重、能懾服三軍、統籌全局者不可勝任!”
    他的目光,終於轉向了右側下方,那位始終靜坐如山、閉目養神的長信君熊錫。
    “王叔,”楚烈王的聲音帶上了一絲晚輩對長輩的詢問與尊重,
    “您乃我王室耆宿,曆經風雲,見識深遠,洞若觀火。不知對此帥位人選,王叔可有卓見,以解寡人之惑?”
    刷!所有目光瞬間聚焦在長信君熊錫身上。
    這位地位超然的王叔,他的意見,往往能左右乾坤。
    長信君熊錫緩緩睜開雙眼,那雙飽經滄桑的眸子平靜無波。
    他捋了捋胡須,臉上露出一抹溫和而深邃的笑意,聲音平和舒緩,不帶任何煙火氣,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王上言重了。我昏聵不濟,早已不理具體軍務,隻求含飴弄孫,安度餘年。”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神情各異的兩位公子和百官,繼續道,
    “伐魏陽,乃國之大計,社稷之重擔。此等關乎國運興衰之帥位,非王上聖心獨斷不可。王上英明神武,洞察秋毫,胸中自有丘壑。我唯王命是從,絕無異議。”
    一番話,既表明了自己不涉黨爭、置身事外的超然立場,又巧妙地將最終的決定權完全奉還給了楚烈王,圓滑老練,無懈可擊。
    楚烈王聞言,嘴角似乎勾起一抹極淡、極難察覺的笑意,仿佛對王叔的回答早已了然於胸。
    他不再有絲毫猶豫,目光陡然變得如同出鞘的絕世利劍,寒光四射,掃視全場!
    一股更加磅礴、更加決然的帝王威壓轟然降臨!
    他聲音陡然拔高,斬釘截鐵,如同驚雷炸響在每個人心頭。
    “好!既如此,寡人意決——”
    他刻意停頓,大殿內死寂一片,連呼吸聲都消失了,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那決定命運的名字。
    “著令,三朝元老,安國公——紀元嵩!複出!出任伐魏陽兵馬大元帥,總領三軍,節製諸路兵馬,全權負責伐魏戰事!凡戰陣軍務,生殺予奪,皆由其決斷!”
    “紀元嵩老將軍?!”
    “安國公?!”
    整個大殿瞬間如同被投入一塊巨石的冰湖,死寂被徹底打破,爆發出無法抑製的、壓抑的驚呼與倒吸冷氣之聲!
    所有官員,無論派係,臉上都寫滿了極致的錯愕、茫然與難以置信!
    連一直沉穩的熊亮和鋒芒畢露的熊炎,瞳孔都驟然收縮,臉上血色瞬間褪去,流露出難以掩飾的震驚與失落!
    紀元嵩!
    這個名字本身就代表著一段傳奇!
    他曆經三代楚王,是當今楚烈王祖父時代就馳騁沙場的宿將!
    曾與魏陽名將廉洪鏖戰於野狼原,與晉蒼宿將司馬錯對峙於洛水河畔,戰績彪炳,威震列國!
    然而,他今年已六十有五,須發皆白,早已遠離朝堂紛爭,在安國公府深居簡出,頤養天年近十載!
    更關鍵的是,這位老帥是朝堂上公認的、碩果僅存的純臣!
    他隻忠於楚烈王座,從不參與任何黨爭,是真正的定海神針!
    楚烈王看著滿朝文武失態的模樣,嘴角那抹淡笑似乎深了一分。
    他聲音沉穩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解釋道。
    “紀老將軍雖年逾花甲,然寶刀未老,虎威猶存!其胸中韜略,沙場經驗,非常人可及!當年魏陽廉洪見其旗號而退避三舍,晉蒼司馬錯聞其名而不敢越雷池半步!此等威望,足以定軍心,懾敵膽!值此國戰之際,正當請此定國老帥出山,執掌帥印!寡人深信,紀老將軍必能不負重托,克定魏陽!”
    他銳利的目光如實質般掃過臉色僵硬、難掩失落的熊亮與熊炎,語氣陡然一轉,帶著更深的考量和不容抗拒的意誌,繼續宣布。
    “另,著令宗親熊昊,為伐魏陽左路元帥!著令上將軍封知安,為伐魏陽右路元帥!各領本部精銳,隨同紀老大元帥出征,聽其號令!”
    這第二道命令,讓剛剛從震驚中稍稍回神的百官又是一陣騷動!
    王上這是…將兩位公子極力舉薦的人選都用了?
    但位置卻放在了左右兩路元帥?
    這…這是何意?
    沒等眾人完全想通,楚烈王接下來的話,如同第三道九天驚雷,帶著最終布局完成的決然與冷酷,徹底將整個朝堂引爆。
    “此外!”
    楚烈王的聲音斬釘截鐵,如同金鐵交鳴,
    “著三公子熊炎,為左路監軍!二公子熊亮,為右路監軍!隨軍出征!凡軍中糧秣調度、軍情奏報、將佐任免等一應事務,無論大小,皆須報於監軍知曉!且,自紀老大元帥以下,所有將官兵卒,包括兩位監軍在內,凡戰陣之事,軍令調度,皆須無條件、絕對服從紀元嵩大元帥之命!視其令如寡人之令!違令者,無論身份,以叛逆論處,立斬不赦!絕不姑息!”
    “轟——!”
    這一次,大殿內徹底炸開了鍋!
    壓抑的驚呼瞬間變成了無法控製的、低沉的嘩然!
    所有官員都徹底懵了,臉上隻剩下極致的震撼!
    王上不僅啟用了超然物外的老帥紀元嵩為最高統帥,平衡了兩位公子的勢力,更是直接將兩位公子都派上了前線擔任監軍!
    監軍!
    這職位看似位高,實則微妙!
    既要監督軍務,卻又被明確要求必須服從主帥軍令!
    這分明是將兩位公子置於老帥的羽翼或者說鉗製)之下!
    更關鍵的是,那句“視其令如寡人之令”和“無論身份,立斬不赦”!
    這已經不僅僅是伐魏陽的軍事部署了!
    這是將整個伐魏戰場,變成了對兩位公子熊亮與熊炎能力、心性、格局、以及對王命忠誠度的終極考場!
    誰能在殘酷的戰爭中展現出更強的統帥力、更好的大局觀、更懂得配合與服從、更能贏得將士之心,誰就能在這場關乎國運的豪賭中,為自己贏得至關重要的籌碼!
    而最終的評判者,不僅是高高在上的楚烈王,更是這場戰爭本身的勝負與過程!
    這幾乎是在向全天下宣告,楚烈國未來的王座歸屬,將直接由這場伐魏之戰中兩位公子的表現來決定!
    熊亮和熊炎在最初的巨大震驚和失落過後,幾乎同時猛地抬起頭!
    兩人眼中的複雜情緒瞬間被一種前所未有的、燃燒著熊熊烈焰的熾熱鬥誌所取代!
    那是一種混雜著巨大壓力、無邊野望、以及破釜沉舟般決心的光芒!
    他們死死地盯著王座上的父親,那目光銳利得仿佛要穿透冕旒,看清父親眼中深藏的考量。
    隨即,兩人的目光如同實質般在空中轟然碰撞!
    沒有言語,卻爆發出比千軍萬馬更激烈的火花!
    挑釁、不服、昂揚的戰意、以及對那至高王座赤裸裸的渴望,在無聲的空氣中激烈交鋒!
    朝堂上的喧囂漸漸平息,隻剩下死一般的寂靜和無數道驚疑不定的目光。
    所有人都明白,郢都朝堂的暗流湧動,從這一刻起,將徹底轉移到那即將被血與火染紅的魏陽戰場之上。
    真正的、決定未來楚烈國運的、最殘酷也最直接的競爭——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