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欲加之罪

字數:4834   加入書籤

A+A-


    “據斥候探知,秦國公正率大軍,經嵐州,前往馬邑。”嚴申低聲道。
    “那便好!”張啟大鬆一口氣,整個人如釋重負。
    秦國公高楷連戰連捷,太原之戰,更斬殺劉競成,聲勢正盛。
    即便有突厥做靠山,他也不敢直麵高楷兵鋒。
    默然片刻,嚴申建言道:“刺史,蘇將軍與我等意見不一,不如趁早殺之,除一禍患。”
    張啟猶豫不決:“蘇行烈統兵有方,頗受將士擁戴。”
    “若無確鑿罪名,貿然殺他,恐怕引起軍心動蕩。”
    嚴申嘴角一勾:“欲加
    之罪,何患無辭。”
    他低聲耳語一番,聽得張啟連連點頭。
    “此計甚妙!”
    正商議時,忽見管事來報,龍興寺僧人來訪。
    張啟顧不得栽贓陷害,連忙出府迎接。
    轉過張府,隔著數座街坊,便是蘇府。
    與富麗堂皇的張府截然相反,蘇府不過三進小院,烏牆黛瓦,陳設簡陋。
    蘇行烈召來數十個親卒,沉聲道:“刺史昏聵,竟投靠始羅可汗,與虎謀皮,置代州百姓於不顧。”
    “我雖不才,斷然不能坐視他倒行逆施。”
    “將軍,您打算如何應對?”一名都尉問道。
    蘇行烈斬釘截鐵:“我自當撥亂反正,拿下張啟,交由段將軍發落。”
    眾人皆無異議。
    都尉歎道:“倘若秦國公在此,必不會讓刺史妄為。”
    “如今,始羅可汗率軍攻打雁門關,一旦讓他得逞,代州必將生靈塗炭。”
    “爾等不必憂心,秦國公已然率軍,過嵐州,去往馬邑。”蘇行烈寬慰道。
    “突厥縱然勢大,也絕非秦國公對手。”
    “秦國公竟率軍來援?”眾人又驚又喜。
    不知不覺,滿身壓力,竟一掃而空。
    蘇行烈暗讚:秦國公威名赫赫,屢戰屢勝,唯有他,才能為我漢家百姓做主,驅逐突厥,還代州太平。
    隻可惜,秦國公尚且不知張刺史陰謀反叛,與突厥沆瀣一氣。
    此外,五台山龍興寺,亦淪為始羅可汗馬前卒,為他奔走效力,反向信眾下殺手。
    著實無恥之尤!
    計議一定,蘇行烈召集麾下五百精兵,趁夜,悍然發動襲擊,欲闖入張府,控製張啟。
    然而,張啟早有準備,竟布設重兵於府中,就等他落入陷阱,反戈一擊,將犯上作亂的罪名,扣在他頭上,名正言順將他斬首。
    所幸,蘇行烈見機不妙,立即率眾衝出張府,直奔西城門。
    張啟追之不及,氣憤道:“可恨,竟讓這逆賊逃了!”
    “刺史勿憂。”嚴申低笑道,“下官早已命人,把守城門,任何人不得進出。”
    張啟大喜:“若能擒拿逆賊,你當居首功。”
    嚴申連連謙遜。
    然而,事與願違,一名小校飛奔來報:“刺史、別駕,蘇將軍率眾逃出西門去了。”
    張啟滿臉笑容凝固:“怎會如此?”
    小校囁嚅道:“嶽都尉打開城門,放走蘇將軍一行人。”
    “絕無可能!”嚴申斷然道,“我已命他緊閉城門,擒殺蘇行烈。”
    “他怎會……怎敢不從?”
    小校身形一顫:“嶽都尉直言,不願與逆賊同流合汙。”
    張啟驚怒交加:“嶽光廷,竟敢放肆!”
    “傳我軍令,將他滿門殺絕,一個不留!”
    “是!”小校慌忙去了。
    嚴申急切道:“嶽光廷不足為慮,卻不能讓蘇行烈跑了。”
    “否則,一旦此事泄露,讓段治玄得知,便是大禍!”
    張啟神色一震,連忙派人前去追擊:“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待眾人領命而去,他寒聲道:“陸重榮也不能留了。”
    “依照法師吩咐,立即將他革職,一刀兩斷。”
    “遵令!”嚴申急忙應下。
    ……
    四月天氣,夜晚時,寒意仍舊侵人,又有狂風驟雨,不利於行軍。
    李光焰勸諫道:“主上,您晝夜疾馳,許久未曾休息,於身體無益,還請……”
    高楷揮手打斷:“突厥來勢洶洶,不可貽誤軍機。”
    “是……”李光焰無奈。
    此刻,數萬秦軍過了嵐州,正往代州崞縣進發。
    一個時辰後,一座小城遙遙在望。
    高楷勒馬佇立,沉聲道:“趙喆,你率一千輕騎,前往東徑關,解救忠臣良將。”
    “若逢追兵,格殺勿論。”
    “是!”趙喆肅然領命。
    崔皓大惑不解:“主上這是何意?”
    “樹欲靜而風不止。”高楷遙望天際,朝陽冉冉升起,雖有萬丈光芒,卻被濃雲遮蔽,無法撥開雲霧見山河大地。
    其中,一道紅光若隱若現。
    這時,唐檢匆匆來報:“主上,奉宸司探知,代州發生變故。”
    “可是有人叛亂?”高楷淡淡相問。
    “正是!”唐檢麵色凝重,“雁門關守將陸重榮、崞縣縣令範庸、果毅將軍蘇行烈,陰謀反叛。”
    “所幸,代州刺史張啟早有所料,正派人平叛。”
    崔皓讚道:“這張刺史,倒是洞察秋毫。”
    夏侯敬德建言道:“主上,既有叛賊,不如立即起兵,襄助張刺史,平定叛亂。”
    高楷搖頭否決:“是非曲直,不可輕信一麵之詞。”
    “暫且稍待,等趙喆回來,必將一切分曉。”
    眾人皆是納罕:奉宸司刺探軍情,從未出錯。
    主上為何按兵不動,坐視逆賊作亂?
    ……
    “轟隆!”潑墨似的濃雲,猛然翻滾,蕩起一片電光,響徹整個天穹。
    暴雨傾盆而落。
    “追,莫要讓蘇賊跑了!”
    “遵命!”
    千餘騎兵各持弓箭、刀槍,策馬狂奔,直追前方百餘個逆賊。
    領頭一將,麵色陰狠:“蘇行烈,縱使逃到天涯海角,我也要將你梟首。”
    “咻咻咻!”眾人一麵馭馬,一麵彎弓搭箭。
    五百餘個逆賊,已然死傷大半。
    不知不覺,雙方一逃一追,逐漸來至東徑關。
    這裏位於陘嶺東麓,扼陘嶺之險,控勾注之塞,與西陘關互為倚防,號稱“三邊衝要無雙地”,地勢險要。
    隨著東徑關越來越近,百餘個殘兵,麵露絕望。
    “將軍,這可如何是好?”
    東徑關守將牛進達,乃是張啟心腹,對他忠心耿耿。
    若他與追兵兩相夾擊,眾人隻能引頸受戮。
    蘇行烈咬了咬牙:“調轉方向,往西邊走,去崞縣。”
    崞縣縣令範庸是他知交好友,必會出手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