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稅變驚瀾,謀破危局

字數:7647   加入書籤

A+A-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藍玉案如一場風暴席卷大明官場,涼國公藍玉以“謀反”之名被錦衣衛告發,朱元璋借此大開殺戒,株連餘人。這起大案雖主要針對朝中武將集團,卻也在無形中讓各地藩王感受到了來自皇權的強大威懾,寧王朱權身處大寧,自然也不敢有絲毫懈怠。
    林公匆匆踏入王府,帶來朝廷賦稅細則變動的消息,此時正值深秋,庭院中落葉紛飛。王府內氣氛凝重得仿若能擰出水來。朱權眉頭緊鎖,身著繡著蟒紋的王爺服飾,正襟危坐,盡顯王爺威嚴,他心裏明白,大寧如今已站在了危局的懸崖邊緣。沈書瑤靜立一旁,她身為朱權側妃,身著符合身份的精致華服,舉止端莊,雖有著二十一世紀的靈魂賦予的別樣沉穩與敏銳,但在這封建禮教森嚴的時代,她深知自己的每一步都必須走得極為小心。
    沈書瑤的內心十分糾結,她既有著現代人的果敢與擔當,渴望運用自己的知識幫助大寧度過難關,又時刻提醒自己要遵循這個時代的規則,不能因莽撞行事而給朱權和王府帶來災禍。她在心底無數次權衡,一方麵是大寧百姓的生計和朱權的前途,另一方麵是自己的身份和可能麵臨的風險。最終,對正義和責任的追求占了上風,她決定在幕後默默推動變革,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朱權沉聲道:“林公,書瑤,賦稅突然生變,軍屯與商業關乎大寧的生死存亡,當務之急是商議出應對之策。藍玉案後,朝廷局勢變得更加波譎雲詭,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得萬分謹慎。且大寧軍事關乎朝廷根基,斷不可有差池。如今學風昌盛,大寧的學宮也應以傳授儒家經典、培養科舉人才為主,切不可偏離正道。”他時刻牢記文化教育在當時的重要性與正統性。
    沈書瑤微微欠身,姿態恭敬,輕聲說道:“王爺,民以食為天,軍屯乃是根基所在。我知曉一些後世的耕種之法,不過都是在傳統農耕基礎上的改良,比如合理密植、輪作休耕,這些方法與咱們現有的農耕智慧相結合,或許能提高產量。隻是想要推廣開來,恐怕並非易事。我想著,不如先說服幾位在當地有聲望的鄉紳,借助他們的影響力,再去帶動農戶,如此一來,或許會更為妥當。”她心裏清楚,在這個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的時代,循規蹈矩地借助鄉紳的力量,才更符合當下的行事邏輯,同時也避免提及可能與時代不符的現代科技理念。
    為了讓農戶理解並接受合理密植和輪作休耕,沈書瑤特地找來竹製的量具,在劉鄉紳家的田地裏親自示範。她耐心地向農戶解釋,不同作物之間的間距如何確定,既能保證陽光雨露的充分吸收,又能防止過於稀疏浪費土地資源。對於輪作休耕,她拿出提前繪製好的圖表,上麵清晰標注著不同季節適合種植的作物以及休耕的時間節點,還結合大寧當地的氣候和土壤條件,詳細說明這樣做能讓土地恢複肥力,減少病蟲害。然而,農戶們深受傳統觀念影響,有人質疑道:“祖祖輩輩都是這麽種,你這新法子能行?萬一收成不好,全家老小可咋活?”宗法製度下,族長也出麵幹涉,認為這有違祖宗規矩。沈書瑤沒有退縮,她承諾先在自家田地試點,若失敗願意賠償損失,同時向族長說明這是為了大寧百姓生計,最終慢慢化解了他們的抵觸情緒。
    朱權微微點頭,對沈書瑤的提議表示認可,隨後將目光轉向林公,問道:“商業一事,還需林公多多費心。聯合商戶的事情,進展得如何了?如今市麵上交易,咱們還是要以銅錢和寶鈔為主,遵循朝廷的貨幣規製,不可擅自使用其他不當的交易媒介。”
    林公捋了捋胡須,神色間滿是憂慮,說道:“王爺,商戶們大多顧慮重重,聯合起來困難重重。商業稅翻倍之後,即便聯合采購,利潤空間依舊微薄。藍玉案後,諸多商業渠道因為牽連到藍玉舊部,遭到了嚴查,我們必須另尋出路。老臣一定遵循貨幣規製,確保商業活動合規。”林公在聯合商戶的過程中,遭遇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李掌櫃擔心聯合采購會導致自己的生意被大商戶吞並,王掌櫃則對利潤分配方案心存疑慮。林公耐心地一家一家拜訪,詳細解釋聯合的好處和規則,與他們反複商討利益分配的細節,甚至拿出自己的部分積蓄作為保證金,以顯示自己的決心,才逐漸說服了部分商戶。
    林公不僅忠誠盡責,還極富商業智慧。他深知商戶們最看重利益,於是在聯合采購的方案中,引入了分級利潤分配機製。根據商戶的出資比例、貨物銷量等因素,劃分不同的利潤層級,讓每個商戶都能看到自己的收益預期。同時,他還製定了嚴格的違約責任條款,對那些企圖在聯合過程中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進行約束。在與商戶溝通時,林公總是不卑不亢,既能照顧到大家的利益,又能堅定地維護聯合的原則,逐漸贏得了商戶們的信任和尊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朱權陷入沉思,片刻後說道:“我聽聞朝廷與東南亞貿易往來頻繁,大寧雖說地處北疆,但也不能錯失這個機會。書瑤,你人脈較為廣泛,可暗中打聽相關事宜,隻是千萬不能讓朝廷派駐的官員察覺到絲毫動靜。另外,關於大寧軍事,我們雖有戍邊之責,但一兵一卒的變動都要謹慎,切不可讓朝廷起疑。”
    沈書瑤領命,心中暗自思量,此事艱難萬分。她深知海禁政策的嚴苛,一旦被朝廷發現私自與海外貿易,後果不堪設想。她先是通過與沿海商人的書信往來,旁敲側擊地了解東南亞市場的需求和貿易路線。同時,她利用自己在王府中的身份,以舉辦女眷聚會為名,邀請沿海商人的家眷,從她們口中套取更多關於沿海貿易的信息,包括哪些商人可靠、如何躲避朝廷的巡查等。經過多方打聽,她終於篩選出幾個可靠的合作對象,這些商人不僅熟悉東南亞貿易,而且在沿海地區有一定的勢力,能夠幫助大寧避開朝廷的眼線。
    為了與這些沿海商人建立深度信任,沈書瑤親自前往沿海與他們會麵。在會麵中,她坦誠地向商人說明大寧的優勢和合作誠意,還拿出了詳細的貿易規劃書,上麵清晰地列出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然而,初次談判並不順利,商人對大寧的供貨能力表示懷疑,還擔心合作後會受到朝廷牽連。沈書瑤早有準備,她展示了大寧的生產規模和質量把控流程,又承諾會通過王府的關係為他們提供一定的庇護,經過多輪艱難的談判,才最終簽訂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合作契約,契約中明確規定了違約的賠償方式和責任追究機製。對於可能出現的背信棄義行為,沈書瑤還製定了備用方案,一旦發現對方有不軌跡象,立即停止合作,並通過當地的關係網絡對其進行製裁。
    確定合作商人後,貨物籌備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在原料采集方麵,沈書瑤安排專人深入大寧周邊的牧區,挑選上等的皮毛原料,與牧民簽訂長期的供應合同,確保原料的穩定供應。工匠招募時,她在大寧城內張貼告示,廣納有經驗的皮毛工匠,並從王府的庫房中拿出珍貴的皮毛製品作為樣本,讓工匠們學習模仿。為了提高工匠的技藝,她還請來了曾經為宮廷製作皮毛製品的老師傅進行培訓,傳授先進的鞣製和加工技巧。
    在生產規模擴大過程中,沈書瑤根據市場需求和合作商人的訂單量,合理規劃生產流程,將工匠們分成不同的小組,各司其職,提高生產效率。質量把控方麵,她設立了專門的檢驗崗位,對每一件成品進行嚴格檢查,隻有符合標準的皮毛製品才能進入包裝環節。包裝時,采用精美的絲綢和木箱,既保護了貨物,又提升了產品的檔次。運輸則雇傭了當地信譽良好的鏢局,確保貨物安全送達沿海港口。
    京城之中,朱元璋對藩王的警惕之心因藍玉案而達到了頂點。他端坐在龍椅之上,眼神冰冷,冷冷地對錦衣衛指揮使說道:“密切監視寧王朱權,他那邊但凡有任何動靜,尤其是軍事方麵,立即上報。”
    大寧城中,沈書瑤換上一身樸素但符合身份的布裙,前去拜訪當地有名望的劉鄉紳。劉府門房見她衣著雖不華麗卻得體大方,且知曉她是王府側妃,趕忙恭敬地引入。
    “劉老,我這兒有一套能讓糧食增產的耕種新法,倘若能在大寧推廣開來,必定能惠及萬千百姓。隻是此事還得仰仗劉老牽頭,幫忙說服農戶。”沈書瑤言辭懇切地說道。
    劉鄉紳撚著胡須,麵露猶豫之色,說道:“夫人,咱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耕種方法,要是貿然更改,恐怕會招來諸多非議。”
    沈書瑤耐心解釋道:“劉老,我深知您的顧慮,不如這樣,先在您家的田地裏進行試點,等成效顯著了,再推廣也不遲。這些方法都是對傳統農耕的優化,不會有違祖宗之法。”經過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劉鄉紳終於點頭同意。沈書瑤並未直接出麵指揮農事,而是巧妙地通過影響鄉紳,讓這些在地方有威望的人成為新耕種法的推動者,自己則在幕後提供建議和指導,以此避開封建禮教對女性拋頭露麵參與事務的限製。
    與此同時,林公也在商戶之間四處奔走。每到一處,他都嚴格遵循商業禮儀,與商戶們在布置典雅、符合商業洽談氛圍的廳堂中交談。
    朱權在王府中與謀士趙淵商議應對監察禦史的策略以及軍事相關事宜。兩人交談時,朱權坐姿端正,盡顯王爺威嚴,趙淵則恭敬地側身而坐,遵循著王府中的尊卑禮儀。趙淵出身寒門,自幼飽讀兵書,心懷報國之誌。他性格沉穩,思維縝密,在應對監察禦史的問題上,不僅關注表麵的禮數周全,還深入分析監察禦史隨行人員的背景和可能的行動邏輯,提前做好應對預案。例如,他通過眼線得知監察禦史隨行人員中有一位與當地豪紳有過節,便巧妙地利用這一矛盾,安排人從中挑撥,分散他們的注意力,為朱權應對監察禦史爭取更多的主動權。但在這個過程中,他也因為過於注重謀略,有時忽略了實際執行的細節,導致計劃出現小偏差,這讓他意識到在謀略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實際操作,從而開始反思和調整自己的行事風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爺,監察禦史此番來意不善,我們必須早做準備。另外,近日邊境不安,我軍雖有戍邊之勇,但朝廷管控甚嚴,增派人手之事,還需從長計議。”趙淵神色凝重地說道。
    朱權目光堅定,說道:“表麵上,我們要全力配合監察禦史的工作,禮數務必周全,不能讓他挑出任何錯處。暗中則安排可靠之人密切監視他的一舉一動。倘若他有任何不當行為,我們也得有應對之策。藍玉案後,朝廷官員行事也都有所忌憚,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一點。至於軍事,我已修書一封,委婉向朝廷陳明大寧邊境形勢,請求在合理範圍內補充軍備,加強戍守,同時安排心腹,仔細研究朝廷過往對藩王軍事支持的批複案例,尋找可依之據,務必做到事事合規,不給朝廷留下猜忌的理由。”
    幕僚孫銘雖然主要負責協助處理文書和賬目等事務,但他為人正直,做事一絲不苟。在協助商戶整理賬目時,他發現有個別商戶為了逃避稅收,故意隱瞞部分收入。孫銘沒有絲毫猶豫,親自上門勸說商戶,向他們說明這種行為的危害和後果,最終說服商戶如實申報賬目。在這個過程中,孫銘展現出了堅定的原則性和出色的溝通能力。然而,也因此得罪了一些商戶,他們暗中使絆子,給孫銘的工作帶來諸多不便。但孫銘沒有退縮,他積極尋求林公和朱權的支持,學會了在堅守原則的同時,更巧妙地處理人際關係,逐漸成長為能獨當一麵的幕僚。
    幾日後,沈書瑤的朋友張逸飛抵達大寧。沈書瑤依禮在王府偏廳接待,上茶等細節皆遵循待客之道。此時距離監察禦史離開已過月餘,這段時間裏,大寧表麵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眾人都在為即將到來的貿易和軍事應對做準備。
    “張兄,一路辛苦了。此次大寧能否破局,可全仰仗張兄了。”朱權真誠地說道。
    張逸飛連忙擺手,說道:“王爺言重了。我帶來了一些東南亞市場的消息,隻是大寧的貨物要運往東南亞,路途艱險,貿易規則、度量衡、語言等都是亟待解決的難題。而且海禁森嚴,我們行事必須萬分謹慎。”張逸飛詳細地向朱權和沈書瑤介紹了東南亞市場的需求,比如東南亞貴族對皮毛的獨特偏好,他們喜歡色彩鮮豔、質地柔軟的皮毛製品。沈書瑤根據這些信息,與林公商量,組織大寧的工匠對本地皮毛進行改良,提高皮毛的品質和美觀度,以滿足東南亞市場的需求。
    朱權沉思片刻,說道:“我們先與熟悉東南亞貿易的商人合作,虛心學習貿易規則,再嚐試打通貿易渠道。整個過程務必小心謹慎,絕不能讓朝廷察覺。”沈書瑤雖知曉不少現代貿易理念,但她沒有直接插手貿易談判,而是在張逸飛、朱權等人商議時,以不經意的方式分享一些二十一世紀商業案例中的利弊分析,讓他們從中獲得啟發,從而製定符合當下實際情況的貿易策略,並且避免提及現代金融工具等超前概念。
    然而,監察禦史提前抵達大寧,隨行人員中還有人與大寧商戶有宿怨。
    “王爺,監察禦史恐怕來者不善,我們該如何應對?”幕僚孫銘焦急地問道,他在王府中回話時,站姿規矩,態度恭敬。
    沈書瑤略作思索,獻策道:“我們可以巧妙地利用他們內部的矛盾進行分化,同時安排商戶仔細整理賬目,規範經營流程,不給他們留下任何可乘之機。與京城官員的聯絡,我會更加小心謹慎,先通過可靠之人去試探口風。孫銘,你對大寧商戶比較熟悉,協助商戶整理賬目一事,就勞你費心了,務必做到細致入微,賬目都以朝廷認可的貨幣記錄。”她沒有直接出麵與監察禦史周旋,而是憑借自己的智慧,在幕後為大家出謀劃策,通過他人之手去執行應對方案。
    朱權點頭表示讚同,說道:“就按書瑤說的辦。我會與朝廷派駐官員巧妙周旋,盡量拖延時間。趙淵,監察禦史的動向就交給你密切關注了。同時,緊盯朝廷對我們軍事請求的回複。”
    沈書瑤一方麵安排與監察禦史隨行人員有交情的人前去拜訪,不動聲色地分化他們;另一方麵,她以關心商戶生計的名義,召集商戶家眷,在女眷之間組織交流活動,在交流過程中委婉地提醒商戶家眷督促自家生意規範賬目,而不是直接向商戶發號施令。同時,她找到與京城官員有間接聯係的商人,謹慎地進行試探。
    監察禦史在大寧四處走訪,試圖找出把柄。走訪時,當地官員按照禮儀全程陪同。
    “你們的賦稅可都按時繳納了?”監察禦史一臉嚴厲地詢問農戶。
    農戶緊張得聲音都有些顫抖,回答道:“大人,我們一向都是按時繳納的。”
    監察禦史一番查訪下來,一無所獲,心中惱怒不已。而沈書瑤通過巧妙的分化策略,成功讓監察禦史隨行的關鍵人物保持了中立。
    監察禦史無奈之下,隻能暫時離開大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監察禦史離開後的兩個月裏,沈書瑤和林公並沒有立刻將重心轉移到貿易關稅和朝廷批複問題上。他們先對之前應對監察禦史的過程進行了複盤,總結經驗教訓,同時安撫商戶和百姓的情緒,穩定大寧的內部局勢。沈書瑤還組織了一場小型的宴會,邀請參與應對監察禦史的關鍵人員,在宴會上對大家的努力表示感謝,增強團隊的凝聚力。
    “王爺,此次能化險為夷,多虧了書瑤姑娘。”林公由衷讚歎道,言語間遵循著王府中的尊卑稱呼。
    朱權微笑著看向沈書瑤,說道:“書瑤,此次多虧有你。但危機尚未完全解除,東南亞貿易之事還需加快推進。軍事方麵也不能放鬆警惕。”
    沈書瑤欠身行禮,說道:“王爺過獎了。如今海禁嚴厲,我們可以先以朝貢貿易之名,向朝廷陳述大寧貿易對邊疆穩定和朝廷稅收的潛在益處,爭取朝廷許可,再逐步開展貿易。林公,尋找熟悉東南亞貿易商人的事,還需您多多費心。”她沒有大包大攬,而是在合適的時機提出建議,讓朱權和林公等主要決策者去推動貿易相關事宜。
    朱權點頭,說道:“林公,貿易之事就由你和書瑤負責。務必小心謹慎,千萬不能引起朝廷的懷疑。我也會繼續關注局勢,與周邊藩王保持聯絡,但會更加隱蔽。軍事上,等朝廷批複下來,嚴格按照要求執行,不可有絲毫逾矩。大寧學宮的事務,也不可放鬆,定要遵循正統,培養出符合朝廷需求的人才。”朱權在與周邊藩王聯絡時,不再是大張旗鼓地商議,而是借助一些看似平常的節日慶典、家族事務等由頭,巧妙地傳遞信息,表達合作意向,避免引起朝廷的猜忌。在這個過程中,朱權逐漸學會更加巧妙地在朝廷的監管下周旋,不再像年輕時那般衝動,處事越發沉穩老練。
    在朝廷內部,朱元璋收到朱權的請求後,召集眾臣商議。
    喜歡醜顏謀世:醫女風華傾天下請大家收藏:()醜顏謀世:醫女風華傾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