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藩王謀策朝堂議,大寧初興困局生
字數:7411 加入書籤
金鑾殿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朱元璋高坐龍椅,鷹隼般的目光冷冷掃過殿下群臣。藍玉案的腥風血雨雖已漸漸平息,可那濃重的肅殺之氣仍如陰霾,沉甸甸地籠罩著整個朝堂。
“今日召你們來,是因為寧王朱權上書,想在大寧開展貿易、加強軍備。此事關係到邊疆安危,更與我大明的江山社稷息息相關,都說說吧。”朱元璋的聲音低沉而冷硬,仿佛裹挾著寒霜,在空曠的大殿裏回蕩,震得群臣心頭一顫。
此言一出,朝堂瞬間炸開了鍋。戶部尚書劉仲質趕忙出列,他神色凝重,眉頭緊蹙,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陛下,大寧開展貿易,短期內或許能充盈國庫,但從長遠來看,其中利弊實在需要仔細權衡。當下全國財政收支剛剛趨於平穩,稅收政策也才初步完善。大寧貿易若興起,貿易線路的開辟、市場的波動都難以預測。若是監管稍有差池,不但賦稅難以保障,還極有可能擾亂現有的財政體係。”劉仲質微微抬起頭,眼中滿是憂慮,繼續說道,“藩王勢力已然不弱,朱權此舉,臣擔心他有擴充勢力的意圖,實在不可不防啊!”他的話語條理清晰,每一個字都透露出對財政事務的專業和對局勢的審慎,充分展現出嚴謹務實的態度。
兵部尚書唐鐸向前一步,聲若洪鍾:“陛下,大寧地處北疆要衝,戰略位置極為關鍵。當年洪武二十年,我們出征遼東,大寧就是重要的補給和屯兵之地,為戰事勝利提供了堅實保障。如今邊境局勢依舊不穩,蒙古殘部賊心不死,時常侵擾我邊境百姓。大寧就如同我大明北方防線的一扇大門,若軍備充實,便能有效抵禦外敵,守護我大明邊疆的安寧。加強大寧軍備,不僅能穩固當地防禦,還能震懾北方其他勢力,對整個北方防線有著至關重要的戰略意義。”唐鐸神色堅定,雙手抱拳,身姿挺拔,話語中滿是對國家邊防的深切關切和對戰略局勢的精準把握,盡顯穩重與大局觀。
禮部尚書任亨泰站了出來,神色恭謹,態度不卑不亢:“陛下,貿易一事,關乎國體與外交。大寧若開展貿易,應以朝貢貿易之名。朝貢使團來訪時,從迎接使團的儀式,到貢品呈遞的流程,再到外交文書的格式,都有嚴格的禮儀規製。接待時,必須由禮部官員身著特定朝服,在指定的朝堂殿宇舉行迎接儀式,貢品要經過層層查驗、登記,呈遞給陛下時需遵循特定的順序和禮節。外交文書更是要使用標準的官方用語,格式規範,不得有絲毫差錯。一旦違反禮儀,定會被周邊國家恥笑,有損我天朝上國的威嚴,甚至可能引發外交爭端。”任亨泰微微抬頭,目光望向朱元璋,眼神中透露出對禮儀製度的執著和對國家尊嚴的維護,每一句話都彰顯著他對禮儀規範的精通。
朱元璋微微頷首,陷入沉思。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扶手,發出有節奏的聲響,仿佛在權衡著各方利弊。就在這時,禦史中丞塗節眼珠子滴溜一轉,臉上堆起諂媚的笑容,出列奏道:“陛下聖明!朱權年少,涉世未深,行事難免衝動,為防他受人蠱惑,做出對朝廷不利之事,臣提議派遣朝中老成持重之臣前往大寧,名為輔佐,實則監督。這樣一來,既能彰顯陛下對藩王的關懷與愛護,又能確保大寧諸事皆按朝廷規矩行事,實乃一舉兩得啊!”塗節微微躬身,眼神閃爍不定,那副急於邀功的模樣表露無遺,他心裏清楚,隻要迎合了朱元璋對藩王的防範心理,自己就能在朝堂上更進一步,謀取更多的政治利益。
朱元璋冷冷一笑,笑聲中沒有半分溫度:“哼,藩王勢力漸長,朕不得不防。朱權雖為朕之子,但朕的江山不容有任何威脅。貿易之事,可準其以朝貢之名進行,但必須嚴格監管,貿易所得,三成上繳國庫,一分都不能少。軍備方麵,可補充部分軍備,但監軍必須時刻緊盯,大寧的一舉一動都要及時向朕匯報。至於派人‘輔佐’朱權,就依你所言,選個信得過的人去。”朱元璋的聲音沉穩而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彰顯著他作為帝王對局勢的絕對把控和對皇權的堅決扞衛,那狠辣的眼神仿佛能洞察一切潛在的威脅。
而在遙遠的大寧王府,朱權等人尚不知曉朝堂上的激烈爭論,仍在為貿易和軍事之事忙碌著。沈書瑤正在房中專注地研究東南亞貿易的細節,她身著一襲素色長裙,發絲整齊地束在腦後,顯得清新而幹練。此刻,她的眼神緊緊盯著手中的羊皮卷地圖,地圖上詳細標記著東南亞各國的港口與貿易路線,那些彎彎曲曲的線條仿佛是她為大寧勾勒的希望之路。
“王爺,您看這貿易路線,若是能繞過這些海盜猖獗之地,便可大大減少風險。”沈書瑤抬起頭,指著地圖對朱權說道,眼神中透露出自信與專注。
朱權微微點頭,他的目光雖然落在地圖上,但心思卻早已飄向了朝廷。“書瑤,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朝廷對藩王監管極為嚴苛,稍有不慎,便會招來災禍。”朱權微微皺眉,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盡管他隻有15歲,但從小在皇室中長大,對權力的博弈和朝廷的規矩有著超乎常人的敏銳和理解,深知在這複雜的局勢下,每一步都必須如履薄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沈書瑤看著朱權,心中暗自思忖,這少年王爺雖然年紀輕輕,卻背負著沉重的責任,行事沉穩冷靜,實在讓人敬佩。“王爺所言極是,隻是大寧如今局勢緊迫,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沈書瑤的聲音輕柔卻堅定,她微微抬起頭,目光與朱權交匯,傳遞著鼓勵與支持,仿佛在告訴他,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他們都將攜手共進。但她心裏也清楚,自己作為藩王側妃,參與這些事務,稍有不慎就會招來非議。所以每次外出,她都盡量喬裝打扮,減少拋頭露麵的機會,與工匠交流時,也多是通過可靠的中間人傳達指令,參與貿易談判時,也隻在幕後提供建議,由林公等男性出麵交涉。
正說著,林公匆匆走進來,他神色略顯慌張,額頭上還掛著細密的汗珠。“王爺,朝廷有消息傳來,聽說朝堂上為您的請求爭論得不可開交,還有人提議派朝中大臣前來‘輔佐’您。”林公喘著粗氣,話語中帶著一絲焦急。
朱權臉色微變,心中湧起一陣憤怒與無奈。“這分明是不信任我,要派人來監視我。”他緊握著拳頭,額頭上青筋微現,臉上寫滿了不甘與擔憂。想到自己的滿腔抱負可能會受到重重掣肘,朱權的心中就煩悶不已,但他也清楚,在這皇權至上的時代,他必須謹慎應對,不能有絲毫差錯。
沈書瑤心中一驚,但很快鎮定下來。“王爺,先別急。既然朝堂上有爭論,便說明還有轉機。我們不妨上書朝廷,表明我們的忠心,詳細陳述大寧貿易和軍備對朝廷的益處,或許能改變當前的局麵。”沈書瑤語氣沉穩,試圖安撫朱權的情緒,同時在腦海中飛速思考著應對之策。她深知,在這關鍵時刻,保持冷靜和理智是最為重要的。
朱權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書瑤,就依你所言。林公,此事就勞煩你去準備文書,言辭一定要誠懇,務必讓陛下感受到我們的忠心和誠意。”朱權看向林公,目光中帶著一絲期許,仿佛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這封上書之上。
林公領命而去。朱權又轉向沈書瑤,眼中滿是信任:“書瑤,多虧有你。若沒有你在我身邊出謀劃策,我真不知該如何應對這重重困境。”朱權的話語中充滿了感激,在這艱難的處境中,沈書瑤就像他的一盞明燈,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沈書瑤微微一笑,說道:“王爺言重了。如今大寧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為了大寧的百姓和未來,我自當竭盡全力。”沈書瑤的笑容溫暖而堅定,如同一縷春風,吹進了朱權的心田,讓他在這冰冷的局勢中感受到了一絲溫暖和慰藉。
幾日後,朝廷使者抵達大寧。朱權率領眾人出城迎接,使者宣讀了朝廷的旨意:同意大寧開展朝貢貿易,但需嚴格遵守規定,貿易所得三成上繳國庫;軍備可補充,但朝廷將派監軍進駐;同時派遣一位朝中大臣前來“輔佐”朱權處理大寧事務。
朱權心中鬆了一口氣,雖有諸多限製,但也算爭取到了一定的空間。他恭敬地接過旨意,說道:“臣朱權,謝陛下隆恩。定當遵守朝廷規定,為大明邊疆安穩盡心盡力。”朱權的聲音洪亮而堅定,仿佛在向朝廷宣誓他的忠誠和決心。
使者走後,朱權與沈書瑤等人回到王府商議。“王爺,朝廷這是步步緊逼,我們行事更要小心謹慎,稍有不慎,便可能萬劫不複。”趙淵皺著眉頭,神色凝重地說道。他在房中來回踱步,腦海中不斷思索著監軍和“輔佐大臣”到來後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每一個問題都像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他的心頭。
沈書瑤點頭表示讚同:“不錯,監軍和這位大臣名為協助,實則監視。我們的貿易計劃和軍事安排,都要做出相應調整,千萬不能讓他們抓到任何把柄。”沈書瑤微微皺眉,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腦海中不斷思索著應對之策。她深知,在這複雜的局勢下,任何一個小小的失誤都可能引發嚴重的後果。
朱權沉思片刻,說道:“貿易之事,由林公和書瑤負責,務必做到賬目清晰,按規繳稅。軍事方麵,趙淵你要與監軍周旋,既要讓他看到我們的誠意,又不能讓他幹涉太多關鍵事務。日常訓練、軍事部署等核心環節,需巧妙應對,莫要讓監軍隨意插手。至於那位輔佐大臣,我會以禮相待,同時小心提防,絕不能讓他幹擾大寧的正常發展。”朱權目光堅定,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部署,展現出超越年齡的成熟與睿智。盡管麵臨著巨大的壓力,但他依然能夠冷靜地分析局勢,做出合理的決策。
眾人領命。接下來的日子裏,大寧上下一片忙碌。林公和沈書瑤忙著與沿海商人敲定貿易細節,籌備貨物。沈書瑤雖不能完全拋頭露麵,但她通過繪製精細的圖紙,詳細標注皮毛製品的改良要求,由林公傳達給工匠。工匠們看著這些前所未有的設計,既驚歎又有些猶豫。
“這設計雖新奇,可咱祖祖輩輩都是這麽做活,能成嗎?”一位老工匠皺著眉頭,滿臉擔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公耐心解釋:“這是王妃的意思,王妃見識廣博,她的法子說不定真能打開大市場,到時候大家的日子也能好過些。”在林公的勸說下,工匠們半信半疑地開始嚐試。
與此同時,林公忙著與各地商戶聯絡,擴大貨源。大寧當地的商戶們大多思想保守,對新的貿易計劃心存疑慮。“這海外貿易,路途遙遠,風險太大,萬一貨物有個閃失,我們可賠不起。”李掌櫃連連搖頭,滿臉拒絕。
林公苦口婆心:“李掌櫃,如今大寧有王爺牽頭,隻要咱們齊心協力,肯定能成事。而且收益也比以往豐厚,您就再考慮考慮。”經過多番勸說,部分商戶才勉強同意合作。
軍事方麵,趙淵也在積極準備。他加強士兵訓練,提升士兵的戰鬥力,同時研究如何與監軍相處,既不引起對方懷疑,又能保持軍隊的自主性。他時常與士兵們一同訓練,言傳身教,激發士兵們的鬥誌。
“兄弟們,我們肩負著保家衛國的重任,監軍來了,我們更要展現出大寧軍的風采。我們要用實力證明,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趙淵大聲鼓舞著士兵們,士兵們齊聲響應,士氣高昂。他們的呐喊聲回蕩在訓練場上,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大寧軍的決心和勇氣。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順利的時候,新的問題出現了。監軍抵達大寧後,對軍事安排開始幹預,但並非直接強硬幹涉軍事訓練方式。他以檢查軍備物資為由,頻繁索要各類清單,對物資調配諸多質疑,試圖從後勤層麵影響軍事行動。
“趙將軍,這批糧草儲備數量似乎過多,其中是否有貓膩?”監軍一臉狐疑地對趙淵說道,眼神中透露出不信任和傲慢。
趙淵心中惱怒,但還是強忍著怒火,恭敬地解釋道:“大人有所不知,大寧地處北疆,氣候多變,且常有突發戰事,多儲備糧草是為了應對不時之需,保障士兵們的供給。”趙淵努力保持著禮貌,拿出提前準備好的過往戰事消耗記錄和氣候分析資料,試圖說服監軍。他深知,與監軍的衝突隻會讓局勢更加複雜,必須以理服人。
沈書瑤得知此事後,對朱權說道:“王爺,這監軍明顯是故意找茬。我們不能任由他破壞軍事計劃,得想個辦法。”沈書瑤雙眉緊蹙,心中十分擔憂軍事訓練的進展。她明白,軍事力量是大寧的根本保障,如果軍事計劃被打亂,大寧將陷入危險的境地。
朱權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書瑤,你有何計策?如今局勢嚴峻,我們必須盡快找到解決辦法。”朱權看向沈書瑤,眼中滿是期待,希望她能想出破解困局的良策。在這艱難的時刻,他對沈書瑤的智慧充滿了信任。
沈書瑤思索片刻,說道:“不如找個機會,讓監軍全麵了解大寧的軍事布局和戰略意義,用事實堵住他的嘴。我們整理詳盡的資料,包括曆年邊境衝突、物資消耗數據等,邀請他一同分析探討。讓他明白,我們的每一項安排都是基於大寧的實際情況,是為了保家衛國。”沈書瑤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心中已有了主意。她相信,事實勝於雄辯,隻要讓監軍了解大寧的真實情況,他就無法再肆意幹涉。
朱權點頭同意。幾日後,趙淵精心準備了一場軍事戰略研討會,邀請監軍參加。會上,趙淵詳細闡述了大寧的軍事布局、戰略目標以及物資儲備的必要性,展示了曆年邊境衝突的地圖、物資消耗報表等資料。
“大人,我大寧軍的每一項安排,都是基於北疆複雜的局勢。這些糧草儲備,是為了應對隨時可能到來的戰事,保障士兵們的戰鬥力。我們的目標是守護大寧的百姓,扞衛大明的邊疆。”趙淵看著監軍,不卑不亢地說道,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自信。
監軍臉色一陣紅一陣白,雖心有不甘,但麵對詳實的資料,也無話可說。“趙將軍,考慮周全,是本監唐突了。”監軍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心中卻暗暗警惕,對趙淵和大寧軍有了新的認識。他意識到,大寧軍並非他想象中的那麽容易掌控,以後行事必須更加謹慎。
解決了監軍的問題,貿易方麵又傳來好消息。第一批貨物順利運往東南亞,獲得了豐厚的利潤。林公興奮地向朱權匯報:“王爺,此次貿易大獲成功,不僅收回成本,還有不少盈餘。”林公滿臉笑容,眼中閃爍著喜悅的光芒,為貿易的成功感到無比自豪。這不僅是他個人的成就,更是大寧發展的重要裏程碑。
朱權大喜:“好,太好了。這都多虧了大家的努力。你們的付出和智慧,為大寧帶來了新的希望。”朱權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心中對未來充滿了希望。這一刻,他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也更加堅定了帶領大寧走向繁榮的決心。
然而,喜悅並未持續太久。朝廷突然傳來消息,要求大寧增加進貢特產的數量,且縮短進貢周期。這無疑給大寧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這朝廷,分明是在變著法兒地壓榨我們。如此苛刻的要求,大寧百姓如何承受得起?”朱權憤怒地說道,他在房中來回踱步,心中滿是無奈和憤怒。他深知,朝廷的這一決定將給大寧的百姓帶來沉重的負擔,也可能影響到大寧剛剛起步的發展。
沈書瑤也感到十分棘手:“王爺,我們不能違抗朝廷旨意,但也不能坐以待斃。或許我們可以與朝廷談判,說明大寧的實際情況,爭取一些時間。隻是按照規矩,藩王側妃不便直接麵聖陳情,我們需通過正式的官方渠道轉達訴求。不如王爺您親筆上書,詳細陳述大寧貿易的艱難、百姓的困苦以及增加進貢可能帶來的不良後果,再由可靠的朝中官員代為呈遞。我們要讓朝廷了解大寧的真實情況,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沈書瑤試圖冷靜地分析局勢,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遵循封建禮教和宮廷製度,提出合理的建議。她知道,在這艱難的時刻,唯有通過智慧和努力,才能為大寧爭取一線生機。
朱權沉思良久,說道:“也隻能如此了。書瑤,此次上書的細節,還需你幫我斟酌。你的見識和智慧,定能讓這封上書更具說服力。”朱權看著沈書瑤,眼中滿是信任和期待。在他心中,沈書瑤是他最得力的助手,也是大寧的希望所在。
喜歡醜顏謀世:醫女風華傾天下請大家收藏:()醜顏謀世:醫女風華傾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