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邊患當前:王府夜話謀乾坤
字數:7969 加入書籤
朱權眉頭緊蹙,在房間內來回踱步,腳步聲在寂靜的書房裏顯得格外清晰。他的目光不時掃向書案上那份加急文書,那文書上的字跡仿佛化作了一個個尖銳的難題,讓他絞盡腦汁,仿佛這樣就能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王爺,先喝口茶,消消氣。”沈書瑤輕手輕腳地走進來,手中捧著一盞熱氣騰騰的茶,聲音溫柔且帶著關切。她今日身著一襲月白色的羅裙,裙擺繡著淡雅的蘭花,袖口和領口鑲著精致的蕾絲邊,一頭烏黑的長發精心盤起,插著一支溫潤的玉簪,舉手投足間盡顯溫婉,然而偶爾流露出的果敢眼神,依舊藏不住她骨子裏的幹練與英氣。
朱權停下腳步,接過茶杯,卻隻是輕輕抿了一口,便又將茶杯放下。“瑤兒,朵顏三衛此番變故,關係重大,若處置不當,大寧危矣,我如何能不心急。”他的聲音中透著焦慮與疲憊,眼神中卻依然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彰顯著他想要守護大寧的決心。
沈書瑤微微點頭,她雖然擁有現代的軍事知識和敏銳的洞察力,但深知在這個時代,女性參與軍事決策是不合規矩的。她隻能用言語來寬慰朱權:“王爺足智多謀,又深得軍心,定能妥善解決此事。”
朱權苦笑一聲,“話雖如此,可朝廷的旨意遲遲未到,朵顏三衛那邊局勢又瞬息萬變,我等不起啊。”他一邊說著,一邊下意識地握緊了拳頭,仿佛要抓住那稍縱即逝的戰機。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身著黑色勁裝、腰佩長刀的侍衛匆匆走進來,單膝跪地,抱拳行禮:“王爺,朵顏三衛那邊又有消息傳來。”
朱權連忙問道:“快說,到底怎麽回事?”他的聲音急切,眼神緊緊盯著侍衛,仿佛要從他的表情中看出事情的端倪。
侍衛稟報道:“據眼線來報,支持北元的那一派勢力愈發猖獗,已經開始秘密集結兵力,大有要發動叛亂的跡象。而支持咱們的那一派,雖然也在集結人手,但兵力明顯不足,且人心惶惶,士氣低落。”
朱權的臉色變得愈發難看,他沉思片刻後,對侍衛說道:“你立刻再派幾撥人,密切關注朵顏三衛的一舉一動,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刻來報。務必小心行事,不可打草驚蛇。”
“是,王爺。”侍衛領命後,迅速退下,動作幹淨利落。
沈書瑤看著朱權焦慮的模樣,心中也很不是滋味。她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不住說道:“王爺,既然朝廷旨意未到,咱們不妨先做些準備。比如,加強大寧的城防,調動王府的軍隊在周邊布防,以防朵顏三衛突然來襲。”
朱權看了沈書瑤一眼,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但隨即又搖了搖頭,“瑤兒,你的想法雖好,可沒有朝廷的詔令,私自調動軍隊,乃是大忌。一旦被朝廷知曉,我便是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藩王的一舉一動都在朝廷的監視之下,咱們行事不可不謹慎。”他的語氣嚴肅,神情中透露出對朝廷威嚴的敬畏。
沈書瑤無奈地歎了口氣,她明白朱權的顧慮。在這個皇權至上的時代,任何僭越的行為都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與此同時,在北平的燕王府,書房中燭火搖曳,朱棣眉頭緊鎖,凝視著攤開在案幾上的北方邊防軍事地圖,地圖上用朱砂標記著大寧及周邊的局勢,那一抹抹紅,像是燃燒的戰火,讓他憂心忡忡。
“王爺,夜深了,該歇著了。”一道溫柔且沉穩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朱棣回頭,見徐氏端著一盞參茶,邁著蓮步緩緩走來。她身著一襲寶藍色繡著牡丹的錦袍,發髻高挽,一支碧玉簪子斜插其中,端莊大氣又不失溫婉。徐氏出身將門,自幼熟讀兵書,聰慧過人,素有“小諸葛”之稱,不僅是朱棣生活中的賢內助,更是他軍政事務上的得力智囊。
朱棣接過參茶,輕抿一口,苦澀中帶著回甘,就如同當下複雜的局勢。“夫人,大寧局勢吃緊,朵顏三衛一旦叛亂,北疆危矣。本王雖想出手相助,可又怕朝廷猜忌,左右為難呐。”
徐氏將手輕輕搭在朱棣的肩頭,柔聲道:“王爺,妾身明白您的顧慮。如今局勢微妙,貿然行動確實不妥。依妾身之見,咱們先派可靠之人前往大寧,名為探望寧王,實則打探虛實。此人需機敏謹慎,既能摸清狀況,又不能引起他人懷疑。”徐氏的聲音平和,卻透著不容置疑的智慧,她的眼神堅定,與朱棣對視時,滿是理解與支持。
朱棣微微點頭,眼中流露出讚賞:“夫人所言極是,隻是這人選……”
徐氏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不妨派王府的幕僚周宇前去,他行事穩重,對王爺忠心耿耿,定能不負所托。讓他帶上王爺的親筆書信,信中多表達些兄弟間的關切,避開敏感的軍事話題,如此可保萬無一失。”
朱棣伸手握住徐氏的手,輕輕摩挲著,感慨道:“夫人聰慧,總能在本王迷茫時撥雲見日。有你在,本王安心許多。不過,若局勢真到了危急時刻,本王定不會坐視不理。想當年隨父皇南征北戰,何等艱險的戰事未曾經曆,區區朵顏三衛,若敢侵犯我大明疆土,本王定讓他們有來無回!”朱棣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周身散發著久經沙場的豪邁與自信,仿佛下一刻便能跨上戰馬,衝鋒陷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時,書房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侍衛匆匆走進來,單膝跪地,神色緊張地稟報道:“王爺,剛剛接到消息,朵顏三衛的一支先鋒騎兵已朝著大寧方向快速移動,看樣子是要發動突襲!”
朱棣聞言,臉色瞬間變得冷峻,他鬆開徐氏的手,大步走到地圖前,手指迅速點在大寧周邊的戰略要地,說道:“傳令下去,讓燕軍進入一級戒備狀態!加強北平城的巡邏和防禦,同時,立刻派出快馬,給寧王朱權送信,告知他朵顏三衛先鋒動向,讓他早做準備!”
徐氏也立刻收起溫婉之色,冷靜地補充道:“王爺,咱們可以再派一隊精銳騎兵,暗中跟在朵顏三衛先鋒後麵,若寧王那邊戰事吃緊,咱們的騎兵可隨時支援,同時也能探清朵顏三衛後續兵力部署。但此事一定要隱秘,絕不能讓朝廷察覺。”
朱棣轉頭看向徐氏,眼中滿是讚賞與信任,點頭道:“夫人所言甚是,就這麽辦!”隨後,他迅速對侍衛下達了一係列命令,侍衛領命後,匆匆退下執行。
徐氏臉頰微微泛紅,輕聲道:“王爺謬讚了,夫妻一體,妾身自當為王爺分憂。況且,這北平城的安穩,關乎著王爺的大業,妾身不敢懈怠。王爺善戰之名威震四方,妾身也相信王爺定能妥善應對此次危機 。隻是如今形勢複雜,咱們還是得從長計議。”說罷,她走到地圖前,指著北平周邊的防線,繼續說道:“王爺,咱們還需加強北平的防禦。城外防線可再向外拓展,增設烽火台,縮短了望間距,以便及時發現敵軍動向。同時,城內糧草、兵器的儲備也要增加,以防戰事突發。”
朱棣站起身,走到徐氏身旁,看著她專注的神情,心中滿是愛意與信任:“夫人考慮周全,本王這就安排下去。等周宇從大寧回來,看看那邊具體情況,再做下一步打算。若朵顏三衛真敢輕舉妄動,本王定要讓他們見識一下我燕軍的厲害!”言罷,他輕輕攬過徐氏的腰,徐氏順勢靠在他懷裏,書房內彌漫著溫馨的氣息,暫時衝淡了外界局勢帶來的緊張與壓抑。在這複雜的政治漩渦中,夫妻二人相互扶持,共同謀劃著未來的局勢,他們的感情在歲月與困境中愈發深厚,成為彼此最堅實的依靠 。
回到大寧王府,朱權依舊在書房中苦思對策。他深知,在這關鍵時刻,任何一個決策都可能影響到大寧的生死存亡。突然,他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辦法。雖然不能擅自調動軍隊,但他可以以加強王府防衛為由,將王府的精銳士兵集中起來,進行緊急訓練。同時,他還可以利用自己與朵顏三衛一些首領的私人關係,派親信前去勸說,試圖分化他們的勢力。
想到這裏,朱權立刻行動起來。他先召集了王府的幾位得力將領,這些將領身著鎧甲,威風凜凜地站在朱權麵前。朱權向他們說明了自己的計劃,將領們紛紛表示讚同,並表示願意全力以赴。
“王爺放心,我等願為王爺赴湯蹈火!”一位身材魁梧、滿臉絡腮胡的將領大聲說道,聲音中充滿了豪情壯誌。
隨後,朱權又挑選了幾位口才出眾、深得他信任的幕僚,這些幕僚身著長袍,手持折扇,一副文人雅士的模樣。朱權讓他們帶著自己的親筆書信,前往朵顏三衛,與那些支持自己的首領進行溝通。
“此次任務艱巨,你們務必小心行事,曉以利害,務必說服他們堅定立場。”朱權鄭重地對幕僚們說道,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幕僚們抵達朵顏三衛的營地,隻見草原上蒙古包星羅棋布,遠處的駿馬成群結隊,牧民們在草原上忙碌著,空氣中彌漫著奶酒和烤肉的香氣。支持朱權的部落首領巴圖熱情地迎接了他們,他身材高大,麵龐黝黑,身著一件繡著精美圖案的長袍,腰間係著一條寬大的皮帶,上麵掛著一把鋒利的彎刀。
“朱權王爺的信我收到了,隻是如今部落裏人心惶惶,那些被北元蠱惑的人越來越囂張,我雖有心支持王爺,可手下的人……”巴圖無奈地歎了口氣。
幕僚李賢連忙說道:“巴圖首領,王爺深知您的難處,此番特意讓我等前來。王爺承諾,隻要您堅定立場,待局勢平定,定會為您的部落爭取更多的牧場,開放更多的貿易集市。”
巴圖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他抬頭望向遠方,草原的盡頭,似乎隱藏著未知的危機。“我知道王爺是個守信之人,可北元那邊也派了使者,承諾恢複我們往日在草原的榮耀,還帶來了不少珍貴的賞賜。”
另一位幕僚張弛接過話茬:“巴圖首領,您想想,北元如今自身難保,他們的承諾不過是鏡花水月。而明朝國力強盛,王爺又對您如此看重,與明朝合作,才是部落長久發展之道啊。”
巴圖沉思良久,緩緩說道:“讓我再與部落的長老們商議商議,此事幹係重大,不能草率決定。”
在等待朝廷旨意和幕僚消息的日子裏,朱權每天都在王府的校場上督促士兵訓練。校場上,士兵們身著厚重的鎧甲,手持長槍、大刀等兵器,在烈日下刻苦操練。朱權親自示範各種戰術動作,他身著威風凜凜的鎧甲,騎在一匹高大的戰馬上,聲音洪亮地喊道:“大家聽好了,這一招‘橫掃千軍’,一定要快、準、狠!”士兵們在他的激勵下,士氣大振,紛紛奮勇殺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沈書瑤,也沒有閑著。她利用自己現代的醫療知識,協助王府的醫官,為士兵們準備了一些常用的藥品和急救物資。她與醫官討論著藥材的特性和使用方法,醫官對她的見解連連稱讚:“側妃娘娘果然見識不凡,這些見解老夫聞所未聞,真是讓老夫大開眼界。”沈書瑤還親自帶領著王府的女眷和一些下人,為戰場上的士兵們送水、送飯、傳遞情報。她的身影在戰場上穿梭,給士兵們帶來了溫暖和力量。
數日後,朝廷的旨意終於到了。傳旨太監身著華麗的服飾,手持聖旨,高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寧王朱權,著爾在必要時,可調動大寧周邊部分軍隊,以應對朵顏三衛之叛亂。然一切行動,務必謹慎,確保大寧之安全。欽此!”朱權立刻帶領眾人跪地接旨,山呼萬歲。
朱權接到旨意後,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他立刻按照旨意,開始調動周邊的軍隊。在他的精心部署下,大寧的防禦力量得到了極大的增強。士兵們日夜巡邏,城牆上增設了許多防禦工事,箭塔上堆滿了箭矢,火藥桶也擺放得整整齊齊。
然而,就在朱權以為局勢逐漸穩定的時候,新的危機又悄然降臨。支持北元的朵顏三衛勢力,得知朱權在調動軍隊加強防禦後,決定先發製人。他們趁著夜色,突然對大寧發動了襲擊。
夜幕籠罩下,大寧城外一片寂靜,隻有偶爾傳來的風聲。突然,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朵顏三衛的騎兵如潮水般湧來。他們身著輕便的皮甲,手持長刀,在月光下閃爍著寒光。這些騎兵自幼在馬背上長大,騎射技藝出神入化,他們呼嘯著衝向大寧城門,嘴裏喊著充滿草原氣息的戰鬥口號,氣勢洶洶。
“敵襲!敵襲!”城牆上的士兵大聲呼喊著,聲音劃破了寂靜的夜空。
一時間,喊殺聲震天,火光衝天。大寧城外,朵顏三衛的騎兵瘋狂地衝向大寧的城門,他們揮舞著長刀,口中喊著聽不懂的口號。城牆上,大寧的守軍紛紛拉弓搭箭,向敵人射去。箭矢如雨點般落下,射中了不少敵人,但朵顏三衛的騎兵毫不畏懼,依舊奮勇向前。他們憑借著精湛的騎術,靈活地躲避著箭矢,迅速靠近城牆。
朱權得到消息後,立刻披上戰甲,率領王府的軍隊出城迎敵。他騎著一匹高大的駿馬,手持長槍,衝鋒在前。“將士們,隨我殺!保衛大寧!”他的聲音洪亮,充滿了鬥誌。士兵們在他的帶領下,士氣大振,紛紛奮勇殺敵。
戰場上,刀光劍影,血肉橫飛。朱權揮舞著長槍,如入無人之境,他的槍法嫻熟,每一招都能精準地刺中敵人。士兵們緊密配合,組成方陣,抵禦著朵顏三衛騎兵的衝擊。朵顏三衛的騎兵雖然勇猛,但大寧的守軍在朱權的指揮下,憑借著堅固的城牆和頑強的意誌,一次次擊退了敵人的進攻。
在戰鬥的關鍵時刻,沈書瑤也展現出了她的勇敢和智慧。她不顧危險,親自帶領著王府的女眷和一些下人,為戰場上的士兵們送水、送飯、傳遞情報。同時,她還利用自己的現代知識,為受傷的士兵進行簡單的包紮和治療。她手中拿著草藥,熟練地為士兵處理傷口,口中安慰著士兵:“別怕,很快就會好的。”士兵們看著她,眼中充滿了感激和敬佩。
經過一夜的激戰,朵顏三衛的進攻終於被擊退。戰場上,屍橫遍野,鮮血染紅了大地。朱權望著眼前的慘狀,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這場危機雖然暫時解除了,但朵顏三衛的問題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麵。
戰事平息後的深夜,大寧王府一片靜謐,唯有朱權書房還亮著燭火。沈書瑤輕手輕腳推開門,隻見朱權正對著滿桌的軍事文書愁眉不展,地上還有幾封緊急軍報被揉成一團。她款步上前,輕柔地說:“王爺,這麽晚了,還在忙軍務,該歇歇啦。”
朱權聞聲抬起頭,疲憊地笑了笑:“瑤兒,這朵顏三衛的事棘手得很,我實在放心不下。朝廷雖有旨意,可後續局勢依舊不明,稍有差池,大寧便危在旦夕。”沈書瑤走到他身後,伸出雙手,緩緩為他按摩肩膀,手上的力度恰到好處:“王爺整日殫精竭慮,身子可吃不消,先不想這些煩心事啦。” 她的聲音軟糯,帶著無盡的溫柔。
接著,沈書瑤拿起桌上的茶壺,為朱權沏了一杯熱氣騰騰的香茗,端到他麵前:“這是我特地為王爺泡的茶,嚐嚐,說不定能解解乏。這茶葉是我托人從江南尋來的新茶,聽說飲後能寧心安神呢。” 朱權接過茶,輕抿一口,茶香瞬間在舌尖散開,暖到了心底。
見朱權情緒稍有緩和,沈書瑤繞到他身前,雙手環住他的脖頸,將頭輕輕靠在他肩上:“王爺,不管遇到什麽困難,我都會一直在你身邊。你不是一個人,還有我呢。想想咱們初到大寧時,一切都那麽陌生,不也一步步安穩下來了嗎?這次也一定能逢凶化吉。” 朱權反手握住她的手,輕輕拍了拍:“有你在,我心裏踏實多了。”
沈書瑤又拉著朱權起身,走到窗邊,推開窗戶,一陣微風拂麵,帶來絲絲涼意。“王爺,看看這夜色,多美啊。偶爾放空一下,說不定思路就清晰了。你瞧,那月亮又大又圓,就像咱們期盼的太平日子,終會到來的。” 月光如水,灑在兩人身上,映出相依的身影。望著這月色,沈書瑤靈機一動,輕聲吟道:
“夜望
晚照落城關,星河映月殘。
風搖邊草亂,雲卷戰旗寒。
壯誌心中守,危局筆下安。
同君期勝日,共賞此清歡 。”
朱權聽著這詩句,眼中閃過一抹亮光,原本緊鎖的眉頭也漸漸舒展開來。他轉過身,雙手握住沈書瑤的手,感慨道:“瑤兒,沒想到你竟有如此才情。這詩,既寫出了當下大寧的艱難處境,又滿含對未來的期許,與我所思所想不謀而合。有妻如此,夫複何求。”
在這寧靜的氛圍裏,朱權緊繃的神經漸漸放鬆,和沈書瑤輕聲聊起了家常,暫時忘卻了軍務的煩惱,聊起了他們剛到王府時,沈書瑤整頓內務的趣事,還有那些溫馨的日常。
喜歡醜顏謀世:醫女風華傾天下請大家收藏:()醜顏謀世:醫女風華傾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