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由來小人最絕毒(4)
字數:3128 加入書籤
那邊,尤師爺給東翁報上一個極壞消息。
他有個同鄉好友在靖江府南邊的鬆安府曲河縣做錢糧師爺,連夜使人給他送來一封書信,信中詳說兩天前鬆安府那有大群流民趁夜衝關北上,府尊隱匿不報,按時辰算,逃疫流民隨時會到,靖江府已是指望不上,望他報知東寧府尊,早為準備。信尾在流民人數做了個猜估,除去別道繞走的,少說也要有萬餘人向東寧府逃行,若是算上沿途驚慌跟著走的,別添三五萬也有可能。
如此好心,既是朋友之義,也是入幕師爺預留退路的慣用手段,一旦朝廷追究責任,曲河縣令也逃不得貶革,那時他有了這份人情,再有尤師爺說好話,也就不難在東寧府謀個差事。
方府尊眼發直、手微抖,眼下的萬多流民已是要他命了,再來幾萬,真是府城都能給流民攻下來了,偏是不能趕,隻能撫。愁苦中,方府尊忽地想起神乩來,將手中那半份善緣大會文卷交給師爺,吩咐他看一看。尤師爺翻了兩頁,心下不禁納悶,想不通東翁怎麽會想出這等可笑傻主意來,卻是不好說,硬著頭皮看下去,及至一半,品出味來,驚呆了。
方府尊觀情知意,問道:“如何?能解眼前此難麽?”
“絕妙之法,隻要按此法行事必能鎮撫民心,且會是財名兼得。”尤師爺急翻到最後一張,立時傻眼了,驚道:“東翁,怎的隻有一半?”
方府尊道:“此事先不說,你可能將一半補全?”
換了旁事,尤師爺少不得要奪功一試,然安撫流民事關身家性命,躲之尚嫌不及,豈敢接手,況且真個無才去接,也就老老實實地回道:“東翁說笑了,此法實是天下首聞的奇思妙想,學生自問學識盡有,可萬萬想不出此等法來,若是強要補足,隻會是不倫不類,禍害東翁。”
方府尊也就是問問,沒指望尤師爺能續全缺失,撫須道:“趙白玉有一手,看來本府隻能忍痛放下馬家那一邊了。”
史家著人首告趙家之事,尤師爺是知道的,便是不問不插話,立在一旁,心中尋思趙白玉不愧是府城有名的神童秀才。
方府尊思索一轉,道:“你和本府一道前去。目下消災去難最為緊要,馬家那裏的銀子舍掉便舍掉吧。”
尤師爺恭聲應是。
趙白玉喝茶閑等,望見師爺與方府尊一道走近,心道成了,對千衣蝶微微一笑。千衣蝶回以微笑,做好默寫的準備。
方府尊入屋坐下,直入主題,道:“賢侄,善緣大會極好,可極花銀子,若無皇令,便是世伯也無權擅開府庫行事。米糧上倒是無礙,聖天子有聖旨宣下,明令各府縣安撫賑濟,世伯可從府倉調撥些米糧供大會用度。”
趙白玉道:“世伯說得是,朝廷賦稅豈可用於私情私事,我這傻妹妹靈醒時說了,隻是前麵需要銀子,後麵便是賺銀子,等到結束,最差也是支稍大於收。世伯鎮府五載,府縣清平富足,府中百姓誰不欽敬?隻要世伯首肯,小侄願為世伯分憂,若無法說動府中大戶,一應花費,趙家一力承擔。”
“賢侄有此氣魄,他日前途無量。那姑娘眉現喜色,該是賢侄哄她開心了。”方府尊心中暗道趙白玉聽一知十,會情曉意,確是個人才。
趙白玉道:“借著世伯威儀才哄得些。剛剛正打算神乩來著,卻是不敢妄動紙筆。”
方府尊聞言心喜,吩咐老仆富安鋪紙磨墨。千衣蝶哪會客氣,拿過筆,先是一通亂寫亂畫,弄得方府尊與師爺暈頭轉向,繼而正經默寫,補上餘下一半的兩成就停筆。尤師爺越看越覺妙,指著其中讚助一段探問關節,千衣蝶一一分說,卻是不說盡,不說透,與關鍵處裝傻拿喬,至於那借官府東風與古人樂一樂,順道為自家事行方便的小心思就更是不會說出來的。
傻姑娘不肯再寫,又見趙白玉隻管喝茶,尤師爺知是何意,作話打趣:“東翁,聖天子還不差餓兵,官司纏身,趙二公子隻怕難以專心行事,更不會有心思哄姑娘的。”
心腹人給了台階,方府尊順勢就道:“此話極是,白玉賢侄,事關重大,世伯批完手上的緊急公文就升堂審案,你先回去,將人證物證準備齊整。隻是你須明白,升堂之後,世伯便是一府之尊,斷案絕不會有所偏私。”
此言極正卻是別有隱意,暗示趙白玉趁空將那些有問題的人盡都送走,或是換了,如此兩邊不為難,都好辦。
趙白玉心下會意,卻是不想承這個情,也不敢,回道:“趙家清白,旦憑世伯審斷,若是真有逆情,甘當罪責。”
“如此最好。富安,送趙賢侄。”
老仆富安行禮領路,千衣蝶跟著趙白玉離去。
尤師爺借著準備升堂,隨後離開,於大堂偏屋秘見馬家來人,一通埋怨後收下銀票,交待兩個字與一句話。兩字個是識相,一句話是再給府尊添堵,馬家誣人謀逆之劫無人可解。
馬家人連聲應是,自出府衙回見馬永孝。
千衣蝶與趙白玉出了府衙,原是要去百木聚作最後準備,卻在半道被趙家大管家趙重明攔下,帶著人入了福蘊樓,進了雅間。雅間裏上首坐著趙鵬翼趙老爺,側首陪著馬原良馬老爺。趙重明帶上門,於門外守著。
千衣蝶是頭回見著暗中打對台的馬老爺,隻覺此人並非想象中的為富不仁樣,方方團團,頗是富態和氣。
見著千衣蝶的容貌,馬老爺不禁麵現思憶,隨後輕歎,看向趙老爺的目光中添了七分恨怒。趙老爺回瞪,半分不讓。
馬老爺收回怒目,叫來千衣蝶,親和地道:“你便是千家姑娘?眉目間與你娘一般無二。”
千衣蝶道:“你認識我娘?”
馬老爺哀傷入目,道:“何止認識,當年若非趙老爺居心不良,以長兄之名逼你娘給人作妾,你娘便是馬家正室。”
趙白玉是初聞此事,不禁看向爹,心想難怪馬家有事沒事就與趙家打對台,原來不全是生意與兒子之間的事。
喜歡不鬧不親玉蝶合請大家收藏:()不鬧不親玉蝶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