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藍火窺田脈,祠堂隱霓虹。 稻人披甲胄,千年一望中。
字數:3503 加入書籤
雞鳴第三聲時,茅山渦村的天空被撕開道血口子。老趙頭蹲在門檻上嘬煙袋,火星子明滅間照見滿臉溝壑——這褶子裏藏著的何止六十載春秋,分明是半部中國農耕史。直到那串藍瑩瑩的"鬼火"刺破晨霧,他才驚覺自己這雙看過牛耕人耙的濁目,竟要目睹千年未有之變局。
"老趙頭你杵著當門神呐?"王寡婦挎著竹籃撞過來,籃底新割的韭菜蹭過他青布褲腳,"昨兒後晌我就瞅見這些妖蛾子,藍窪窪的像墳圈子裏的磷火!"她嗓門尖利得能劃破薄霧,驚飛了簷下打盹的麻雀。
趙伯枯枝似的手指捏住傳感器邊緣,金屬涼意順著指節爬滿全身。這物件通體泛著賽博朋克的幽光,倒像是從《山海經》裏跑出來的異獸,此刻正用那雙電子眼窺伺著稻田的脈搏。他忽然想起去年冬至,一塵那小子喝高了抱著他哭:"叔,咱村再不變,就真成活化石了!"
暴雨來臨時,矛盾如地火噴湧。祠堂前的青石板被曬得發燙,兩派人馬隔著天井對峙,活像楚河漢界上的兵馬俑。
"後生仔,你當這是過家家?"李大爺的煙袋鍋子敲得石階當當響,煙灰簌簌落進天井的積水窪,"當年發大水,是老子帶著大夥兒用門板堵決口,不是靠什麽勞什子算法!"
阿強攥著手機的手背青筋暴起,屏幕藍光映得他麵容猙獰:"李爺,係統顯示三小時後洪峰過境!您那門板能擋住每秒三千立方米的流量?"他忽然甩出張衛星雲圖,雷暴雲團在屏幕上張牙舞爪,仿佛《西遊記》裏逃出的妖魔。
一塵就是這時闖進戰場的。他軍大衣下擺沾著泥點,像是剛從地裏刨出來的青銅器。"都他娘的給老子閉嘴!"這聲暴喝震得梁上積灰簌簌,卻震不散滿屋子火藥味。他抓起供桌上的青銅酒樽,那是乾隆年間老祖宗傳下的祭器,"當年老太公用這樽敬天地,如今咱們該敬敬科學!"
樽中濁酒突然泛起漣漪,眾人抬頭望去,簷角鐵馬叮咚作響——第一滴雨砸在了青石板上。
安防係統崩盤那夜,月黑風高。小偷踩著監控死角翻牆時,老張頭的黃狗正對著傳感器狂吠。這畜生倒機靈,知道咬不動鋼筋鐵骨,便叼著傳感器線頭死命拽,倒陰差陽錯觸發了警報。
"一塵!你給老子說清楚!"王嬸攥著被剪斷的銅鎖,嗓門比村東頭的高音喇叭還響,"這勞什子人臉識別,咋就認不得二狗子那張麻子臉?"
技術員小劉抹著冷汗解釋:"是……是ai學習樣本不足……"話音未落,人群裏爆發出哄笑。二狗子摸著臉上坑窪跳腳:"合著我這臉是外星物種?"
一塵突然抓起傳感器砸在地上,金屬碎裂聲驚飛了簷下夜梟。"都他媽給老子聽著!"他指著碎成一地的電路板,"這破玩意兒是咱跪著求來的?是老子拿縣裏的扶貧款換的!"月光下,他脖頸暴起青筋,活像條困獸,"你們要覺得人眼比攝像頭好使,行!從明兒起,各家輪班巡邏,再丟隻雞少條狗,老子拿你們是問!"
人群沉默時,趙伯顫巍巍掏出煙袋:"都散了吧。"火星明滅間,他講了個古:當年鬼子進村,老太公帶著鄉親們在祠堂挖地道,靠的是人盯人的土法子。"可如今,"他敲了敲傳感器殘骸,"這鐵疙瘩裏,裝著咱老祖宗想都不敢想的千裏眼。"
旅遊開發的風聲剛漏出來,村口老槐樹就炸了鍋。
"要把祖墳遷走?老子先遷了你的!"李三爺掄著鋤頭要劈規劃圖,被幾個後生死死抱住。他媳婦坐在地上拍大腿哭嚎:"當年鬧饑荒,是祖宗保佑才在墳圈子邊開出這二畝地……"
一塵的軍大衣敞著懷,露出裏麵洗得發白的的確良襯衫。"三爺,您看這無人機拍的航拍圖,"他指著屏幕上蜿蜒的梯田,"這像不像老祖宗說的龍脊?外頭人管這叫大地藝術!"
阿強忽然插話:"要是建成智慧農莊,城裏人能體驗ai種田,咱還能搞非遺直播!"他掏出手機展示帶貨數據,屏幕藍光映得眾人眼睛發亮。
趙伯卻盯著祠堂梁上褪色的彩繪出神。那畫的是大禹治水,九尾狐在洪水中載沉載浮。"一塵啊,"他忽然開口,"你記得老太公臨終前說的話麽?"守住地脈,就是守住人心"。"
深夜,一塵在祠堂翻族譜。泛黃紙頁間飄落張地契,道光年間的朱砂印已褪成褐色。窗外忽然飄進段山歌,是王寡婦在河邊洗菜時哼的:
"日頭落嶺心莫慌,
月亮彎彎照田埂。
老祖宗的腳板印,
踩出千年黃金路……"
他忽然抓起傳感器殘片衝出門。月光下,那些藍瑩瑩的"電子螢火蟲"正在稻田上空盤旋,像極了族譜裏描繪的禹王治水時引路的星宿。
祠堂翻修時,工人在梁縫裏發現把銅鎖。鎖眼已鏽死,鎖麵卻鏨著精美的饕餮紋。一塵請來省城專家,用3d掃描建出數字模型。當ai還原出鎖芯結構時,老鎖匠突然跪地痛哭——那鎖芯形狀,竟與二十年前失蹤的族長印信一般無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是祖宗給咱上的鎖啊!"趙伯摸著全息投影裏的鎖芯,"開鎖的鑰匙,一半在土裏,一半在雲上。"
秋收後,年輕人在田頭放飛無人機。螺旋槳卷起的氣流中,老趙頭紮的稻草人搖搖欲墜。忽然有孩子驚呼:"快看!稻草人在揮手!"
眾人抬頭,但見夕陽將無人機影子投在稻草人身上,竟似那傳統守護神披上了科技戰甲。趙伯忽然笑出眼淚:"這不就是咱村的新門神麽?"
旅遊項目奠基那天,兩台挖掘機在村口僵持。李三爺躺在履帶前喝悶酒,酒瓶上貼著"祖傳秘方"的標簽。
"三爺,您聞聞這酒香,"一塵蹲下來,手機屏幕亮著,"這是ai釀酒師調的配方,用的您家祖傳酒曲。"
老人突然坐起,酒瓶對準傳感器:"你小子敢讓鐵疙瘩碰老子的酒壇子?"
"不碰,"一塵笑著調出全息投影,"您看,這是用區塊鏈存的釀酒日誌,每一滴酒都能溯源到您太爺爺那輩。"
挖掘機轟鳴聲中,趙伯帶著孩子們在稻田畫裏擺出二維碼造型。當遊客掃碼聽到山歌與電子音混搭的村歌時,老鎖匠悄悄把銅鎖模型掛在了無人機上。
冬至祭祖時,電子香爐騰起嫋嫋青煙。一塵將族譜數據導入元宇宙,趙伯在虛擬祠堂裏給曾孫講大禹治水。當ar技術讓祖宗畫像開口說話時,王寡婦忽然說:"該給老太公裝個智能手環了,省得他總托夢說陰間冷。"
祠堂外,智能傳感器與稻草人並肩而立。月光下,老趙頭終於看懂那些藍光——那是千年農耕文明睜開的第三隻眼,正凝視著星辰大海的征程。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