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智影疊秋痕,機心映月昏。 銀針穿數脈,和字篆農魂。
字數:3953 加入書籤
暮色像打翻的墨硯,在茅山渦村的天際洇開。秋風裹挾著山野特有的土腥味,卷起廣場邊緣幾片枯黃的銀杏葉。智能路燈次第亮起,慘白的光暈與天邊殘留的晚霞在半空撕扯,將"智慧與田園"文化節的橫幅照得忽明忽暗。
"這勞什子燈籠掛得歪七扭八,哪比得上往年咱們自己糊的兔兒燈!"張鐵匠拄著拐杖,青筋暴起的手背重重拍在智能售貨亭的金屬外殼上,發出空洞的回響。他腳下那雙磨破邊沿的老布鞋陷在智能清潔機器人留下的水痕裏,像片倔強的枯葉。
人群突然安靜下來。幾個孩童舉著3d打印的糖畫兔子從老人麵前嬉鬧而過,機器人服務生端著電子托盤穿梭其間,托盤裏的智能茶杯正用全息投影播放著農業科普動畫。張鐵匠的獨子張大勇從智能舞台後台衝出來,後襟還別著未摘的vr設備:"爹!您又在這添什麽亂?這智能舞台是縣裏撥款建的,待會兒還有無人機表演!"
老人布滿老年斑的手劇烈顫抖著,拐杖尖在瓷磚地麵劃出刺耳的聲響:"亂?我添亂?三十年前我帶著社員們開山修渠,怎麽沒見你說我添亂?"他枯槁的手指戳向兒子胸前的工作牌,"張主任!張大主任!你現在是智能辦的人了,自然瞧不上老把式!"
一塵從後台轉出時,正撞見這劍拔弩張的一幕。他今日特意換了身靛藍紮染唐裝,卻壓不住眉宇間的焦灼——方才接到通知,縣領導要臨時增加"智慧農業成果匯報"環節。此刻他望著台上台下兩代人隔著智能幕布對峙,忽然想起三個月前在祠堂的那場爭執。
那夜暴雨如注,張鐵匠跪在祖宗牌位前,懷裏抱著祖傳的打鐵錘,雨水順著瓦當傾瀉在他佝僂的背上。"智能農具?那都是些沒心肝的鐵疙瘩!"老人將孫兒從縣重點小學帶回的機器人玩具摔得粉碎,"當年公社化,咱們把鐵鍋都煉了鋼,結果呢?餓得啃樹皮!"
此刻廣場上的空氣幾乎要凝出冰碴。一塵快步上前,唐裝下擺掃過地麵全息投影的麥浪圖案:"張伯,您還記得七歲那年發大水,是誰背您出的村子?"他聲音不高,卻像柄尖刀剖開記憶的繭房。
老人渾濁的眼球突然泛起水光。那年暴雨衝垮了河堤,是年輕的一塵父親將他舉上房梁,自己卻被激流卷走。此刻一塵的手輕輕覆上老人顫抖的肩頭:"智能路燈是照不亮人心,可您看——"他指向遠處山坳,"東頭王寡婦家的智能溫室,讓她再不用摸黑去摘菜;村西頭的智能診所,讓劉瘸子能及時打上胰島素。"
張大勇突然插話,聲調裏帶著機械的冰冷:"數據不會說謊。去年全村人均收入增長37,智能農業貢獻率達……"
"數據!"張鐵匠猛地轉身,拐杖重重頓地,"你二叔公臨終前想喝口米酒,智能售貨機卻說未滿十八歲不得購買!他守了八十年村規,到頭來被鐵殼子攔在黃泉路上!"
人群中響起細碎的騷動。穿旗袍的李寡婦掏出智能手帕拭淚,她丈夫正是去年被智能收割機卷斷腿的。智能機器人仍在機械地跳著《豐收舞》,金屬關節與青石板碰撞出刺耳的節奏。
一塵突然抓起麥克風,歌聲驚飛了簷下的麻雀:"且聽我唱段新編《十二月》,智能時代有新章!"他清亮的嗓音裹著電子混響,在廣場上空炸開,"正月裏來是新年,智能大棚賽神仙……"
"放你娘的狗屁!"張鐵匠突然暴起,拐杖掃落智能茶幾上的全息投影儀。藍光碎片如螢火蟲四散,映出老人扭曲的臉,"什麽智能大棚?去年三月寒流,老趙家的智能溫控器失靈,整棚草莓凍成冰坨子!"
人群炸開了鍋。穿唐裝的村長舉著智能喇叭要維持秩序,卻被擠掉了假牙。穿漢服的孩童舉著糖畫哭作一團,智能清潔機器人圍著滿地打轉的假牙轉圈,發出"滴嘟滴嘟"的警報聲。
一塵突然躍上舞台邊緣的智能花壇,唐裝下擺掃落幾株電子仿真花。他目光如炬掃過台下:"諸位可還記得二十年前,咱們村第一個裝座機電話的盛況?"全場突然寂靜,隻有山風卷著烤紅薯的焦香掠過。
"那時張會計家裝了電話,全村人排著隊去聽"喂"聲。"一塵的聲音突然變得沙啞,"如今咱們抱著智能機,卻連對門王嬸的微信都不敢加!"他扯開唐裝領口,露出頸間泛紅的智能項圈,"這勞什子能監測心跳,可曾測過人心?"
張大勇突然衝上台,智能工牌在胸前瘋狂閃爍:"一塵同誌,請注意你的言論!智能新農村建設是……"
"是什麽?是讓留守老人對著攝像頭喊"孩子們我想你們"?"一塵突然揪住對方的衣領,全息投影的麥穗在他們腳下瘋狂生長,"還是讓智能農機手取代所有莊稼漢?"
人群突然分開條路。拄著智能拐杖的趙奶奶顫巍巍走來,她頸間也戴著同款監測器:"塵娃子,讓奶奶說兩句。"全場屏息,老人布滿老年斑的手撫過智能拐杖的液晶屏,"上個月我昏倒在田埂,是這玩意兒自動呼救。可救護車來時,我嘴裏還念著要給城裏孫子寄新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智能路燈突然集體閃爍,廣場陷入詭異的明暗交替。張鐵匠突然踉蹌兩步,從懷裏掏出個布滿銅鏽的羅盤:"當年修水庫,我們就是靠這老物件定的方向。"他枯枝般的手指劃過智能舞台的金屬邊框,"如今你們用衛星定位,可曾算準了人心的經緯?"
一塵突然抓起羅盤衝向智能控製台,全息鍵盤在他指間瘋狂跳動。人群驚呼聲中,整個廣場的智能設備突然集體黑屏。山風卷著枯葉掠過,不知誰家的智能門鎖突然發出刺耳警報。
"看!"一塵高舉羅盤,月光在銅鏽上流轉,"老祖宗的智慧,從未離我們而去!"他轉身麵向黑漆漆的舞台,"現在,讓我們用最原始的方式慶祝!"
黑暗中突然亮起星星點點的火光。村民們驚訝地發現,不知何時,廣場四周掛滿了孩子們手紮的紙燈籠。穿漢服的孩童們蹦跳著點燃引線,刹那間,上百盞孔明燈載著麥穗形狀的電子蠟燭升上夜空。
張鐵匠突然放聲大笑,拐杖敲得青石板當當響:"好!這才像話!"他顫巍巍地從懷裏掏出火折子,點燃了智能售貨亭旁的紙馬燈,"當年我送公糧的馬燈,可比這亮堂!"
智能機器人突然齊刷刷轉向夜空,金屬關節發出整齊的哢嗒聲。它們胸前的顯示屏突然亮起,用像素點拚出古老的甲骨文"豐"字。人群中爆發出驚呼,穿旗袍的李寡婦突然捂住嘴——她看見亡夫的智能墓碑上,也亮起了同樣的符號。
一塵跪在舞台中央,將羅盤輕輕放在智能控製台上。兩股力量在他掌心交匯,銅鏽與金屬相觸處,竟生出一株嫩綠的麥苗。他對著麥克風輕聲哼起童謠,全息投影的麥浪突然化作真實的螢火蟲,在夜空中織就銀河。
張大勇突然蹲下身,淚水滴在智能工牌上:"爹,縣裏要撤並村小……"他哽咽著,"智能教室裝好了,可孩子們要搬到鎮上……"
張鐵匠沒有回頭,隻是將火折子塞進兒子手中:"去,把祠堂的燈籠也點亮。"他望著漫天流螢,"智能是風,傳統是根。風再大,吹不斷地底的根須。"
智能路燈突然次第亮起,卻調成了柔和的暖黃色。機器人與村民們手挽手跳起古老的圈舞,金屬與血肉相觸處,竟生出奇異的溫度。一塵在舞群中突然踉蹌,頸間的監測器發出尖銳警報——他的心跳已突破180。
"快!智能急救!"張大勇衝上前,卻被父親一把推開。張鐵匠從懷裏掏出祖傳的銀針包:"讓開!智能能測心跳,治得了心病嗎?"
月光下,銀針在智能顯示屏上投下細長的影子。一塵望著老人顫抖的手,突然明白:真正的智慧,從來不在電路板裏,而在這些布滿裂痕卻依然溫暖的手掌間。
夜風送來烤紅薯的甜香,混著電子煙花的硫磺味。智能與傳統的對峙,終在這片土地上化作了相生的陰陽。當第一縷晨曦刺破雲層時,人們發現智能舞台的金屬板上,不知何時刻上了甲骨文的"和"字,在朝陽下熠熠生輝。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