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暮色籠山渦,新機攪舊波。 祠堂燈影亂,星漢落長河。

字數:4198   加入書籤

A+A-


    暮色像被歲月磨出毛邊的黑綢緞,帶著陳年穀倉的黴味與新生竹筍的清苦,緩緩漫過茅山渦的屋簷。張嬸家的白熾燈泡在夜風中搖晃,將滿院人影投射在斑駁的土牆上,恍若皮影戲裏跳動的精怪。三蛋被圍在八仙桌中央,額角沁出細密的汗珠——不是熱的,是讓王大爺那雙布滿老繭的手攥的。
    "三娃子,你瞅瞅這盤紅燒肉!"王大爺將青花瓷碗往三蛋麵前一杵,油星子在燈光下炸開七彩光暈,"當年你蹲在村口啃窩頭時就說,等發達了要給全村蓋樓房。現在可算逮著你這隻金鳳凰了!"
    滿院哄笑中,三蛋看見李大媽偷偷用圍裙角擦眼睛。她身旁的老榆木凳上,還留著自己兒時刻下的歪斜名字。這記憶的刀痕突然化作利刃,剖開他西裝革履下的胸腔——那顆在都市裏凍得發硬的心,竟在這粗糲的鄉音裏重新跳動起來。
    "王伯,我這次回來……"三蛋剛要開口,院門突然被撞得咣當響。老趙頭拄著棗木拐杖闖進來,煙袋鍋子在石磚地上敲出火星:"後生可畏啊!當年偷喝我家黃酒的毛孩子,如今倒要教我們種地了?"
    滿院霎時靜得能聽見河對岸蛙鳴。三蛋望著這個曾給自己開蒙的私塾先生,喉嚨發緊。月光爬上老趙頭花白的鬢角,恍如三十年前那個雪夜,老人握著他凍瘡遍布的手教寫"禾"字。
    "趙伯,智能溫室不是要取代經驗,是要把您這雙火眼金睛變成數據。"三蛋起身攙住老人顫抖的臂膀,"就像您教我的,種地要看天時地利。現在我們要讓每粒種子都知道自己的時辰。"
    老趙頭渾濁的眼珠突然迸出精光,拐杖重重頓地:"說得好!當年我爹用二十四節氣歌喂飽全村,如今你們要用二進製種出黃金?"這話像顆石子投入油鍋,滿院響起七嘴八舌的爭論。
    三蛋趁機拽著村長一塵溜到河邊。蘆葦蕩裏飄來陳年酒香,混著兩人急促的呼吸。"一塵哥,今天這出鴻門宴,你早料到了吧?"三蛋苦笑著踢開腳邊碎石,驚起夜鷺的慘叫。
    一塵從兜裏摸出半包紅塔山,火光照亮他溝壑縱橫的臉:"村裏老人怕你變成第二個劉文彩,年輕人嫌你回來分蛋糕。"他吐出個歪歪扭扭的煙圈,"就像這河裏的鯽魚,既要水草遮陰,又怕網兜太密。"
    三蛋突然蹲下身,手指插進冰涼的河水:"我在深圳見過個怪人,專在寫字樓種水稻。他說都市人得了"土地饑渴症",咱們這滿山翠竹、半畝方塘,就是最好的解藥。"他猛然抬頭,月光在他鏡片上碎成銀屑,"但要釣起城裏的金娃娃,得先喂他們吃口野菜團子。"
    話音未落,河對岸突然亮起手電筒光柱。兩人屏息望去,見個佝僂身影正往竹簍裏裝什麽。"是瘋婆子秀蘭!"一塵低呼,"她又在撈那些破爛!"
    三蛋卻攔住要上前的一塵:"讓她撈。當年饑荒年,她就是靠這手絕活在河裏撈起半村人的命。"他望著老人蹣跚的背影,突然想起今晨在祠堂看到的殘碑——"嘉靖年間大旱,村民掘地三尺得泉,名曰甘露"。
    "一塵哥,咱們村就像這河床。"三蛋抓起把泥沙,任其從指縫簌簌落下,"表層是淤泥,底下埋著金砂。要淘出金子,得先攪渾水。"
    次日天未亮,三蛋被此起彼伏的雞鳴吵醒。推開窗,見王大爺正蹲在院牆根下搗鼓什麽。"您這是……"三蛋披衣出門,見老人正往智能溫室的鋼架上綁紅布條。
    "給高科技穿件開襠褲。"王大爺頭也不抬,粗糙手指在觸控屏上劃出蚯蚓般的軌跡,"這勞什子傳感器說濕度不夠,我給它添道符,保準風調雨順。"
    三蛋啞然失笑,卻見老人突然正色道:"三娃子,我托人打聽了,那什麽區塊鏈溯源,真能讓咱的桃子賣出天價?"晨光裏,老人眼角的翳影讓三蛋想起祠堂裏供奉的先祖畫像。
    "比天價更金貴的是信任。"三蛋蹲下身,與老人平視,"城裏人吃膩了催熟劑,咱們就給他們看每顆桃子的出生證明。"他摸出手機,調出昨夜趕製的vr全景圖,"您看,這是咱村的數字孿生體,每寸土地都在雲端活著。"
    王大爺顫抖著接過手機,突然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咳嗽。三蛋慌忙要扶,卻被老人推開:"別管我!快看那片竹林,要是在虛擬世界裏種上會發光的螢火蟲……"
    這時,村東頭突然傳來喧嘩。兩人趕到時,見老趙頭正與幾個返鄉青年爭執。青年舉著直播支架,鏡頭對準祠堂飛簷:"老鐵們看這雕梁畫棟,打賞夠就拆了賣古董!"
    "住手!"三蛋厲喝。老趙頭卻顫巍巍攔住他:"讓他們拍。當年日本人要拆這祠堂,是你太爺爺躺在條石上當人牆。"老人渾濁的眼裏突然射出精光,"但要拆,得先從我這把老骨頭上碾過去!"
    三蛋靈光乍現,轉身對鏡頭展開雙臂:"各位網友,這不僅是座祠堂,更是活著的《營造法式》。我們準備用3d掃描技術,讓每根椽子都在元宇宙重生。"他忽然抓起塊青磚,"看見這裂紋了嗎?這是光緒三年的地震吻痕,比任何鑒定證書都真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直播間的打賞數字開始瘋狂跳動。老趙頭愣愣看著三蛋與青年們擊掌為盟,突然迸發出夜梟般的笑聲:"後生可畏!當年我教你們讀《詩經》,如今你們要教祖宗上網了!"
    暮色再次降臨時,三蛋獨自登上後山。山下點點燈火如散落的星子,而他腳下,智能溫室像巨型螢火蟲蟄伏在黑暗中。身後忽然傳來窸窣聲,回頭見是秀蘭婆子抱著個陶罐。
    "三娃子,這個給你。"老人將陶罐塞進他懷裏,渾濁的眼珠在暮色中發亮,"這是當年你娘埋下的女兒紅,說等你娶媳婦時挖出來。"
    三蛋手指觸到罐身凹凸的刻痕,突然淚如雨下。陶罐上歪歪扭扭刻著"三蛋啟明星",是母親不識字時照著他小學獎狀描的。
    "婆,您知道現在城裏……"三蛋哽咽著開口。
    "我知道。"老人打斷他,"城裏人管這叫鄉愁經濟。可老婆子不懂經濟,就懂這壇酒埋了二十年,該醒醒了。"她突然抓住三蛋的手,指甲深深掐進他手腕,"但別讓這酒味,變成遊客嘴裏的噱頭。"
    三蛋抱著陶罐踉蹌下山,月光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像要紮進村莊的每一道褶皺裏。祠堂前的廣場上,一塵正帶著年輕人搭建露天影院,銀幕上閃爍著《我們村裏的年輕人》的黑白畫麵。
    "放這個能招來遊客?"有青年質疑。
    "要的就是這割裂感。"三蛋將陶罐放在放映機旁,醇厚的酒香混著老膠片的氣息彌漫開來,"讓他們看看,五十年前的熱血與當下的迷茫,如何在同一片星空下發酵。"
    銀幕突然亮起,光影中走出三蛋母親年輕時的模樣。她抱著繈褓中的三蛋,指著鏡頭說:"等這小子長大,要讓他帶著飛機大炮回來建設家鄉。"全場爆發出大笑,混著遠處智能溫室傳來的機械嗡鳴,竟譜成詭異的和諧。
    三蛋悄悄離場,摸黑來到村小學。殘破的教室裏,月光透過玻璃缺口在黑板上畫出幾何圖案。他打開背包,取出在深圳時買的全息投影儀。刹那間,整個教室變成璀璨星空,北鬥七星正好懸在"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標語上方。
    "老師,這是外星人嗎?"身後突然響起童音。三蛋轉身,見十幾個孩子趴在窗台上,眼睛比星星還亮。
    "這是你們爺爺輩的星空。"三蛋調出古星圖,"看,這是茅山渦獨有的"耕讀星",老祖宗靠它判斷播種時辰。"他突然指向銀河盡頭,"但我們要讓孩子看見更遠的星係,同時記得回家的路。"
    孩子們爆發出驚歎,有個小女孩怯生生問:"叔叔,我們能摸到星星嗎?"
    三蛋從背包掏出ar眼鏡分發給孩子們。當第一個孩子通過鏡片看到虛擬行星在教室飛舞時,寂靜的村莊突然響起清越童聲,驚飛滿樹夜梟。
    河對岸,老趙頭拄著拐杖遙望這片光影。他身旁,秀蘭婆子往河裏撒了把小米,喃喃道:"該來的總會來,就像這河水,堵是堵不住的。"
    月光下,三蛋的西裝漸漸染上泥土氣息。他終於懂得,鄉村振興不是單行道,而是無數代人用腳印編織的經緯。就像他此刻站在傳統與現代的斷層帶上,左手握著祠堂的青磚,右手托著全息投影儀,而腳下,是正在蘇醒的古老土地。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