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銅鈴裂月痕,直播亂祠門。 農藥醃祖訓,竹魂哭舊根。
字數:3379 加入書籤
茅山渦村的夜幕像一塊浸透墨汁的粗布,裹著這座被時光遺忘的村落。祠堂前的老槐樹在風中沙沙作響,枝椏間漏下的月光像碎銀般灑在青石板上,卻照不亮村民們眼底翻湧的暗潮。
小王猛地踹開祠堂斑駁的木門,驚飛了簷下棲息的夜梟。他手裏攥著從縣城網吧打印的"鄉村振興案例集",紙頁邊緣還沾著方便麵油漬。"都他娘的醒醒!"他一把扯下牆上掛著的祖宗畫像,露出後麵發黴的獎狀牆,"去年遊客量暴漲三倍,結果村口王寡婦家茅房塌了,把個穿香奈兒的女遊客直接嚇尿褲子!"
人群中爆發出一陣哄笑。李大娘拄著竹杖顫巍巍站起來,銀發在月光下泛著冷光:"小兔崽子,當年你爹偷吃供果被野豬追得滿山跑,還是老娘用這竹籃把你從泥坑裏撈出來的!"她舉起那個傳承七代的靛藍竹編,紋路裏嵌著暗紅血漬——那是她丈夫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時留下的。
老張突然把煙杆在石臼上磕得咣咣響,火星子濺到新納的千層底布鞋上:"笑個屁!上個月縣裏來的考察團說咱這山泉水能開發礦泉水,結果第二天村東頭老井就漂著農藥瓶!"他布滿老繭的手指摳進青磚縫裏,像是要把那些陳年苔蘚都刮下來,"我種了四十年地,現在連自家田埂在哪都認不清了!"
村長一塵從祖宗牌位後轉出來,袈裟般的灰布長衫拖在地上,沾滿香灰的布鞋踩過滿地煙頭。他手中銅鈴鐺"叮"地一響,震得房梁積灰簌簌而落:"都閉嘴!知道為什麽每年清明都要給山神獻祭黑豬嗎?"他突然掀開供桌紅布,露出底下發黴的賬本,"九七年修祠堂欠的債,去年才用遊客香火錢還清!"
人群突然安靜下來,隻有小王還在冷笑。他扯開衣領,露出鎖骨處猙獰的刀疤——那是去年阻止偷挖砂石的人留下的。"村長,您知道現在城裏人怎麽說咱們嗎?"茅山渦村,窮山惡水出刁民"!"他抓起供桌上的酒壇猛灌一口,"我表弟在橫店當群演,人家劇組要拍世外桃源,寧可去浙江搭布景也不來咱們這真山真水!"
李大娘突然劇烈咳嗽起來,竹杖敲得青石板當當響。她從懷裏掏出個褪色的紅布包,層層打開竟是枚抗日時期的"支前模範"獎章:"六八年發大水,老娘就是劃著這竹筏救活了十七條命!現在你們倒好,把祖宗手藝當破爛扔!"她突然抓起小王的手按在竹編上,"摸到這些紋路了嗎?這是用竹膜染的,城裏人管這叫"非遺"!"
老張突然躥起來,煙杆直指小王鼻尖:"你小子懂個屁!去年你鼓搗那個民宿,把老李家祖宅改成玻璃房子,結果雷雨天漏電燒了半邊屋!現在倒裝起文化人了?"他轉身對著人群嘶吼,"我兒子在深圳送外賣,月入過萬!他讓我把地租給旅遊公司種觀賞向日葵,說這樣來拍照的遊客多!"
祠堂外突然炸響驚雷,閃電照亮一塵陰沉的臉。他突然從袖中抖出卷泛黃的《茅山風土誌》,書頁間飄落片幹枯的楓葉:"乾隆年間,咱們村出過個舉人,他在筆記裏寫"民風淳樸如山泉,然守舊如磐石"。"他突然將銅鈴塞進小王手裏,"你不是要搞旅遊嗎?明天帶著這鈴鐺去後山,找到當年知青們修的水渠遺址。要是能在日落前數清渠底有多少塊帶字的石頭,我就讓你當這個規劃組長!"
小王握著銅鈴的手突然顫抖起來。他記得父親說過,那些石頭是文革時被砸毀的功德碑,每塊都刻著曆代鄉賢的名字。李大娘突然拉住他,布滿老年斑的手指在他掌心寫下"子時三刻"四個字,壓低聲音道:"後山墳地,你三大爺的鬼火最近總在渠邊晃悠……"
老張突然爆發出癲狂的大笑,從懷裏掏出包白色粉末拍在供桌上:"都他娘的別裝了!這是縣裏農技站給的測土配方,咱們這地種出來的黃瓜,農藥殘留超標八倍!"他抓起把供果摔在地上,"你們聞聞!聞聞這桃子,像不像塑料玩具?"
人群突然騷動起來,幾個年輕人掏出手機開始直播。鏡頭掃過發黴的賬本、褪色的獎章、超標的農藥,彈幕瞬間炸開:"現實版《隱入塵煙》建議嚴查村長非遺傳承人在線發瘋"。小王突然抓起手機衝進雨幕,銅鈴在風雨中發出破碎的聲響。
一塵突然抓起賬本點燃,火舌舔舐著泛黃的紙頁,映出他扭曲的麵容:"燒吧!都燒幹淨了才好!"他突然扯開衣襟,露出胸前猙獰的傷疤——那是二十年前為阻止偷獵者炸山留下的彈孔,"你們以為我想當這個破村長?我兒子在省城當公務員,他讓我把祖宅改成民宿,說這樣就能評上"最美鄉村幹部"!"
李大娘突然抄起竹杖敲碎供桌,露出底下密密麻麻的遊客留言。最新一條用口紅寫著:"2023.4.1,這裏的空氣都是貧窮的味道。"她突然抓起把香灰撒在農藥包上,青煙升騰中,那些白色粉末竟化作點點螢火,在祠堂裏遊弋如鬼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老張突然癱坐在地,捧起把泥土放在鼻尖深嗅:"你們聞到了嗎?這是祖祖輩輩的血啊!"他突然抓起把種子塞進嘴裏,苦杏仁的味道在舌尖炸開,"轉基因的,抗蟲抗病,就是不長良心!"
小王在雨中狂奔,銅鈴在腰間撞得叮當亂響。後山墳地的鬼火果然在渠邊跳躍,他摸出手機電筒一照,發現那些帶字的石頭竟組成首詭異的童謠:"石渠寬,石渠長,知青魂魄裏麵藏。要問功德何處去,且看農藥罐中藏。"
他突然想起父親臨終前的瘋話:"渠底有金棺,棺裏躺著……"話音未落,腳下一滑跌入渠中。冰冷的水灌進衣領時,他摸到塊帶凹槽的石頭,借著手機光看去,竟是半枚殘缺的縣令官印。
祠堂裏,一塵正用竹杖挑起燃燒的賬本。火光中,那些密密麻麻的欠債記錄突然幻化成張巨大的網,將所有人籠在其中。李大娘突然唱起送葬的哭靈調,調子卻越唱越歡快,最後竟變成抖音神曲《野狼dis》的旋律。
老張突然掏出把生鏽的鐮刀,在青石板上刻起字來。刀鋒過處,火星四濺,竟刻出首俚俗的民謠:"種地不如開直播,直播不如當網紅。網紅不如拆遷戶,拆遷戶在棺材中。"
當小王渾身濕透地衝回祠堂時,發現所有人都在跳廣場舞。一塵的袈裟被甩到房梁上,李大娘的竹杖變成了熒光棒,老張的煙杆冒著電子煙的彩霧。他們圍著燃燒的賬本,跳著比霹靂舞更瘋狂的步伐,口中喊著整齊的口號:"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砍樹!"
小王突然明白,那些遊客留言沒有錯。這個村莊的空氣裏,確實彌漫著貧窮的味道——那是種被時代車輪碾過的腐朽氣息,混雜著竹編的清香、農藥的刺鼻、香火的虔誠,以及某種正在潰爛的希望。
他掏出手機,給表弟發了條微信:"來茅山渦村拍部電影吧,就叫《群魔亂舞》。劇本我都想好了:守舊的鬼魂,瘋癲的活人,還有我們這些被夾在陰陽兩界的孤魂野鬼。"
雨越下越大,衝刷著祠堂外的石階。那些被小王踢碎的祖宗畫像,在泥水中漸漸顯露出真容——竟是張泛黃的旅遊規劃圖,上麵用紅筆圈出的"文化振興示範點",正巧蓋在李大娘家的祖墳上。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