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字數:5250 加入書籤
1.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陳陽悠然自得地坐在麵包房門外的藤椅上,雙眼微閉,盡情享受著這片刻的寧靜。微風輕拂著他的臉龐,帶來了陣陣剛出爐麵包的香氣,讓他的心情愈發愉悅。
就在這時,一陣輕快的腳步聲由遠及近,緊接著一隻手輕輕拍在了陳陽的肩膀上。陳陽緩緩睜開眼睛,看到了滿臉興奮的林鳶站在他麵前。
“陳老板,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林鳶難掩激動之情,聲音都有些發顫,“咱們村的麥田被評為‘全國生態農業示範基地’啦!”
陳陽聞言,嘴角不由得泛起一絲微笑:“這可真是個好消息啊!”
林鳶興奮地繼續說道:“這還不是最讓人高興的呢,還有企業要投資咱們村呢!他們說要幫我們打造一個‘生態觀光麥田’!”
陳陽的興趣一下子被勾了起來,他坐直身子,一臉正色地問道:“哦?是哪家企業這麽有眼光啊?”
林鳶撓了撓頭,回憶了一下,回答道:“聽我叔說,好像是一家跨國食品公司,是孟氏集團旗下的一個新項目。”
陳陽的笑容漸漸僵住了。
2.
與此同時,孟氏集團的會議室裏,氣氛有些凝重。李懷山端坐在會議桌的主位上,他的身體微微前傾,雙手自然地放在會議桌上,手指卻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發出有節奏的“噠噠”聲。他的目光並沒有落在正在匯報工作的手下身上,而是落在了旁邊投影的幾張照片上。
照片中,是一家名為“陳陽麵包坊”的招牌,招牌的背景是一片隨風起伏的金黃色麥浪。那麥浪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耀眼,仿佛整個畫麵都被這金色所籠罩。
“所以,這就是他這幾年在鄉村做的事?”李懷山終於開口了,他的聲音平靜,沒有絲毫波瀾,但他的眼神中卻藏著幾分探究。
聽到李懷山的問題,手下人趕緊回答道:“是的,李總。他用‘本地小麥+生態種植’的方式,成功地將地方特色小麥推廣了出去。而且,他的麵包不僅在國內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甚至在國際上都得過不少大獎呢。”
李懷山微微點頭,似乎對這個答案並不感到意外。他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若有所思地說道:“嗯……把土地和農業結合起來,確實是個不錯的想法。”的味道變成文化符號,還搭上了聯合國糧農署的認證,倒是有點意思。"
旁邊的項目總監開口道:"李總,我們團隊已經和陳陽所在的鄉村取得了聯係,他們村長很希望能與我們開展生態農業合作,共同打造觀光小麥田。"
李懷山終於抬起頭,意味深長地說道:"好啊,那就由我們來幫他,把‘土地的味道’變成世界的語言。不過,記住了,一切的掌控權,必須在孟氏手裏。"
3.
陳陽得知孟氏主動聯係村裏的消息後,第一時間去找了李安定一起商量。
"你說,孟氏集團為什麽會對我們村感興趣?"陳陽問。
李安定皺著眉:"據我所知,他們家最近正在嚐試轉型,從工業化生產中抽離一部分,主打‘天然食品’,尤其是‘健康麵包’的品牌線。看來,他們是想通過咱們村子的故事,給品牌加分。"
"加分對他們來說就足夠了嗎?"陳陽不無憂慮,"他們要的不是情懷,而是流量。一旦我們村的‘金穗麥’成了他們的新招牌,以後村民的土地,可能都得看孟氏的臉色。"
李安定愣了兩秒,忽然一拍腦袋:"要不......咱們主動邀請媒體,把村子的故事講完整?到時候,就讓消費者知道,‘金穗’是靠咱們辛苦種出來的,不是孟氏的什麽噱頭!"
"光靠媒體能守住多少?"陳陽輕笑,"要想守住土地的價值,咱們就得讓村子變得更強大,讓外麵的資本隻能為咱們服務,而不是反過來。"
4.
不久之後,一場由陳陽和李誌遠聯合組織的“小麥文化節”在村子裏拉開帷幕。這是村裏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活動,吸引了全國媒體和全球買手的關注。
開幕式上,陳陽站在田埂上,麵對台下的觀眾,緩緩地說道:
"金穗麥是我們村的驕傲,也是中國土地的寶藏。它不是流水線上的商品,而是土地的記憶,是農人雙手的溫度,是陽光和雨水灌溉出來的信仰。"
"我們不拒絕合作,但我們拒絕讓資本吞噬土地的呼吸。這次文化節,是向全球展示中國土地的故事,而不是讓土地故事淪為某個品牌的廣告口號。"
人群中爆發了熱烈的掌聲。
李安定站在一旁,看著陳陽在台上激昂地說著,忽然明白了,這才是陳陽堅持做農耕麵包的真正意義。
5.
與此同時,宋小麥正在自己的門店裏主持一場特別的烘焙活動。
數十位年輕人坐在桌前,每個人的麵前都放著一團剛剛揉好的麵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些麵團,"宋小麥站在前麵,笑著說道,"都是用你們自己的故事製作的。你們可以在這些麵團裏,揉入你們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憧憬。"
一個年輕人抬起頭問道:"宋老師,這麵包能賣得出去嗎?"
宋小麥搖了搖頭:"這是給你們的麵包,是你們人生中的第一塊專屬麵包。你們不應該用它去換錢,而是用它記住,什麽才是你們熱愛生活的理由。"
孩子們笑了,笑聲中帶著幾分稚嫩的認真。
就在這時,人群中突然傳來一陣躁動——是那個叫小楠的女學生,把一塊剛剛烤好的麵包撕碎,灑在大家的桌上。
"宋老師,"小楠紅著眼圈說道,"這塊麵包,我想送給離開我們村的養父。他說他最愛聞麵包的香氣,可我卻沒有機會給他做過任何一件事......"
小楠的話還沒說完,突然全場寂靜了片刻。
陳陽的聲音從廣播裏傳來:"有時候,麵包不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是為了讓心裏多一點溫度。"
女孩輕輕閉上眼,吸了一口氣,眼淚無聲滴落在桌上。
6.
活動結束的那天晚上,陳陽回到村裏的舊倉庫前,突然發現孟氏的代表已經等候多時。
對方的臉上帶著笑意:"陳老板,看來這‘金穗’的名聲是真的打出去了。我們是真心實意想與村子合作。"
陳陽微微一笑,卻反問:"你們怎麽定義‘合作’?"
對方愣了一下,隨即開始滔滔不絕:"我們可以投入資金,幫助村裏的麥田擴大生產;我們還可以用你們的金穗品牌,開拓更多高端超市渠道;甚至,我們還可以把‘陳陽麵包’包裝成孟氏旗下的一個子品牌,用你們的故事,幫我們贏得更多消費者。"
陳陽沉默了半晌,然後直直地看著他:"你們想拿我們的故事,換你們的資本。可一旦消費者記住的隻是‘孟氏金穗’,而不是這片土地上長出的麥穗和人,村民們能得到什麽?"
對方的笑意忽然僵在臉上。
"如果你們真想合作,"陳陽繼續說道,"那就先從尊重這片土地的故事開始吧。"
7.
麵包文化的傳播正在進入新階段。
幾個月後,亞洲、非洲、南美甚至法國的各個角落,都出現了和陳陽、宋小麥類似的理念。麵包文化不再是某個地區的獨享,而成為了連接世界的紐帶。
陳陽收到了來自巴黎的一位同行寄來的信:
"陳陽先生,我是艾蘭。我現在已經不再經營麵包店了,而是在法國推廣‘地方文化麵包’項目,幫助更多法國年輕人了解土地的味道。我很欣慰我們有一個共識——麵包,不僅僅是食物,它更是一種信仰。"
信的最後,艾蘭還附上了一張照片,是法國一所小學的孩子,正在用法國本地的土壤小麥製作麵包,笑容燦爛。
與此同時,宋小麥也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段視頻。視頻裏,是一個非洲男孩,舉起陶土烤成的麵包,對著鏡頭奶聲奶氣地用拚音說道:"麵包好香,土地真好。"
8.
鏡頭緩緩升高,仿佛是一隻翱翔天際的飛鳥,俯瞰著這片熱鬧非凡的場景。最後,畫麵定格在全球最大的麵包文化節現場,這裏人頭攢動,熙熙攘攘,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們歡聚一堂,共同慶祝這個屬於麵包的節日。
在寬闊的廣場上,人們圍坐成一圈又一圈,每個人的麵前都擺放著一塊用本地小麥和傳統發酵技藝製作而成的麵包。這些麵包形狀各異,有的像花朵,有的像動物,還有的則是簡單的圓形或方形,但它們都散發著誘人的香氣,讓人垂涎欲滴。
陳陽站在人群中央,他的身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高大。他突然舉起一杯酒,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對著眾人說道:“麵包是什麽?它是一顆種子的旅程,是陽光和雨露的禮物,是土地的呼吸和人的記憶。而今天,我們不僅是為了吃麵包而來,更是為了告訴世界——土地,永遠是我們最深的信仰。”
他的話語如同春風拂麵,溫暖而有力,深深地觸動了在場每一個人的心靈。人們紛紛鼓掌,掌聲如雷,經久不息,仿佛是對土地的敬意和對麵包文化的熱愛在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釋放。
隨著掌聲的漸漸平息,字幕緩緩升起,上麵寫著:“麵包是一種語言,能跨越時間與空間,但它的意義,隻屬於那些用心傾聽土地的故事的人。”
喜歡星紋覺醒:從築基丹快遞開始請大家收藏:()星紋覺醒:從築基丹快遞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