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謊言
字數:5904 加入書籤
張畢德忽地飛起一腳,力貫足底,直將那聖女踹翻於地,吼道“你們誰敢為這賤人說話,休怪我掌下無情。”
此時,張畢樂立於院外,將此幕瞧得真真切切,那言語亦聽得明明白白。但見她愁雲滿目,小嘴撅得老高,雙腳如生根一般,杵在那裏,久久不肯挪動分毫,心中似有萬千思緒,鬱結難舒。
至酉時,暮色漸沉,華燈初上。張畢德一家圍坐於堂中準備用餐。
張畢樂端坐一旁,臉蛋如霜打的茄子,蔫蔫不振。張畢德心下憐惜,忙以箸夾起一塊瘦肉,輕輕放在她的碗中,柔聲說“寶貝兒,今日緣何如此不悅?可是那聖女欺侮於你?若真如此,你且告知於我,我定將她砍了,為你出這口惡氣。”
張畢樂抬眸望向張畢德,問道“爹,你今日可是又與娘吵架了?”
張畢德先是一怔,旋即擺手否認“哪有此事!定是那聖女在外麵妖言惑眾,搬弄是非。此事是何人告知於你?你且說來,我這便出去將她宰了。”
張畢樂嗔道“此事乃女兒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豈會有假?爹爹莫要再誆騙女兒了。”
張畢德目含寵溺,柔聲道“乖女兒,我與你娘於外人眼中似有齟齬不合之態。然實則我二人私下裏琴瑟和鳴,恩愛非常。奈何江湖之中,多有雜碎宵小之徒,以己度人,妄揣我張家之事,說我治家不嚴,遂於背後整日嗤笑不已。我宮莊在江湖之中赫赫有名,豈能容忍此等跳梁小醜欺壓於我等之上呢,故平日裏我對你娘說話苛刻嚴厲,還望女兒理解。”
張畢樂微蹙問道“莫不是因為我娘提前五旬將我產下,此等怪事方惹得江湖眾人嗤笑爹爹嗎?”
樂二娘正於一旁持勺舀湯,聽聞此語,不禁一驚,手中湯勺失手墜地,‘哐當’一聲,摔得粉碎。
張畢德麵色驟變,猛地抓住畢樂的肩膀,慌忙問道“你你從哪裏聽來的這事?”
畢樂吃痛,雙眸隱隱泛起淚光,幽幽泣道“爹爹,您您抓痛我了。”
張畢德心中一凜,趕忙將手放下,神色懊悔不已。旋即,他怒從心頭起,喝道“如今的聖女愈發不成體統,全無規矩可言!明日我便先殺三個,看她們日後還敢在莊中胡言亂語、搬弄是非麽!”
張畢樂嬌聲斥道“此事與聖女姐姐有何幹係?這事早已傳得滿城風雨,我又豈會不知?爹爹我心中實有疑慮,我到底是不是您親生?為何我娘竟於四旬臨盆呢?”
張畢德目光遊移,若遊螢之閃爍不定,心中惶恐,雙手不自覺地顫抖起來。他深吸一口氣,徐徐回道“女兒你有所不知,如今宮莊日益壯大,必有心懷叵測、奸詐狡黠之徒心存嫉恨。他們暗中使壞,肆意傳播謠言,無非就是想將我們宮莊連根鏟除。若女兒輕易相信這些奸人之言,豈不是正中其下懷麽?”
樂二娘走至畢樂的身旁,溫柔地拉住她的手,說“畢兒,當年你爹八抬大轎,風風光光地迎我入門。洞房花燭之夜,你爹與我情投意合,而後方有了你。我生你那日,你身體羸弱,形小聲微。雖說我臨盆有異,然此事醫書有載,亦有前例可循,又何足為怪呢?”
張畢德漸露微笑,連忙附和道“就是就是,女兒自幼飽讀詩書,豈會不知《史記》所載?其先劉媼嚐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彼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劉媼懷孕,乃因蛟龍伏於其上,而後生下劉邦。劉邦乃是真龍化身,稱帝乃天命所歸、理所當然之事。女兒於傳令大典之日呱呱墜地,此亦是天命所定、吉兆非凡。依我看,女兒日後定能效仿劉邦,成就一番帝業,光宗耀祖、名垂青史。”
張畢樂忽而眉頭一皺,小嘴輕撇,似有不滿之意,旋即伸手抓起碗,大口大口地吃起飯來。
而此時,張畢德與樂二娘四目交匯,兩人無言以對,雙雙把臉沉了下來。屋內悄然無聲,氣氛尷尬至極。
過了幾日,百世書齋內,張畢樂靜立於畫像前,雙眸呆呆地盯著畫像中的少年人,眼神中滿是迷茫與困惑。她微微啟唇,自言自語道“我爹和我娘每日爭吵不休,更有那等好事之人四處傳言說我非張家親生。然我爹娘卻又矢口否認,大哥哥你說我如今究竟該如何是好呢?”
正思索間,石德全從後麵緩緩走來。及至離張畢樂丈遠之處,他輕咳一聲,而後抱拳行禮。
畢樂聞聲轉身,見是石德全到來,頓時滿臉嗔怒之相,輕哼一聲,似在表達心中不悅。
石德全見她怒氣正盛,心中一驚,繼而趕忙拱手作揖“今日見少莊主心情欠佳,石某貿然打攪您在此清修,實乃罪過。”
說著,他欲轉身離去。
“慢著!”畢樂大叫一聲,隨即展開雙臂,從小板凳上輕盈跳下,邁著小巧的步子,匆匆上前將石德全攔住,他俏臉含霜,說道“師傅如此匆忙離去,難道是做賊心虛不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石德全臉上頓時一紅,忙道“非也非也,實在是見少莊主心情不悅,石某恐惹您煩憂,石某做事光明磊落,心中無鬼。”
張畢樂質問道“你又如何知曉我心情不悅?”
“這”石德全猶豫了片晌,方小心翼翼地問道“上次石某將那事告知少莊主,不知少莊主可曾回去問過尊母麽?”
張畢樂神色平靜,說道“我娘說,未足滿月而臨盆,古書有載,亦有前例可循。而我爹則言,我乃漢高祖劉邦,出生伴有異象,將來必能稱王稱帝,成就一番霸業。”
石德全見畢樂眼神堅定,便不敢再多言質疑,趕忙抱拳行禮“既如此,那石某在此恭喜少莊主,他日定能龍飛九天,名震江湖。”
“哼!”張畢樂將小嘴一撅,俏臉含嗔,嬌聲道“不過這些唬人之語,我身為宮莊少莊主,豈會輕易相信?我曾在書中讀過,臨盆不足滿月一旬者,世間多有;不足滿月二旬者,已屬罕見;不足滿月三旬者,更是聞所未聞。而我娘不足滿月五旬竟能將我生下,此事怪哉。
至於我爹所說的劉邦‘子不語怪、力、亂、神’,那劉邦靠鬼力之說愚弄百姓,自稱天子,龍象化身,不過是欺世盜名之舉。我若輕信此等無稽之談,那更是愚不可及。”
“哈哈哈!”石德全邊笑邊點頭,眼中滿是讚賞之色“少莊主果然聰慧過人。”
張畢樂眉頭一皺,心中疑慮更甚,當下不由分說,伸手抓著石德全的袖子,用力將他拉到了畫像前,石德全怕畢樂摔倒,傷了自己,便連呼道“少莊主莫急,莫急!有話慢慢說。”
張畢樂踩上小凳子,將身子一側,而後一屁股坐在旁邊的木案上,雙腿晃悠著,神色嚴肅道“石德全,我今日命你當著我和大哥哥的麵,老實交代,這到底是怎麽回事。若你有半句虛言,休怪本少莊主不客氣!”
石德全抬眼,見張畢樂端坐高處,身姿雖幼,卻自有一番威嚴氣度,心中先是一驚,旋即心中大讚,心想“小丫頭目光炯炯,神態自若,果然有帝王之相,他日或可成非凡之業。”
少頃,石德全斂容正色,說道“八年前,日本天皇裕仁隨黑龍會秘密前往中國東邊的金陵城。裕仁於城中邂逅尊母,二人目光交匯,情愫暗生,未幾,尊母便懷了天皇的骨肉,本應是一段佳緣,奈何戰爭無情,在一次軍事衝突中,二人於慌亂中失散。
之後,尊母幸得張畢德搭救。張畢德念其可憐,便帶她奔赴西北。那時,張畢德的父親張全德求子心切,見尊母溫婉賢淑,便撮合她與張畢德喜結連理。尊母迫於無奈,又念張畢德救命之恩,遂委身於他。而後於金秋之月,恰逢傳令大典之期,尊母將您誕下。”
張畢樂大驚失色,俏臉瞬間變得煞白,急忙問道“師傅所言莫非我是那天皇之女?”
石德全微微點頭,回道“正是如此,張莊主說您有劉邦的際遇,誇讚您有帝王之相,此話我細思之,認為不無道理。”
張畢樂嗔道“胡說!我娘既然懷了天皇骨肉,又豈會輕易嫁給別人?我娘素來賢良淑德,豈是那種不守婦道、水性楊花之人?師傅莫要在此汙我娘的清譽!”
言罷,她小手一掐,似要與人理論。
石德全趕忙拱手作揖“少莊主息怒,當時尊母遇到天皇的時候,天皇怕尊母不從,便謊稱自己是個東瀛流民,隻可惜二人失散後。尊母苦尋天皇多日,卻杳無音訊,她以為天皇已死於戰火之中,而自己亦被掩埋在廢墟小屋之下,尊母萬念俱灰,多虧張畢德及時相救,她才得以死裏逃生。為了答謝張畢德救命之恩,尊母才委身於他。且嫁給張畢德之時,她腹不顯懷,眾人皆未做他想。既然天皇能看上尊母,足見尊母賢良淑德,又豈會是水性楊花之人呢?”
“哼!”張畢樂氣得通紅,她小手一盤,嘟囔道“既如此言,如今日本人戰敗,天皇歸國,何不將我與娘親一並帶上?反將我們兩人棄於異鄉,令我們飽受相思之苦呢?”
石德全道“日本戰敗之際,國中大亂,多有孤兒流落中國,豈止少莊主一人?然天皇這幾年未忘卻你們母女二人,一直暗中派人打聽你們的下落。直至今年孟夏,方知尊母嫁到了宮莊,故特派我前來此處,與你們相見。”
張畢樂心中大喜,急問道“那天皇可是要接我和我娘回國?”
石德全神色一肅,道“日本剛剛投降之時,局勢動蕩不安,天皇倉促撤離,諸多事務皆未能妥善安排,未能接皇後與皇女歸國,實乃一大憾事。不過天皇有密令傳下,待日本重建,經濟複蘇,國力漸強之際,必將您和尊母接回。”
“隻是”石德全話音一轉,麵露難色。
“隻是什麽?”張畢樂甚為焦急,隨即從桌子上一躍而下,三步並作兩步,衝到石德全麵前,一把抓著他的寬袖,急切詢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石德全心中一驚,趕忙後退了一步,戰戰兢兢“古之禮製,森嚴有序,上以明尊卑之序,下以定親疏之別,實為邦國綱紀、人倫準繩。
皇女殿下乃天家貴胄,金枝玉葉,於我日本的規矩,大臣或位尊權重者與殿下說話,需先於丈遠之處俯首至地,行跪禮。石某不過一介微末之身,按理,我應於齋外恭候殿下旨意,待殿下傳召之後才能與您說話。”
張畢樂急忙問道“師傅遠道我宮莊而來,自然要入鄉隨俗,我還不是皇女,更不是什麽殿下,不需要守這宮矩,隻是師傅適才欲言又止,還請您把實情相告,我好早日找尋我的生父。”
石德全道“日本天皇裕仁偶聞中國藏有一本武學奇書”
未及石德全說完,張畢樂急切搶道“師傅所說莫非是《葵花寶典》嗎?”
石德全微微頷首,續道“天皇不懂功夫,於武學一途,實無興致。然花旗國有一將軍,叫麥克,他對此書卻覬覦已久。其向天皇許下重諾,若日本能為其覓得此書,便發兵助日本侵占中國。初時,天皇未將這事置於心上,及至親臨中國,方知這裏地廣物博,且多有仁人誌士、江湖豪傑,他們抗日之情如火,高漲難抑。日本區區彈丸之地,妄圖吞並偌大個中國,談何容易!故而,天皇權衡再三,與麥克達成交易,決意助其尋回寶典。”
張畢樂道“《葵花寶典》是我家祖傳的神功秘籍。我爹爹曾說,祖師爺爺當年廣邀江湖各門各派,傾盡一生之力尋覓,皆無所獲;而我爺爺亦耗盡畢生心血,亦是徒勞無功。一個番邦外人,於我中華大地人生地不熟,又豈能尋得此書呢?”
她兩隻小手抱於胸前,滿臉不屑之色。
喜歡七俠情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七俠情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