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王熙鳳曆幻返金陵 甄應嘉蒙恩還玉闕

字數:15612   加入書籤

A+A-


    一、《紅樓夢》第一百十四回概述
    《紅樓夢》第一百十四回“王熙鳳曆幻返金陵,甄應嘉蒙恩還玉闕”,圍繞著王熙鳳的離世和甄應嘉的還職兩條線索展開,將賈府的衰敗之景與官場的風雲變幻交織呈現,進一步推動了故事的發展。
    故事開篇,王熙鳳病情危急,從三更到四更胡言亂語,嚷著要船要轎回金陵歸入冊子。寶玉和寶釵聽聞消息正欲前往,卻被王夫人派人告知先別急著過去。寶玉想起當年夢境中有冊子一說,襲人提醒他王熙鳳或許會如夢中所示去往冊子所指之處,這讓寶玉感慨人有定數,還幻想若再做夢定要細細查看,以求未卜先知。
    不久,王熙鳳咽氣,眾人悲痛不已。賈璉手足無措,傳賴大辦理喪事,自己回明賈政。然而,賈府此時經濟拮據,諸事難以周全。王仁前來奔喪,不僅指責賈府對王熙鳳的後事辦理不認真,還想讓巧姐拿出財物,甚至懷疑巧姐留著財物做嫁妝。巧姐心中不滿,平兒也生氣地維護巧姐。賈璉為銀錢發愁,平兒拿出自己未被抄走的東西讓賈璉拿去典當應急,這一行為體現了平兒的忠誠和善良。而秋桐卻心生嫉妒,與平兒產生矛盾,賈璉因此更加嫌棄秋桐,邢夫人卻責怪賈璉,家庭內部矛盾進一步激化。
    與此同時,甄應嘉蒙恩還玉闕。甄應嘉的還職為故事增添了新的變數,也暗示著官場的風雲變幻。甄應嘉與賈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他的歸來或許會給處於困境中的賈府帶來一絲轉機,但也可能引發新的矛盾和衝突。
    本回中,王熙鳳的去世是賈府衰敗的一個重要標誌。她曾是賈府的管家,精明能幹卻也心狠手辣,她的離世讓賈府失去了一位強有力的管理者,使得賈府在管理、經濟和人際關係等方麵陷入更加混亂的局麵。而甄應嘉蒙恩還職這一事件,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官場的複雜和多變,也為後續情節的發展埋下了伏筆。兩條線索並行交織,生動地展現了封建社會家族興衰和官場沉浮的景象,讓讀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紅樓夢》所蘊含的悲劇色彩和社會意義。
    二、王熙鳳的人物形象與悲劇命運
    1.王熙鳳的人物形象剖析
    王熙鳳在《紅樓夢》中是一個極為複雜且立體的人物,她的性格特點豐富多樣,在賈府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王熙鳳的精明能幹在賈府上下是有目共睹的。她管理著賈府這個龐大的家族,將府中的大小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在協理寧國府時,她展現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麵對寧國府的混亂局麵,她首先製定了嚴格的規章製度,明確每個人的職責,使得府中的各項事務都有章可循。她雷厲風行地處理事務,對於違反規定的人絕不姑息。有一次,一個婆子遲到,她立刻按照規定進行處罰,打板子、扣月錢,讓眾人不敢再懈怠。在操辦秦可卿的喪事時,她事無巨細,親自安排各項事宜,從人員調配到物資供應,都安排得十分妥當,讓喪事辦得既風光又有序。她的精明還體現在對賈府經濟狀況的了解上,她深知府中入不敷出的困境,試圖通過一些手段來維持賈府的經濟運轉,雖然這些手段並不一定都合理,但也顯示出她對家族經濟的關注和思考。
    然而,王熙鳳的心狠手辣也是她性格中的一個重要方麵。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她不惜使用各種殘忍的手段。在處理尤二姐的事情上,她表現得極其狠毒。她先是將尤二姐接入賈府,表麵上對她和善,實際上卻在背後設計陷害她。她利用秋桐來折磨尤二姐,讓尤二姐在精神和肉體上都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她還買通官府,誣陷尤二姐的前夫張華,使得張華狀告賈璉,以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最終,尤二姐不堪折磨,吞金自盡。王熙鳳的這種心狠手辣,不僅讓尤二姐這樣的弱女子成為了她的犧牲品,也讓賈府中的其他人對她心生畏懼。
    王熙鳳的貪婪狡黠同樣十分突出。她利用自己在賈府的權力,大肆斂財。她放高利貸,將賈府下人的月錢拿去放債,賺取利息。她還在處理府中事務時,收受他人的賄賂,為他人謀取私利。在賈赦想要鴛鴦做妾的事情上,她雖然表麵上勸阻賈赦,但實際上卻在暗中觀察局勢,試圖從中獲利。她的狡黠還體現在她善於察言觀色,能夠根據不同人的喜好和需求來調整自己的言行。在賈母麵前,她總是能說一些讓賈母開心的話,逗得賈母哈哈大笑,從而贏得賈母的歡心和信任。
    王熙鳳在賈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容忽視。她是賈府的管家奶奶,掌握著賈府的財政大權和日常事務的管理權。她的決策和行動直接影響著賈府的運轉。她對上要討好賈母、王夫人等長輩,對下要管理眾多的丫鬟、婆子和小廝。她在賈府中就像是一個權力的中心,各方人物都圍繞著她轉。她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賈府表麵的繁榮和穩定,但她的一些行為也加速了賈府的衰敗。她的貪婪和斂財行為使得賈府的經濟狀況更加惡化,她的心狠手辣也加劇了賈府內部的矛盾和紛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熙鳳是一個性格複雜、形象豐滿的人物。她的精明能幹、心狠手辣、貪婪狡黠等多麵性格特點相互交織,使得她成為了《紅樓夢》中一個極具魅力和爭議的角色。她在賈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反映了封建社會家族管理中的種種問題和矛盾。
    2.王熙鳳悲劇命運的成因
    · 封建社會製度的壓迫:在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盡管王熙鳳在賈府中手握大權,管理著上下大小事務,但她始終擺脫不了封建製度的束縛。她的權力來源於賈府這個家族,而家族的權力核心依然掌握在男性手中。一旦家族出現變故,她的地位便岌岌可危。例如,當賈府麵臨抄家等重大危機時,她作為女性,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家族的命運,也無法為自己爭取到足夠的保障。同時,封建禮教對女性的道德規範極為嚴格,王熙鳳的一些行為雖然是為了維護賈府的利益,但在封建道德的評判標準下,卻被視為越軌之舉。她放高利貸、弄權斂財等行為,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是不被允許的,這也為她日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而且,封建社會的婚姻製度也是她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她與賈璉的婚姻並不幸福,賈璉的花心和不忠讓她飽受折磨,卻又無法擺脫婚姻的枷鎖。
    · 家族環境的影響:賈府表麵上是一個繁榮昌盛的大家族,但內部卻矛盾重重、腐朽不堪。王熙鳳身處這樣的家族環境中,不得不卷入各種權力鬥爭和利益紛爭。她為了維護自己在賈府的地位和權力,不得不與各方勢力周旋,使用各種手段來鞏固自己的地位。然而,這種鬥爭是殘酷的,她在其中樹敵眾多。例如,她與邢夫人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矛盾,邢夫人一直對她心懷不滿,在一些事情上故意刁難她。同時,賈府的經濟困境也給她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賈府入不敷出,她為了維持賈府的表麵風光,不得不采取一些極端的手段來籌集資金,如放高利貸等。但這些行為不僅加劇了賈府的經濟危機,也讓她陷入了更深的困境。此外,賈府的衰敗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王熙鳳作為賈府的管理者之一,無法阻止家族的衰落,最終隻能隨著家族的覆滅而走向悲劇。
    · 自身性格的缺陷:王熙鳳的性格中存在著諸多缺陷,這些缺陷也是導致她悲劇命運的重要原因。她的精明能幹雖然讓她在賈府中脫穎而出,但也讓她過於自負和自信。她常常獨斷專行,不把別人的意見放在眼裏,這使得她在決策時容易出現失誤。例如,在處理尤二姐的事情上,她過於自信自己的手段,沒有考慮到事情可能會出現的變數,最終導致尤二姐的死引發了一係列的麻煩。她的心狠手辣和貪婪狡黠也讓她失去了人心。她在賈府中樹敵太多,下人們對她又怕又恨,當賈府出現危機時,沒有人願意真心幫助她。而且,她的貪婪讓她不斷地斂財,為了錢財不擇手段,這不僅損害了賈府的利益,也讓她自己陷入了道德和法律的困境。她的性格缺陷使得她在複雜的人際關係和社會環境中無法立足,最終走向了悲劇的結局。
    · 命運的無常與不可抗拒性:在《紅樓夢》的世界裏,命運常常是無常的,王熙鳳也無法逃脫命運的捉弄。盡管她聰明機智、善於權謀,但一些意外事件的發生卻讓她措手不及。例如,賈府的抄家是她無法預料和阻止的,這一事件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她曾經的權力和財富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她也從一個風光無限的管家奶奶變成了一個孤苦無依的可憐人。命運的無常讓她的努力和掙紮都變得毫無意義,她隻能無奈地接受命運的安排,走向悲劇的終點。
    3.王熙鳳去世的象征意義
    王熙鳳的去世,宛如一記沉重的喪鍾,為賈府的衰敗奏響了最為悲愴的樂章,在《紅樓夢》的整體情節發展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王熙鳳在賈府中一直扮演著管理者的角色,她的精明能幹使得賈府在表麵上維持著有序的運轉。她協理寧國府時展現出的卓越管理才能,將混亂的局麵迅速整頓得井井有條,足見其能力之強。然而,她的去世意味著賈府失去了這樣一位強有力的管理者。賈府的日常事務繁雜,需要一個有能力、有魄力的人來統籌安排。王熙鳳的離去,讓賈府的管理陷入了混亂。原本由她製定的規章製度逐漸被忽視,人員調配也變得無序,各項事務開始出現漏洞和差錯。這象征著賈府內部管理機製的崩潰,是賈府衰敗的一個重要標誌。
    從經濟層麵來看,王熙鳳深知賈府入不敷出的困境,並試圖通過一些手段來維持賈府的經濟運轉,盡管這些手段並不一定光明正大,如放高利貸等。她的去世使得賈府失去了一個善於理財和應對經濟危機的人。賈府的經濟狀況本就岌岌可危,失去了王熙鳳的支撐,經濟困境進一步加劇。入不敷出的問題變得更加嚴重,債務纏身,賈府的經濟大廈開始搖搖欲墜。王熙鳳的去世象征著賈府經濟支柱的崩塌,預示著賈府在經濟上的徹底衰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人際關係方麵,王熙鳳在賈府中是一個權力的中心,各方人物都圍繞著她轉。她對上討好賈母、王夫人等長輩,對下管理眾多的丫鬟、婆子和小廝。她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賈府人際關係的平衡。然而,她的去世打破了這種平衡。賈府內部的矛盾和紛爭開始加劇,各方勢力開始重新洗牌。例如,王仁的貪婪和冷漠在王熙鳳去世後更加明顯地暴露出來,他對巧姐冷言冷語,挑撥離間,引起了巧姐的反感,也讓賈璉對他感到失望。這種內部矛盾的激化加速了賈府的衰敗,王熙鳳的去世象征著賈府人際關係和諧的終結。
    在小說的整體情節發展中,王熙鳳的去世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此之前,賈府雖然已經出現了一些衰敗的跡象,但表麵上還維持著一定的繁榮。王熙鳳的去世則標誌著賈府真正走向了衰落的深淵。她的去世引發了一係列的連鎖反應,如賈府的管理混亂、經濟危機加劇、內部矛盾激化等,推動了情節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她的去世也為其他人物的命運發展埋下了伏筆。例如,巧姐在王熙鳳去世後,麵臨著更加艱難的處境,她的命運也因此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王熙鳳的去世對其他人物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賈璉和平兒在她去世後,陷入了悲痛之中。平兒為了籌辦喪事,拿出了自己的體己錢,幫助賈璉度過難關,這體現了她們之間複雜的情感關係。寶玉和寶釵聽聞王熙鳳去世的消息後,想要前去探望,但被王夫人勸阻,這也反映出賈府眾人對王熙鳳去世的不同態度。
    王熙鳳去世象征著賈府在管理、經濟、人際關係等方麵的全麵衰敗,在小說整體情節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對其他人物的命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它是《紅樓夢》中一個具有深刻象征意義的重要情節。
    三、甄應嘉蒙恩還職事件解讀
    1.甄應嘉人物背景與身份
    甄應嘉出身於金陵甄家,這是一個與賈府同樣顯赫的家族,在當地頗具聲望,與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相互關聯,同屬封建貴族階層,彼此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甄家與賈府不僅在家族地位上旗鼓相當,在生活方式和家族文化上也極為相似,都過著奢華富貴的生活,遵循著封建禮教的規範。
    甄應嘉與賈府有著深厚的淵源。他與賈府的長輩們交往密切,和賈政更是交情匪淺,兩人時常書信往來,交流家族事務和官場動態。這種家族之間的情誼使得甄、賈兩家在很多事情上相互支持、相互照應。在賈府遇到困難時,甄家會伸出援手;而甄家有需要時,賈府也會盡力相助。這種緊密的關係不僅體現了封建家族之間的互助傳統,也反映了當時社會中家族勢力相互依存的特點。
    甄應嘉在官場中有著較高的地位和影響力。他憑借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在仕途上一路順遂,擔任著重要的官職。他為官清廉,處事公正,在朝廷中贏得了良好的聲譽。他善於處理各種複雜的政務,能夠平衡各方利益,因此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和信任。他的政治智慧和領導才能使得他在官場中具有一定的話語權,能夠對一些重要的決策產生影響。
    在之前的經曆中,甄應嘉曾遭遇過一些波折。他因受到朝廷中某些勢力的排擠和陷害,被貶官外放。在這段艱難的時期,他並沒有氣餒,而是積極應對,努力改善當地的民生狀況。他深入了解百姓的需求,采取了一係列有效的措施來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他興修水利,開墾荒地,使得當地的農業生產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他加強治安管理,打擊犯罪活動,讓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他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當地百姓的愛戴和擁護,也為他後來的複出奠定了基礎。
    後來,隨著朝廷局勢的變化,甄應嘉得到了皇帝的重新啟用,蒙恩還職。他的歸來不僅是個人命運的轉折,也對賈府和整個社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他的經曆反映了封建社會官場的複雜和多變,也展現了他堅韌不拔的品質和卓越的領導才能。
    2.甄應嘉蒙恩還職的原因與影響
    甄應嘉蒙恩還職,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一事件對賈府和社會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從朝廷局勢來看,當時朝廷內部的政治格局發生了變化。之前排擠甄應嘉的勢力可能因為某些原因失勢,朝廷需要重新平衡各方力量。皇帝為了鞏固統治,需要啟用一些有能力、有威望的官員來穩定局勢。甄應嘉為官清廉、處事公正,在朝廷中有著良好的聲譽,他的複出能夠為朝廷注入一股新的力量,有助於維護朝廷的穩定和秩序。此外,朝廷可能麵臨著一些外部的壓力或內部的問題,需要甄應嘉這樣有經驗、有能力的官員來應對。他在被貶官外放期間,積累了豐富的地方治理經驗,能夠為朝廷提供一些有效的解決方案。
    甄應嘉自身的能力也是他蒙恩還職的重要原因。他才華出眾,在仕途上一直表現出色。他善於處理各種複雜的政務,能夠平衡各方利益,做出明智的決策。在被貶官外放期間,他積極改善當地的民生狀況,興修水利、開墾荒地、加強治安管理,得到了當地百姓的愛戴和擁護。他的這些政績得到了朝廷的認可,顯示出他具備卓越的領導才能和治理能力。皇帝看到了他的價值,認為他是一個可以信賴的官員,因此決定重新啟用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甄應嘉蒙恩還職對賈府產生了多方麵的影響。從家族關係上來說,甄家與賈府關係密切,甄應嘉的歸來為賈府帶來了一絲希望。在賈府麵臨衰敗的困境時,甄應嘉的地位和影響力可以為賈府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幫助。他與賈政交情深厚,可能會在一些事情上為賈府出謀劃策,幫助賈府緩解危機。例如,在經濟方麵,他或許能夠提供一些建議或資源,幫助賈府改善入不敷出的狀況。在人際關係上,甄應嘉的歸來也有助於提升賈府在社會上的地位和聲譽,讓其他家族對賈府重新刮目相看。
    對社會而言,甄應嘉的還職具有一定的示範作用。他的清廉和公正為官的形象,能夠為其他官員樹立榜樣,激勵他們廉潔奉公、為民服務。他在地方治理上的成功經驗,也可以為其他地區提供借鑒,促進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此外,他的複出也反映了朝廷對人才的重視,有助於吸引更多有才能的人投身官場,為國家的繁榮做出貢獻。
    在情節發展方麵,甄應嘉蒙恩還職推動了故事的進一步發展。他的歸來為小說增添了新的情節線索,與賈府的互動也引發了一係列新的故事。他與賈政的交流,可能會涉及到對探春的安排、對甄夫人和甄寶玉的情況等內容,這些情節豐富了小說的內容,也為人物關係的發展帶來了新的變化。同時,他的出現也為賈府的命運帶來了一些變數,使得故事更加曲折和引人入勝。
    甄應嘉蒙恩還職是朝廷局勢和個人能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一事件對賈府和社會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同時也推動了小說情節的發展。
    3.甄應嘉與賈政的交流及意義
    甄應嘉蒙恩還職後與賈政的交流,內容豐富且蘊含深意,對人物關係和情節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
    在交流中,他們提及了探春。探春遠嫁他鄉,這是賈府的一件大事。甄應嘉與賈政談及探春,一方麵體現了他們對賈府家族事務的關心。探春是賈府的女兒,她的命運與賈府緊密相連。甄應嘉可能從朝廷的角度,了解到一些關於探春夫家的情況,與賈政分享,讓賈政對探春在遠方的生活有更多的了解。這也反映出甄、賈兩家之間深厚的情誼,他們會相互關心彼此家族成員的命運。對於賈政來說,能從甄應嘉這裏獲取關於探春的信息,也能讓他稍微安心一些。從情節發展來看,對探春的提及進一步豐富了探春遠嫁這一情節的後續影響,也暗示了賈府與外界的聯係,即使女兒遠嫁,也依然會通過各種渠道關注她的情況。
    他們還交流了關於甄夫人和甄寶玉的安排。甄應嘉可能會向賈政講述甄夫人的近況,以及對甄寶玉未來的規劃。甄寶玉與賈寶玉有著相似的性格和經曆,他們的命運也備受關注。甄應嘉對甄寶玉的安排,可能會讓賈政聯想到自己的兒子賈寶玉。這種交流在人物關係上,加深了甄、賈兩家之間的情感紐帶,他們不僅在家族事務上相互支持,在子女的教育和未來規劃上也會相互交流和借鑒。從情節發展的角度看,這為後續可能出現的甄寶玉與賈寶玉的互動埋下了伏筆,增加了故事的懸念和可看性。
    甄應嘉與賈政的交流,在人物關係上鞏固了甄、賈兩家的友好關係。他們都是封建貴族階層的代表,通過交流家族事務、子女情況等,進一步加強了彼此之間的信任和合作。這種關係在賈府麵臨衰敗的困境時尤為重要,甄應嘉的地位和影響力可能會為賈府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幫助。而賈政也可以從甄應嘉那裏獲取一些官場和社會的信息,為賈府的未來發展出謀劃策。
    在情節發展方麵,這次交流推動了故事的發展。它引入了新的情節元素,如探春在遠方的情況、甄寶玉的未來安排等,使故事更加豐富多樣。同時,也為後續的情節發展提供了線索,可能會引發一係列新的故事和衝突。例如,甄寶玉與賈寶玉的相遇可能會產生新的故事,而甄應嘉對賈府的支持也可能會改變賈府的命運走向。
    甄應嘉與賈政的交流內容豐富,涉及探春、甄夫人和甄寶玉等重要人物,在人物關係上鞏固了甄、賈兩家的情誼,在情節發展上推動了故事的進一步發展,為《紅樓夢》的情節增添了新的色彩和懸念。
    四、賈府的衰敗與內憂外患
    1.王熙鳳去世對賈府的衝擊
    王熙鳳的去世,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賈府引起了軒然大波,使賈府在管理、經濟和人際關係等方麵遭受了巨大的衝擊。
    在管理層麵,王熙鳳在世時,憑借其精明能幹和雷厲風行的作風,將賈府的大小事務管理得井井有條。她協理寧國府時,製定嚴格的規章製度,明確人員職責,讓混亂的局麵迅速得到改善。然而,她的離世讓賈府的管理陷入了無序狀態。原本由她製定的規章製度逐漸被忽視,下人們開始懈怠,工作效率大幅下降。例如,在操辦事務時,人員調配混亂,常常出現該做事的人找不到,不該插手的人卻瞎指揮的情況。原本按時供應的物資也開始出現短缺,導致一些活動無法順利進行。賈府的日常運轉變得一團糟,就像一台失去了核心部件的機器,無法正常運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經濟上,王熙鳳深知賈府入不敷出的困境,雖采用放高利貸等不太光明的手段來維持經濟運轉,但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賈府的經濟壓力。她去世後,賈府失去了這樣一個善於理財和應對經濟危機的人。賈府的經濟狀況急轉直下,入不敷出的問題更加嚴重。債務纏身的賈府,沒有了王熙鳳的周旋和謀劃,債主們紛紛上門討債,讓賈府陷入了經濟危機的深淵。原本奢華的生活難以維持,各項開支不得不縮減,一些不必要的活動也被迫取消。賈府的經濟大廈在王熙鳳去世後搖搖欲墜,隨時都有崩塌的危險。
    人際關係方麵,王熙鳳在賈府是權力的核心,各方人物圍繞著她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她對上討好賈母、王夫人等長輩,對下管理眾多的丫鬟、婆子和小廝。她的存在維持了賈府人際關係的表麵和諧。然而,她的去世打破了這種平衡,賈府內部的矛盾和紛爭迅速激化。王仁的貪婪和冷漠在此時更加明顯地暴露出來,他對巧姐冷言冷語,挑撥離間,引起了巧姐的反感,也讓賈璉對他感到失望。府中的下人們也開始拉幫結派,為了爭奪權力和利益明爭暗鬥。原本團結的賈府變得四分五裂,人際關係變得緊張而複雜。
    賈府眾人的反應和心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賈璉和平兒陷入了悲痛之中,平兒拿出自己的體己錢幫助賈璉籌辦喪事,這體現了他們之間複雜的情感關係。寶玉和寶釵聽聞王熙鳳去世的消息後,想要前去探望,但被王夫人勸阻,這反映出賈府眾人對王熙鳳去世的不同態度。一些下人則暗自慶幸,認為少了一個嚴厲的管理者,可以更加自由地行事;而一些有遠見的人則憂心忡忡,意識到賈府的衰敗已經不可避免。
    王熙鳳的去世對賈府造成了全方位的衝擊,加速了賈府的衰敗進程。賈府在管理、經濟和人際關係等方麵的混亂和困境,預示著這個曾經輝煌的家族即將走向覆滅。
    2.賈府經濟困境與應對措施
    賈府的經濟困境由來已久,入不敷出、債務纏身等問題如同沉重的枷鎖,緊緊束縛著這個曾經輝煌的家族。
    在王熙鳳管理賈府時,雖憑借其精明手段維持著表麵的繁榮,但實際上賈府的經濟早已千瘡百孔。府中開支龐大,上至主子們的吃穿用度、日常排場,下至丫鬟小廝的月錢賞賜,每一項都需要巨額的資金。同時,賈府還要應對各種人情往來、節慶祭祀等活動,這些開支如同流水一般,源源不斷地消耗著府中的財富。而賈府的收入卻十分有限,主要依靠田莊的地租和少量的商業經營,但這些收入遠遠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開支需求。
    隨著時間的推移,賈府的經濟狀況愈發惡化。田莊遭遇天災,收成銳減,地租收入大幅減少。而王熙鳳放高利貸等不正當的經濟手段,雖然在短期內緩解了資金壓力,但也帶來了更多的隱患和風險。債務如同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債主們紛紛上門討債,讓賈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
    在這危急時刻,清客程日興提出了一些建議。他認為賈府應該精簡開支,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例如,削減一些丫鬟小廝的數量,降低主子們的生活標準,減少節慶活動的規模等。他還建議賈府可以變賣一些閑置的房產和土地,以換取資金來償還債務。此外,程日興還提出可以與一些商業夥伴合作,開展一些新的商業項目,增加府中的收入來源。
    賈政對程日興的建議表現出了複雜的態度。一方麵,他深知賈府的經濟困境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來挽救。他認同程日興關於精簡開支的建議,認為這是解決當前經濟問題的關鍵。他開始著手削減府中的一些不必要的開支,減少了一些丫鬟小廝的數量,降低了主子們的飲食標準。但另一方麵,賈政也有著封建貴族的固執和保守。他對變賣房產和土地的建議有所顧慮,認為這是有損家族顏麵的事情。他擔心這樣做會讓外界認為賈府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從而影響家族的聲譽和地位。對於開展商業項目,他也心存疑慮,認為這與賈府的貴族身份不符,擔心會引起他人的非議。
    然而,賈政的這些顧慮並不能改變賈府經濟衰敗的現實。盡管他采取了一些精簡開支的措施,但這些措施隻是杯水車薪,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賈府的經濟問題。賈府的債務依然沉重,入不敷出的狀況依然沒有得到改善。隨著時間的推移,賈府的經濟困境越來越嚴重,最終走向了衰敗的深淵。
    賈府的經濟困境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賈政在麵對清客程日興的建議時的複雜態度,也反映了封建貴族階層的局限性。這些因素相互交織,加速了賈府的衰敗,使其無法逃脫命運的安排。
    3.賈府內部矛盾與紛爭
    王熙鳳去世後,賈府內部原本被壓製的矛盾如洶湧的暗流般浮出水麵,新的紛爭也不斷湧現,其中王仁與賈璉、巧姐之間的矛盾尤為突出,這些矛盾如同催化劑,加速了賈府的衰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仁本是王熙鳳的哥哥,在王熙鳳在世時,他雖也有貪婪自私的一麵,但因王熙鳳的威嚴有所收斂。王熙鳳去世後,他的本性徹底暴露。他對賈璉和巧姐態度惡劣,冷言冷語,挑撥離間。巧姐本就因失去王熙鳳而傷心不已,王仁的行為更是讓她感到心寒。賈璉對王仁的所作所為也極為不滿,他深知王仁的貪婪和自私,擔心他會對巧姐不利。這種矛盾使得賈府內部的氣氛變得緊張而壓抑。
    王仁的貪婪促使他打起了巧姐財產的主意。巧姐作為賈府的千金,擁有一定的嫁妝和財產。王仁妄圖從中謀取私利,他四處活動,試圖說服賈璉將巧姐許配給一個有錢但品行不端的人家,以獲取豐厚的聘禮。賈璉自然不會答應這種荒唐的要求,他疼愛巧姐,希望為她找一個好歸宿。王仁見賈璉不答應,便在賈府中四處散布謠言,詆毀賈璉和巧姐,試圖破壞他們的聲譽,給賈璉施加壓力。
    王仁與賈璉、巧姐的矛盾引發了賈府內部的一係列連鎖反應。府中的下人們看到主子之間的矛盾,也開始拉幫結派。一些人站在王仁這邊,希望能從他那裏得到好處;而另一些人則支持賈璉和巧姐。這種內部的分裂使得賈府的凝聚力蕩然無存,原本就混亂的管理更加無序。下人們不再專注於工作,而是忙於參與各種紛爭,導致賈府的日常事務無法正常開展。
    此外,這種矛盾也影響了賈府與外界的關係。王仁的行為引起了一些親戚和朋友的不滿,他們對賈府的印象大打折扣。原本與賈府有往來的一些家族,因為王仁的所作所為,開始疏遠賈府。這使得賈府在社會上的聲譽受損,進一步加劇了賈府的孤立無援。
    賈府內部原有的矛盾在王熙鳳去世後也進一步激化。例如,邢夫人與王夫人之間的矛盾一直存在,王熙鳳在世時還能從中調和。如今王熙鳳不在了,兩人的矛盾更加公開化。她們在一些事務上互相指責、推諉,使得賈府的決策變得更加困難。
    這些矛盾和紛爭如同蛀蟲,不斷侵蝕著賈府的根基。它們破壞了賈府的內部團結,削弱了賈府的管理能力,損害了賈府的社會聲譽。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賈府的衰敗速度加快,曾經的繁華景象一去不複返,最終走向了覆滅的深淵。
    五、本回情節的藝術特色與文化內涵
    1.情節設置的巧妙之處
    《紅樓夢》第一百十四回在情節設置上獨具匠心,兩條線索並行與交織,情節起伏轉折巧妙,極大增強了故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王熙鳳去世和甄應嘉蒙恩還職這兩條線索並行發展,各自有著獨特的情節走向和意義。王熙鳳的去世是賈府衰敗的重要標誌,她的離世讓賈府失去了一位強有力的管理者,導致賈府在管理、經濟和人際關係等方麵陷入混亂。這一線索展現了賈府內部的困境和矛盾,揭示了封建家族走向衰敗的必然性。而甄應嘉蒙恩還職則代表著外部世界的變化,他的歸來為賈府帶來了一絲希望,也反映了朝廷局勢的變動。這兩條線索看似獨立,實則相互關聯,共同推動了故事的發展。
    兩條線索的交織更是巧妙至極。甄應嘉與賈政的交流中,雖然沒有直接提及王熙鳳的去世,但卻在不經意間透露出對賈府命運的關注。這種交流暗示了賈府與外界的聯係,以及賈府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同時,王熙鳳去世後賈府的混亂局麵,也為甄應嘉的出現提供了背景和契機。他的歸來可能會對賈府的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種潛在的聯係讓讀者對故事的發展充滿了期待。
    情節的起伏和轉折也為故事增添了不少色彩。王熙鳳的去世是一個重大的轉折,它打破了賈府原有的平衡,引發了一係列的連鎖反應。賈府內部的矛盾和紛爭在她去世後迅速激化,讓讀者感受到了封建家族內部的複雜和殘酷。而甄應嘉蒙恩還職則是一個積極的轉折,他的出現為故事帶來了一絲曙光。他與賈政的交流中,透露出對賈府的關心和支持,讓讀者看到了賈府可能的轉機。這種起伏和轉折使得故事充滿了張力,吸引著讀者不斷深入閱讀。
    本回情節設置對讀者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讀者會為王熙鳳的悲劇命運感到惋惜,也會為賈府的衰敗感到痛心。同時,甄應嘉蒙恩還職帶來的希望又讓讀者對賈府的未來充滿了期待。這種情感上的起伏和變化,讓讀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紅樓夢》的魅力。
    《紅樓夢》第一百十四回通過兩條線索的並行與交織,以及情節的起伏和轉折,構建了一個複雜而精彩的故事世界,展現了作者高超的情節設置技巧。
    2.細節描寫的作用
    在《紅樓夢》第一百十四回中,細節描寫猶如璀璨繁星,點綴著整個故事,對人物塑造、情節發展和主題表達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寶玉求簽這一細節,生動地展現了寶玉的性格特點。寶玉向來對命運有著一種迷茫和無奈之感,求簽這一行為正是他試圖探尋命運的體現。當他拿到簽文時,那緊張又期待的神情,以及對簽文的反複琢磨,將他內心的敏感和對未來的擔憂刻畫得入木三分。這一細節不僅豐富了寶玉的人物形象,讓讀者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內心世界,也暗示了他在賈府衰敗過程中的無力感。他就像一隻迷失方向的小鳥,在命運的漩渦中掙紮,卻找不到出路。從情節發展來看,寶玉求簽為後續的故事埋下了伏筆。簽文的內容或許會影響他的行為和決策,進而推動情節的進一步發展。同時,這一細節也反映了當時社會人們對命運的迷信和敬畏,深化了小說的主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寶釵對邢岫煙的評價這一細節,展現了寶釵的聰慧和敏銳。寶釵在評價邢岫煙時,言辭精準,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邢岫煙的優點和不足。她的評價既體現了她對他人的觀察入微,也顯示出她自身的修養和見識。這一細節豐富了寶釵的人物形象,讓讀者看到了她除了精明能幹之外的另一麵——善解人意和有洞察力。在情節發展方麵,寶釵對邢岫煙的評價可能會影響到邢岫煙在賈府的地位和人際關係。邢岫煙或許會因為寶釵的評價而更加努力,或者與寶釵的關係更加密切。這一細節也反映了賈府中複雜的人際關係和等級製度,進一步深化了小說的主題。
    細節描寫還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它讓讀者仿佛置身於賈府的世界中,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氛圍。通過對寶玉求簽時的動作、表情和心理的細致描寫,以及寶釵評價邢岫煙時的語氣和用詞,讀者能夠更加直觀地體驗到故事的魅力。這些細節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讀者通往小說世界的大門,讓讀者與人物同喜同悲,增強了故事的感染力。
    《紅樓夢》第一百十四回中的細節描寫,如寶玉求簽、寶釵對邢岫煙的評價等,在人物塑造、情節發展和主題表達方麵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展現了獨特的藝術效果,使小說更加生動、深刻和富有魅力。
    3.文化內涵的體現
    《紅樓夢》第一百十四回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深刻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主要體現在封建禮教、家族觀念和命運觀念等方麵。
    封建禮教在本回中有著鮮明體現。王熙鳳雖精明能幹,掌握賈府大權,但仍受封建男尊女卑思想的束縛。她的權力源於家族,家族權力核心卻在男性手中,賈府危機時她無力改變命運。同時,她的一些行為被封建道德視為越軌,如放高利貸、弄權斂財,這表明封建禮教對女性行為規範的嚴格約束。此外,賈府的各種禮儀和規矩,如喪事的操辦、主仆之間的等級差別等,都體現了封建禮教的森嚴。
    家族觀念在本回中也十分突出。甄家與賈府同屬封建貴族階層,相互關聯、相互支持。甄應嘉與賈政交情深厚,交流家族事務和官場動態,體現了家族之間的情誼和互助傳統。賈府內部,盡管矛盾重重,但家族利益始終是各方關注的焦點。王熙鳳為維護賈府利益,采取各種手段管理家族事務;王仁雖貪婪自私,但也圍繞著賈府的財產和權力展開活動。這種家族觀念反映了封建社會以家族為中心的社會結構,家族的興衰榮辱與個人命運緊密相連。
    命運觀念在本回中貫穿始終。王熙鳳一生精明算計,最終卻走向悲劇結局,她無法逃脫命運的捉弄,賈府的抄家讓她的權力和財富一夜之間化為烏有。甄應嘉被貶官外放後又蒙恩還職,其命運的起伏也體現了命運的無常。寶玉求簽的細節,更是直接反映了人們對命運的迷茫和敬畏,試圖通過求簽來探尋命運的走向。這種命運觀念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無法掌控的命運的無奈和對超自然力量的信仰。
    這些文化內涵深化了小說的主題。通過展現封建禮教的束縛、家族觀念的複雜和命運的無常,揭示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不可救藥,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社會的批判和對人性自由的向往。
    喜歡【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請大家收藏:()【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