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大路之榮

字數:4269   加入書籤

A+A-


    因為齊桓公這次葵丘之會的核心內容有以下五條
    第一條:要誅殺忤逆不孝之人,其實就是暗示鄭文公,你的太子華可以動手了,要把他殺掉!
    然後要恪守周禮宗法製,但凡已經冊立了的太子,不得隨意更換,更不能廢長立幼。
    並且要尊卑有序,不得寵妾滅妻,讓小妾身份地位高於正室夫人,這一點齊桓公是要敲打晉國晉獻公,因為晉國也沒來。
    這第一條處處都是為晉國量身定做,晉獻公寵幸驪姬,廢太子申生,誅殺諸公子,驅逐公子。
    好家夥!你這些罪行處處符合葵丘之會第一條,你晉獻公不是頭鐵不來嗎?
    老子開完會就搞死你,公開討伐晉國。
    第二條:要尊重賢良之人,培養人才,對有德行的人,一定要給予表彰。
    這實際上是表揚宋國太子滋甫,仁德賢良,公開表彰。
    第三條:尊老愛幼,對待外國的賓客要禮遇,包括落難的公子有住在境內的,盡量給予照顧,不要使他顛沛流離。
    其實這一點仍舊是針對晉獻公,你不是還要誅殺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嗎?現在我就公開發表宣言,各國要庇護和禮遇照顧流亡公子。
    第四條:士一級以上的官員,不得世襲職位,取消世襲製,大夫一級的官員如果犯了律法,國君要上報周天子,不得私自濫用權力擅自殺死卿大夫。
    很顯然對於晉獻公鄭文公誅殺國內大臣,表示極度不滿。
    第五條:不得以鄰為壑,如果一條河流流經他國,不得私自修建堤壩,堵住河水,或者泄洪到鄰國,損人利己。
    鄰國如果有饑荒,不許限製糧食出口;任意加價囤貨居奇,國內如果發生了什麽大事,一定要互相通報列國,不得私自進行,藏著掖著。
    這是針對秦國, 邊遠諸侯別以為就管不著你,這些條款就是針對你秦國。
    這些會盟條約修訂好之後,齊桓公命管仲和鮑叔牙帶著前去成周雒邑請示周襄王。
    周襄王在齊桓公的擁護下繼承周天子王位,自然懂得報恩,看過相關條款之後,立即表示讚許齊桓公,因為自己是周天子身份,不能輕易前去參加諸侯的會盟。
    但是為了表示周天子支持齊桓公,任命周公宰孔代表周天子前去葵丘,代周天子主持齊桓公的葵丘盟會。
    公元前651年五月,齊桓公在葵丘正式舉行會盟,與會者有齊桓公,宋國太子滋甫,魯僖公,衛文公,鄭文公,許僖公,曹共公七國國君會盟。
    天子派出執政卿周公宰孔前來主持會盟,除此之外,周襄王公開嘉獎齊桓公,為齊桓公“尊王攘夷”,擁護周禮禮法,支持自己繼任周天子立下的功勞,
    周公宰孔於是上台高聲宣讀王命。
    昭命
    “朕承天命,繼周天子之位,此乃宗廟之幸,天下之福。然朕之即位,曆經波折,幸得舅父齊公j呂氏,薑姓,小白。以大義為先,擁朕於正統,保社稷之安穩。
    齊公,德高望重,義薄雲天。於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排眾議,匡扶正義,使朕得以順利繼統。其功績赫赫,朕心甚慰。
    今特嘉其功,賜天子祚肉一方,甜酒二十壇,以齊公祭祀先祖之需。
    賜彤矢弓,天子箭一副,假王命討伐忤逆,匡正天下。
    賜天子駕乘大路一乘,天子儀仗一副,以示恩寵!
    封齊公為“方伯”,統攝諸侯。望其秉持忠心,繼續為周室之昌隆、天下之太平,鞠躬盡瘁。
    望諸卿皆以齊公為楷模,忠君愛國,共保周室千秋萬代,永享太平。
    欽此!
    周公宰孔念完周天子昭命,底下諸侯全都傻眼了,這周王室就算是當年的三公“周公旦,太公望,召公奭”榮耀無比,也沒有這等殊榮。
    天子文武祚,祚肉,彤弓矢這些雖然尊貴,但是當年齊襄公和晉文侯還有過此賞賜,但是天子大路,這個也隻有西周的老祖周文王當年曾被商紂王賞賜過。
    古代天子的駕乘被稱作“大路”也叫大輅,玉輅,為古代天子所乘之車。
    後來周公旦製定《周禮》,其中規定,天子的座駕共有五種豪華車駕,又被稱之為“天子五路”。
    除大路,玉路之外,還有金路、象路、革路、木路。
    其中玉路、金路、象路是天子出行時所乘坐的天子攆禦,而使用較為頻繁的大車,也叫做“乘車”。
    而革路是一種戎車,是周天子在巡視四方諸侯、以及禦駕親征時候乘坐的戎車;木路則是周天子在狩獵時使用的車乘。
    大路作為天子專屬座駕,其象征意義非同尋常。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當時有“天子大路,諸侯路車、大夫軒車、士人飾車”等等。
    而普通老百姓隻能坐牛車,驢車,騾子車,不允許乘坐馬車,這次周天子直接賞賜齊桓公天子”大路”,其尊榮無比,無不令人羨慕。
    齊桓公聽完周公宰孔念完昭命,頓時心花怒放,有得意洋洋之貌,此時的齊桓公撇著大嘴,搖頭晃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周公宰孔笑道“齊公,接旨謝恩吧!哈哈哈……”。
    齊桓公這才緩過神來,於是就要上台接詔,此時的已經六十多歲了,爬那高台有點吃力,於是管仲過來攙扶著齊桓公上去接旨。
    兩個老頭顫顫巍巍的就要上去,這時候周公宰孔道。
    “齊公,大王說了,舅父如今年齡大了,陛下體恤舅父,從今以後,舅父不必登台下跪奉詔,站著聽宣即可”。
    並且免去舅父齊公雒邑朝覲,以表示對齊公的尊榮,老臣這就把詔書給齊公送下去。
    齊桓公聽聞此訊後,心中狂喜不已,隻見他猛地直起腰板,雙手迅速地往腰間一叉,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喜悅之情。
    就這樣穩穩當當地站在了台下,滿心歡喜地等待著周公宰孔下台送了周天子的詔書。
    一旁的管仲見狀,心頭不由得一驚,趕忙勸阻道:“主公萬萬不可如此行事啊!此次乃是天子恩賜,是跟您客氣呢!
    您倒是當真了不成?主公此舉有失禮儀。須知這天下諸侯此刻皆矚目於此,主公的一舉一動皆代表著齊國之形象與風範呐!來來來……還是由微臣攙扶著您一同上台領旨吧。”
    經管仲這麽一提醒,齊桓公如夢初醒般回過神來,不禁麵露愧色,連連點頭應道:“仲父所言極是,考慮得甚是周全。若不是有仲父從旁提點,寡人怕是不知會犯下多少過錯呀!”
    想到此處,齊桓公不敢再有絲毫耽擱,連忙拱手施禮,高聲說道:“臣小白在此叩謝陛下隆恩,雖王恩浩蕩!然而,周禮乃是國之根本,萬不可輕易破壞。
    想我身為方伯,肩負著匡正天下之重任,又怎能自己率先違反禮法,勞煩天使親自下台為我宣讀詔書呢?此等行為實乃大不敬之舉啊!”
    言罷,齊桓公與管仲二人相視一眼,彼此心領神會。緊接著,他們邁著急促而不失莊重的步伐,快速登上台階,來到周公宰孔麵前,雙膝跪地,俯身叩頭,行那最為恭敬的稽首大禮,並齊聲高呼萬歲,以表達對周天子的無上尊崇之意。
    一時間,整個場麵莊嚴肅穆,令人為之動容,台下諸侯對於齊桓公此舉無不稱讚。
    歡迎閱讀下一章,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喜歡曆史雲盤之周王朝請大家收藏:()曆史雲盤之周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