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僖負羈獻玉
字數:3723 加入書籤
這邊且說僖負羈,原本去勸告曹共公善待重耳,誰知道曹共公來了這麽一出,僖負羈要阻攔曹共公去偷看重耳洗澡,被曹共公並且警告僖負羈,你最好少管閑事,氣得僖負羈無奈之下,撒手不管了。
僖負羈回到家中,妻子呂氏見到僖負羈悶悶不樂,於是便詢問吹僖負羈何故,僖負羈便把曹共公此人荒誕不經,晉國公子重耳流亡路過曹國,他不但不以禮相待,反而要去偷看人洗澡,將這件事原原本本講述給妻子呂氏聽。
呂氏聽聞道“我可聽說重耳此人名聲遠揚,跟著他的都是晉國顯赫家族,我今天上街上,正好遇到他們進城,我發現這些人頗有氣質,有文有武。
倘若國君無禮偷窺別人,重耳一旦真的返回晉國繼承君位,那隻怕咱們曹國就會有大禍降臨。
我看這樣吧!既然國君無德無道,又不聽你的勸阻,為了避免引火燒身,咱們可以私下結交重耳,也好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僖負羈點頭同意呂氏所言,於是二人商議之後,立即準備了雞鴨魚肉數盤,用食盒裝好,美酒五壇,僖負羈又拿出了一塊上好的玉璧,放在食盒之中,以表示尊敬!也相當於贈予重耳的盤纏。
僖負羈立即帶著酒肉前來館驛,這時候重耳已經沐浴更衣,幾個人坐在館驛廳堂生悶氣,大家都沉默不語,饑腸轆轆。
這時候外麵傳話過來,說是曹國大夫僖負羈求見公子,重耳讓他們請進來。
僖負羈進來後,立即行叩拜之禮,然後又跪地上磕了三個頭。
重耳見狀大驚,趕緊上前扶起僖負羈道。
我乃流亡破落公子,僖大夫何必行此大禮,僖負羈深施一禮道。
我磕三個頭以示歉意,
第一我們國君荒誕無道,做出如此失禮之事,我代表國君向您致歉。
第二“國君無道,作為臣子未能阻止勸諫,這是我的罪過。
第三“微臣卑弱,不能以最好的條件來照顧公子,此乃我的罪過。
這些酒肉薄禮以示我對公子的敬仰,還望公子不要嫌棄”。
僖負羈說罷命人把食盒酒肉奉上,供眾人享用,重耳和眾人趕緊致謝。
重耳道“曹國國君無道,這不是您一個臣子的錯,沒想到曹國還有您這樣的賢臣,倘若我有朝一日能夠回國繼位,我定會報答今日之恩”。
隨後僖負羈命人擺好飯菜,重耳看到隨著飯菜端上來的珍貴白玉璧,然後施禮道。
“多謝僖大夫寬厚待人,使我等流亡之人能夠有飽腹之食,不至於風餐露宿,我們已經感激不盡,這玉璧如此厚重之禮我萬不能再接受”。
僖負羈道“鄙人為官清廉,家中單薄,這玉璧還是先君賞賜於臣,如今送給公子以做遊資,略表心意”。
重耳堅辭不受,再次表示對僖負羈的感謝,僖負羈無奈隻好收走玉璧,施禮拜別。
重耳和眾人邊吃邊商議,這曹國是待不下去,咱們還是早點前去宋國求援,眾人點頭同意。
次日,重耳和眾人收拾行裝,離開曹國陶丘,直奔宋國邊境,出了城就看到僖負羈在城外等著眾人。
僖負羈上前施禮道“公子遠行,我特意來送行,我怕曹共公怪罪與我,所以城外給公子送行,我特意準備了一些幹糧和衣服,望公子不要嫌棄”。
公子重耳立即上前拱手施禮,表示萬分感謝,然後大家寒暄一番,這才告別踏上行程。
眾人星夜趕程,一個月後來到宋國都城睢陽,還沒進城就發現不對勁,一路上全是新墳塚,路邊也是麻繩孝布滿地,三五成群的宋國人似乎都在出殯安葬亡人。
公子重耳覺得不對勁,於是就讓舅舅狐偃先行入城打探情況,狐偃進城後,直奔司馬府來找公孫固。
這一路上全是路人哭哭啼啼,睢陽城一片悲傷之境,來到司馬府,隻見裏麵的人忙忙碌碌,這是發生了什麽大事嗎?
狐偃上前找到門房,告訴他,我是晉國狐偃,公孫固的故交,前來求見。
門吏聽聞施禮道“請先生稍候,我這就進去稟報”,不多時公孫固急匆匆出來,見到是狐偃,趕緊施禮 ,把狐偃請進廳堂,命人倒上茶水,雙方先是客氣一番。
狐偃道“子固兄,我見睢陽城一片哀鴻之景,怎麽全是披麻戴孝,莫非貴國發生了什麽大事?”。
公孫固歎氣道“哎……說來話長,我們國君不顧自身實力,一心想要稱霸,這就和楚國杠上了。
你說杠上也就罷了,他又盲目的推崇仁義之道,這不,剛剛結束的泓水之戰,宋國大敗,精銳盡失,宋國軍隊損失超過六成,現在都是在埋葬自己戰死親人”。
狐偃大吃一驚,心說宋國也算的上實力大國,為何會一戰損失這麽多精銳。
公孫固把當時情況訴說一番,聽得狐偃驚心動魄,心中暗自思忖,這世間還會有像宋襄公這麽推崇禮法仁義的人嗎?
狐偃搖頭歎息,隻是勸慰公孫固,公孫固問他怎麽來到宋國了。
狐偃聽後微微點頭,然後開始詳細地講述起他們一路上的經曆以及所遭遇的種種艱難險阻。
從逃離晉國時的驚心動魄,到流亡途中的風餐露宿、饑寒交迫,再到每一次麵臨生死考驗時的驚險萬分,狐偃都一一道來,聽得公孫固時而眉頭緊皺,時而驚歎不已。
待狐偃講完之後,公孫固不禁感歎道:“原來你們竟有如此曲折的經曆!”稍作停頓,他接著說道:“不過我們國君雖有些迂腐,但他的心地卻是極為善良的。
而且他向來十分尊重禮法,對於那些賢能之士更是求賢若渴。如今宋國剛剛戰敗,正處於需要人才的時候,依我之見,你們諸位皆是英雄豪傑,如果能夠留下來幫助宋國重新崛起,相信宋侯必定會對各位委以重任啊!”
說罷,公孫固便熱情地邀請狐偃先返回城外等待消息,並表示自己馬上就要進宮去麵見宋襄公,極力向他推薦眾人入朝為官。
狐偃見此情形,知道不好推脫,隻得謝過公孫固,隨後轉身出城去找重耳等人會合。
見到重耳後,狐偃趕忙將剛才與公孫固之間的對話原原本本地告知了重耳。
重耳聽完,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說道:“宋公的確稱得上是一個好人,隻是卻並非一個合格的君主。
身為一國之君,對內不僅要有仁德之恩惠百姓,同時還需樹立威嚴以使臣民敬畏;而對外則應當做到仁義與兵戈相互結合運用。
然而像他這樣一味地盲目自信,過度推崇古代的道義,實際上不過是一種迂腐的行為罷了。這種做法,對於宋國的國民而言無疑是一種殘忍啊!”
歡迎閱讀下一章,宋襄公厚待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