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宋襄公厚待重耳

字數:3674   加入書籤

A+A-


    這邊公孫固見到宋襄公,宋襄公大腿挨了一箭,並且還是毒箭,大腿箭傷傷勢嚴重,傷口已經化膿,不能下床走路。
    宋襄公躺在床上喘著氣,聽到公孫固來報,說是求見之人乃是公子重耳以及其隨從狐偃、趙衰等人。
    此時的宋襄公身負重傷,麵色蒼白如紙,他艱難地喘著氣對身旁的公孫固說道:“子固啊,寡人這傷勢著實嚴重,實在是無力起身接見他們了。”
    想起不久前與楚國那場慘烈的大戰,宋軍慘遭潰敗,宋襄公心中悲憤交加。
    他緊握著拳頭,咬牙切齒地說:“此次大敗於楚國之手,此仇不報非君子!
    寡人與那楚國已然勢不兩立,無論日後誰登上這宋國國君之位,都必須牢記宋國與楚國之間的血海深仇,決不可向楚國投降或是與其結盟!”
    話鋒一轉,宋襄公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在回憶著什麽。過了片刻,他緩緩開口道:“寡人早有耳聞那重耳之名,此人素有賢德之稱,且身邊聚集了眾多英雄豪傑。
    以寡人觀之,假以時日,他必定能夠重回晉國繼承大統,成為一代明君。”
    接著,宋襄公目光堅定地看向公孫固,繼續說道:“如今齊國已然日漸衰弱,難以再複往日輝煌。
    而新的霸主必將在各國之中崛起,依寡人之見,這未來的霸主定當屬於晉國無疑。
    所以,咱們務必要好生款待重耳一行人,待他日他君臨天下之時,也能念及今日之情,讓宋國得以倚仗晉國之力,與楚國一較高下,不死不休!”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宋襄公此番預言竟然成真,宋襄公半年後就傷勢複發,重病身亡,太子王臣繼位,史稱“宋成公”。後來,重耳果真曆經磨難返回晉國,並最終成為了新一代的霸主。
    然而,宋國卻未能因與重耳的交情而改變命運。但是宋國始終堅守著與楚國的敵對立場,堅決不肯妥協退讓。
    盡管如此,宋國終究還是難逃覆滅的結局,最終被強大的齊國所滅。
    自始至終,宋國都未曾與楚國締結過任何和平盟約,而是選擇了與楚國死磕到底,直至國破家亡……。
    公孫固然後奉國君之命,立即派出禮儀官迎接重耳等人進城,公孫固代表宋襄公設宴招待公子重耳等人,宴席依照諸侯規製舉行,更是上滿牛,羊,豬,鹿,雞,雁,魚七種肉食。
    公子重耳等人感激不盡,表示不會忘記宋襄公隆重招待之恩,宴席間公孫固表示,倘若公子願意在宋國安身立命,宋公願意對眾人委以重任。
    重耳立即道“宋公厚愛我感激不盡,無奈重耳有重任在身,回國繼承君位乃是第一要務,所以恐不能久留宋國”。
    公孫固也知道重耳一行人來宋國的目的,其實就是想借助宋國軍隊回國奪位。
    公孫固道“宋國如今大敗於楚國,軍隊損失過半,已經實力大減,要是公子再此避難,宋國還是能夠提供諸位安身立命之所。
    若是公子心存鴻鵠大誌,要是讓宋國幫助公子回國繼位,我說句實話,宋國現在是無能為力啊!我覺得公子應該去尋找別的大國幫助”。
    重耳道“大司馬所言真乃肺腑之言,重耳感激不盡,我們稍作停留,另尋他國幫助。”
    公孫固然後起身告辭,狐偃趕緊出去相送,公孫固詢問狐偃,你們在齊國,齊桓公如何待公子重耳。
    狐偃就把齊桓公將女兒許配給重耳,以及賞賜了馬車,財物講述一遍,公孫固聽聞沒有做聲。
    公孫固回到皇宮告訴宋襄公,公子重耳要繼續流亡他國,尋求幫助,齊桓公曾經禮遇重耳,將女兒許配給他,並且給了二十輛馬車,許多財物。
    宋襄公道“我們也不能比齊國差,不過我的女兒都已經許配別人,咱們就給他良馬四十匹,然後一人一輛青銅軺車,金銀玉器三箱就當是給重耳的路費盤纏錢”。
    次日公孫固立即帶著馬匹,財物前來送給重耳等人,告訴這是宋襄公的一點心意,重耳等人自是感激不盡。
    重耳隨後和趙衰,狐偃等人商議,宋國這一戰把軍隊損失殆盡,看來是沒有指望了,下一步咱們應該去那個國家尋求幫助。
    趙衰和狐偃道“現在楚國打敗了宋國,如今中原各個諸侯都和楚國結盟,楚國一頭獨大,咱們應該尋求楚國幫助”。
    重耳眉頭一皺道“我不想去楚國”。
    狐偃道“這是為何?楚國此前軍事實力強大,隻有楚國能夠幫助公子回國複位”。
    重耳道“未必,楚國的實際利益是和魯國,宋國,齊國爭霸,他定然不會插手晉國事務,就算楚成王肯幫忙,他們國內大臣一定反對”。
    還有一點就是,如果我們去尋求楚國幫忙,中原諸侯都視楚國為蠻夷,我們去找蠻夷幫忙,就會遭到別人非議,除非情非得已,我們先不要去楚國。
    我覺得可以去找鄭國,鄭國現在實力雖然不如以前,但是他是老牌霸主,軍事實力還是有的,再說了,鄭國和晉國交界,更好出兵幫助我們回國奪位。
    如果鄭文公答應幫我們,我們還可以聯合周天子,這樣的話勝算很大。
    狐偃對於這個決定持有不同意見,他緊皺眉頭,搖了搖頭說道:“主公啊,依臣之見,這鄭文公可不是個善茬兒。
    此人極為圓滑世故,心狠手辣,連兒子都殺起來好不眨眼。您瞧瞧,齊桓公前腳剛走,他後腳便迫不及待地與楚國結盟了。像這種無利不起早之人,若沒有足夠的好處擺在眼前,他怎會輕易出手相助呢?”
    然而,盡管狐偃極力勸阻,但終究還是拗不過一心想要嚐試的重耳。
    這時,一旁的趙衰站出來打圓場道:“既然如此,主公莫要著急。不如這樣,宋國與鄭國相鄰,我們不妨先到鄭國那裏去碰碰運氣。
    倘若鄭文公願意收留我們,自然是再好不過;可若是他不肯,那我們再轉投楚國也不遲。”眾人聽後,紛紛點頭稱是,表示讚同趙衰的提議。
    商議已定,狐偃便起身前去向公孫固辭行。三日之後,重耳帶領著眾人再度踏上旅程,朝著鄭國進發。
    臨行前,公孫固特意趕來送行,並給他們送來了大量的財物、充足的幹糧以及嶄新的衣物,說是宋襄公特意讓他來給重耳送行。
    宋襄公特意囑托,希望重耳回國後,能夠和宋國結盟和好,幫助宋國。
    麵對這份深情厚誼,重耳感動不已,他緊緊握住公孫固的手,再次表達了自己對宋襄公和整個宋國的由衷感激之情,他表示自己定然不會忘記宋國這份恩情。
    隨後,他轉身揮別公孫固,率領眾人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前往鄭國的漫漫征程。
    歡迎閱讀下一章,毒士叔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