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三軍六卿
字數:3560 加入書籤
晉文公表示同意趙衰建議,晉國正式軍隊改製,實行三軍製度,分別是中軍,上軍和下軍,新增設了中軍。
並且晉文公規定,今後的三軍指揮元帥,將由中軍將擔任,從此以後,晉國中軍主將成為三軍統帥,是軍隊的最高指揮官。
在軍事決策和指揮等方麵擁有最高權力,所以中軍將佐地位最高。
中軍將佐將承擔核心作戰任務與戰略指揮中樞角色,是全軍的核心力量,在重大戰役中發號施令,對戰爭負主要責任,發揮極其關鍵作用。
晉文公仍舊不敢輕易動原來的將領,告訴大家,今後三軍以中,上,下位置順序排列,每一軍有將,佐兩個職務,都是上卿職務,將為正,佐為副將,協助主將處理軍務,職務調整從下到上的遞增代替法。
也就是說,如果中軍元帥離任,將由中軍佐代替,而上軍將自動替補中軍佐職務,上軍佐增補上軍將,下軍將升任上軍佐,下軍佐升任下軍將。
至於空缺的下軍佐,將由晉國各世族大家推舉出才華橫溢,並且對晉國有功的人選,公開展示才華,由三軍將佐選舉,國君批準,直接晉升下軍佐,成為六卿。
這一套三軍六卿的晉升製度,可以使得各士族大家的人,隻要忠於國君,有能力,都可以晉升為六卿,但是最終的決定權在國君手裏,使得晉國大權開始集中在六卿和國君手中 。
晉文公任命郤觳為第一任中軍將,也就是三軍元帥,而郤溱理所當然的成為中軍佐。
這兩位當年不惜背叛家族長郤芮,而誓死擁護晉文公繼位的兩位郤氏,投桃報李也得到了晉文公的重用,成為晉國第一任中軍將佐,最高級別的六卿之首。
晉文公任命狐毛為上軍將,狐偃為上軍佐,而欒枝職務不變,仍舊是下軍將,空缺出來的下軍佐的人選,晉文公考慮再三不能決定。
因為後麵不但有晉國卿士盯著,問題是自己人當中,趙衰,胥臣,先珍,狐射姑,魏犨和顛頡可都等著呢!
但是下軍佐位置隻有一個,給了一人,勢必得罪一群人,特別是魏犨和顛頡,這兩個人是個魯莽武夫,沒有什麽心眼,直腸子。
魏犨和顛頡早就對晉文公不提拔他們二人頗有微詞,這次晉國兵分三路討伐衛國,曹國和楚國,魏犨和顛頡早就摩拳擦掌,想著自己治國理政沒那個腦子,衝鋒陷陣總該用得著我倆了吧!
晉文公心說,我也不願意得罪人,幹脆,把難題推給朝臣們,於是晉文公告訴大家,至於空缺出來的下軍佐一職,自己實在無法決定由誰擔任。
因為能夠勝任這一職位的人實在太多,像趙衰,胥臣,先珍,魏犨,顛頡,狐射姑,欒盾,士缺,舟之僑等等。
所以為了公平起見,我看這下軍佐就讓大家推舉吧!晉文公把難題推給了三軍將佐。
欒枝立即表示,自己兒子欒盾尚且年幼,也沒什麽功勞,欒盾不合適做下軍佐,欒枝個老狐狸才不願意得罪人,我也不推薦,我先把我兒子撈出政治漩渦。
郤觳和郤溱兄弟二人也有自己小心思,他知道以後三軍六卿將會輪換,郤觳沒有子嗣,郤溱有個兒子,但是沒在軍中,今後郤氏很難在進入六卿。
自己家族一旦兩個人去世,沒有人進得去六卿,那就不能得罪未來的六卿,郤觳和郤溱商議之後,覺得讓胥臣和先珍做下軍佐合適。
他們二人都是正直之人,將來不會耍心眼使壞,於是郤觳道“啟稟主公,我覺得先珍適合做下軍佐”。
因為趙大夫善於理政治國,又有輔佐國君和太子職責,此次出征,國內不可無人,趙衰才思敏捷,坐鎮都城輔佐太子最好,所以不適合出征。
而胥臣擔任司空一職,和士缺都是主管司法刑律,也走不開,微臣推舉先珍為下軍佐。
因為先珍此前帶兵和秦穆公討伐鄀國,有勇有謀,並且這次兵分三路討伐楚國,曹國和衛國,也是他提出的方案。
微臣覺得這次大戰不能少了先珍,我說句心裏話,我願意讓出中軍將位置,讓先珍來坐鎮指揮。
因為雖然我是晉國老將,可是說句實話,我參加了很多戰事,勝少敗多,如今主公不棄,讓我任職中軍元帥,實在是屍位素餐,不能勝任,請主公任命先珍為中軍將主帥,我甘願任職下軍佐,輔佐主公征戰沙場。
郤觳此言一出,朝堂群臣無不震驚,就連晉文公也是很意外,郤觳能夠有如此胸襟,真乃國之柱石。
先珍立即出來推辭道“老將軍此言差矣,你敗多勝少不假,但是都是敗給了國君啊!
這是大義之舉,先珍隻是在國君的教導下,略有小才,不足掛齒,實在不敢覬覦上軍將之位”。
晉文公聽後微微頷首,緩聲道:“老將軍所言句句發自肺腑,先軫確實頗具軍事才能,但老將軍您高風亮節,主動讓賢,此等聖人之風令吾敬佩不已!我又怎能奪您之中軍元帥之位呢?”
就這樣,郤觳依舊穩居中軍將、三軍元帥之位,而先軫則擔任下軍佐一職,輔助郤觳處理軍務,並與郤溱一同精心謀劃詳盡的作戰方略。
待一切準備就緒之後,他們迅速開始集結動員起晉國卿士,準備兵分三路,出擊中原,以展晉國之雄風,立不世之功業。
然而,有三個人心中頗為不滿,那就是舟之僑,魏犨和顛頡,三人頓感心灰意冷,滿臉盡是落寞之色。
晉文公目光如炬,一眼便洞察到眾人臉上那難以掩飾的失落神情。
他稍作思索,旋即朗聲道:“諸位莫要因此事而灰心喪氣,此次雖未能入選,但寡人絕不會虧待爾等。
凡落選者,寡人皆會予以重任,賜予各位上陣殺敵、建功立業之機。隻要諸君奮勇拚搏,下次位列六卿之列必將非汝莫屬!”
言罷,晉文公果斷下令,一反常態的直接任命了六位禦戎。其中,狐射姑、欒盾以及舟之僑被委以車正卿之職;魏犨、顛頡還有胥臣,則榮膺車右卿之銜。
待到出征之時,他們將會輪流上陣,護佑晉文公左右。若能立下戰功,來日必定重重有賞。
一時間,眾將士士氣大振,紛紛摩拳擦掌,隻待一聲令下,便可奔赴沙場,浴血奮戰。
就在晉文公躊躇滿誌地完成了三軍的設立,並精心製定出詳盡而周全的作戰計劃之後,他正滿心歡喜地準備正式集結軍隊和籌備充足的糧草之際,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從齊國傳來——齊國竟然再度陷入了內亂之中!
這一消息仿佛一陣狂風驟雨,瞬間打亂了晉文公原本有條不紊的部署,讓整個局勢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歡迎閱讀下一章,齊昭公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