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溫邑朝覲
字數:4120 加入書籤
於是狐偃拿著禮物前來出使秦國,見到秦穆公之後,狐偃先是替晉文公感謝秦穆公此次幫助晉國聯合攻打楚國。
並且解釋了之所以當時未能和秦國一道繼續伐楚,原因有三。
一“當時晉國確實軍隊疲乏,需要休整。
二鄭國雖然在城濮之戰參戰戰敗,但是他出兵很少,大部分軍隊集結在棟邑和鄢陵,隻怕我們攻打楚國,背後會被鄭文公偷襲。
三我們得到消息,翟戎要侵犯我們晉國北境,所以這件事需要從長計議”。
如今果不其然,翟戎犯邊,不過晉國早有準備,已經出兵討伐,不日將會平息狄戎之亂。
狐偃話鋒一轉道“啟稟秦君,秦晉乃是近鄰,一衣帶水,秦晉之好,關係兩國百姓之福祉。
現在有人看不得秦晉之好,竟然挑撥秦晉關係,傳言翟戎侵犯晉國,乃是秦國指使”。
並且謠傳秦君和我家主公不合,所以沒有參加踐土會盟,幸虧我家主公明智,知道這是那些宵小之輩企圖破壞秦晉關係。
所以我們國君派我前來秦國,邀請秦君前去雒邑參加由晉國主導的朝覲周天子儀式。
到時候兩國國君相聚王城,握手會盟,以示秦晉之好,好堵上那些奸邪之輩的悠悠之口。
我們國君還有先伐鄭,敲掉楚國前哨,然後聯合秦國伐鄀國和楚國的計劃,以報答秦國協助伐楚之恩。
還望秦君以兩國大局為重,不辭勞苦前去雒邑與我家國君會盟,秦晉攜手共進,共商伐楚大計。
老謀深算的狐偃,深知秦穆公的心思,晉國三番五次背叛秦國,秦穆公還是一心想要和晉國結盟,斷然不會輕而易舉要和晉國翻臉。
狐偃直接了當告訴秦穆公,對於秦國在城濮之戰幫助晉國,晉國不會忘記恩情,早晚報答秦國。
其次話裏行間警告秦國,你們支持翟戎作亂,我們都很清楚,已經派兵討伐翟戎,但是晉國不願意和秦國翻臉,如果秦國不知悔改,那就是秦國人的不對。
最後晉國請求前去雒邑秦國結盟,如果秦國再次拒絕前去和晉文公會盟,那麽就意味著兩國徹底決裂,秦晉將會關係惡化,但是這樣的話,似乎對秦國更加不利。
如果秦穆公答應前去會盟,擁護晉文公霸主地位,下一步就是伐鄭,然後再幫助秦國奪取鄀國,狐偃將決定權交給秦穆公決定。
秦穆公聽到狐偃一番言論,臉上一陣白一陣紅,心中快速思忖,他深知秦晉之間的利害關係,秦國在地理位置上,受到晉國全麵封鎖。
自己不惜餘力結交晉國,就是想要趁著秦晉關係和好,東出中原,每一個有雄才大略的君主,誰不想在中原揚名立萬。
所以對於秦穆公,狐偃將其拿捏的死死的,知道秦穆公弱點。
秦穆公立即擺出一副笑臉道“子犯兄所言極是,秦晉之好對秦國,晉國都是百利無一害,所以才會招致他國嫉妒。
至於踐土會盟,寡人確實處理邊境西戎之亂,未能及時趕到,還望晉侯見諒。
這次雒邑朝覲,寡人定當親自前往,秦晉再次會盟,寡人定然全力支持晉侯大業,畢竟我們還是翁婿關係,哈哈哈……”。
狐偃大喜,於是雙方立即敲定細節,定於十月前去雒邑與晉文公會麵。
這邊趙衰來到王城雒邑,向周襄王提出來,晉文公要帶兵入朝,召見天下諸侯行朝覲之禮,邀請周天子觀兵。
然而正如趙衰所言,事情進展並不順利,周襄王也不是傻子,斷然拒絕了晉文公的請求。
他告訴趙衰,王城乃是天子居住之地,豈能讓諸侯帶兵進入,這樣周天子顏麵何存。
趙衰於是退而求其次,要求在雒邑旁邊的溫地舉行會盟,但是要求周天子前去孟津觀兵,效仿當年周武王孟津觀兵,對先王的追思。
趙衰言辭剛硬,意思很明確,那就是讓周天子前去孟津,再次以臣召君,顯示晉文公的權威。
周天子也不敢得罪晉國,於是隻得無奈做出讓步,讓晉文公在溫地舉行朝覲之禮,然後孟津觀兵。
趙衰這才回國複命,這時候荀林父帶領三行大勝而歸,而狐偃也搞定了秦穆公,趙衰搞定了周襄王,晉文公大喜,於是立即以周天子名義,要求中原各國諸侯,帶兵前去溫地,晉文公要舉行兵車之會。
公元前632年十月初,晉文公來到溫地,周襄王再次巡狩河陽,在這裏接受諸侯朝覲大禮。
齊昭公、宋成公、魯僖公、蔡莊侯、秦穆公、鄭文公陸續都趕來。
秦穆公見到晉文公後,兩人施禮相見,秦穆公道:“晉侯,上次踐土會盟,因秦國邊境之亂,所以未能參加。
還望晉侯見諒,這次寡人願意跟隨在諸侯的後麵,參加會盟,以示歉意。”
晉文公趕緊表示謝意。此時陳國也來人了,而陳穆公剛剛去世,他的兒子媯朔繼位為君陳共公,懼怕晉文公給陳國算舊賬,迫於晉國的壓力,隻好披麻帶孝趕來會盟。
邾、莒,徐,曹等小國,自然是早早就來了,其中衛成公也從楚丘趕來。
衛成公得知元晅逃到晉國,這邊姬叔武被殺,自己逃脫不了幹係,這次晉文公召集諸侯朝覲,他就覺得不對勁,本不想去溫地。
寧俞勸衛成公道:“國君,叔武被殺,這件事肯定會被追究,但是您現在是衛國國君,如果不去溫地朝覲周天子,這您就會再加一條不尊王的大罪。
到時候就不是晉國一人來討伐您了,晉文公必定會以周天子名義,號召天下諸侯攻打衛國,衛國可就真的滅了。
不如前去給晉文公解釋清楚 ,說不定還有一絲轉機”
衛成公無奈隻得硬著頭皮前去溫地,寧俞、鍼莊子和士榮,三人跟隨衛成公前往。
到了溫邑,晉文公二話不說,先把衛成公直接逮捕關押起來,聽候發落。
這次中原諸侯大部分都來了,隻有許國許僖公薑業頭鐵,根本不買晉文公的賬,還是不來。
除此外,溫地匯聚了晉、齊,宋、魯、蔡、秦、鄭、陳、邾、莒,共十餘國,正式在溫邑舉行會談。
周襄王鑾駕緊跟晉文公抵達溫邑,晉文公率領眾諸侯將襄王迎到離宮住下。然後上前行參拜之禮。
次日清晨,陽光灑在大地上,映照出一片金黃之色。十路諸侯各自率領著自己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向著皇宮進發。
他們身著華麗的衣裳,衣冠楚楚,每一個人身上都披著金光閃閃的玉帶和美玉,顯得格外耀眼奪目。
這十路諸侯的隊伍排列得整整齊齊,宛如一條長龍蜿蜒前行。士兵們手持兵器,步伐堅定有力;旗幟飄揚,迎風招展;戰馬嘶鳴,氣勢磅礴。所到之處,引得路人紛紛駐足觀看,驚歎不已。
待眾人行至宮門前時,馬蹄聲、腳步聲和車輪滾動聲交織在一起,揚起了一地的風塵。那塵土飛揚而起,如同一股黃色的煙霧彌漫在空中,久久不散。
進入宮殿之後,諸侯們獻上了各自準備的豐厚貢品。這些貢品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有的帶來了珍貴的珠寶玉器,有的送上了稀有的奇珍異寶,還有的呈上了精美的絲綢錦緞。
晉文公帶領諸侯行覲見之禮,然後邀請周天子參觀檢閱諸侯聯軍,周襄王在晉文公的陪同下,檢閱諸侯軍隊。
歡迎閱讀下一章,晉文公斷獄。